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由 明清傢俱研習社 發表于 娛樂2021-05-20

簡介明代黃花梨傢俱的菸袋鍋榫的製法是,搭腦上打一個眼,腿子上出一個榫,由於裡面有一個5mm的牙嘴,所以眼不能貼著裡面打,又因為外面是立茬,卯眼過大以後,容易把立茬撐開

菸袋鍋榫出現在什麼年代

古人為何要立規矩?我想,首先應該是一種管理策略使然。有了規矩才不會出亂子。再次是封建家長制的必然結果,目的是約束後人,讓後人聽話。

只是到了後來,規矩走進了死衚衕,於是人們又走上了“破舊立新”的另一個極端。反過來說,

有沒有什麼規矩是需謹慎打破,抑或是不能打破的?

傢俱的“榫卯結構”可稱得上是一個標準答案,起碼是標準答案之一。至少目前看來,確實如此。

01

攢 邊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無論何種椅子,首先最重要的一個榫卯是面邊和抹頭的連線,一般情況下,用透榫居多。

什麼情況下用半榫呢?如果側面還有雕刻,立茬不好雕,為了不破壞雕刻,往往用半榫。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一般紫檀傢俱用半榫的比較多,可以說幾乎都是半榫,因為紫檀傢俱很多都是需要雕刻的

(儘量在有限的材質上多用些工,而不是為了降低成本少用些工)

但是黃花梨傢俱一般不用半榫,幾乎都是透榫。

如果用半榫連線邊抹,就不是一個半榫了,就需要用兩個半榫,也就是面邊上出一個榫,再出一個眼,抹頭亦然,這樣交接面積才夠大,我們稱之為“抄手榫”。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抄手榫

關於透榫,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好多人不知道要透多少。嚴格的說,面邊的二分之一再減去3—5mm。

比方說,從榫眼處到距離最短的面邊是70mm寬,那一半就是35mm,在35mm上再減去3—5mm,那就是透30—32mm,相應剩下的就是38—40mm。

這裡的原則就是,透出來的要永遠小於榫眼至最短面邊的距離。因這一段距離看上去挺大,實際上它是個斜肩,如果榫稍微大一點,這一小塊木頭可能就管不住那麼大的榫。

尤其是在組裝不嚴的時候,往往會楔一個楔子,如果這塊木頭預留過少,很可能會在楔上楔子後被撐開,我們就叫做“豁了”。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所有的面邊都是這種作法。現在很多企業都不知道要透多大,很多人想象中可能覺得越大越結實,實際上這是個很大的誤區。

如果這裡的榫做大了,外頭管住榫的那部分就會相應減小,並不結實。

穿 腿 榫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一般京作的傢俱,後腿都是採用一木連作。在南方一些地區,不採用這種製法,有的傢俱,如託泥圈椅由於香蕉腿的緣故也採用這種製法。

後腿一木連作的製法是一根料通上來,把上半截挖細,在椅盤上穿出來。穿過的時候也很講究。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因為所有的椅子都有“側腳”,也稱“收分”,即:下面的外徑都要大於上面,也就是說整個椅子呈一個規則的梯形,所以就會造成後腿自下而上是傾斜的。

但當在椅盤上打眼的時候,鑽是直著打下去的。這就會造成一個矛盾,腿是傾斜的,而眼是直的。

工匠不得不挫榫眼以保證足夠的斜度,這就又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腿穿過後無法嚴絲合縫。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一木連作的椅子這個榫卯很難做得特別嚴密,往往上面嚴一些,下面虛一些。如果做嚴了,那就需要高超的技術和無比的細心。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田燕波設計的託泥圈椅(皇宮圈椅)上下腿一木連做

做不嚴密怎麼辦?南方工匠想出一個辦法,在椅盤交接的腿子上刻出一個方形,然後將邊抹包上去。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但這種做法也有它的侷限性。

本身椅腿就比較細,在它的基礎上再削去一層,椅子的強度就會受到影響。年頭久了,有扶手的椅子還罷,倘若是燈掛椅,就不夠牢固。

03

鍋 榫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菸袋鍋榫一般有兩種製法。明代大部分黃花梨傢俱採用直肩,到了清中期以後,出現了斜肩,也就是45°格肩。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明代黃花梨傢俱的菸袋鍋榫的製法是,搭腦上打一個眼,腿子上出一個榫,由於裡面有一個5mm的牙嘴,所以眼不能貼著裡面打,又因為外面是立茬,卯眼過大以後,容易把立茬撐開。

所以這個榫一般都很小,要求特別合適,如果彆著勁,很可能砸下去就把木頭撐劈了。菸袋鍋榫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椅子的壽命。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尤其是四出頭官帽椅,搭腦與後腿結合時不是直著套進去的,它有一個傾斜度,搭腦中間的部分也需要翹起來。所以這個卯眼很難弄得特別合適,需要很高的技術。

凡是畫過線的木工都知道,如果榫卯做好了,這把椅子的壽命就長,如果榫卯做得不好,壽命就短,即使當時用卡子和膠強攏在一塊,幾年以後也會很快壞掉。

搭腦與靠背板連線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搜圖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這種榫嚴格來說進去的不深,雖然不深,但吃力很大,人坐在椅子上往後靠的時候,直接會牽扯到搭腦,比較矮的椅子還不是很明顯,如果是大四出頭官帽椅,這個地方吃力會更大。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這個榫為什麼不能進去得太深?

因為搭腦本身就是傾斜的,過深了以後,榫眼的外皮就薄,越薄就越容易壞。但也不能太淺了,6mm以下就會站不住。最佳長度是8mm—10mm。

管腳

與腿子連線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管腳棖一般情況下都採用透榫,相比而言,這個榫卯比較簡單。

如果腿子是外圓內方的,外面一般製成飄肩,如果是方的或者是泥鰍背,就相應地製成人字肩。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至於腿子該做成圓的還是外圓內方的,那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椅子有券口,一般把椅子腿就做成外圓內方的,如果沒有券口,代之羅鍋棖,那腿子就要做成圓的。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如果在有券口的情況下將腿子做成圓的,那是現代才出現的作法,而且說明這個木匠不夠懂規矩,老傢俱見得少。

鵝脖與椅盤連線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一般情況下,鵝脖都是單用一根料,鵝脖和前腿一木連作的情況比較少見。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榫卯。

因為搬椅子、支撐雙臂,力量都直接作用在它上面,如果這個榫卯做得結實,這把椅子就牢固,如果做得虛,扶手就會搖晃。

而且現在這個榫卯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做對了。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它的作法是,木料穿過抹頭時,一定要穿透做成透榫。僅僅這樣還不夠,規矩的製法應該先打一個3—5mm深的圓眼,北京的匠師管它叫“囫圇吞”,然後在這個圓眼的基礎上再向深處打一個圓眼,這個眼的大小最大不能超過圓眼的三分之一。

如果是柴木傢俱,可以打大一點。但硬木本身密度大,材質硬,30mm大小的圓眼,開8mm的榫就已經足夠。我們的行話管它叫“二分半”,一分是三毫米,兩分是六毫米,加半分就是7。5mm,習慣上取8mm。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做硬木傢俱最忌諱用“大眼兒”。

過去硬木行裡有很多做柴木傢俱出身的木匠,由於不瞭解硬木木性,經常使用“大眼兒”。這一類木匠在硬木行裡被戲謔地稱為

“大眼木匠”

,意味著這個木匠做硬木傢俱是個外行。

圍護部件上的榫卯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除了以上六種基本榫卯,還有幾種圍護部件上的榫卯結構。

這些部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為傢俱增加美感,並不起承重作用。由於它們不吃力,所以製作也比較簡單,比如券口,它有幾種做法。

最常見的是立券口出一個豁,橫券口出一個榫,然後咬合在一起。但有時候券口太薄,豁口就要相應變小一些,即:在立圈口上開個深度大約8mm左右的豁兒,不穿透,這樣才能吃上勁兒。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為了美觀起見,有的椅子還裝有聯幫棍。

北方工匠稱之為“鐮把棍兒”,因為其形狀很像割麥子的鐮刀把兒,聯幫棍的叫法應該是

“鐮把棍”

的音變,有的地方也形象地叫做“豬尾(yi)巴”。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聯幫棍與椅盤的交接和鵝脖與椅盤交接的製法相似,都是先開一個圓孔,然後在圓孔的基礎上再開一個方形卯眼,這很重要。

曾經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小木匠來做傢俱,它沒有開這個小眼,用手一擰聯幫棍就跟著轉,鬧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後 記

田燕波在北京市硬木傢俱廠工作期間,曾親眼見過老師傅為老傢俱鑑別材質,只需幾十米外過過眼,便能斷個八九不離十。

放到現在,這項“絕活兒”如神話般不可想象。

有意思的是,同樣的老師傅,倘若把老傢俱換成新傢俱,這樣的神話便不能復現了。這不禁讓人疑惑,在這個轉換之間,到底什麼發生了改變?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黃花梨螭龍紋六柱架子床

尺寸 / 223×194×235cm

設計 / 田燕波

制器 / 北京晉京坊

現在很多年輕的匠人已經不瞭解過去的老規矩,這就破壞了透過傢俱制式判斷材質的程式。

其實“紫檀工、黃花梨工”,都是因為前輩的老匠師根據材料效能的特點,創出了只有那種材料才能使用的造型和榫卯,以及雕刻圖案和雕刻手法。

過去學徒工是不能隨便“招呼”紫檀和黃花梨的,因為手藝不到家,掌櫃的不會讓他碰珍貴材料。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田燕波的榫卯「規矩」

仿清中期 紫檀雕西番蓮大平頭案

尺寸 / 290×51×98cm

設計 / 田燕波

制器 / 北京晉京坊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傢俱所採用的榫卯結構都不合乎規矩,由於不合規矩,而無法確保傢俱長久使用的牢固性。

因此,無論紅木傢俱企業的老總,還是製作傢俱的木作師傅,抑或是購買紅木傢俱的消費者,瞭解榫卯結構的規矩都是很有裨益的。

Tags:榫卯傢俱椅子腿子黃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