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由 韭圈兒 發表于 美食2023-01-27

簡介根據光大證券的分析,考慮到赴港上市二次上市公司的美國存託憑證不斷轉為港股股份以及未納入統計的港股股份,再拿國際中介機構持股市值佔比和投資於中概股的ETF資金流出變動情況觀察

哪裡有專門收購牛蛙商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茅臺破1500了。

茅臺過去的市場表現一度讓投資者認為,無論何時做多茅臺都是正確的選擇,要珍惜茅臺的每一次回撤。

好了,我1年前珍惜了2000塊錢茅臺的結果就是,1年後我還要珍惜1500元的茅臺。

今天跌多的不只是茅臺,中藥一哥片仔癀尾盤跌停,同樣創造了2021年以來的新低。

如果繼續把視線放寬,今天大盤股的表現普遍乏力。

上證50下跌近4%。

作為對比,科創50指數漲了+0。16%、中證1000指數跌了-0。84%。

A股漸漸有曼聯的味道了,前場科創指數拼命向前衝,中場中證1000指數盡力梳理陣型,奈何後防航母過於拉胯。

想上分,還是太難了。

外資沒有跑

相信很多朋友對於今天大盤股的大幅下跌一頭霧水。

利空訊息確實有,比如週末片仔癀的三季報不及預期,但要說片仔癀能以一己之力帶崩整個A股,這還是有點牽強。

所以,市場上很多分析將矛頭對準了北向資金,畢竟它們最愛買的就是大市值的消費、醫藥股。

正值美聯儲加息,外資出逃這件事聽起來就非常合理。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但實際上,即便是美國在最近1年中大幅加息,陸股通累計流入規模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

說不上持續買入,但起碼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大盤股下跌還真怪不到外資那裡。

在堅決看多A股這一塊,外資反而比我們做的更好。

存量不變,審美變了

我們統計了2022年年初至今,被北向資金持倉市值最多的前20大個股的情況。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從整體上看,外資並沒有撤出,只是在做一些細微的調整。

在這20只股票中,有7只股票出現了外資持股數量的下降,13只出現了增長。

我們從新聞上看到的諸如“外資流出茅臺”“外資拋棄寧德時代”等訊息為真,外資確實減少了對於A股兩大股王的倉位。

但是對於排在榜單中的其他個股來說,

外資反而在持續流入

比如國電南瑞這隻電力股,外資對其的持股數量從2022年年初的7。02億股,增加至目前的11。79億股,增長幅度接近70%。

所以,並不是外資不看好了,只是外資的審美變了。

港股也沒有散

再看港股,今天恆生指數盤中暴跌7%,夢迴1997年。

最近幾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數量越來越多,中概互聯、恆生科技規模迅速擴大,成為國民ETF基金。

截至2022年H1,易方達中概互聯ETF持有戶數接近70萬戶,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接近60%。

比起A股,很多投資者更加擔心港股的未來。

香港市場是一個國際化程度更高的市場,參與者眾多。

我們觀察2020年中至今,國際中介持股數量變化,騰訊、美團、阿里等成分股沒有出現顯

減少,對某些股票如阿里、京東反而出現了持續的增加。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根據光大證券的分析,考慮到赴港上市二次上市公司的美國存託憑證不斷轉為港股股份以及未納入統計的港股股份,再拿國際中介機構持股市值佔比和投資於中概股的ETF資金流出變動情況觀察。

外資確有流出,但沒想象中那麼劇烈,和三四月類似。

南向資金則一路做多港股,自2014年港股通開通以來,南向資金的累計買入額同樣持續走高。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香港外匯儲備依然充沛

不少人在擔心香港的外匯儲備。

香港實行聯絡匯率制度,更容易受到美元升值的衝擊,而外匯儲備告急,則會影響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

外資並沒走遠,只是口味變了

截至2022年9月末,香港的美元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

雖然香港的股市很弱,20年了恆生指數依然停留在15000點,但外匯儲備卻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狀態。

即使香港的外匯儲備距離最高點出現了約1000億美元的下滑,但是體量依然在。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需要過於擔心,有了199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經驗,港股這一次大機率也會涅槃。

只是當下,會比較煎熬。

這次,你的選擇是?

2022年,投資變得異常艱難。

但A股歷史上,類似於2022年的年份並不少見。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

如果站在2021年年初向後看,你會發現3年之前經歷過的那些擔心與恐懼最終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

而如果站在2022年末向前看,誰又能確定你眼中茫茫一片的背後,不會出現新的大陸。

投資中只有一種必勝的方法,那就是買在低估賣在高估。

茅臺重回1500,這次你的選擇是什麼?

Tags:外資2022A股茅臺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