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飲食男女 樂在其中

由 智德善先生 發表于 美食2023-01-31

簡介剛入廚房的新手,總認為不會炒菜,只要下多油出品也不會差到哪裡(這年頭捨得下油多的就只有外面的小餐館了,炒的食物發亮發亮的,但油品很差),而且他們也喜歡來個“東施效顰”,學酒店餐館的大廚們,來一個“小爆炒”,油下鍋後,等冒白煙再放食材

怎樣汆牛肉丸子不散

古往今來飲食男女,婦孺皆知耳熟能詳。在此,只取狹義的直白的“飲食”,不重“男女”。意味男女老少皆需飲食,一來維持最起碼的生存,二來能從中吃出快樂來,《射鵰英雄傳》裡頭的武藝高超的洪七公就老是喜歡從黃蓉做出的佳餚中獲取快樂。不論男或女,胃口總能鎖住對方的“心”。然而買菜煮飯做菜是一件很瑣碎極其令人頭疼的事。男人們大多不願碰之務之,寧願以在外頭社交應酬的名義坐享其成——吃現成的 、吃大廚的、吃重口味的、、、、、、總之,搞吃總被男人們認為是女人們的專利,儘可能在其人生中不佔絲毫的比例。而也有極少數男士深入其中、沉浸其中、樂在其中。他們認為“治大國若烹小鮮”,搞吃也是一門學問,只要專注了、習慣了,必然化作自己的第二天性,樂在其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往往喜歡烹飪的男士都有一手好廚藝。飲食不分男女,飲食博大精深:明於心、動於手、入之口、化甘飴、、、、、、

飲食男女 樂在其中

買菜

買菜是飲食好壞關鍵的第一步,這就要求烹飪者勤快眼明心亮,親自跑市場,而不是坐等送貨上門。買菜做飯的最好是同一個人,帶著烹飪理念畫出食物的味道去挑選食材,並深諳菜式之間的組合搭配。到了農貿市場,置身於師奶大媽包圍圈裡,要眼明心亮手快,通常都是上午買菜可選擇的餘地較多,菜色也好。但很多工薪一族,只能在休息日才能做到這點。挑青菜時要看色澤要攆攆掂量掂量,比如菜椒看是否新鮮,就要看其色澤,青蔥硬朗的比較新鮮,暗黃軟熟的時間就放得較長了;選肉時要火眼金睛去“燈光效果”,通常農貿市場有些攤檔的商販懂得運用“燈光效果”做生意,肉質一般的打上燈光後,不少顧客一入眼二話不說就買了,難免被坑。賣肉時,肉質柔軟乾爽富有彈性且色澤自然皆為新鮮的,而那些硬棒棒溼氣較重的則為冰棟肉。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但的的確確選好食材是做好飯菜的第一步,買菜的是一個人,炒菜的又是另一個人,必然做出的飯菜會大打折扣。當然,也有妙廚能就著別人買回的食材,化腐朽為神奇,搞出美味來,但離他們心目中的標準必然差距甚遠。

飲食男女 樂在其中

洗菜

眾所皆知,互聯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快餐飲食也愈加流行。田裡幹農活的人越來越少,而城裡等著吃菜的“菜鳥”們越來越多。為了滿足需求,各式有水無土種植普及開來,農藥化肥依舊沿用著。附帶或濃或淡或多或少殘留化學物質的食材也相應增多。買回菜後,許多做吃者都喜歡先用自來水或淘米的米水泡浸一段時間,有的還加醋。洗菜也很關鍵,蔬菜泡久了,自來水的漂白味道會反竄進來,影響到菜的品質。通常是先快速泡洗兩三遍,然後再稍微泡久些。冷水洗完後,撈起來讓其晾乾。期間,根據食材的類別,相應地採用手工將菜掰拗成長短適中的食材,就象修枝剪葉那般,而不能貪方便圖省事,一骨腦全部撈起。比如西蘭花、菜花要分揀處理,長短大小適中,才能洗得乾淨,否則犬牙交錯,互相牽扯,堆密度不高,難炒且炒起來不香。

冷泡過後,對食材仍舊不放心,就會採用熱泡的方式,南方人特別是廣東人大都喜歡這麼做。通常是等水煮開後,將食材放進鍋裡就著熱水泡泡,喜歡柔軟一點的,就稍微熱泡久些;想清脆爽口一點的,就只是過過水而已。並不是所有的菜都需要熱泡,關鍵看食材。但有些蔬菜是必須熱處理的,比如苦瓜是要用暖水去草酸的,四季豆也是要熱水去“魅”的。

炒菜

飲食的高潮部分就屬炒菜了,有人喜歡猛火炒,有的喜歡下多油,有的喜歡下調料、、、、、、

我們在影視劇及現實中經常看到,火冒三丈鑽鍋底竄上來的場景,廚師們不停的上拋下接,來回扭動,這些皆被視為大廚的標準動作,酷斃帥呆了。爆炒無非一來為省時,而來用高溫除異味燃爆食材的“骨髓”,讓其瞬間釋放。有很多食材適合爆炒,也能爆出美味來,很多爆炒的食物都很香,但高溫帶來的是許多化學物質的衍生,美味的背後是更多的不健康,換言之就是以犧牲健康換美味,在此不提倡多吃爆炒的東西。剛入廚房的新手,總認為不會炒菜,只要下多油出品也不會差到哪裡(這年頭捨得下油多的就只有外面的小餐館了,炒的食物發亮發亮的,但油品很差),而且他們也喜歡來個“東施效顰”,學酒店餐館的大廚們,來一個“小爆炒”,油下鍋後,等冒白煙再放食材。其實這也是不可取的,通常我們要根據食材的型別,來定奪下油的多寡,比較吸油的食材,如芥菜、娃娃菜等,我們就要適當放多些油;反之,亦然。另者,油下鍋後,不要等高溫再下菜,看到油開始熱尚未起氣體前要當機立斷下菜,翻炒幾輪後,適當下些清水,不要幹炒,否則吃後喉乾舌燥。有些蔬菜自帶水分且溼寒的,下鍋時可以少放些水,總之要因菜而已,拿捏得當。還有不少做飯的,喜歡炒菜時下各種調料,家裡的廚房擺滿了各種雞精、味精、耗油、醬油、芝麻油、辣椒、五香粉等等,一炒菜時就手忙腳亂,東抓一把西撒一通,總想做出與酒店餐館毫無二致的飯菜來,遇到調味品不足或不全時,他們就犯傻了,也不敢炒菜了。就像女士們不化妝就不敢上街那樣。其實,調味品和佐料要適可而止,不能為調味而調味,通常廚房裡頭擺放一些油鹽醬醋蒜頭生薑之類,就可炒出天下的美味來了。

飲食男女 樂在其中

另者食材搭配巧妙的話也能令舌尖狂舞,通常南方的食客一聽到豬大腸炒酸菜就咽口水,一聽到魚香茄子都開胃,一聽到宮保雞丁就金雞獨立,一聽到蛋炒番茄就白鶴亮翅、、、、、、食材搭配得當,就能妙廚生花,化腐朽為神奇,比如有一道菜“洋蔥豆脯五花肉”就屬於黃金搭檔,洋蔥、豆脯、五花肉各自齋炒不好吃,而把其混搭在一起,則出美味。先將適量的五花肉(去豬皮,選層次分明的)放進鍋裡,文火(也可以適當武火)炒出油來,看到五花肉有些金黃時,再下切好的洋蔥和豆脯翻炒幾輪,然後下鹽下醬油適當下些水燜煮至幹水,鍋蓋開啟香味撲鼻。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需要做飯炒菜者悉心觀察研究穿針引線,不斷“拉郎配”,最終“門當戶對”、“巧奪廚工”。

總之,各有各炒、炒無定式。但衡量出品好壞的標準只有一條:健康第一,美味第二(清淡為主,濃烈為輔)。健康且色香味俱全的為上品,但可遇不可求。

Tags:食材炒菜美味喜歡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