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由 紫陌讀書 發表于 遊戲2021-09-10

簡介陶淵明的桃源是一個“烏托邦”,而對“烏托邦”的看待應該是全面的在《桃花源記》中,我們讀到了陶淵明獨具匠心的四“美”,也透過各個“美”,分析了這篇文章備受大家喜愛的原因

濟天下蒼生的上一句是什麼

文/任紫陌

古人喜歡“桃花”,道士姬志真曾提出

“幸有桃源隱洞天”

。說的就是桃源美,一個“幸”字,更是道出了“桃源隱於洞天”的欣喜。“桃花”在中國古代的意象,也非常重要。它既是春天的“代言人”,象徵了生機、希望;又是仙隱的“代名詞”,滿身仙氣,可以驅妖辟邪;更是美人的“象徵”,素有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之美。

東晉文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就以“桃花”作題,向我們展示了陶淵明對桃花的偏愛。《桃花源記》雖已距今1500多年了,卻仍然備受喜愛,並被大家反覆吟誦。《桃花源記》透過“記”的形式,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帶讀者走進了一片神奇的桃花林。

這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裡“相命肆農耕, 日入從所憩”。

這裡沒有君臣、沒有戰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這裡的人熱愛生活、悠然自得。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將理想和現實聯絡在一起,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這個桃源既是作者厭倦現世後的嚮往,又是每個人心中理想的“烏托邦”。《桃花源記》不僅在古代被大家愛不釋手,在現代作為課本教材,也同樣深得學生的喜愛。

事實上,我們最開始被《桃花源記》驚豔到的,是它的“美”。這種美既沒有矯揉造作的雕琢,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藻飾。它的“美”在於純樸、在於自然,在於真實般的親切。具體來說,《桃花源記》的“美”,體現在四個層面。

所以,今天紫陌就從“美”的角度上,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桃花源記》深受大家喜愛的原因。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1。 社會之美,傳達了百姓心中渴望

“美”源於生活,而文學作品,立足於生活。陶淵明生於東晉末年,那時的東晉王朝腐敗無能;那時的政權頻繁交替、戰爭接連不斷。陶淵明心懷蒼生,雖有雄心壯志,卻在黑暗的官場鬱郁不得志。於是,41歲的陶淵明,便過起了“躬耕”的隱居生活。但是,隱居的生活卻異常艱辛,陶淵明不得不時時考慮溫飽的問題。

本著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的原則,陶淵明親自參加勞作,並在這過程中,更直接地瞭解了農民們的內心渴望。

也正是在這一刻,陶淵明發現,原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才是百姓的理想生活;原來“人人平等、衣食無憂”的日子,才能令百姓們怡然自得。

但是,如此簡單的願望,在當時卻成了一種奢望。百姓們過得是被剝削、被奴役的日子。不要說自給自足,在那個國家分裂、兵荒馬亂的東晉末年,根本不存在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所有人都只能在焦慮、恐懼中求生。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百姓才會渴望擁有一個不受統治、沒有戰爭、自由快樂的社會。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透過對“美好”社會的構建,既寫出了百姓的心聲,也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渴望。那種通篇讀起來,滿是無憂無慮的暢快,將“社會之美”帶給人的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而這種“接地氣”的文章,也是為什麼《桃花源記》會受到大家推崇的原因。

遺憾的是,直到陶淵明去世,他和百姓們所渴望的美好社會,也未能實現。但,這樣的一篇《桃花源記》,卻給了大家無限的動力,也讓陶淵明在鬧市中,得到了一份憧憬,覓得了一份安寧。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2。 自然之美,貴在語言上的惜墨如金

自然山水一直都是詩人們心中的“繆斯女神”,古來有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也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桃花源記》中,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也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鄉間“自然美景圖”。

而這些對自然景物的讚美,也恰恰是東晉末年,最缺乏的。

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個憂心忡忡的窮人,對最美的風景都沒有感覺”。

戰火紛飛的年代,詩人們關注的是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的生死問題。而陶淵明卻寄情于山水之間,透過對山水景物的“美好”描寫,也喚醒了大家對自由、平等的渴望。

最難得的是,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惜墨如金,不僅用最簡單的詞語,將這座世外桃源的“自然之美”,勾勒得鮮活;也在繪形繪色間,觸發了讀者的想象。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正文一上來,就用一個

“忽”

字,給讀者帶來了震撼。“忽”既有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的驚奇,也有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的喜悅。壓抑的社會、絕望的年代,竟然有這樣一片美麗的桃林。陶淵明用了短短22個字,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震撼,還有感動。

為了突出桃林的自然之美,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這四個詞,更是將桃林的純美、嫵媚、精彩描繪得亦真亦活;“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更是用一個“盡”和一個“便”字,巧妙地進行了情節的轉折。

“盡”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便

是“便得心中

,盡忘身外事。”的豁然。

在寥寥數語中,陶淵明不僅將自然之美呼之而出,也讓讀者的腦海裡,有了想象和幻想。讓人想要不斷品讀,並在它的“遣詞”中把玩,甚至愈來愈愛不釋手。古有王維、孟浩然等詩人,對《桃花源記》愛不釋手;今有文學愛好者,對《桃花源記》的解讀、模仿。所以,大家對《桃花源記》的品讀和學習,也成了其深受喜愛的原因之一。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3。 意境之美,是虛構也是真實

所謂的意境,就是指“虛實結合”的描寫手段。

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如莊子一般,把自己隱遁於“二元世界”中,只談山水,不講“虛實”。由於陶淵明從沒在文中明確過時間和地點。所以,“晉太元中”的年代 、和“武陵”的地名,並非實寫。

雖然從“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開始,陶淵明實寫了桃源的山水、桃源人的生活,但結尾劉子驥苦尋“桃花源”未果遂病終,卻恰恰解釋了桃源的虛無。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認為,這一片猶如人間仙境的桃源,是真實存的。而他們對桃源真實性的遐想,其實正符合了

“虛構理論”

所寫的內容。

德國美學家沃爾夫岡·伊瑟爾曾說:“虛構文字隱含大量的受外界和既有文字的依稀可辯的現實痕跡。而這些依稀可辯的現實, 在文字中卻被偽裝起來。可以說,這個具體的現實世界被懸置了起來,並以此表明它並非既有之物,而是被理解為一種既有之物而已。在虛構自解過程中, 虛構文字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使整個現存世界變得似是而非。”

也就是說,“虛構文字”就是要創造一種似是而非性,就是要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其真實性產生興趣,並想要去探索和辨析。這也是為什麼,時隔千年,《桃花源記》的真實性,一直備受爭議的原因。而大家對其“真實性”的猜測,也讓《桃花源記》越來越具有神秘性,所受到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而這個結果,也恰恰實現了陶淵明想要透過

“虛構理論”

達成的效果。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4。 人格之美,在於道出了陶淵明的豁達與積極

眾所周知,陶淵明是一位生於亂世,卻豁達、樂觀的人。因為這份豁達,所以他在面對生死時,總能抱著一份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的態度;因為這份樂觀,所以他在面對生活時,才能有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自得。

我們喜歡《桃花源記》,不光是因為它給了我們自然的美景,更因為在《桃花源記》中,我們能讀出陶淵明的豁達和積極,能為陶氏的人格之美而震撼。

陶淵明出生於東晉末期,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從小發奮學習的他,懷揣著“濟天下蒼生”的偉大夢想,但他勢單力薄,直到死也沒能幹出一番大事業。即便如此,陶淵明也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選擇了歸隱。文中“不足為外人道也”、“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就都體現了陶淵明的避世思想。

但,陶淵明的避世,絕不是逃避。

正如布洛赫所說:“烏托邦即人所渴望的物件,在現實世界的空缺。”

陶淵明從不消極逃避,他只是在認清了現實後,透過對理想社會的塑造,抗議和攻擊現實的腐敗和黑暗罷了。

因為一個對生活消極怠慢的人,又怎麼有心情看花、看樹呢?如果不是出於熱愛,又怎麼會有“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的追求和嚮往呢?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而道家一貫的精神,則在於“以天下為己任,即使自身粉身碎骨,也要還廟堂一個清明。”

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身處亂世,也明白官場的爾虞我詐;朝廷的腐敗無能,但是,他仍能以天下百姓的平安、喜樂為己任,立志建立一個“平等、安全、自由”的完美世界,做到了一個“英雄”應該做的事情。而這樣的“英雄”所為,也和道家的思想不謀而合。而這份不謀而合的思想,則表達了陶淵明積極、豁達的人生觀。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5。 陶淵明的桃源是一個“烏托邦”,而對“烏托邦”的看待應該是全面的

在《桃花源記》中,我們讀到了陶淵明獨具匠心的四“美”,也透過各個“美”,分析了這篇文章備受大家喜愛的原因。眾所周知,桃源是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也是一個完美的“烏託之邦”。很多人心嚮往之,但也有很多人對這個“烏托邦”頗有微詞,認為它不過就是“空中樓閣”,毫無用處。

但事實上,這個

“烏托邦”

並不是一拍腦門的無稽之談,也不是無可奈何的隱世逃避;而是陶淵明在影射政治後,想要重組的一個理想世界,它飽含了作者對現實危機的反思與思考。

在桃花源裡,鄉民們

“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他們活得自給自足,他們平等自由,不被壓迫、不被苛待。是因為百姓們受夠了“戰亂紛爭”的折磨、“分裂割據”的摧殘。在桃花源裡,無論是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的生活,還是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的鄉土日常,說到底,都是陶淵明和百姓們的內心渴望。

保爾·利科曾這樣解釋“烏托邦”:“我們僅僅承認烏托邦是一種被書寫的型別。烏托邦從初始的一種文學型別構成,就明確了自身的空間。”

也就是說,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將以“烏托邦”命名的理想社會創造了出來,“烏托邦”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並且也明白自己代表了大家內心的渴望。而這份渴望誕生的背景,其實就是源於混亂的現實危機。而《桃花源記》的絕妙之處,就在於它讓我們看到了這份藏在鄉土背後的危機。這也就是為什麼,《桃花源記》備受推崇,以及值得大家閱讀的原因。

所以,雖然有些人認為,“烏托邦”有著虛無、逃避的一面,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烏托邦”同樣有著展現人類面臨危機與困境,幫助人類反思的一面。因此,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正如芒福德所說:“如果沒有其他時代的烏托邦,人類可能依然赤身裸體,悲慘地生活在洞穴中。最先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座人類城市的是烏托邦人”。

總之,我們對“烏托邦”不該是追捧或是批判,而是應該全面、理性地看待它。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6。 寫在最後

其實,不光是“烏托邦”,任何事情都有其多面性,我們不該只看到一面,就妄加揣測或是評論。閱讀文章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在《桃花源記》中,我們不僅讀到了陶淵明遣詞琢句中的“精美”,也體會到了他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更明白了看問題,所應該具備的全面性。紫陌不禁感慨,一篇不足400字的文章,竟能寫得如此精彩,難怪時隔千年,大家依然會對它愛不釋手。所以,還等什麼呢?要不要再來一起讀一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呢?看看今天的你,是否又會有新的感悟呢?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重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我既發現了烏托邦,又看到了它的“美”

Tags:陶淵明桃花源記烏托邦桃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