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由 雲茶傳習講壇 發表于 美食2021-06-08

簡介分別時,師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葉,讓徒弟喝下去後,問道:“此茶是苦是甜

三道茶白族話怎麼說

雲南是每一個旅行者最喜歡的地方,而大理相對於麗江的繁華顯得更加的安靜,更加的具有乾淨氣質,而在這片土地上,更是彙集了80%的白族人。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瞭解白族的很多人是透過《五朵金花》那部電影吧。白族是中國西南邊陲古老的土著名族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在洱海地區創造出了發達的水稻文化。白族有著獨特的服飾文化和“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建築風格,更有著別具一格的茶飲文化。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白族的“三道茶”在百語為“紹道兆”,最早見載於徐霞客所著的《滇遊日記》。白族大凡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裡,或是在親朋賓客來訪之際,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白族的三道茶當初只是長輩對晚輩求學、學藝、經商,以及新女婿上門時的一種禮俗。它的形成,還伴隨著一個富有哲理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在大理蒼山腳下,住著一位手藝高超的老木匠。他帶有一個徒弟,學了多年還不讓出師。一天,他對徒弟說:“你作為一個木匠,會雕會刻,還只學到一半功夫。要是跟我上山,你能把大樹鋸倒,鋸下板子,扛得回家,才算出師。”徒弟不服氣,就跟著師父上山,找到一棵大麻慄樹,立即鋸起樹來。但還未等徒弟將樹鋸成板子,已覺口乾舌燥,只好懇求師父讓他下山取水解渴,但師父不依。到傍晚時分,還未鋸完板子,徒弟再也忍受不住了,只好隨手抓了一把樹葉,放進口裡咀嚼,想用來解渴。師父看了徒弟又皺眉頭,又咂舌的樣子,笑著問徒弟:“味道如何?”徒弟只好實說:“好苦啊!”師父這時才語重心長地說:“你要學好手藝,不先吃點苦頭怎行啊?”這樣一直到日落西山,板子雖然鋸好,但徒弟已筋疲力盡,累倒了。這時,師父從懷裡取出一塊紅糖遞給徒弟,鄭重地說:“這叫先苦後甜!”徒弟吃了這塊糖後,覺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於是趕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從此以後,師父就讓徒弟出師了。分別時,師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葉,讓徒弟喝下去後,問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麼味都有。”師父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茶中情由,跟學手藝、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後甜,還得好好回味。”自此開始,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輩學藝、求學時的一套禮俗。以後,應用範圍日益擴大,成了白族人民喜慶迎客,特別是在新女婿上門、子女成家立業時,長輩諄諄告誡晚輩的一種形式。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賓客上門,主人一邊與客人促膝談心,一邊吩咐家人忙著架火燒水。待水沸開,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長輩親自司茶。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制所方法和所用的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01

第一道茶

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要立業,先要吃苦”。先將水燒開。由司茶者將一隻小砂罐置於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後,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並不停的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茶葉“啪啪”作響應,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少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於這種茶經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客人一飲而盡。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02

第二道茶

稱之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八分滿為止。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03

第三道茶

稱“回味茶”,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方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牢記“先苦後甜”的道理。

白族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三道茶是怎麼來的?有哪些特色?

中國茶道既是飲茶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更是人生的藝術。三道茶寓寄著“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塵世的每一個人,當我們在酒足飯飽之餘,慢慢品茶之時,不妨讓這飽含智慧的茶香慢慢沁入我們的生命之中,讓人生如茶,芳香宜人!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Tags:徒弟白族師父三道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