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拿到新能源王牌的常州,如何打出“超常勢能”?

由 一號地產 發表于 遊戲2023-01-18

簡介在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動力電池之外,不能忘了常州在新能源產業的“起手式”——光伏

做完首輪募資怎麼開太平洋

拿到新能源王牌的常州,如何打出“超常勢能”?

一號說:新能源之勢,常州之能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若論常州文脈之盛,龔自珍的這句詩足夠。

但要論及產業之強,常州還缺一張打得出去的“牌”。

然而,常州沒有坐等其成,而是一直暗中蓄力。

隨著“雙碳”目標落實和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推進,這張被常州捏在手裡很久的“王牌”終於可以打出去了。

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這也意味著全球前十動力電池企業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正式進軍資本市場。

而這也是常州繼去年中創新航(3931。HK)港股上市之後,第二家動力電池龍頭超級IPO,估值同樣高達600億。

手握兩大動力電池獨角獸,常州颳起了一陣新能源動力源之風。背後則是常州“兩個超萬億”的新能源產業賽道野望:

到2025年產業規模超萬億元、資本市場新能源常州板塊市值超萬億元

新能源之“源”力

過去提起“造車之城”,大家想到的是長春、重慶、武漢,那是燃油車的天下。

現在再提造車新勢力落位城市,跑不掉這三家:

西安、合肥以及常州

合肥靠“一個偽裝成政府的投資銀行”已經出圈,人盡皆知“新能源汽車之都”。

西安憑的則是穩定的輸出。

今年上半年,全國上下總共生產了266。1萬輛新能源汽車(工信部資料),西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34。4萬輛。

這就意味著,每100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3輛出自比亞迪西安基地。

常州用什麼破題?答案是:

產業鏈升級和價值鏈重構

“動力電池佔整車成本的40%-60%,且還在不斷漲價。”今年7月,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吐槽:“那我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

一句吐槽,折射出在造車新勢力賽道,可以說,

得動力電池者得新能源車天下

常州攻入新能源車戰場的價值錨點正在於此:

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高達97%,放眼望去,居全國首位。

2021年資料顯示,來自常州的動力電池產量超過57GWh,在全國佔比三分之一,位列全國第一。在動力電池行業,流傳這樣一句話:

世界看中國,中國看常州。

今年上半年常州動力電池產業產值600億元,全年預計超1400億元。已建和在建產能均位居全省首位,全國產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的龍頭企業中,有4家佈局常州,其中2家為中國總部,動力電池產銷量全國領先、佔全國五分之一,全省第一、佔全省二分之一。

拿到新能源王牌的常州,如何打出“超常勢能”?

常州既沒有像“亞洲鋰都”江西宜春的礦產資源優勢,也沒有諸如省會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科研人才優勢,甚至都沒有合肥的傳統整車廠產業優勢。

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作為地級市的常州,將動力電池做到了全國第一。

常州不僅擁有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總部型鏈主企業,寧德時代、貝特瑞、星源材質、新綸新材、科達利等國內超 70% 的細分領域鏈主企業均在常州設立製造基地和研發機構。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風口,常州的戰略選擇頗為務實: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游的鋰電產業鏈作為破局之道,逐步延鏈、補鏈、強鏈,最終實現產業閉環。

如今的常州已成為動力電池產能、裝機量、產業規模全球領先城市。

抓住了新能源的動力之源,這正是是常州逐鹿新能源車賽道的野望原點。

與傳統汽車行業零部件企業相比,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在價值鏈中佔據著更高位置。

按照產業鏈圖譜“按圖索驥”,常州一舉囊括了傳動系、制動系、轉向系等10多個上下游產業門類。特別是動力電池製造更是取得重大突破,電池材料、電池單體、電池系統等均已具備不俗實力。

提升零部件就近配套率,既可穩固供應鏈,也能在價值鏈上“吃下”更大份額。這一鏈式思維讓常州發力新能源車賽道更加遊刃有餘,也更為造車新勢力所看重。

中段選手的“突圍”

謀劃新能源賽道跟下圍棋一樣,沒有天賦異稟,也就沒有一招制勝,唯一能做的只有:

徐圖之。

2018年3月,隨著第20萬輛純電動汽車下線,北汽新能源常州基地也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誰能想到三年前的2015年,北汽剛進駐常州時,其新能源車市場還是一片“灘塗”。

而三年以後,北汽新能源車產品銷量從2014年半年賣一臺車,到2017年產銷雙破10萬輛、成為全球純電動車銷量第一。

拿到新能源王牌的常州,如何打出“超常勢能”?

同樣是在2015年,李想從汽車之家出來後創立車和家,也就是後來的理想汽車。甫一起步,最緊要的是找到融資。

當時正是新能源汽車爆發的前夜,各地方政府押注新能源車的意願尚不強。

正是在這個時候,常州率先參戰。

在理想成立不到一年,於2016年4月,常州武進產業基金以7。8億元參投了理想汽車的A輪融資。

隨後,李想決定投桃報李,在常州市建立第一座整車廠。

而其他城市像上海、合肥、珠海、南京,基本都在2018-2021年間才開始押注參投。

常州嚐到了“頭啖湯”,也讓其在新能源車賽道格局中找到一席之地。成為造車新勢力四大“東家”之一:

上海的特斯拉、廣州的小鵬、合肥的蔚來以及常州的理想

11月16日,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常州下線,使得比亞迪成為首個達成這一里程碑的中國品牌。

從“第1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用了13年;

從“100萬到200萬”用了1年;

從“200萬到300萬”僅用時半年。

比亞迪在新能源賽道上演全新“加速度”,而常州則是這一速度背後的助推器。

從2019年比亞迪首進常州,投資100億元建設新能源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

到2021年再投資10億美元新建比亞迪汽車電機電控、智慧車聯核心零部件專案;

再到2022年9月,比亞迪又追加100億元投資,建設常州二期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專案;

比亞迪在常州瘋狂拖動“進度條”。

今年1-9月份,常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完成產值已超160億元。全年銷售有望達到300億元。

新能源車企爭相湧入,讓常州在賽道產業鏈上有了更大施展空間。

以產業鏈為紐帶,常州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才能做到厚積薄發。

今年上半年產銷量突破11.8萬輛,居全省第一,佔全省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的比重達55%。

現如今,無論是全球產銷量第一的比亞迪,還是造車新勢力理想,以及傳統車企東風、北汽、上汽大通均已先後落地常州,常州的新能源汽車生態圈漸露崢嶸。

追光者的初心

常州沒有把目光侷限於造車一隅,而是投向了更開闊的新能源產業。

在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動力電池之外,不能忘了常州在新能源產業的“起手式”——光伏。

今年1至9月,上述三大行業產值分別增長204。1%、124。8%、34。9%,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超90%。

同時,預計全年新能源領域產值超過5000億元,其中光伏行業產值預計突破1000億元,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一座“經得住遠眺、耐得住細看”的“新能源之都”乘勢而起,而光和電就是“王冠上的鑲鑽”。

拿到新能源王牌的常州,如何打出“超常勢能”?

在光伏產業鏈上,常州也依託龍頭的帶動效應,打造出“垂直一體化”發展鏈條,覆蓋除多晶矽料以外的所有生產製造環節,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電池片及元件年產能約佔全國十分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元件出貨排名全球第二的天合光能(688599。SH)交出了一份靚麗三季報,營收581。98億元,累計出貨量達到28。79GW。

事實上,在錨定“新能源之都”前,常州早已享有“世界變壓器之都”稱號。

以上上電纜、華鵬變壓器、安靠智電、博瑞電力等企業為龍頭的輸變電產業,帶動常州智慧電力裝備幾乎覆蓋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各環節,2021年實現產值538。2億元,累計增長28。8%。

拿到新能源王牌的常州,如何打出“超常勢能”?

謀劃產業升維離不開終端應用。常州新能源產業成果轉化同樣業績斐然。

比如,今年成功獲得首個氫能源機車出口訂單的中車戚墅堰機車;

又比如,釋出國內首款大規模量產氫能腳踏車的永安行;

再比如,全國最大的民營充電設施運營商,建設運營充電樁合計超過38萬臺的萬幫數字能源。

這些面向終端的新能源獨角獸,正是常州卯足勁衝刺“新能源之都”的初心與動力:

“發、儲、送、用”,四位一體

因為常州明白,只有“發、儲、送、用”四大環節深層次、高濃度的融合發展,以新能源在生產、生活中的滲透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才能真正建成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形成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

歷史上,常州曾有“八邑名都、中吳要輔”之稱,如今的常州在“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城市定位中,時與勢利好疊加,進擊新能源賽道,自然水到渠成。

Tags:常州新能源動力電池賽道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