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雙創人才培養的“寧大樣本”

由 央廣網 發表于 美食2023-01-27

簡介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上,寧波大學堅持“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在深入研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規律的基礎上,探索出了“頂層設計+模組研究”的雙創教育理論體系、“全面覆蓋+分類培養”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創新驅動+分層遞進”的雙創教育實訓體系、

什麼是雙創型人才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如何給牛羊一張“身份證”?寧波大學機械學院徐鵬華團隊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尚觀科技:打造畜牧業智慧化管理系統”,並在第三屆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獲得了金獎。

事實上,這不是徐鵬華的第一次創業,年僅26歲的他在寧大上學期間便先後創立了哦洗衣、優詢科技、寧波尚觀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徵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奮戰在創業路上”。

在寧波大學,徐鵬華只是成千上萬名創業學子中的一個。2007年至2017年,363家註冊企業、20多萬人次先後參與、3億多元創新創業基金、學生創業率近5%……2017年獲教育部“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和“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在寧波大學黨委書記薛維海看來,學校一直致力於一流人才培養,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上,逐漸走出了獨有的“寧大模式”。

“從紙上到市場”:

為學生打造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鏈

在寧波大學,創業的基因無處不在。在校園裡轉轉,二次元動漫影片、共享校園公交、智慧養殖、綠色海水電池等各色創業專案遍佈各個角落。

“過去,學校運營校車不掙錢,但讓學生運營後就開始盈利。”寧波大學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戚家超介紹,從校門口繞學校一圈收1。5元只能維持運營成本,但每個學生都需要微信支付,接入其微信平臺後,可觀的訂閱人數為校車平臺帶來了豐厚的廣告收入。

除了商業模式創新,戚家超更看重的是與專業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該校人文學院大三學生劉沛豐在“二次元”世界裡找到了商機讓戚家超“大開眼界”。

“說實話,劉沛豐剛來找我時,我想二次元是什麼?會有人喜歡看這個嗎?沒想到短短3年,劉沛豐拿下了巨人網路、騰訊悅文、網易遊戲等眾多動漫、遊戲廠商的二次元影片製作,2017年產值達1800萬元。”戚家超說,“創業是創新自然而然的結果,我們更鼓勵以專業為基礎的創新創業。”

在寧波大學,3000餘平方米的黃慶苗樓被開闢成了“1986創夢園”,戚家超具體負責學生專案的孵化工作。

“創夢園是寧波大學為學生創新創業專案打造的種子基地、孵化中心,但任何團隊都不能在溫室裡待太久。”戚家超定了一個規矩,最多兩個月就把學生的專案“踢”出去,一個學期輪迴兩次30個專案。

在戚家超看來,“創業最終是要經受市場考驗的,‘創夢園’不是溫室大棚,而是育苗基地,能不能成長起來,最終還是要走向市場接受優勝劣汰”。

不過在送走之前,創新創業學院儘可能地考慮到學生創新創業的一切需求和風險,為學生創業實現從“紙上到市場”,打造了一條完整的生態鏈。

“在學院層面,依託14所學院建立14個驅動中心,經過驅動中心篩選後的學生專案進入‘創夢園’孵化,在校內完成團隊組建、工商註冊、無息貸款等流程,成熟的公司直接輸送到寧波的23個地方產業園。”戚家超介紹,同時寧波大學又與產業園訂立協議,對入駐的寧大團隊免辦公場所費、減免稅費、提供無息貸款等。

“在學校,我們幫助學生實現從0到0。5的轉變,最終學生在產業園裡實現從0。5到1的蛻變。”戚家超說,完整的生態鏈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全流程保障。

“從創新、創意到創業”:

開闢“融合遞進式”雙創教育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和全國大學生雙創大賽的連續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各種孵化器、創業園層出不窮,創業學院、創業課程如雨後春筍。大學生創業真的這麼簡單?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創新創業教育與地方產業脫節、雙創教學與雙創實踐不緊密、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割裂……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諸多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而我們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很早,保障制度建設也相對完善,為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薛維海說。

早在2007年,寧波大學就提出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發展的“十年大計”,將創新創業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學校實施‘雙組長制’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黨委書記和校長為雙組長的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創新創業‘6425計劃’,即學生參與創新實踐人數超過60%,參與學科競賽人數超過40%,參與創業實踐人數超過20%,創業率達到5%。”在寧波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周青看來,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不再是一小部分學生的“專利”,已經成為全校學生面向未來的一種基本素養。

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上,寧波大學堅持“把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在深入研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規律的基礎上,探索出了“頂層設計+模組研究”的雙創教育理論體系、“全面覆蓋+分類培養”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創新驅動+分層遞進”的雙創教育實訓體系、“協同融合+目標導向”的雙創教育評價體系,構建了“產教融合+遞進培育”的雙創教育孵化平臺、培育了“專創融通+專兼結合”的雙創教育師資隊伍,走出了一條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融合遞進式”培養的路徑。

是否還需要設定專門的創新創業學院?經過兩年的論證,寧波大學於2015年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由校長擔任院長,整合教務處、學生處、團委、研究生院、商學院等部門(學院)力量,構建“五大機構協同”和“校院兩級聯動”的工作機制,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資金、制度、場地等全方位保障。

“機構看似是虛設的,但經費是實的,人是實的,考核評估也是實的。”周青介紹,除了學生4年必須修滿4個學分的創新創業課程外,還將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納入教師考核中,實行“一票肯定製”,同等條件下,指導過學生創新創業的教師在職稱評聘上優先。

“2017年浙江省開展全省高校學生創業評估,寧波大學創業率4。75%,意味著每年有200多名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併成功存活了一年以上。”周青說。

“特色之路”:

雙創教育驅動一流人才培養

2016年寧波大學提出了辦“特色鮮明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的定位,特色鮮明到底是什麼?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轟轟烈烈的一陣風,我們是將其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來開展的。”薛維海說,我們的特色就是創新創業教育,以創新驅動創業,以創新創業教育驅動學科和專業發展,培養一流人才。寧波大學80%的創新創業專案都是與專業緊密相連的,在薛維海看來,這也是該校作為地方高校在新一輪高校競爭發展中實現“彎道超車”的“法寶”。

如何將學科建設與雙創教育相結合?周青介紹,透過學生主持科研專案、參與教師課題等方式,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科研創新成果。同時,透過創新創業驅動中心實現創新到創業的轉化,形成創新創業的內在轉化機制,有效提高了轉化成功率,創業專案中80%以上擁有創新成果,提高了雙創專案的質量,破除了大學生創業低位徘徊的窘境,從而破解了創新與創業相割裂的難題。

“當然,在當今全社會崇尚創新創業的大潮之下,這樣的定位已經不能再被稱為‘特色’了,但高校的人才培養定位並不是必須追求所謂的‘特立獨行’,關鍵在於和當地的社會經濟環境乃至歷史文化相吻合。”薛維海說。

在寧波大學,校園所有大樓都是由人名命名的,如黃慶苗樓、包玉剛樓、安中大樓……而在校園深處,包玉剛、邵逸夫、趙安中等10個“寧波幫”的浮雕矗立在“感恩林”。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敢於拼搏的創新創業故事,而“寧波幫”愛國愛鄉、創新創業的精神,從捐建這所大學起,就為寧波大學打下了創新創業的精神烙印。

“此外,從我們學校發展的階段特徵和區位優勢來說,寧波一直都是創新創業的沃土,我們所在的寧波市,也是國內產生科學家、企業家最多的地區之一。”薛維海說,“我們的人才培養定位就是創新創業人才。”

10餘年的創新創業教育也使寧波大學畢業生的質量顯著提高:雙創活動參與率從不到10%提高到了90%以上,學科競賽成績顯著提升,國家級競賽獲獎數翻了5番,學生初次就業率從85%提高到了97%。2013年,在全國2800餘所高校中,寧波大學獲得了全國就業典型50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位列全國第62名。

“回饋桑梓”也隨“寧波幫”精神在寧波大學學子中代代相傳。2017年,寧波大學在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中名列全國第33位,浙江省第2位。2017年,寧波大學被教育部評為“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創新驅動創業,創業成就夢想”,屬於這所年輕大學的雙創人才培養之路還剛剛起步。(記者 董魯皖龍)

Tags:創業創新寧波大學雙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