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體察鑑賞詩歌形象

由 語文夢工場 發表于 遊戲2021-09-29

簡介詩歌出現的人物的動作是“馬蹄踏水”和“醉袖迎風”,景物是“明霞”和“落花”,詩中馬蹄踏水,水波激盪,明霞散亂,醉袖乘馬迎風飄舉,林花因風而落,落而沾袖,由此可以判斷出詩人形象特徵

喬木崢嶸明月中是什麼意思

詩歌形象的分類

知識點

詩歌形象的內涵;詩歌形象的分類;詩歌形象的答題步驟。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形象的內涵;

2、瞭解詩歌形象的分類;

3、體察鑑賞詩歌形象的切入點和規範答題步驟。

教學重點

1、瞭解詩歌形象的分類;

2、體察鑑賞詩歌形象的切入點和規範答題步驟。

教學難點

體察鑑賞詩歌形象的切入點和規範答題步驟。

教學過程

一、 複習預習

引導學生回顧測試卷中關於“幽竹”形象的問題,一起進入本節課關於詩歌形象的分類。

二、知識講解

知識點1

形象又稱藝術形象,在詩歌中也稱意象,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種:

1。人物形象。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於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自然景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寫景抒情詩,往往是藉助客觀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絡。

3。事物(情節)形象。詩人藉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花鳥蟲魚)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中的“物”和送別詩中的“動作細節”。

因此,理解此含義時應注意:準確地把握形象所蘊含的詩人情感是鑑賞成功的關鍵所在。例如,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的“孤帆”“遠影”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友人直到“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捨的深沉和留戀。再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透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所傳達出來的離愁別緒、傷別情懷等等。我們還可以從以下三個例子進行說明:

1、太陽是一顆恆星,地球和其它太陽系裡的行星,都圍繞太陽,按一定週期運轉。

2、太陽出來了,天已經亮了,大家都起床了。

3、昨天的苦難已經過去/太陽出來了/啊太陽太陽/昨天的苦難/都過去了/永遠過去了

例1是說明語言,例2是陳述語言,而例3則很好地說明了太陽象徵著美好的新生活,這裡的太陽已經熔鑄了作者的感情,可以稱之為意象。

知識點2

人物形象包括詩人的形象(或稱為抒情主人公)和詩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前者如《春夜洛城聞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後者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隱者形象。從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設題時為人物形象的見聞、言行、心情、品質、追求等,後者會再加上人物的身份類別判斷,同時和其他考點交叉,會設題為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語言特點以及對該形象的評價等。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幾種常見常考的人物形象。

豪放灑脫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聖賢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憂國憂民、青衫淚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泣”字與“溼”字,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

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形象。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表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描寫了山村風光和與朋友歡聚的生活場面,像一幅田園風景畫,使人見了樂而忘返。

愛惜人才的形象。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攔地表現在字裡行間。

兒女情長的形象。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詩歌寫了暮春時節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寒士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徵人思婦形象。指的是以閨中思婦的情懷或愁緒為主要寫作內容的詩歌。如溫庭筠的《菩薩蠻》。

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均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表達出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的願望。

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瞭解了以上10種形象,我們在做題時,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驟答題,就不會有所遺漏了。(1)塑造了什麼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2)結合詩句分析人物性格或特徵(結合表達技巧)(展開)。(3)形象表現出的意義(情感)。

知識點3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包括自然景象和物象兩個方面)

1、景象。

詩中的景象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等。“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因此我們可遵循“概括景象(意境)特點、描摹詩歌圖景、剖析作者思想”的思路進行分析鑑賞。

鑑賞的依據——景物形象的自然屬性。

鑑賞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會屬性(作者藉此抒發的感情、表現的寓意)。

鑑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

【提問方式】:(1)這首詩歌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這首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分析步驟】:1.找出詩人描寫景色的有關詩句,抓住主要景物。

2.概括景色營造的氛圍。

3.結合詩歌意境分析作者情感。

【答題步驟】1.描繪詩歌中展示的圖景畫面。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寫的方式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原詩,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語言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的詞語(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冷、清新明麗等)概括,準確的體現景色的特點情調。

3.分析作者藉助景色抒發的情感。切忌空洞,要具體。答出“為什麼”或“如何表現的”。

2.物象。

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為具體描寫物件,透過這種象徵性的形象描寫曲折地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品格節操。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

基本思路:提煉所描寫的物象的特徵的詞語,凸現其自然屬性,理解作者意在何為,情為何端。

三、例題精析

【例題1】

賀新郎

宋·劉過

彈鋏西來路。記匆匆、經行十日,幾番風雨。夢裡尋秋秋不見,秋在平蕪遠樹。雁信落、家山何處。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留不住,少年去。

男兒事業無憑據。記當年、悲歌擊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誰更識、此時情緒。喚起杜陵風月手,寫不東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羈旅。

【注】彈鋏:鋏,劍。《戰國策》記載,馮諼懷才不遇,牢騷滿腹,靠在柱子上彈鋏而歌“長鋏歸來兮,食無魚腮”。孟嘗君得知,吩咐總管給魚吃。悲歌擊楫:《晉書·祖逖傳》載,逖統兵北伐,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杜陵:指杜甫,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詩:“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又《春日懷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題幹】請聯絡全詞內容,從形象刻畫的角度簡要賞析下片畫線的語句。

【答案】人的寶劍隨身攜帶,表明他始終把國事放在心中,隨時準備為國效力;他同朋友挑燈看劍,整夜討論國事,表現了他愛國報國之心切;男兒有淚不輕彈,儘管不受重用,功名事業盡付東流,但壯志不衰;詞人以常帶佩劍、挑燈看劍、連床夜語等細節描寫,刻畫出了一個在逆境中始終抱有報國壯志的英雄形象。

【解析】題幹問“請聯絡全詞內容,從形象刻畫的角度簡要賞析下片畫線的語句”,抓住“從形象刻畫的角度”,就是從分析人物形象角度入手,刻畫了什麼樣的人物形象,人物有什麼樣的情感。

“腰下光芒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更忍對燈花彈淚?”儘管一事無成,功名事業盡付東流,可是自己仍是壯志未衰,時時與朋友夜裡挑燈看劍,連床夜語,又豈忍對燈花彈淚?

最後四句明知國運不可挽回,壯志難以實現,卻仍然死不了這顆心,不能忘情國事是劉過的一大悲哀,也是他最可愛的地方。由對國事的感慨轉入個人身世的飄零。“喚起”兩句指杜甫懷念李白的詩句,“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詞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樣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結句點出寫此詞以洩心中愁苦,聊作羈旅中的安慰。這首詞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揮灑無餘,傾吐出詞人“西來”路上的感受。“詞之言情,貴得其真”(沈祥龍語),可說正是此詞的主要特色。其次,此詞典故都能恰到好處:“彈鋏西來路”,像隨手拾取,卻包容了豐富的意蘊,既是敘事,又是抒情。用“擊築悲歌”、“酒酣箕踞”寫豪情與友誼,惟妙惟肖,神態畢現。後用杜甫詩句抒發羈旅況味,也情思雋永,妥貼自然。

【例題2】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題幹】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麼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案】詞中三四句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而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抒發了思念心上人的悵恨之情。

【解析】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滿懷深情盼望丈夫歸來的思婦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後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現了詩人對不幸婦女的同情。同時也寄寓著詩人遭受統治階級排擠,不受重用的悲涼心情,也是感慨懷才不遇的作品。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三、四兩句,初讀起來很是平淡,仔細玩味卻覺得是妙手天成。這兩句是從側面闡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萬恨,其“心裡”有“事”是理所當然的了,更使她難過的卻在於“有恨無人知”。“恨”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情緒,是難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詞人卻善於借景將它烘托出來:像風掠過水麵時蕩起的陣陣漣漪,像花兒隨風落去時的繽紛繚亂,像悠悠白雲在天空搖曳時的飄忽迷離,這樣一來,抽象的“恨”就變得形象、可感了,使人們能夠清晰地體驗到它的紛亂、動盪的狀態,也增強了詞的審美價值。

【例題3】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題幹】有人說作者的內心是淒冷的,也有人說作者的內心是溫暖的,你認為呢?請結合詞中的意象作簡要回答。

【答案】作者的內心是淒冷的。這首詞以遠山、煙水、楓葉、菊花、塞雁等共同構建了一個清冷的深秋(梳理景物、概括氛圍),在這樣的深秋中,相思愈發深重,內心更為淒冷。(表達感情)

或者答為:作者的內心是溫暖的。“相思楓葉丹”喻示著相思的熱烈(找出典型意象),正因為內心裡裝著所思念的人,所以內心是溫暖的。(表達感情)

【解析】首先應明確詩歌寫到了哪些意象。詞中寫到的意象主要有山、水、楓葉、菊花、大雁以及月。其次應抓住描寫意象的修飾語從不同角度分析,如“煙”“丹”“高飛”等。從“相思楓葉丹”不難判斷出作者相思的熱烈。

【例題4】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註釋垂緌(ruí):古人結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鬚,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清露:純淨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響:指連續不斷的蟬鳴聲。疏:開闊、稀疏。藉:憑藉。

【題幹】簡析詩中蟬的形象。

【答案】這首詩成功刻畫了生性高潔、啜飲清露、居高聲自遠的蟬的形象,作者以蟬自喻,表達了作者堅守自己的個性和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物的思想感情

【解析】詩人筆下的蟬是人格化了的蟬。三、四句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藉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例題5】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題幹】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麼?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答案】“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於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本題重點考查詩歌形象的鑑賞。抓住詩中描寫詩人行為的詩句,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例題6】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山家

劉因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

【題幹】前兩句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形象?

【答案】一、二兩句寫出了一位閒適、瀟灑乘醉策馬的詩人形象。詩以倒映在水中的明霞、春風中的落紅等景物烘托出詩人閒適的心情;以策馬入水、醉袖迎風的舉止寫出詩人的瀟灑。

【解析】鑑賞詩歌形象時,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分析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等,關注反映心情的詞語;分析詩中出現的具體景物所蘊涵的感情色彩。詩歌出現的人物的動作是“馬蹄踏水”和“醉袖迎風”,景物是“明霞”和“落花”,詩中馬蹄踏水,水波激盪,明霞散亂,醉袖乘馬迎風飄舉,林花因風而落,落而沾袖,由此可以判斷出詩人形象特徵。

四、課程小結

本講我們主要學習了詩歌的形象分類,請同學跟著老師一起來回顧一下本講的內容。詩歌的形象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主要有山水、草木、花鳥等等,人物形象又分為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

分析思路:

(1)讀懂詩歌——主旨(四看)

四看:

一看題目——題目定詩由;

二看作者——作者定詩風、明時代;

三看詩後註解——想象詩歌背景,聯絡當時現實;

四看關鍵語言——明主旨。

(2)鑑賞的依據——人物(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情節。

(3)鑑賞的角度——所寫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寫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對所寫人物的態度。

鑑賞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處的環境,包括時間、地點、周圍景物等。

(3)分析詩中出現的具體景物的含義,理解這些物象所承載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論世,瞭解相關背景資料。

Tags:形象詩歌景物詩人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