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由 地方旅遊 發表于 美食2021-05-28

簡介圖視覺中國客家拜丨大姓小姓皆有祠吃鼠的習慣,山區客家人一直都有,好像沒有什麼比它更唾手可得的山野肉食了

雞頸粄怎麼做

丨千年漂流,萬流歸宗

丨千年漂流,萬流歸宗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土樓舞龍鬧元宵。攝影/張煒

出走的客家人

“你們客家人高考的時候會加分嗎?”

“不會,因為我們是漢族人。”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福建省南平市永定區下洋鎮的土樓群。攝影/張煒

土樓的出現,只是客家人千年遷徙的一個逗點。從東漢開始,這波祖居河南洛陽的中原人,就因為躲避戰亂而不斷遷徙,前後共五次

在客家人和福建人的衝突中,集防禦和居住為一體的特殊建築“土樓”就被髮明出來。

要在戰亂中尋求一份安寧,人煙稀少、交通閉塞又相對安全的中國南部山區,就成為了這群遷徙者落戶的首選。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依山傍水土樓群。圖中土樓皆位於福建省漳州市田螺坑。上圖攝影/高夢華、下圖/圖蟲·創意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住山”。

古中原人如何生活?

參見客家人這枚“活化石”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河南洛陽,客家人的遷出地。圖為日光照拂下的洛陽團城閣。圖/視覺中國

每個客家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和族譜,裡頭明明白白地寫著祖先的資訊和遷移的歷程。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田源鎮熊氏族譜。圖/袁千禧

從中原來,客家人用修族譜,蓋祠堂的方式,遵從著祖先的宗法理念。不僅如此,你若跟客家人一同生活上一段時間,就能從我們的日常中體會到“中原遺風”了——

皆因黃巢起義,我始祖婆謝氏七娘和嚴氏九娘由閩遷粵來到連平縣田源鄉。

客家話丨阿姊阿妹,阿公阿婆

以上的稱呼都能在古文中找到對應。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演員正在表演廣東漢劇《花田八錯》。廣東漢劇是客家戲劇的劇種之一 。圖/圖蟲·創意

客家話丨阿姊阿妹,阿公阿婆

這些日常客家人使用的方言中,無不透露著古文的氣質。

客家話丨阿姊阿妹,阿公阿婆

漢族人講究的認祖歸宗、落葉歸根,就是一種源於儒家的

客家話丨阿姊阿妹,阿公阿婆

,它依然在客家群體中踐行。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龍上古祠,是廣東省豐順縣羅氏的祖祠。圖/圖蟲·創意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地區大姓小姓皆有祠。逢年過節,喬遷添丁,糧食豐收,大小事都可以到祠堂祭告。

客家話丨阿姊阿妹,阿公阿婆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深圳龍崗區四方埔的客家族人在圍屋前擺祭祖酒宴,匾額上書寫的“東魯舊家”,說明該家族故居山東。圖/圖蟲·創意

客家人相信,祖先雖逝,但他們的靈魂仍在,庇佑和影響子子孫孫的一生。

客家人管姐姐就叫阿姊,管祖父叫阿公,管祖母叫阿婆。

古中原漢族的府邸講風水,屋院的設定遵照森嚴的等級制度。南方土地並非一馬平川,但客家人依然根據谷嶺的地勢,設計了帶有“中原大家風範”的民居。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福建省龍巖市的永定土樓。圖/尹建

看客家人的圍龍屋,屋前必有一灣半圓形的池水,象徵“得水為上,財源茂盛”,與後面部分半環狀的合臺,一陰一陽,象徵天地和諧。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梅州市大埔縣的圍龍屋——泰安樓。圖/視覺中國

圍龍屋又以祖宅為中軸線,屋裡頭廳堂的佈局、臥室的配置和邊門的開設等都是嚴格的對稱。

從食朝(吃早飯),到食晝(吃午飯);從行路(走路)到飆(猛跑);從雞頸到雞翼再到雞髀(bǐ,腿)。

客家拜丨大姓小姓皆有祠

侯孝賢、彭于晏、陳小春、羅大佑、田馥甄、王心凌、彭佳慧、劉惜君等,要是不說,你肯定不知道他們是客家人。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彭于晏,祖籍廣東梅縣。圖/ 《翻滾吧!阿信》

同樣在廣東,廣府人懷抱桑基魚塘,懂吃會做;潮汕人坐擁綿延海岸線,經商了得;反觀作風低調的客家人,族群特徵不明顯,沒有在你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廣西欽州市蒲北區的大朗書院。攝影/碧草人

“八山一水一分田”,客家人的居住環境限制了商品的往來和生意頭腦的養成。

客家拜丨大姓小姓皆有祠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福建省平南市一祠堂內的木刻。圖/ 視覺中國

客家拜丨大姓小姓皆有祠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軍抓捕之後寧死不屈,忽必烈親自勸降也不為所動。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以身殉國。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舞火龍是客家人鬧元宵的習俗之一,以求來年風調雨順。攝影/黃欣儀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葉帥故居中的神位。該地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圖/視覺中國

客家拜丨大姓小姓皆有祠

吃鼠的習慣,山區客家人一直都有,好像沒有什麼比它更唾手可得的山野肉食了。除此之外,客家人還愛吃什麼?

客家拜丨大姓小姓皆有祠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豬腳肉丸粉,是客家人常吃的早餐。攝影/耳東塵

祖先信仰

客家人不吃冷盤,頂多在飯前吃幾顆炒制的花生或爽脆的酸蘿蔔。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客家小孩和梅乾菜。攝影/耳東塵

你看梅乾菜,就是廣東惠州的一絕。客家人待芥菜豐收時,會把它洗淨醃上鹽。

脫水後的芥菜蔬香凝聚,搭上肥厚的五花肉做一道梅菜扣肉,梅乾菜吸飽了葷香的肉汁,想想都饞。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鹹香的客家名菜梅菜扣肉。圖/圖蟲·創意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客家名菜鹽焗雞。圖/圖蟲·創意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釀豆腐,大有包餃子的陣勢。攝影/耳東塵

除了把豆腐作為釀皮,客家人因地制宜,看見什麼釀什麼。

客家屋丨講風水,重主次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釀苦瓜,隔餐或隔夜的更好吃。攝影/耳東塵

丨講風水,重主次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早餐檔的發粄。紅色的取材自紅曲,黃色的取材自黃糖。圖/zanskar

跟潮汕的粿類似,客家人的“粄(bǎn)”,也是用稻米、糯米制作的點心。

丨講風水,重主次

春末瘴癘盛行,客家人在掃墓之際會順手在田埂邊採摘祛溼熱、除百毒的艾草,拿回家切碎,與洗好的米漿一起混合成麵糊,蒸熟成粄,供族人其樂融融地品嚐。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用模具塑過形的艾粄。圖/Go

客家人在得知家中有女子懷孕後,就會開始準備娘酒。用蒸熟的糯米混上酒麴,在密封的大缸中發酵一週以上就可以了。

這個中原人,為了一個土樓,竟然把自己的祖國送到了這個地方!

▲ 火炙中的客家娘酒。圖/網路

待到孕婦產後,家人還會往釀好的酒裡新增薑片、黨參和黑豆,在點著的稻草中炙上三天三夜。用這樣的酒“炒雞”給孕婦服下,能有祛寒溼和催乳的效用。

願我在人海中和你相遇,能會心地說一聲:哦!原來你也系客家人。

Tags:客家人客家小姓攝影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