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由 聽月工作室 發表于 遊戲2021-09-27

簡介鈐印:文長(白文)、天池山人(白文)、青藤道士(白文)、湘管齋(朱文)《五月蓮花圖》是徐渭37歲時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運筆生風,給人以驟雨飄風之感,體現了他的典型畫風

徐渭的畫好在哪裡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國書畫藝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繪畫與書法,是在沿著宋元傳統的基礎上繼續演變發展。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穩定、文化藝術的發達,出現了一些以地區為中心的名家與流派。整個明朝一代書畫藝術的演變發展,大致可分為前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但也不能截然分開,而是相互交替銜接的。

明代中葉以前,基本上沒有專門的人物畫家,戴進、吳偉、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明代後期,人物畫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現了較重要的人物畫家。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鯨、陳洪綬、丁雲鵬、董其昌、徐渭、張宏、崔子忠等。這裡我們介紹徐渭繪畫作品。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中期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傳世繪畫作品有《墨葡萄圖》、《五月蓮花圖》、《竹石牡丹》、《榴實圖》、《花竹圖》、《墨花圖》、《四時花卉圖卷》、《水墨葡萄圖》、《水墨牡丹圖》《竹石圖》、《菊竹圖》、《花卉圖卷》、《墨花九段圖卷》、《蟹趣》、《梅花圖卷》、《驢背吟詩圖》、《青藤書屋圖》、《山水人物花鳥》冊、《黃甲圖》、《山水圖扇》、《四季花卉圖》軸、《梅花蕉葉圖》、《蟹魚圖》等。

明代末期徐渭《水墨葡萄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水墨葡萄圖》紙本,水墨,縱縱 165。4釐米,橫 64。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天池。”鈐“湘管齋”印。鑑藏印有:“竹朋真賞”、“陳希濂印”、“北平韓德壽審定真跡印”、“夏山樓藏書畫記”、“轂水過眼”。

此圖曾經清代李佐賢、陳希濂等收藏。

圖中畫一架葡萄,葉片茂盛,藤蔓纏繞,果實累累。作者以草書筆法作畫,行筆豪邁而不肆野,葉、果用淡墨加膠礬揮灑,墨氣淋漓酣暢,產生了極佳的暈散效果。

畫中所題詩見於《徐文長集三》卷十一,是徐渭作畫時常書寫的詩作之一,抒發了作者一生不遇的坎坷痛苦的心境。畫中題字受米芾行書風格影響,結體緊湊,運筆舒緩大氣,豎筆、捺筆流暢雄健,收鋒沉穩,體現了其身為晚明大書家的深厚的藝術功力。

明代末期徐渭《五月蓮花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五月蓮花圖》紙本水墨 上海博物館藏

題識:五月蓮花塞浦頭,長竿尺柄揮中流。縱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聲渡葉否。天池道人。鈐印:文長(白文)、天池山人(白文)、青藤道士(白文)、湘管齋(朱文)

《五月蓮花圖》是徐渭37歲時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運筆生風,給人以驟雨飄風之感,體現了他的典型畫風。

畫上方題詩是徐渭詩作中的精品,暗示了畫作的初衷與指向。詩句以荷寓世,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和世事不公的不忿之情。帶著這樣的感情基調,再去看作者筆下的荷花荷葉。荷葉以濃墨點厾、散鋒掃出,幾不類物象,似乎作者對它無絲毫的好感,故破筆一揮而已。荷花則以淡墨中鋒,狂草筆法飛快勾出,無心求工。荷柄與水草也以長鋒寫出,任其濃淡乾溼、中鋒側鋒亦不計較。最後,作者似乎還未發盡心中的激情,以重筆在畫面下角點了七八個大小不同的墨點,暗示了水中的浮葉。

顯而易見,此畫並非一般意義上愛荷頌荷的畫作,而是借荷抒發一種不如意的情愫。因而,畫中的荷花荷葉並無美好的形象和令人愉悅的筆墨。然而,畫作另有一種奇崛之美、跌宕起伏之節奏美和真實的藝術感覺訴求之美在焉。其實,畫中的荷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空有芬芳滿腹,卻生活在動盪的環境之中。正是這樣的矛盾和痛苦成就了藝術上一種無可奈何的壯美,讀畫知之。

明代末期徐渭《竹石牡丹》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竹石牡丹》水墨紙本 上海博物館藏

款識:四月九日,蕭伯子觴吾輩於新復之蘭亭,時費先生顯父至自鉛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陽,並有作。餘勉構一首,書小染似伯子。命駕皆千里,流觴復九回。馬嘶不出谷,鳥影屢橫杯。分水鄰封會,雙珠明月胎。今朝修褉地,益見永和才。天池中漱者渭。鉛建兩道,首尾相接,共分水一關,故頸聯雲。鈐印:文長氏(白文)、天池漱仙(白文)、青藤道士(白文)

牡丹是徐渭最喜歡畫的花卉之一。徐渭的大筆寫意牡丹前無古人。他不用色彩,僅以潑墨為之,無論花頭及葉皆大筆點染而成,僅枝莖及葉脈用線條畫出。此作牡丹花頭用蘸墨法點花瓣,花瓣內端深外端淺,花頭中部淺周邊深。花頭點成後,趁溼用重墨點花蕊。整幅作品無論佈局、筆墨,均潑辣豪放,氣勢逼人,立意鮮明,水墨潤澤,極有生意。雖是水墨畫成,卻有富貴莊嚴之相,屬徐渭代表作之一。

明代末期徐渭《榴實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榴實圖》紙本墨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題識:秋深熟石榴,向天笑開口,深山少人行,顆顆明珠走。文長。鈐印:徐渭印(白文)、文長(白文)、湘管齋(朱文)

《榴實圖》是徐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雖寥寥數筆,卻處處有畫意,筆筆見精神。在題畫詩中,徐渭把自己比喻成久居深山的石榴,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不被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淒涼的心情。《榴實圖》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傳達出中國獨特的藝術精神。

《榴實圖》,全圖只由一枝榴實構成,繪於素箋的中心,並且是果實已迸開,真有“向天開口笑”之勢。支撐這個碩果累累的石榴的是一折枝葉。一折枝葉和一個榴實,構成了這幅簡單但回味無窮的畫幅。畫幅的右上方有徐渭的自題五言詩一首,這首詩寫得自然明快,而畫圖寓意仍有懷才不遇之慨,只是更為含蓄。徐渭緣物寄情,以深山石榴自喻,沉痛地抒發了他那胸懷“明珠”而無人賞識,被社會棄置的悽慘心情。

明代末期徐渭《花竹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花竹圖》軸 紙本水墨縱337。6釐米橫103,5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本幅以水墨圖繪竹石與花卉,根據他自己的題款,應該有十六種花。畫中以微細多樣的墨色變化,大筆刷出石面,雙鉤白描畫竹,畫花的筆法則快速恣肆,時見暈染與水墨流動,但墨調層次變化很多,畫面活潑熱鬧而有生意。對畫家而言,筆情墨趣的表現顯然比精細描繪景物更為重要。

明代末期徐渭《墨花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徐渭《墨花圖》區域性 31x466cm 中國畫 中國美術館藏

徐渭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此幅《墨花圖》卷全以水墨繪就,描繪雪中的蒼松、勁竹、芭蕉、梅花、菊花、蘭花、牡丹等,堪稱雜花薈萃,其他空間加以奇石穿插。背景為淡墨渲染,烘托石上及雜花上所積白雪。此卷突出地顯示了徐渭慣以草書入畫的特徵,瀟灑靈動,水墨酣暢,揮灑淋漓,肆意紛飛。畫卷後有徐渭大段題跋,以行書題就,矯健多姿,氣概非凡,款署“天池山人”。

明代末期徐渭《四時花卉圖卷》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四時花卉圖》卷,明,徐渭繪,紙本,墨筆,縱29。9釐米,橫108。1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幅引首徐渭自題:“煙雲之興。青藤。”鈐“湘管齋”朱文印。鑑藏印鈐“堯峰樓”。前隔水鑑藏印鈐“少山平生真賞”、“堯峰樓劉氏元農珍藏書畫印”、“劉氏稷勳”。

本幅自識:“老夫遊戲墨淋漓,花草都將雜四時。莫怪畫圖差兩筆,近來天道夠差池。天池徐渭。”鈐“天池山人”白文印。鑑藏印鈐有“元農得意”、“過雲山房”、“書畫船”、“宜子孫印”、“清淨瑜迦館”、“女加氏”、“樵山書屋”、“輝山馬林保賞鑑之章”、“清淨”、“元農”、“過雲”、“茅氏秘玩”、“魯氏太保坊家藏”等。

作者分別以大寫意手法繪牡丹、芍藥、葡萄、芭蕉,以兼工帶寫的手法繪桂花與蒼松,以烘托法描繪雪中的竹、石、梅花,技法靈活多樣,筆墨酣暢,不拘泥於形,旨在追求神韻。從卷尾自識看,畫家是借物抒發胸中的抑鬱。此畫卷風格簡潔洗練,豪爽奔放,顯得暢快淋漓。

明代末期徐渭《水墨葡萄》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水墨葡萄圖》軸,明,徐渭繪,紙本,墨筆,縱 165。4釐米,橫 64。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天池。”鈐“湘管齋”印。鑑藏印有:“竹朋真賞”、“陳希濂印”、“北平韓德壽審定真跡印”、“夏山樓藏書畫記”、“轂水過眼”。

此圖曾經清代李佐賢、陳希濂等收藏。

圖中畫一架葡萄,葉片茂盛,藤蔓纏繞,果實累累。作者以草書筆法作畫,行筆豪邁而不肆野,葉、果用淡墨加膠礬揮灑,墨氣淋漓酣暢,產生了極佳的暈散效果。

畫中所題詩見於《徐文長集三》卷十一,是徐渭作畫時常書寫的詩作之一,抒發了作者一生不遇的坎坷痛苦的心境。畫中題字受米芾行書風格影響,結體緊湊,運筆舒緩大氣,豎筆、捺筆流暢雄健,收鋒沉穩,體現了其身為晚明大書家的深厚的藝術功力。

明代末期徐渭《水墨牡丹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水墨牡丹圖》軸,明,徐渭繪,紙本,墨筆,縱109。2釐米,橫33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識:“四月九日,蕭伯子觴吾輩於新復之蘭亭,時費先生顯父至自鉛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陽,並有作。餘勉構一首,書小染似伯子。命駕皆千里,流觴復九回。馬嘶不出谷,鳥影屢橫杯。分水鄰封會,雙珠明月胎。今朝修褉地,益見永和才。天池中漱者渭。鉛建兩道,首尾相接,共分水一關,故頸聯雲。”鈐:“文長氏”(白文)、“天池漱仙”(白文)、“青藤道士”(白文)印。鑑藏印:“蘇士伯安珍藏”(朱文)、“正氣齋鑑賞印”(白文)。

牡丹是徐渭最喜歡畫的花卉之一。徐渭的大筆寫意牡丹前無古人。他不用色彩,僅以潑墨為之,無論花頭及葉皆大筆點染而成,僅枝莖及葉脈用線條畫出。此作牡丹花頭用蘸墨法點花瓣,花瓣內端深外端淺,花頭中部淺周邊深。花頭點成後,趁溼用重墨點花蕊。整幅作品無論佈局、筆墨,均潑辣豪放,氣勢逼人,立意鮮明,水墨潤澤,極有生意。雖是水墨畫成,卻有富貴莊嚴之相,屬徐渭代表作之一。

明代末期徐渭《竹石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竹石圖》立軸 紙本墨筆縱122釐米,橫38釐米廣東省博物館。

紙畔濡毫不敢濃,窗前欲有碧冷瓏。兩竿捎上無多葉,何自風波滿太堂。

質地:紙本;形制:軸;繪畫技法:水墨;內容:竹石;鈐印:徐渭私印(朱文方印)袖裹青蛇(白文方印)鑑藏印:杭州唐雲(白文方印)大石齋畫記(白文方印)張羅山收藏印(朱文方印)載生子(白文方印)石友鑑定書畫之印(白文長方印)。

明代末期徐渭《菊竹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明 徐渭 菊竹圖 立軸 紙本墨筆 90。4x44。4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徐渭花卉藉助大寫意的水墨技法,突出地體現了文人畫的特質,尤其是他畫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類題材的作品,更是將他的痛苦藉著淋漓的筆墨在紙上渲洩無遺,一詩一畫,才情縱逸,意境莫測。晚明以來,陳洪授、朱耷、石濤、鄭板橋及至吳昌碩、齊白石等都深受他的影響,鄭板橋刻一方“青藤門下走狗”印章鈐於自己的作品上,齊白石更以一首“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的詩表達了對他的無以復加的崇拜之情,流風遺韻,至今不衰。

圖寫菊花昂立,菊葉垂聚,花朵簇擁,生機勃勃。菊葉以大筆刷寫,揮灑自如。旁依修竹,竹梢低垂,與菊花相呼應,饒有趣味。竹葉用筆瀟灑。菊、竹下端襯一葉草,清姿逸態,淋漓盡致。筆墨乾溼濃淡相宜相輔,一氣呵成,韻味雋永。

明代末期徐渭《花卉圖卷》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花卉圖卷》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徐渭《花卉圖卷》以酣暢淋漓的水墨揮寫意四季花卉。每段花卉相互穿插,錯落有致,相互映襯。畫家充分發揮了水墨的表現力,以狂放的筆觸,淋漓的水墨,變化多端的筆鋒,潑墨、焦墨、破墨、雙勾並用,寥寥數筆即勾畫出了各種花卉的特徵,簡約卻頗具神采。此畫是作者在濃郁的創作激情中以酣暢的筆墨揮灑而就,堪稱徐渭水墨寫意花卉的代表作。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法,用筆豪放恣縱,水墨淋漓,瀟灑飄逸,名重一時,對於後世有極大影響。畫史上把他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並把他視為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徐渭書法方圓兼濟,輕重自如,筆墨縱橫,貌似狂放不羈,其實暗含秩序,多為後來書家效法。

明代末期徐渭《墨花九段圖卷》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清徐渭《墨花九段圖卷》紙本墨筆縱46。6釐米,橫62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徐渭的作品以淋漓墨韻、奔放的用筆而著稱。他擅於用草書筆意入畫,筆墨飛動而恣縱。其作品常常會呈現出一種亂頭粗服之美,較之元代畫家的“逸筆草草”,更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生氣。正可謂“信手拈來自有神”,不求形似而求生韻。他的繪畫,常常表現出飽經憂患、抱負難酬的無奈和抗爭。徐渭的畫並不注重對客體的再現,完全是自我主觀情緒的一種迸發。徐渭花鳥畫突出地體現了文人畫的特質,尤其是他畫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類題材的作品,更是將他的痛苦藉著淋漓的筆墨在紙上渲洩無遺,一詩一畫,才情縱逸,意境莫測。

《墨花九段圖卷》繪水墨寫意四季花卉,每段均有自題七絕一首。畫家充分發揮了水墨的表現力,以狂放的筆觸,淋漓的水墨,變化多端的筆鋒,潑墨、焦墨、破墨、雙勾並用,寥寥數筆即勾畫出了各種花卉的特徵,簡約卻頗具神采。從徐渭自書詩並題記,知此畫是作者在濃郁的創作激情中以酣暢的筆墨揮灑而就。此圖堪稱徐渭水墨寫意花卉的佳作。

明代末期徐渭《蟹趣》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蟹趣》手卷 1584年作

款識:甲申秋月既望,天池山人渭。鈐印:徐渭私印

徐渭的寫意花卉驚世駭俗,用筆狂放,筆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創水墨寫意畫新風,與陳道復並稱“青藤、白陽”,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八大、板橋以及白石等畫壇巨匠,有的甘當“青藤門下走狗”,有的“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展開此卷,只見花卉線條流暢挺拔,荷杆紛披錯落挺拔,墨色變化豐富,濃淡乾枯表現出花枝的明暗向背,水墨酣暢,淋漓酣暢,氣勢縱橫奔放,殘菊敗荷,皆古樸淡雅,別有風致。畫面上所呈現的那種亂頭粗服的美,較之元代畫家的逸筆草草,更具有一種野拙的生機力感。

明代末期徐渭《梅花圖卷》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梅花圖卷》,明代,徐渭,紙本水墨,手卷,縱37釐米,橫149釐米,南京博物館藏

徐渭多才多藝,曾經出入東南七省督帥胡宗憲的幕府,得到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賞識,他曾親自投身抗倭鬥爭,很想為國效勞、有一番作為。正因為徐渭對腐敗的封建統治和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的不滿,他才力張革新。表現在文藝創作上就是提倡創新,反對摹古,提倡獨抒性靈的創作個性,反對不講真話的偽道統。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為什麼徐渭將寫意花鳥畫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並創立了大寫意花鳥畫一派。

明代末期徐渭《驢背吟詩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驢背吟詩圖》水墨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明代花鳥畫壇獨領風騷、以大寫意畫法見稱的徐渭,留下的人物畫跡並不多見。他所畫的人物有詩人,有隱士,有觀音,有兒童,雖然筆墨簡練,但形象生動,神韻自存。《驢背吟詩圖》中並無徐渭自題或鈐印,畫幅上僅有清初書畫鑑賞家笪重光、張孝思的兩段鑑定文字,左上為“徐田水月驢背吟詩圖,笪重光鑒定”,右下為“以書法作畫,古人中多見之。此畫雖無款識,為徐文長先生筆意靡疑。懶逸張孝思鑒。”自此,此圖被公認為徐氏真跡。

圖上樹枝間所盤青藤紛披垂落,樹下一老翁乘驢緩緩而過,彷彿正在吟哦詩句,悠然雅適。宋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卷七)中記載,唐時有人詢問詩人鄭棨近來是否寫有新詩,鄭棨回答:“詩思在灞橋風雪中的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此後,表現詩人騎驢遊山涉水尋詩覓句的題材逐漸為畫家們所青睞。徐渭的這幅畫當屬此類繪畫中以筆墨意趣取勝的佳作。他畫人物多用“減筆”法繪出,且構圖簡略,往往只畫前景,遠景常幾筆帶過,有時甚至完全省略。《驢背吟詩圖》上老翁和驢僅用寥寥數筆便形神俱備,尤其是對驢子的描繪,用解剖學的眼光看驢的造型並不準確,而它那踏著輕快步伐的神氣卻躍然紙上。背景樹枝、藤蔓則筆點零亂,使人頓有秋色蕭索之感。運用恰到好處的省略手法,徐渭營造了一個空而不虛、意境深遠的藝術空間。以書法筆意入畫是《驢背吟詩圖》的又一特色。圖中人、驢、樹、藤的畫法隱有真、行、草、隸之筆意,令人感覺其間有一股勃勃不息的活力,這正是徐渭之畫能脫俗免塵、卓爾不群之處。

明代末期徐渭《青藤書屋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該圖畫的是自己的住宅,畫中心部位,畫有幾間茅屋草亭,柴門敞開,陳設簡陋,屋內空五一人,顯得十分幽靜寂寞,屋後有假山一座,形狀奇特,踞於畫幅右側中部,山石前後有疏竹、芭蕉、葡萄架相掩,院中池水曲欄,意境甚為清寂蕭索。

款識:青藤書屋圖。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天池徐渭自遣。

鈐印:「青藤」、「天池老人」、「田水月」、「賞敝庵」、「湘菅齋」

明代末期徐渭《山水花卉人物圖》賞析

《山水花卉人物圖》是明代著名畫家徐渭,他涉筆瀟灑,天趣抒發。冊共十八頁,畫十五頁,冊頁 紙本 墨筆縱26。9釐米 橫38。3釐米藏故宮博物院,萬曆十六年(1588年)分別冊十八頁,其中畫十五頁,分別作寫意山水人物、寫生花卉,內容有嬰戲、對弈、牡丹、蘭花、稻穗螃蟹等等。筆墨簡括豪放,隨意自然。本文取十五幅畫各位讀者欣賞。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一

款識:天池中漱犢之輩。鈐印: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二

款識:天池。鈐印: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三

款識:得趙公麟漁舟破蘆荻圖述。天池漱者。鈐印:徐渭之印(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四

款識:青藤道士。鈐印:徐渭之印(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五

款識:扁舟雨霽,憶而圖此。漱者。鈐印:徐渭之印(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六

款識:若耶溪畔人家。鈐印:徐渭之印(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七

款識:向為季子淑作此,今再見之。天池。鈐印:徐渭之印(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八

款識:青藤山人圖鏡湖漁者。鈐印: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 九

款識:四十九年貧賤身,何嘗妄議洛陽春。不然豈少胭脂在,富貴花將墨寫神。鈐印:徐渭之印(白文)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十

款識:天池。鈐印: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十一

款識:仿皎然綠肥紅瘦筆意。天池。鈐印: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十二

款識:耒菔圖。天池。鈐印: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十三

款識:是亦摹倪迂筆也。鵝池漱仙。鈐印:徐渭之印(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十四

款識:摹文與可九畹孤芳之一。田水月。鈐印:徐渭之印(白文)天池山人(白文)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人物花鳥冊之十五

款識:傳蘆(臚)。渭。鈐印:徐渭之印(白文)鑑藏印:解齋珍秘(朱文)。

自書款一而:“萬曆戊子夏仲,偶閒,寓崇侄子云齊中,漫為捉筆,真兒戲也。青藤渭。”下鈐“徐渭之印”等二方。另有吳俊卿、李詳題跋二頁。鈐印諸方。

明朝末期徐渭《黃甲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黃甲圖》軸,明,徐渭作,紙本,墨筆,縱114。6釐米,橫29。7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署款“天池”。鈐“徐渭私印”等二印。圖繪肥闊的荷葉已開始凋零,一隻螃蟹緩緩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現秋水。構圖簡潔洗練,佈局清新奇巧。

圖中的水墨加入了適量的膠,以避免水墨滲散,恰是此圖的特色所在。圖中以淋漓的墨色畫荷葉,畫蟹則寥寥數筆,看似草草為之,實則濃、淡、枯、溼、勾、抹、點多種筆法參用,形狀雖誇張,卻饒有筆情墨趣。畫上自題詩曰:“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甲獨傳臚。”詩意幽默。

明朝末期徐渭《山水圖》扇頁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山水圖》扇頁,明,徐渭繪,金箋,墨筆,縱15。8釐米,橫47。4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扇頁有自題:“橫江獨釣為錢伯蘭作,渭。”鈐印模糊不辨。

此圖近景繪山石坡陀,其上植雜木數株,有的葉已凋零,表明時值寒秋。中景是空蕩蕩的水域,一人頭戴斗笠,駕舟獨釣的情形,其孤獨的身影,又為畫作增添了幾分荒寒之意。遠景是低緩的山巒,毫無挺拔之勢。徐渭才華橫溢,但是,他生活在明王朝走向衰敗,嚴嵩等奸臣當道,朋黨之爭異常激烈的時期,其才情難以施展,他曾在《墨葡萄》(故宮博物院藏)自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比喻自己像野葡萄一樣被拋在野藤裡,無人問津。此圖表現出的寒意、孤獨正是其人生失意,抱負難酬的寫照。全圖用筆簡練靈活,施墨華潤蘊藉,造型不求形似唯求表達內心不平之氣,屬於徐渭典型的山水畫風貌。

明朝末期徐渭《四季花卉圖》軸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四季花卉圖》軸,明,徐渭繪,紙本,墨筆,縱144。7釐米,橫81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畫藤花、梅、芭蕉、牡丹、秋葵、竹、水仙、蘭等花草樹木,綴以大塊湖石。花草皆以草法揮寫,不僅體現了作者一向標榜的“不求形似求生韻”的藝術思想,並以其慣有的題畫風格將胸中鬱結的憤懣之氣行諸詩文,以“老夫遊戲墨淋漓,花草都將雜四時。莫怪畫圖差兩筆,近來天道彀差池”之句來諷喻世事,賦予了傳統花卉畫以深刻的社會寓意。

明朝末期徐渭《梅花蕉葉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梅花蕉葉圖》軸,明,徐渭繪,紙本,墨筆,縱133。7釐米,橫30。4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維畫。天池。”鈐“墨三昧”印。鑑藏印有清乾隆、嘉慶內府諸印。

此圖採用半邊式構圖,將所繪梅花、芭蕉集中在畫幅左側,僅以小塊湖石點綴畫心底部,求得欹側中見平衡。全畫用淡墨染地,表現暮色沉厚的雪景,蕉葉、梅花皆以舒緩的細筆淡墨勾畫、點寫,不求形似,略具大意而已,盡顯畫家自信不遜前賢,“大葉盡勝摩詰雪”(見《徐文長逸稿·卷四·“芭蕉”詩》)的孤高個性和創作水平。

令人遺憾的是,此畫在流傳過程中黴破、蟲蝕現象嚴重,修裱時補筆較多,如“維”、“畫”等字以及蕉葉的葉筋處,使原作的筆墨精神略有減損。另外畫心左側曾被裁切,使得作品畫意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損傷。《石渠寶笈重編》著錄。

明朝末期徐渭《蟹魚圖》賞析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繪畫作品賞析

明徐渭蟹魚圖紙本 墨筆28。7cmx98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Tags:徐渭白文水墨天池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