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由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發表于 娛樂2022-12-29

簡介它們曾經被認為是單一物種,而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分別在澳洲北、中和南部發現了3種大袋鼯,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分佈範圍(它們可以在活動範圍重疊的地方雜交)

兔子為什麼沒有滅絕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大袋鼯 © Dash Huang / Flickr

袋鼠和考拉的名氣太大,以至於讓它們的其他有袋類“兄弟”都黯然無光了。但事實上,澳大利亞有一些奇妙的物種,如袋鼯和侏儒負鼠,或者樹袋鼠和袋鼴鼠,除了澳大利亞本地人,其他地方的人對它們鮮有了解。

以下是10種很有意思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而你可能從未有所耳聞。

1.大袋鼯

Petauroides sp.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一隻大袋鼯沿著桉樹樹枝爬行。© Dash Huang / Flickr

大袋鼯長得很像活靈活現的卡通角色。

它們曾經被認為是單一物種,而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分別在澳洲北、中和南部發現了

3種大袋鼯

,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分佈範圍(它們可以在活動範圍重疊的地方雜交)。大袋鼯的顏色各異,有白色、深棕色,也有深灰色的。

大袋鼯利用伸展前後肢之間的特殊翼膜從一棵樹“滑行”到另一棵樹。不同於與其他滑翔的哺乳動物滑翔時四肢呈X型展開,大袋鼯的滑翔時後腿伸出,前腿收在下巴下面,呈三角形。一次滑行100米時,它們用尾巴來控制降落。

大袋鼯在夜間活動,摸黑從一棵樹滑到另一棵樹尋找它們喜歡的食物——

桉樹葉

。白天,它們會躲在樹洞裡,有些大袋鼯的巢穴多達20個。它們長長的、擅長卷握的尾巴有助於保持平衡,而它們可以用鋒利的爪子和對生的拇指抓住樹枝。

在澳大利亞,大袋鼯是

國家易危物種

,在其昆士蘭州則被列為瀕危。它們的數量在短短20年裡下降了約80%,主要是由於砍伐原始森林和氣候變化造成的森林火災加劇,這些災害導致了大袋鼯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

2.綠環尾袋貂

Pseudochirops archeri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一隻在阿瑟頓高原出沒的綠環尾袋貂。© Joe McKenna / Flickr

澳大利亞是好幾種環尾袋貂的家園,所有的環尾袋貂都有可以纏住樹枝的尾巴。但是綠環尾袋貂很特別。它們真的是綠色的。它們厚厚的皮毛由黑、白、黃三色的毛髮組成,混合在一起形成斑駁的綠色,這身綠色的皮毛能讓它們和森林樹冠融為一體,以躲避捕食者。

與其他種類的袋貂不同,綠環尾袋貂不會棲息在樹洞中,也不會築巢。它們白天在樹冠高處緊緊蜷成一個小球。綠環尾袋貂會用它的後爪緊緊抓住樹枝,然後向前捲曲,這樣它的臉和前爪就會縮到肚子裡,然後把尾巴包在臉上。最後你就會看到一個帶著大眼睛的圓絨毛球,非常可愛,且很難被發現。

在昆士蘭東北部阿瑟頓高原附近的一小片熱帶雨林中,人們發現了綠環尾袋貂。它們的活動範圍有限,且容易受到土地開墾和氣候變化等威脅的影響。

3.樹袋鼠

Dendrolagus lumholtzi & Dendrolagus bennettianus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 Michael Eisen / Wikimedia Commons

澳大利亞有

兩種樹棲袋鼠

盧氏樹袋鼠(

Dendrolagus lumholtzi

)和班氏樹袋鼠(

Dendrolagus bennettianus

。它們都生活在昆士蘭州東北部破碎化的小片熱帶森林中。在新幾內亞發現了多達12個新的物種——科學家們仍在辨別哪些是種,哪些是亞種。這些物種大多都受到了威脅或瀕臨滅絕。

袋鼠以跳躍的步態聞名,很顯然,這讓它們在地面上的行動變得很便利。那袋鼠為什麼要爬樹呢? 根據化石證據,進化生物學家認為,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所有有袋類動物——包括袋鼠——都是從一個居住在樹上的

袋貂類祖先

進化而來的。袋貂類祖先冒險來到了地面上,進化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無數種陸地有袋動物。大約在800萬年前的某個時候,其中一種生活在地面上的袋鼠逐漸回到了樹梢。

盧氏樹袋鼠是(相對)比較常見的物種,它是在阿瑟頓高原的殘存森林中被發現的。該物種是以一位挪威探險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1883年第一個記錄到標本的歐洲人,然而,該物種原有的名字可能是“mabi”或“mapi”。

4.袋鼴鼠

Notoryctes typhlops & Notoryctes caurinus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這種奇怪的有袋動物非常罕見,只有少數西方科學家見過活著的袋鼴鼠。

科學家認為袋鼴鼠有

兩種

:一種是南部袋鼴鼠,當地原住民也稱其為“itjaritjari”;另一種是北部袋鼴鼠,也被稱為“kakarratul”。

雖然它們的名字裡可能有“鼴鼠”,但這些小型哺乳動物與北美和歐亞大陸的鼴鼠並無親緣關係。袋鼴鼠是趨同進化的一個例子,兩個不相關的物種進化出了相似的特徵。

袋鼴鼠體長6英寸(約15釐米),大約是一隻大花栗鼠的大小。它們的皮毛頂部是金黃色,底部是濃黃色。它們生活在澳大利亞偏遠的中部沙漠,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度過,因此很少有人看到。它們有巨大的前爪,可以在沙土中挖洞。

它們是

功能性失明

:沒有瞳孔,眼睛只是面板下的退化晶狀體。袋鼴鼠也有一個朝後的袋子,以便它們在挖洞時不沾到灰塵。其他穴居有袋動物,如兔耳袋狸和袋熊,也有這種特徵。

5. 兔耳袋狸

Macrotis lagotis

小科普|10種你也許聞所未聞的澳大利亞有袋動物(上)

一隻圈養的兔耳袋狸 © Bernard DUPONT / Wikimedia Commons

乍一看,兔耳袋狸確實像兔子。它很小,有著絲滑的灰色皮毛,紐扣狀的鼻子和鬆軟的大耳朵。它們也是跳著走。但大兔耳袋狸是沙漠有袋動物,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的偏遠內陸地區。和兔子一樣,兔耳袋狸也是優秀的挖洞者,它們在沙漠中挖出大量的隧道,用來躲避捕食者。

它們的活動範圍曾經覆蓋了整片大陸的70%,但包括貓和狐狸在內的侵略性捕食者大大減少了它們的數量和活動範圍。這種掠食導致一種類似的物種——

小兔耳袋狸

在20世紀50年代滅絕。火災格局的變化也重新塑造了它們的棲息地。

科學家估計野生兔耳袋狸不足1萬隻。自然保護者正在人工繁育兔耳袋狸,同時也在保護生活在國家公園內用圍欄隔離捕食者的半野生種群。最近,自然保護者將30多隻兔耳袋狸從昆士蘭的一個國家公園轉移到北領地的一個國家公園,在那它們將開始第二次圈養繁殖計劃。

Tags:大袋它們鼴鼠袋鼠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