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從“工業社會障礙物”到“文化國門”——西安城牆遺址保護利用紀實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遊戲2023-01-24

簡介”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春說

西安城牆有什麼作用

「本文來源:天山網」

天山網記者 王永飛

古城西安,秋雨連綿。

近日,借採訪之機,記者遊覽了著名的西安城牆。朦朧細雨中的古城牆,靜靜置身於繁華都市之中,更顯古雅莊嚴。

數十年來,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以“合理利用以文物保護為基礎”為主線,構建起“敬畏+熱愛+尊重+傳承+復興”五位一體的西安城牆文物保護利用模式。

從“工業社會障礙物”到“文化國門”——西安城牆遺址保護利用紀實

唐代長安城佈局圖。記者 王永飛攝

城牆保護有法可依

隋唐長安城本是隋唐兩朝的都城,是中國古代規模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之一,也是同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西安城牆的歷史濃縮了西安城1000多年的歷史文脈。”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春說。回想西安城牆的保護歷程,吳春用了兩個“30年”來概括:從岌岌可危的工業社會障礙物,到生機不在的破落孤島,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全民修城,用了30年;隨後,西安城牆從基礎的修補,到成為旅遊目的地,再到被譽為“文化國門”,又用了30年。

由此可見,遺蹟保護之不易!如何將這一寶貴遺產永遠傳之後人,避免在歷史長河中再遭塗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探索出一條科學的保護機制。

首先是立法。“從2002年起,在全國城垣類保護機構中率先公佈實施《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之後,又相繼出臺了《西安城牆保護條例》《西安城牆保護管理規劃》等法規,城牆保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吳春說。

其次,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建立了“1+N”管理機制,“1”是指建立一套保養、維護、巡查機制;“N”是指動員全社會向城牆保護機構及時反饋需要維修的建議。

從“工業社會障礙物”到“文化國門”——西安城牆遺址保護利用紀實

秋雨中的西安城牆更顯古雅莊嚴。記者 王永飛攝

除了“1+N”管理機制,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還建立了獨特的監測體系,在城牆上設立了8000多個監測點,護城河一圈設立24個地下水位監測點,地鐵經過城門處設立震動監測點。

每季度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召開一次研判會,透過資料分析,建立四色預警監測體系,正常的用綠色標記;出現問題的用黃色標記;問題加劇的用橙色標記;突發性狀況就用紅色標記。對於資料中異常情況及時進行維護。

“正是有了這套獨特的監測系統,在預防性保護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提出科學的保護建議和思路。多年來,西安城牆沒有發生大的極端性毀壞事件,這與科學保護機制著密切聯絡。”吳春說。

此外,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針對地質情況、工程技術、新材料新技術研發、保護與傳承等方面,聯合高校等科研機構,開展課題研究,探索構建文保單位“產學研”發展新模式。

文化傳播開枝散葉

保護的目的全在於發揚和應用。為此,近年來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依託隋唐長安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構建了豐富多彩的文物展示闡釋體系。

從“工業社會障礙物”到“文化國門”——西安城牆遺址保護利用紀實

秋雨中的西安城牆更顯古雅莊嚴。記者 王永飛攝

吳春說,文化演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歷經30多年不斷探索提升,已成為世界唯一以盛唐禮儀文化為主題的演出,是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古城地域文化、城牆特色文化的重要視窗和平臺。

“作為中國僅有的國賓級迎賓演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無數海內外元首、貴賓及遊客由此開啟了無與倫比的古城文化之旅。”吳春說。

為提高西安城牆遺產保護利用水平,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還舉辦了“2016年央視春晚分會場”“新春燈會”“國際馬拉松”“國際音樂節”“國際光影藝術節”“絲綢之路電影節”“上巳風箏節”“非遺傳承展示”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

從“工業社會障礙物”到“文化國門”——西安城牆遺址保護利用紀實

西安城牆遊人如織。記者 王永飛攝

在提升改造南門箭樓遺址博物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南門月城保護傳承專題博物館、南門月城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展館的基礎上,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成功舉辦了《絲綢之路沿線古城文化》《雪落長安——唐代的白瓷》《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國》等主題展覽。

“我們還完成了文創產品開發整體規劃,持續打造‘城牆味道’等五大主題多個品類城牆專屬文創產品,探索創新合作營銷新方式。”吳春說。

以省市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為平臺,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持續深化西安城牆“研學遊”專案,不斷豐富研學產品,讓學生們實地參觀、聆聽歷史故事、親身感受文保工程。

“西安古城牆不僅僅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吳春說。為了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人文交流,2020年,中國西安城牆、義大利威內託大區古城牆城市聯盟、英國約克市城牆共同發起成立國際古城牆(堡)聯盟,計劃籌備召開國際古城牆(堡)聯盟論壇。

文物資源融入城市

“曾幾何時,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似乎是一對矛盾,這也是文物保護中需要破解的一道難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探索出一套機制,把西安城牆文物資源優勢轉化為社會發展資源優勢。”吳春說。

在城牆文物保護管理、環城公園和護城河等區域社會事業管理、旅遊景區服務運營管理、博物館等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安全穩定管理等基礎上,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發揮遺址帶動輻射作用,以遺產保護為契機,與周邊環境實現了對接與融合。

從“工業社會障礙物”到“文化國門”——西安城牆遺址保護利用紀實

西安古城牆與現代西安城共榮共生。記者 王永飛攝

從南門歷史文化街區,到分步實施護城河及環城公園提升改造,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有效帶動遺產外圍及周邊交通改造、生態建設、文化配套,提升了區域綜合配套水平;

從單一的遺產保護、旅遊景區向城市功能、產業集合的方向發展,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不斷探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的全新模式,豐富了市民生活,改善了民生環境,提升了市民福祉。

其次,根據《西安城牆保護總體規劃》,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及國家水利風景區標準,西安城牆景區管理委員會以社會事業管理體系為抓手,做好護城河、環城公園等周邊環境常態化管理。

特別是對於涉及西安城牆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的建設專案,“我們一方面積極指導建設主體按照行政屬地管理原則,認真履行文保審批工作。另一方面及時將違規資訊向各涉及行政區文物部門通報,同步向上級文物部門報送。”吳春說。

展望未來,吳春感慨地說,新的歷史時期,懷著對文化遺產的深深敬畏,西安城牆的遺產保護及文化傳承工作,不僅需要解決古與今、新與舊、修與補的現實難題,更需要不斷破解發展保護利用、提升文化傳承、融入現代城市發展的重大命題,迎接新的30年。

Tags:城牆西安景區保護吳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