首頁 > 遊戲

孩子老是“偷拿”別人東西,正確引導才是關鍵

由 寶寶知道 發表于 遊戲2023-01-31

簡介因為通常來說,家長只會更多的和孩子說到“不可以”的內容,只有部分家長會跟進什麼是“可以”,比方說,正確合理的替代行為

老是忘記拿東西是怎麼回事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小明的媽媽這段時間總是接到小明的同學和班主任的諸多“投訴”:最近小明總是會拿同學的鉛筆、橡皮等文具用品,而且不止一次。媽媽很是煩惱:因為這個現象在一年級時也曾發生過,而且小明還遭遇過爸爸的訓斥。可是現在已經二年級了,兒子怎麼又故態萌生了呢?媽媽非常擔心,“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樣下去孩子萬一養成了壞習慣怎麼辦?

孩子老是“偷拿”別人東西,正確引導才是關鍵

透過與小明本人,以及和小明媽媽的交流,我們發現,小明之所以會拿同學的東西,是出於好奇,覺得同學的鉛筆、橡皮很漂亮,自己很喜歡但又沒有。而且就算到超市自己看到了想要,媽媽也會覺得那個質量不好還很花哨,既不好用還容易影響小明專心學習,因此拒絕購買。所以當小明看到同伴擁有同樣一款文具時,就忍不住拿來看看、摸摸、用用了。

孩子老是“偷拿”別人東西,正確引導才是關鍵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既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過分放大,也不要視而不見。而是可以先來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這樣做能給孩子自己帶來些什麼呢?同時也可以反省自己——作為家長平時是否關注到孩子的合理需求了?是否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了?在孩子出現此類行為時,家長需要第一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還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的”。因為通常來說,家長只會更多的和孩子說到“不可以”的內容,只有部分家長會跟進什麼是“可以”,比方說,正確合理的替代行為。如果孩子真正想要某個物件(合理的需要),可以透過徵求別人的同意,或是拿自己的物品進行交換,或是取得爸媽的支援與幫助,或者讓爸媽每週(月)給自己一點可自由支配的零用錢等方式合理獲得。

孩子老是“偷拿”別人東西,正確引導才是關鍵

所以遇到此類事件,切記不要驚慌失措、妄下斷言,甚至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而是可以透過和孩子耐心地溝通交流,給予正確地引導,讓孩子既滿足了好奇心與合理需要,又保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讓孩子知道了什麼行為是不可以做的,什麼行為又是可以為之且是合理正確的。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Tags:孩子小明合理可以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