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從“香餑餑”到“雞肋”,睡眠APP困於商業化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美食2022-12-01

簡介仍以蝸牛睡眠為例,目前主要透過APP的付費音樂、廣告,以及智慧枕頭等硬體銷售獲得營收

潮汐睡眠質量多少正常

做新媒體編輯的大娟(化名)最近遇到個小糾結——要不要解除安裝掉手機裡的蝸牛睡眠APP。

“我有點小小的強迫症,就是忍受不了一些非必需的東西在身邊,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有點追求‘斷舍離’。”大娟對朋友說,“這個APP吧,讓我覺得有點雞肋,用偶爾也會用,但總覺得下載了X馬拉雅(也有音樂助眠功能),那這個APP用處就不太大了,可以最佳化掉了。”

大娟的個案恰恰是整個睡眠APP賽道的縮影。從曾經被資本喜愛的“香餑餑”到如今的“雞肋”,尚未形成可持續商業閉環的睡眠APP們走到了生死未卜的十字路口,而首當其衝的挑戰便是困於商業化的難題。

曾經火熱的助眠應用賽道

睡眠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Mob研究院釋出的《2022年國民睡眠洞察報告》指出,國民睡眠時長在過去十年裡縮短了1。44個小時,睡眠平均時長從2012年的8。5小時縮減到2021年的7。06小時,受訪者中超7成的人認為自己存在睡眠困擾。

睡眠問題催生了“睡眠經濟”。天眼查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2700餘家睡眠經濟相關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助眠、失眠、睡眠”等)。其中約18%的企業成立在1年以內,52%的企業成立在1-5年之間。而以改善睡眠為賣點的產品或服務更是百花齊放,總體可以分為三大類,睡眠APP、助眠寢具和助眠藥物。

以睡眠APP為例,目前市場上比較頭部的就包括蝸牛睡眠、小睡眠、潮汐、Pillow、考拉睡眠等。其中,蝸牛睡眠是一款基於使用者睡眠行為分析的免費APP,可用於記錄睡眠情況,瞭解睡眠效率及質量。

資本曾經看好睡眠經濟賽道,不少睡眠APP因此獲得了融資。譬如,蝸牛睡眠先後獲得了信得寶創投、萬朋資本、國富源投資、復星集團等的投資;小睡眠獲得了嘉道谷資本、原創資本的投資;潮汐獲得了德迅、熊貓資本的投資。

在2021年艾媒諮詢對中國助眠應用知名度調查裡,蝸牛睡眠(華為應用商店的安裝量為6667萬)知名度最高,佔比37。2%;潮汐以34%的佔比緊隨其後。此外,小睡眠、考拉睡眠、Pillow、睡眠週期跟蹤器等助眠應用也有不少使用者使用,佔比分別達到33。7%、32。8%和31。8%。

助眠應用市場巨大的潛在使用者也吸引了不少網際網路公司、家居公司爭相佈局。2017年,Sleepace享睡在獲得由興旺投資領投、喜馬拉雅FM跟投的5000萬人民幣B+輪融資後,宣佈將完善睡眠硬體生態佈局;Keep則上線了助眠、冥想類課程,幫助使用者入睡;網易雲音樂在歌曲服務頁面設定了伴睡模式……

從“香餑餑”到“雞肋”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以2021年中國受訪使用者對助眠應用問題感知來看,其中51。2%的使用者認為助眠應用檢測效果有待提高;另有不少使用者表示應用存在不充VIP很難使用、廣告繁多等問題;還有使用者表示不同應用之間記錄的睡眠狀況存在誤差等。

以蝸牛睡眠為例,在該應用的“音樂”介面中分為自律挑戰、心理自測、蝸牛商城、平靜情緒、自然音、助眠音、故事、冥想、枕邊的愛豆、抑鬱測試等板塊。其中自律挑戰要透過充值一定金額才能參與打卡等挑戰;心理測試要透過充值14。9元或者19。9元才能進行相應的測試;助眠音、自然音、冥想裡也有很多是需要充值VIP會員才能聽的音樂。

而對於助眠應用是否準確和有用這一問題上,專家和網友們的態度也是褒貶不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教授韓芳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市面上的可穿戴裝置、各類睡眠APP等均無法精確監測睡眠深度,所記錄的睡眠資料並不夠可靠。這是因為在醫學上,判斷睡眠深淺程度是靠人的腦波表現出來的頻率來判斷的,當人處於深度睡眠的時候,腦波活動的頻率會很低。但是根據蝸牛睡眠官方客服的解答,APP主要是靠手機加速計感應器來檢測使用者睡眠中的活動,從而推算出深淺睡眠的狀態。二者有著本質區別。

而在一些社交平臺網友的留言中,有的網友覺得“助眠應用確實管用,聽了幾分鐘就已經開始打哈欠”,也有網友覺得“大部分睡眠APP內容都差不多,用來用去無非一些輕音樂的搬運”,還有網友認為“市面中大部分助眠應用都是騙錢的,一些花裡胡哨的功能根本沒什麼用”……

睡眠APP困於商業化

在經歷了初期的流量積累後,如何真正留住使用者完成商業化變現,已成為睡眠APP的集體困境。

仍以蝸牛睡眠為例,目前主要透過APP的付費音樂、廣告,以及智慧枕頭等硬體銷售獲得營收。無疑,要想實現收支平衡乃至盈利,存在不小的挑戰。睡眠APP集體遭遇商業化困境的原因也不難理解。

首先,與歐美髮達國家不同的是,目前國內知識付費的習慣尚未真正形成。無論是影片、音樂還是圖文,使用者為內容付費的興趣一直很低。各種助眠應用本質也是提供內容類的服務,加之助眠應用效果難以保證,這就造成APP初期推廣起來容易,但想要依託付費音樂、流量廣告來實現盈利和長久的發展就很難。

其次,即使有部分使用者願意為內容付費,但持續高漲的內容和營銷的成本也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喜馬拉雅為例,作為中國最大的音訊平臺,付費訂閱、廣告、直播是喜馬拉雅的三大變現方式。但從2018年到2021年,喜馬拉雅三年合計虧損已超99億元,其中營銷費用由2019年的12。19億增長至2021年的26。3億,佔營收的近半。

而在智慧枕頭等硬體銷售變現層面,對於類似蝸牛睡眠的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來說,也相當不易。目前,蝸牛睡眠商城的在售產品既有自研的椎夢枕、液體止鼾器、睡眠軟糖等;也有代銷的其他品牌的床墊、呼吸機、咖啡、涼蓆等各類產品。對自研產品而言,在訂單量不大的情況下,從設計到打樣到生產再到銷售,成本相對高昂;對代銷產品而言,如今電商平臺多到讓人眼花繚亂,蝸牛此類助眠應用APP並不具備明顯的議價優勢。

除了最大的商業化難題外,睡眠APP們還面臨著技術門檻不高、易被巨頭降維打擊以及資料安全性等問題,未來之路難言樂觀。

Tags:睡眠APP助眠蝸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