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我是客家人,我說客家話,原來客家人也是漢族,客家人也是漢族

由 吳關青史 發表于 娛樂2021-05-15

簡介客家研究先驅羅香林教授雕像客家的源流客家人是近代學者羅香林最先明確提出的一個民系,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說客家人來自中原,而現今的客家人和中原人無論語言還是相貌差距甚大

我是客家人怎麼說

◆作者:吳關青史

◆本文作者原創,洗稿、抄襲必究

卷首語

大家好,這裡是吳關青史,我是關叔。想了解更多有趣歷史知識,請點選關注哦

我有一個廣東的朋友,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有這樣一段對話,

“類好啊,我嘅粵語點樣?”

“別開玩笑了,我不會粵語,我是客家人,我說客家話。”

“客家人?中國有這個少數民族嗎?”

鬧了不少笑話。

其實這是我們對客家誤解,客家人也是漢族,客家話也是廣東話。廣東話大致可以分成三個語系,除了廣府話,也就是粵語外,還有就是客家話和潮汕話,但因為我們從小受香港那邊電視影響,再加上珠三角地區經濟最發達,很多人就以為廣東人說的就都是粵語。

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白的一個觀點。客家是一個漢民族的一個民系也就相當於漢民族的一個分支。但客家民系族源的遷徙情況、族源是一個還是多個、民系形成於何時何地、客家命名由來等有關客家的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問題,一直都爭論不休,至今未有定論。

關於客家人的主體結構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衣冠南渡計程車族,有人說是逃難的平民百姓。有人說客家其實是南遷的人漢民,有人說是其他帶有漢民族它特性的本地土著。有人說客家早在五胡亂華時候就形成了,有人說是在宋元時期形成的,有人說是在明清時期形成的。

客家人現在分佈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約有八千多萬客家人,而閩粵贛邊區可以說是客家民系的基地。研究客家人的形成對於整個東南地區的歷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客從何處來?細談客家的發展史:我的名字叫客家人

客家研究先驅羅香林教授雕像

客家的源流

客家人是近代學者羅香林最先明確提出的一個民系,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說客家人來自中原,而現今的客家人和中原人無論語言還是相貌差距甚大。

一個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語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語言即客家語。

而在他所著作的《客家研究導論》一書中,羅香林又提出了“五大遷徙”的說法,他認為客家民系之所以分散在各地,卻操持著同一種語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來自“中原衣冠舊族”,而些客家先民又因為各種戰亂等原因分散。

客家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語又稱客家話、客話(但客話在一些場合、地區另有所指而非客家語),在一些地方又有涯話(即亻厓話 )、雅話、土廣東話(廣東話 )等稱呼。

但無論這個稱呼怎麼改變,這個族群都被賦予了客人的屬性。

在異鄉則為客。“客家”是“以客地為家”的縮寫。

客從何處來?細談客家的發展史:我的名字叫客家人

客家首府汀州古城牆

我朋友他爸媽在廣東住了一輩子。跟大部分廣東人一樣,對外省人都有一點排斥。其實沒有惡意,只是因為他們基本上一輩子都活在廣東,對外邊的世界也不瞭解,本能就會感到害怕。比如他們會跟他說,以後結婚不要找“外省妹”。但事實上他們不知道對廣東來說,其實他們也算是“

外省人”。

九州初肇,中土發祥。遷徙才是客家人的根。從中原腹地到荒蠻南方,從割據戰亂中逃脫到開墾荒地,客家人保持了漢民族絕大部分的文化和民族屬性。我們現在看客家的一些和其他族群迥異的習俗,我們不得不喟嘆於他們對於文化的保留和傳承,這種在千年的漂泊中,在萬般的磨難後保留下來的對文化的恪守,對文化記憶的定格,正是來自於漢民族的文化自尊,客家先民們在南越大地上披荊斬棘,從混沌中殺出重圍,在困境中崛起,在萬里長旋中,雖散居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卻擁抱著同一個民族的根。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

山西洪洞有棵大槐樹。明初的時候為了填補因為戰亂造成的南方人口的空白,從明洪武3年至永樂15年,近50年的時間裡大槐樹下就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遷往京、冀、豫、魯、皖、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所以至今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仍流傳著一句民謠: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

每人想離開自己的故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情,古人說故土難遷。沒有誰會想到去拋卻自己家族經營了數百上千年的土地。

而客家人的五次遷徙都是因為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趨利避害,為了生存。

大遷徙,從一開始就是一部流亡的血淚史。

第一次遷移因晉代五胡亂華和八王之亂引起

,中原第二支避難的漢族南遷遠至贛省中、南部,近則仍滯留潁、淮、汝、漢諸水間,休養生息。歷史上把這次的遷徙稱為“

永嘉南渡”

隋唐時因天災人禍,藩鎮割據,特別是黃巢起義戰亂,客家先民

第二次遷移

入鄱陽湖平原,並至贛南、閩西南等地,留居潁、淮、汝三水末徙的東晉移民,亦有一部分為客家先民,他們這次遷移,遠者達惠州、嘉應、韶關等地,近者則達福建的寧化、長汀、上杭、永定等地,更近者到達贛南各地。

至宋太祖統一中國,陸續南下的漢族稍得安頓。其後宋高宗南渡,元人入侵,客家先人不得不進行

第三次遷移

,多分由贛南、閩南輾轉流入粵東、粵北,或勤王隨駕戰死、流徙。

自康熙初葉至乾嘉之際進行的客家

第四次大遷移

,起因是本民系內部人口膨脹,外加清廷統治中國的影響,又逢此時四川和廣東沿海各地、廣西蒼梧柳江所屬各縣以及臺灣,因兵災或遷界衰落,或本來人稀,亟須招致農民前往墾殖。

客家遷移運動第五時期

則自同治六年啟動,多分由粵中粵東遷徙至高州、雷州、欽州、廉江各地,或更渡海至海南島西南部。

客從何處來?細談客家的發展史:我的名字叫客家人

客家山歌

但是在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中人口的大規模的流動也從未停止。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北迴、西進和南遷。

北迴

:明末清初,粵東、閩西客家人口過剩,而贛南則地廣人稀,所以在這期間客家人開始向贛南遷徙。再加上抗戰期間,贛南山高水遠,所以也有很多粵東和粵北的客家人遷入贛南。

西進

:客家人在廣東境內有三次大遷移:一次是明末清初因起師抗清兵敗後被迫遷移;一次是康熙三十二年(1693)後遷海復界;一次是同治年間西路客土械鬥之後。此外,因工作、職業關係,歷年都有不少客家人遷入廣州、汕頭等市區、市郊。

明末清初,為解四川戰亂後田園亟待墾殖之需,出現了著名的清前期延續近百年“湖廣填四川”的大規模移民運動,其中不少移民就是客家人。

客從何處來?細談客家的發展史:我的名字叫客家人

祖籍廣東大埔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南遷

:海南島(瓊)——明朝已有高州、化州等地的客家先民渡海赴瓊經商。鴉片戰爭後,廣東更有不少人渡瓊謀生,成為日後的“老客”。粵西客土械鬥及太平軍失敗後,又有大批兩廣客家人渡瓊,成為“新客”。

其他地方比如香港和澳門,香港早在300多年前就有客家村。還有臺灣以及南洋各國都有客家人的蹤跡,可以這麼麼說目前客家人已經遍佈世界。

我的名字叫客家人

香港和臺灣很多藝人都是客家人,比如說香港的曾志偉溫兆倫溫碧霞,SHE裡據說Ella和Hebe都是客家人。臺灣05年有部客家語的電視劇叫《戀戀舊山線》,得了金鐘獎,原聲帶當年也得到金馬提名。裡邊有首歌叫做《改變》,是用客語唱的。

客家文化的維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共同的語言,客家話。客家話具體形成在什麼時候具體已經不可考。很多研究表明,客家話最遲在南宋已經形成。

客家人有一句家訓叫做“

寧賣祖宗田,毋賣祖宗言”

。足見客家人對於自己母語的重視。

客家話的主體是中州韻音,也就是鄭州土話。

客家先人搬離了故鄉,他們一望三回頭,仔細關上了院子門,再回頭看看這個自己祖祖輩輩生活耕耘的土地,背上了行囊,步履不停地來到了百越大地。

有很多人說客家人的祖先是衣冠南渡色士族,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夠儲存漢民族的文化還有那些傳統。錢穆先生說:

“南渡者皆盛流名族。”

客從何處來?細談客家的發展史:我的名字叫客家人

客家圍龍屋

其實不論是士族也好,是平民百姓也好。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們面對的不僅是戰亂,還有偏僻艱難的生活環境,這些地方往往有毒蛇猛獸,而這獨特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客家人勤勞勇敢、艱苦奮鬥的特性。

客家的傳統建築

“圍龍屋”

是“逃難文化”的見證之一。因為受當地人的排擠和欺侮,為了團結禦侮求生存,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禦性的城堡式住宅,就是圍龍屋。圍龍屋一般只有一兩個大門,大門一關就是真正的“閉關鎖國”,且一、二層不設朝外的窗子,根本就是一個環形性質的黑城堡。

千年遷徙,萬里長旋。客家人有著一種提問數的味道叫做漂泊。九死一生,當那些先民在山高水遠之間,午夜夢迴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起離家的那天,關好的院門,離家的老黃狗,縱橫交錯的阡陌,秋天到了院子裡的枇杷樹結果了,夢中驚醒,溼透的枕巾。這種感情叫做思念,這種思念思念,又怎麼不叫人斷腸?

“客家人”——一群以客地為家不知何處為故鄉的人。

再說個小故事。朋友家有本族譜,上面寫著他們家是從山西太原問縣來的,後來另外一個也是山西太原的朋友說太原沒有一個叫做問縣的地方,倒是有個叫做清徐的縣,清風徐來,可惜不是自家。可能問縣改名了,說來悲涼,自己居住廣東,可是廣東不是自己的家鄉,自己真正的家鄉已經無處尋覓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歡迎繼續關注吳關青史,我是關叔。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關注加轉發哦,咱們下期再見

參考文獻:

1、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

2、董勵《客家》

Tags:客家客家人客家話民系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