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雙相女生對聲音敏感,無法專注學習,催眠下找到的創傷令人意外!

由 晴日心理_何日輝 發表于 娛樂2023-01-13

簡介02、她對聲音極度敏感,與父母頻繁爭吵有關上一篇講到,翠瑩接受了第10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後,她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很穩定了,學習障礙也明顯緩解了,跟爸爸和弟弟的相處問題似乎也不那麼嚴重了

蜘蛛會裝死嗎

本文字數約:

9998 字

9998 字

閱讀時間約:12 分鐘

12 分鐘

本文章節: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雙相障礙、抑鬱症患者翠瑩的第4篇案例文章,詳細分享她接受深度心理干預、走向康復的過程。

翠瑩前3篇的案例文章,裡面寫了她的病情和症狀,以及透過深度催眠找到的很多心理創傷事件。

再次解釋一下,翠瑩的症狀複雜、病情嚴重,她的深度心理干預過程較長,有可能還需要1到2篇文章才能分享完畢。為什麼我們要那麼詳細地,把她每次深度催眠下處理的問題、發現的病理性記憶事件記錄下來?

因為,這些病理性記憶,尤其是心理創傷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還有些是孩子在校園、社會中遭受的心理創傷事件,但父母沒有及時重視、積極應對。

01、她堅持中止干預,卻很快病情波動了

所以,非常期望廣大讀者能夠從我們的案例文章中得到啟發,幫助孩子們加快康復。如果對我們的深度心理干預技術有興趣的話,也能透過案例分享加深瞭解。

02、她對聲音極度敏感,與父母頻繁爭吵有關

上一篇講到,翠瑩接受了第10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後,她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很穩定了,學習障礙也明顯緩解了,跟爸爸和弟弟的相處問題似乎也不那麼嚴重了。

翠瑩她對康復和復學都充滿了信心,就提出先結束深度心理干預,回家後再在我的指導下逐漸停藥。

其實我和Lucy當時都覺得她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處理,比如她跟爸爸的關係還是不理想,她面對弟弟時仍然容易生氣,對於復學,她也還沒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她還處於比較快速減藥、撤藥的時期,情緒可能會有較大波動,翠瑩的爸爸媽媽也不放心。

可是翠瑩堅持要回家,我們只好同意了。我告訴她媽媽,由這件事可以看出,翠瑩自以為是、比較缺乏自我反省的性格特徵仍然比較明顯,只要自己認定的事情很難再聽進別人的建議。

所以,我叮囑媽媽回去一定要注意對女兒的陪護和觀察,她和翠瑩爸爸還要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如果那些還沒處理的問題沒有爆發,在他們一家人的努力下,翠瑩真的就此走向康復了,那當然是好事。

雙相女生對聲音敏感,無法專注學習,催眠下找到的創傷令人意外!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可如果問題還是爆發了,翠瑩的病情又反覆了,他們要及時告訴我們,必要時再繼續接受深度心理干預。到那時候,翠瑩能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自以為是,這有助於她自我反省,對她的康復來說也是好事。

翠瑩父母表示感謝,說一定會把我的建議記在心裡,保持聯絡。去年年底,他們回家去了。

兩週過去了,一切似乎風平浪靜。兩週後第3天,翠瑩媽媽發來了女兒的近況反饋。她說女兒已經完全停藥了,狀態有點波動。

翠瑩有時會失眠,進入生理期時會情緒低落,但她說盡管低落,但也比以前好很多。她還說身體不舒服,頭暈、頭疼、上火厲害。

她洗澡的時候一直哭,說總覺得有人盯著自己看,說被偷窺的感覺已經有挺長時間了,只是之前有別的情緒壓著所以沒覺察到,現在變得非常明顯,還擺脫不掉,很痛苦。

翠瑩媽媽有點著急,她想知道這些到底是停藥反應、熬一熬就過去了,還是女兒有復發跡象?

我告訴她,身體上的不適、失眠、情緒低落,確實有可能是停藥反應,但也不排除這背後有相應的心理創傷,因為停藥而浮現出來了。

至於她洗澡時覺得有人盯著自己,這叫做“被監視感”,如果不及時應對的話,有可能會發展為幻覺、妄想,風險較大。

而且可以肯定,這個症狀是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的,父母要跟翠瑩就這一點進行深入溝通,告訴女兒這是創傷導致的,翠瑩要提高自我覺察能力,要清晰地明白現在洗澡的時候不可能有人盯著她,出現“被監視感”的時候不用理會。

又過了兩週,翠瑩媽媽再次發來微信。她說女兒最近有些好的表現,比如能每週獨自鍛鍊3、4次,自己去自己回,有時還騎車去,這是生病後少有的。她有主動看書的意願,也能看一小會兒。

在情緒方面,翠瑩的情緒爆發頻率減少了,有時還會說一些體諒媽媽的話,會替媽媽著想,對爸爸的牴觸也有一點點改善。至於洗澡時被偷窺的感覺,翠瑩接受了我的建議後,學會了有意識地不去想這種感覺,而是關注其它事,就好了很多了。

可壞訊息是,翠瑩的情緒還是偏低,也說不出原因,尤其是生理期時情緒波動大,差點就想把停掉的藥又吃回去了。她晚上入睡困難,對體重、身材、痘痘很焦慮,而且還是非常關注父母對弟弟的教育,有時會兇弟弟,導致弟弟特別怕她。

過了20天后,翠瑩的情況進一步變差了。她好幾次說熬不下去了、想死,失眠更加嚴重,雖然每週鍛鍊4次、體重減輕了,但還是非常在意外貌和體重。

她對弟弟的“管教”又升級了,有一點事就衝出來嚴厲批評弟弟,生氣時又想動手打,如果沒打成就衝父母說狠話。

有一天晚上她又因為弟弟的事跟父母發生衝突,手機、鑰匙都不拿就出了門,半個多小時還沒回來,嚇得她父母心裡顫,趕緊出去找。一個多小時後,她才自己回家了,也不解釋去哪裡了。

而且她對復學又沒信心了,注意力無法集中,覺得自己像個廢物、很焦慮。情緒不好的時候會對父母抱怨,說她的問題都是父母造成的,“你們現在做的改變都是你們應該做的!你們根本不理解我,我還是很難受!”

這時候,翠瑩父母已經很著急了,恨不得馬上帶女兒飛過來繼續接受深度心理干預。但翠瑩還是不願意,覺得自己對情緒的控制還不錯,父母也不敢逼迫。

我也只好不斷地給他們提供一些遠端指導,主要是教翠瑩爸爸、媽媽學會良性溝通三步曲——共情、傾聽、積極引導,儘量減輕女兒的情緒波動,或者引導她理性面對自己的病情。

03、急於減肥、盲目運動,反而膝蓋受傷,陷入焦慮

可惜遠水救不了近火,翠瑩的病情波動越來越大,她自己也意識到不能再硬撐下去了,今年2月,她終於同意繼續接受我們的深度心理干預。

再次見到催眠治療師Lucy,她說自己現在的感覺糟糕透了,說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點都不會了,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為0。

她非常討厭弟弟發出聲音,對其它聲音也很敏感,一點點聲音聽到她耳朵裡後,都能擴大到特別響,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什麼都幹不好,對自己很絕望,感覺力不從心。

雙相女生對聲音敏感,無法專注學習,催眠下找到的創傷令人意外!

圖片來源於網路

她特別在意自己的身材,但又不懂怎麼減肥才有效、科學。她不願意出門,也不想跟人接觸、溝通,但又忍不住跟別人對比,經常覺得別人都非常優秀,自己卻一事無成,看到別人開心的時候,她會“羨慕嫉妒恨”,甚至因此討厭過各種節日。

幸好,她被偷窺、被監視的感覺已經減弱了,沒有惡化,在這一點上,她自我調整得不錯。

Lucy認為,以上問題中,翠瑩

04、為什麼一次溫馨的父母陪伴,反而成了心理創傷?

這一點比較迫切需要解決,否則這會影響她睡眠、情緒和日常生活,進而惡性迴圈。Lucy在深度催眠下找到了4個相關的創傷事件。

希望患者父母們能認真閱讀這些事件,對照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過相似的經歷,更要對照自己是否有類似的、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這往往就是孩子患病的心理根源。理解根源後,父母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

發生在翠瑩上初三的時候,她家樓上的居民從早到晚都會發出各種聲音,比如彈鋼琴的聲音、拖椅子的聲音、夫妻吵架的聲音、孩子玩鬧的聲音等,有時半夜三夜還會有東西砸到地上的巨響。

翠瑩的爸爸找樓上鄰居溝透過,甚至還報警了,但都沒法解決。翠瑩一直忍受著,漸漸地,她每次聽到噪音就感覺自己好像被一個東西包裹住了似的,非常壓抑、非常難受。

Lucy修復了這個創傷後,引導翠瑩要增強適應能力,既然環境改變不了,那我們就要學會去接受它、適應它。

其實我們坐高鐵、飛機、汽車的時候,周圍也是充滿噪音的,那為什麼不會影響我們呢?甚至還能睡著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在心理上接受了,在公共交通上必然會出現噪音,心情也就不會波動了。

Lucy引導翠瑩要先學會接受這些噪音,噪音對她的負面影響才能降低,最終就不會再幹擾到她了。

01、她堅持中止干預,卻很快病情波動了

在發生在翠瑩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當時她住在爺爺家,翠瑩的父母經常吵架,不僅在自己家裡吵,有時也在爺爺家裡吵,他們的爭吵聲中充滿了各種抱怨。

翠瑩說,即便是現在,父母也是經常吵架,互相埋怨對方,爸爸的大男子主義特別嚴重。每當她聽到父母吵架的聲音時,就會忍不住胸口難受,甚至會有想吐的感覺。

Lucy修復了這個創傷事件後,並指導翠瑩如何調整心態、認知,才能不受到父母爭吵聲的影響,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減少父母的矛盾,引導他們理性地解決衝突。

02、她對聲音極度敏感,與父母頻繁爭吵有關

在翠瑩的弟弟出生後,小嬰兒的哭鬧聲很尖銳,翠瑩對此十分討厭。而且,她覺得弟弟學會了“越不讓他幹啥,他越要幹啥”的“叛逆”行為,經常撒嬌、耍賴,甚至利用這種行為讓父母妥協。

她對父母說這樣不好,可父母卻對翠瑩說,“你小時候,我們對你太嚴格了,導致你都生病了,所以我們對你弟弟要更包容一些。”

父母的話讓翠瑩更加憤怒無比,心裡十分不平衡,覺得父母走了另一個極端,而且對父母生弟弟這件事非常反感。

Lucy發現,翠瑩其實同意了父母生二胎,可弟弟出生後,她又十分排斥,這個過程中應該遭受過其他心理創傷事件,便繼續在深度催眠下尋找。

原來,翠瑩同意父母生二胎後,母親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懷上。結果就在翠瑩上初三、面臨著中考的關鍵時刻,她媽媽卻懷上了。

翠瑩特別失望,因為當時她的學習壓力特別大,她特別希望媽媽的呵護與關心,結果媽媽當上孕婦後,因為出現了一些併發症,幾乎全家的大人都急著幫媽媽保胎,根本沒精力陪她了。

翠瑩很委屈、很憤怒,而且覺得爸爸媽媽不僅不關心自己,還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卻馬上否認,她更加崩潰了。

Lucy對這些創傷進行了修復,並引導翠瑩要糾正這個錯誤認知,爸爸媽媽不是不關心、不愛她,當時心理干預已經進行到深夜了,她爸爸媽媽還在外面等著她,弟弟只有阿姨陪著,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而且,翠瑩面對弟弟的哭鬧、不當行為不能一味訓斥,她也有對弟弟進行科學引導、教育的責任,這樣父母會對她更加認可,而不是否定。

第二天,翠瑩接受我的認知強化干預,她說前一天晚上她很晚才睡著,中間被一些噪音弄醒了,但幾秒鐘就睡著了。早上爸爸、媽媽跟弟弟影片通話,弟弟又哭鬧起來,如果是以前,她可能又會冒火了,但這次她比較平靜,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我給了她一個及時的認可,說明這次深度催眠創傷修復的效果很明顯,她對噪音的適應能力更強了。我進一步告訴她,其實只要她內心專注、堅定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噪音的影響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但我話鋒一轉,嚴肅起來。

我告訴她,去年年底她要提前結束心理干預,我們和她父母都勸阻過,但她還是認為剩下的問題自己能處理,堅持要回家。可後來問題越來越嚴重,她也承受了不少痛苦,現在果然還是要繼續接受心理干預。

“翠瑩,我其實不是指責你,我特別能理解你當時的信心滿滿。但現在既然你發現之前想得太簡單了,你就要學會自我反省。這件事暴露了你的自以為是,希望你對這個問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翠瑩這種心理特徵,遇到挫折時容易災難化思維,遇到順境時又對自己的能力有過高的估計,這很容易發展為真正典型的雙相障礙。翠瑩被我說得很難為情,但事實擺在眼前,她說自己一定會正視和麵對。

對聲音過度敏感

上面提到,翠瑩在家的時候堅持鍛鍊,一週去運動3、4次。表面看來這是個好事情,但當我聽到她媽媽說,她非常在意體重和外貌時,我意識到她的運動方式和頻率可能是不理性的。

果然,她媽媽告訴我,因為女兒的體重還比較重,她急於減肥,所以有點過度運動了,導致膝蓋受傷了。醫生叮囑她休養期不要跑步,慢慢恢復了再做運動。

一般人可能很容易接受這個建議,畢竟膝蓋對我們非常重要,如果受損嚴重,甚至可能難以逆轉,連走路都會成問題。既然大夫說了要休養,那就養好了再運動,不用急於一時。

但翠瑩等不了,她一看到Lucy就開始訴苦,

第一個創傷

Lucy意識到,這種不尋常的焦慮後有病理性記憶。在深度催眠下,她發現了翠瑩有兩個心理創傷。

第二個創傷

是去年她剛回家時,她那時病情還沒波動,心情不錯,有時去公園裡鍛鍊,一邊聽著歌,一邊跑步,她非常享受。

雙相女生對聲音敏感,無法專注學習,催眠下找到的創傷令人意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翠瑩的體能還不太好,經常跑不到3分鐘就得停下來了,只能不斷跑跑、停停,很多本來在她後面的人都超過了她。翠瑩覺得自己真的太差勁了,下定決心要多來這個公園鍛鍊鍛鍊。

她還想起自己看過的一部電影,裡面有個角色透過這種跑跑停停的方式,最終成功減肥了。翠瑩覺得她也能利用這個方法解決她的肥胖問題。

在這個事件中,翠瑩想透過運動的方式來減肥,明明非常積極向上,怎麼反而成了心理創傷呢?

其實,這件事本來是件好事,她願意運動了,也下決心要堅持,而且每次跑完步、身體出汗後,她感覺特別舒服、特別有成就感,心情也很好,覺得自己離減肥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這些都是正性的情緒體驗,如果後面她懂得理性運動,沒讓膝蓋受傷的話,這些體驗本身的問題並不大。可偏偏她膝蓋受損了,她暫時沒法運動,這種正性情緒體驗就讓她心裡直癢癢,而且很擔心自己沒法再跑步、沒法減肥成功了。

Lucy將這個創傷修復後,引導翠瑩意識到她其實災難化思維了。大夫說了,等到她膝蓋恢復後,可以再逐步運動起來。那在這段時間裡,就算她不能跑步,也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結構來達到減肥的目的,體會到成就感、喜悅感。

而且,即使膝蓋受傷了,也可以適當進行運動,比如平躺著做一些抬腿、卷腹等運動,也能起到瘦身、塑形的作用。

第三個創傷

發生在今年1月份,當時她因為膝蓋的問題去醫院拍片子,在翠瑩印象中,醫生說她的髕骨壞了,特別嚴重。

可在深度催眠下,翠瑩回憶起來醫生並不是這樣說的。醫生是說她要多練練膝蓋旁的肌肉,肌肉發達起來了,可以減輕膝蓋的壓力。醫生還教了她一個動作,讓她每天練100下,並叮囑她先停止跑步,讓膝蓋逐步消炎,以後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拉伸和放鬆,強度不要很大。如果膝蓋不疼了,就不需要再看醫生了。

其實,翠瑩只是髕骨磨損,很多人都會有,讓膝蓋大約休息半個月到20多天,便基本可以恢復了。

可是,翠瑩並沒有聽醫生的話。看完醫生一週後,她就高強度運動了兩天,導致她的膝蓋又疼了。她按以往的經驗貼藥膏,但發現藥膏也不奏效了,便自以為髕骨壞了,還覺得是不可逆的,非常擔心、恐懼,“我這麼年輕,膝蓋就廢了。”

很明顯,翠瑩在這個事情上太心急了,又出現了固執、自以為是的心態,就不聽醫生的。Lucy修復了這個心理創傷,並引導她一定要自我反省,要科學運動、科學減肥,不能不顧醫囑、反而導致病情加重,否則膝蓋真的有可能出現不可逆損傷,後續就更難運動了。

第二天,翠瑩跟我說她覺得自己的情緒、感受都好了一些。而至於她的膝蓋問題,她說會跟媽媽找一家靠譜的康復治療機構,把膝蓋養好了再跑步。

翠瑩還覺得自己的情緒調整能力變強了一些。“我本來很擔心自己會情緒崩潰,但昨天Lucy姐姐給我做完深度催眠後,我發現自己以前遇到問題,真的很容易往壞處想、否定自己。現在我不再那麼擔心、焦慮了。”

我很開心,引導她意識到就算暫時不能運動,也可以透過健康飲食來減肥,還對她的精神狀態、情緒更有益。

最後,我再次嚴肅地告訴翠瑩,這次深度催眠再次暴露了她自以為是的偏執型人格改變,這個問題必須處理,否則很容易導致她繼續遭受新的心理創傷,出現新的症狀及精神心理問題,甚至發生“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悲劇。

結束與翠瑩的認知強化干預後,我馬上把翠瑩的父母請進了心理干預室。上面提到,翠瑩說從小經常聽到父母爭吵,哪怕直到現在,兩人還是容易發生矛盾,甚至影響了翠瑩康復,他們急需接受一場深入的婚姻治療。

翠瑩的媽媽先開口,她總結了她與丈夫的矛盾點,認為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第一,兩人對孩子的教育意見不一致,也沒提前溝通好,經常發生衝突後才互相指責。兩人的生活習慣也大相徑庭,有時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甚至,兩個人的三觀都不一致,還總是缺乏溝通。

第二,那麼多年來,翠瑩媽媽覺察到自己積累了很多對丈夫的怨氣,很容易情緒爆發,這種情況從4、5年前就開始了。

第三,翠瑩媽媽認為丈夫不懂得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可翠瑩爸爸卻覺得這沒必要,導致兩人情感交流非常少。

第四,翠瑩媽媽覺得丈夫不懂得體貼、照顧自己,覺得家庭就歸女人管,他就負責在外面,甚至不回家也無所謂。

對於上面這些問題,翠瑩爸爸並不否認。他也意識到自己跟妻子的三觀不一致,認為這與各自的原生家庭背景有關。

翠瑩的外公外婆感情比較好,而且家裡拿主意的通常是外婆,所以在翠瑩媽媽的成長環境裡,女性是受到較多尊重的,甚至有較大的話語權。

可翠瑩的爺爺奶奶感情不好,經常吵架,而爺爺也非常強硬、固執,認為自己才是一家之主。所以,翠瑩的爸爸也受到了負面影響,大男子主義的思想很重,認為“男主外女主內”,他負責努力工作,家裡的事情主要是妻子的責任。

不過,翠瑩爸爸也有了一定的自我反省意識,他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與時俱進,在生活中也不注重儀式感,逢年過節沒有好好陪伴家人,忽視妻子、孩子的心理需求。

而且,他承認自己有時比較自私、自以為是,經常覺得自己的想法就是別人的想法,翠瑩生病後,他自認為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了,但實際上,他還是不夠了解女兒及妻子真正需要什麼。

其實,翠瑩父母都是非常有學識、素質很高的人,他們在理性上也知道夫妻關係的問題所在,也能分析出部分問題的根源。希望他們現在具備了這個意識後,要儘快磨合出一個新的、一致的、適合他們小家庭的三觀。

那怎麼磨合呢?三觀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參考哪一方的為主比較好呢?我建議他們,鑑於當前的現實,更多的是翠瑩爸爸要傾向於認同妻子的三觀,有利於更快達成一致,他們的感情能更加穩定,也更有利於為兩個孩子創造出融洽的家庭環境。

當然,要解決問題,也不能光靠翠瑩爸爸一個人改變。我也告訴翠瑩媽媽,她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提升。

她對丈夫的哪些言行舉止不滿,最好及時去溝通、找到解決辦法,甚至用女性智慧引導丈夫改正。有些實在解決不了的,就先理性接受,而不是一直把負性情緒壓在心裡,導致到後面容易情緒爆發,對自己、家人都沒有好處。

而且,翠瑩媽媽也要看到丈夫對家庭的付出,懂得給予丈夫及時的、具體化的肯定,讓丈夫獲得成就感,並且更願意為家庭付出。

為什麼翠瑩爸爸一心放在工作上?這跟他的“男主外、女主外”思想有關,但也與他在家庭中難以獲得認可和成就感有關。他便轉而到事業中去尋找,工作做好了,地位會提升、領導會表揚、同事會羨慕,這讓他非常有成就感,甚至有“工作成癮”、也就是俗稱“工作狂”的表現,進入了“重工作、輕家庭”的惡性迴圈。

我希望,這次深入的婚姻治療,能讓翠瑩父母儘快磨合三觀,不要再互相指責、抱怨,共同營造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這樣翠瑩才能康復得更好、更快。

03、急於減肥、盲目運動,反而膝蓋受傷,陷入焦慮

解決了噪音影響、暫時無法運動給翠瑩帶來的焦慮之後,催眠治療師Lucy開始處理另一個容易導致她崩潰的問題——學習障礙。

上面提到了,

說膝蓋傷了就不能鍛鍊了,一直瘦不下來怎麼辦?膝蓋到底什麼時候才好?她非常、非常焦慮。

雙相女生對聲音敏感,無法專注學習,催眠下找到的創傷令人意外!

圖片來源於網路

Lucy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技術(TPMIH),發現了這背後有5個創傷事件。

第一個創傷

發生在翠瑩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一次開學前夕,翠瑩還有作文、手工等作業沒完成。夜已深了,翠瑩非常困,內心也很著急。

但她抬頭看看周圍,發現父母都陪在她的身邊,媽媽說要輔導她寫作文,爸爸則安靜地為她準備手工材料。翠瑩心裡感到溫暖、幸福,情緒有所好轉,不再感到著急跟睏倦了。

這其實是一個溫馨、融洽的場面,給翠瑩帶來了正性情緒體驗。可是,這個經歷讓翠瑩太開心、印象太深刻了,她甚至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認知:只有父母陪著自己的時候,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

這個認知顯而易見是偏頗的,不利於她走向獨立,沒有父母陪伴的時候,她就難以專注地學習。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美好的體驗反而成了心理創傷。

Lucy修復了這個病理性記憶,引導翠瑩要學會獨立地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能依賴別人、包括父母的陪同,就學習這件事而言,還能掌握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增強自己的專注度,增長自己的專注時間。這樣不但獨立性增強了,學習效率、成績也能提高。

第二個創傷

在翠瑩上高一時,她在教室裡學習英語,但其實當時情緒已經瀕臨崩潰了。那時,她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經常1、2個小時過去了,她才背完一個單元的單詞,考試成績還不好,被英語老師批評。

她爸爸還打擊她,“你現在不努力,你將來就會吃虧”,她更加焦慮、擔憂了,

“我真的盡力了,為什麼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就是做不到呢?”

而且,就算有時她考得好,她爸爸不但沒有認可,還揶揄道,“你平時考得不好,就這次考得好,這有什麼用?”翠瑩覺得自己無論表現好壞,得到的都是爸爸的負性評價,沒有人來肯定她,她也想自暴自棄算了。

Lucy修復了這個創傷後,引導翠瑩意識到,其實當時她已經出現嚴重的精神心理症狀了,學習障礙也非常嚴重,學習效率非常低,所以即使她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還是很難吸取知識。

可她當時又不懂這個知識,一味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爸爸又不會鼓勵她,這形成了惡性迴圈,學習障礙更嚴重了。

等她相關的心理創傷得到大幅度修復後,她在學習時會逐漸恢復專注力、記憶力,如果掌握技巧,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高效的學習效率、科學的學習方法,她背單詞時甚至會事半功倍。

而且,翠瑩現在已經長大了,自律性更強了,她付出的努力是為了自己而做,不是為了別人的誇獎與肯定,所以不必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哪怕那是自己的爸爸。

04、為什麼一次溫馨的父母陪伴,反而成了心理創傷?

發生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翠瑩在電視上看到谷愛凌和蘇炳添獲得了金牌,越看越難過,“他們都很年輕,就已經比我優秀這麼多了,我跟他們相比,簡直什麼都不是”。

Lucy將這個創傷事件修復後,引導翠瑩意識到谷愛凌、蘇炳添這些奧運金牌選手其實不是我們的對比物件,我們無須與他們比較。

作為普通人,我們只需要內心堅強、自信,不斷努力、自我反省及提升,最終成為一個能實現自我價值、對社會和家庭也有價值的人,這也是優秀、成功的體現了。

不過,我們可以借鑑谷愛凌、蘇炳添等優秀風雲人物的家庭教育方式,瞭解他們的父母是如何把他們培養出堅韌、自信的性格的。如果能掌握這些方式,我們自己也能變得更加堅韌、自信,甚至在將來把自己的孩子也教育得更加優秀、成功。

還有另外兩個創傷,其中一個也是翠瑩盲目拿自己與別人對比的,另一個則是她在情緒糟糕時看書,看不進去,又開始災難思維的情景,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第三天,我進一步給翠瑩深入解釋,為什麼上面發現的第一個病理性記憶,明明很幸福、溫暖的事,卻對她造成負面影響?

其中一個深層次原因,是她父母給她的高質量陪伴太少了,甚至單純的物理空間待在一起都很少,這對翠瑩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她心裡總是有孤獨、壓抑、不滿足。

當難得一次父母都陪她,而且兩人沒吵架、沒抱怨,齊心協力幫助她完成作業,這簡直是翠瑩夢寐以求的場景,她感受到了莫大的滿足。

這就像很多患有成癮性疾病的患者,他們其實遭受了很多疊加性心理創傷,長期心情低落、壓抑,一旦他們透過成癮物質或行為體會到強烈的滿足時,就很容易難以自拔,演變為成癮。

所以,翠瑩一下子就依賴上這種感覺了,反而削弱了獨立性,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處理,有可能一直對她造成負面影響。

另外,我還跟翠瑩分享了一些學習方法,比如費曼學習法等,還跟她講了愛因斯坦變成“學神”的經歷和原理。等到她真正走向康復後,如果她認為有需要,我可以利用深度催眠下條件發射重建技術(CRRDH)幫助她塑造高效學習狀態。

而在第二個創傷事件中,暴露出翠瑩非常渴望得到爸爸而其他人的認可。她爸爸的確缺乏對女兒的及時化具體肯定,這是他急需改進的地方。

但我告訴翠瑩,從積極的角度看,至少爸爸不會對她過度誇獎,否則她有可能在考得好的時候內心膨脹,反而輕視了前路的困難,然後遭受更大的打擊。

所以,我們希望得到的應該是別人及時的、具體化的肯定,而不是過度誇獎。即使前者也得不到,我們也要學會自我肯定,這才能夠實現心理上的獨立。

翠瑩非常認可,還說家裡的阿姨經常誇獎弟弟,她回去後要引導阿姨不能再這樣好心辦壞事了,而要給予弟弟及時的、具體化的肯定。她一說完我就樂了,她這個感悟和現學現用非常好,我馬上給了她一個肯定,她也很開心。

我把“父母難得的一次陪伴”事件告訴了翠瑩父母后,他們很驚訝,沒想到那次經歷對女兒的影響這麼大,“你們以前對她的陪伴有多缺乏,這個情景對她來說就有多難忘、影響就有多大!我都替你們感到心疼!”

翠瑩父母一時無言以對,他們也很後悔,相信他們也對女兒感到很心疼。希望這次心疼能促使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過去的不足!

不知不覺,這篇案例文章又寫了近萬字,這時,翠瑩的心理干預進度已經接近三分之二了。可是,她還有好幾個突出的問題沒有解決。

比如,翠瑩在成長過程中,其實沒有遭受過明顯的過度誇獎,連及時化的肯定都比較缺乏,可她為什麼容易偏執固執、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很難聽進別人的建議呢?

還有,雖然在此前的深度催眠中,發現了一些她對弟弟不滿的情景,Lucy作出過一些修復,但還沒有真正地、專門地處理她對待弟弟的態度,她仍然很難理性接納弟弟的出生,這是個很大的隱患。

至於她和父親的親子關係不理想,這是個“老大難”問題,這時也還沒處理。

下一篇案例文章,我們會詳細分享以上問題的深度心理干預過程,揭露翠瑩經歷過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Tags:翠瑩父母創傷Lucy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