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由 丹媽讀童書 發表于 娛樂2021-12-13

簡介“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哪一個孩子,不喜歡看約翰·伯寧罕的童書

海豚莎莉主要講了什麼

又到我們的名家繪本專欄時光。

這期我們介紹來自英國的繪本大師——

約翰·伯寧罕

,也是我特別喜愛的繪本作者。

人們說他是

“最瞭解孩子想象力的圖畫書作家”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說起來約翰•伯寧罕在繪本屆的聲望,也是鼎鼎有名。

他分別憑

《寶兒》《和甘伯伯去遊河》

兩次贏得英國圖畫書最高榮譽——

凱特• 格林納威大獎。

2014年,獲得兒童圖書創作者的最高榮譽

——國際安徒生獎的提名。

2018年又和他的夫人海倫·奧克森伯裡一起,得到了英國最大童書機構BOOKTRUST的

終身成就獎

雖然約翰•伯寧罕的作品只有二十多本,但幾乎每本的銷售量都

超過百萬

,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世界。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有看起來面熟的麼)

如果你沒聽過他大名,那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和甘伯伯去遊河》《遲到大王》《莎莉,離水遠一點》《寶兒》這些經典作品吧。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哪一個孩子,不喜歡看約翰·伯寧罕的童書。”

這是英國圖畫書專家瑪格麗特·米克對伯寧罕的高度評價。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不過在介紹他的作品前,我想先和你們聊聊,他的童年和學校,估計會讓所有孩子羨慕不已。

伯寧罕小時候,跟著家人到處遷徙,他讀過十多所學校,12歲的時候進入了現今聞名全球的

夏山學校

夏山學校在英格蘭東薩佛郡的里斯敦村,是教育家尼爾在1921年創辦的,有人認為它就是《窗邊的小豆豆》中

“巴學園”的原型。

和傳統的學校不一樣,夏山學校被稱為“

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

”,最有特色的就是它以人為本,施行的民主教育方式。

在這裡,孩子們

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發展。

班級是混齡的,沒有統一的課程,也沒有固定上下課的鈴聲。

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上的課程,也可以憑自己的意願上課,不論缺課多久也不會受到責罰。

夏山學校最長的缺課記錄,一名小女孩有三年時間都在到處遊蕩,沒有上課。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夏山學校的簽到板

這裡也沒有正式的考試,都是用輕鬆的談話方式測驗學生,孩子們可以自由地寫出答案。

孩子們可以自由的畫畫。伯寧罕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畫畫,這也為他後來的藝術創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在這種特別自由和開放的環境中成長,伯寧罕的心靈

從來沒有受到過束縛。

所以成年後,他也特別能理解孩子的心靈,依然保持著孩子一樣的熱情和想象力,畫出了一系列美好的作品。

01 一隻沒有羽毛的大雁

讓伯寧罕一舉成名

《寶兒》

是約翰·伯寧罕的第一本圖畫書作品,當年一出版,就獲得了英國最高圖畫書獎

凱特·格林納威大獎

,讓伯寧罕一舉成名。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精裝 適合2。5歲+

寶兒是一隻沒有羽毛的大雁,就連醫生都沒有辦法。

為了禦寒,媽媽給它織了一件灰色羊毛背心,這下寶兒雖然不冷了,卻總是

被同伴嘲笑。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穿著毛背心的寶兒很自卑。因為毛背心的束縛和吸水,它也沒有學會飛行和游泳。

於是,當別的大雁飛往溫暖的南方時,寶兒只能傷心的留下來。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但和醜小鴨不一樣,寶兒並沒有被動地等待,他主動走上了

尋找之旅。

寶兒走進了河邊的一艘船,在這兒,它努力工作掙旅費,還和船長、大副以及船上的小狗福勒成為好朋友。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在船長的幫助下,寶兒來到了皇家植物園。

那是一個很大的公園,住著各種各樣的鳥兒,好多好多的大雁,大家都不介意寶兒沒有羽毛。

寶兒最終

收穫了友誼和新生

,它接受了

自己的與眾不同

,也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這樣的寶兒,應該

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勇士

,而命運,從來不苛待頑強的勇士。

伯寧罕早期的作品,畫風都比較粗獷。

你看《寶兒》中,線條濃淡不一,粗細不等,很動感。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色彩和肌理也是質感十足。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這一頁叮噹說有點像泥巴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伯寧罕早期的作品,基本上是從大人的視角在給孩子講故事。

他喜歡用馬、狗、狐狸等小動物作為主角,講一個前期波折、最後大團圓結局的故事。這類故事還有這些,推薦給

3-6歲

的孩子。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拔河比賽》

《好馬亨伯特》

《狐狸阿昆》

《醜狗辛普》

《會開車的小狗》

02 後期開了掛一樣的伯寧罕

在《寶兒》之後,伯寧罕就像開了掛一樣,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繪本。

他的畫風從

濃墨重彩

變成了

清新雅緻;

故事主角從

動物

變成了

孩子;

故事視角也從

大人視角

變成了

孩子視角;

而這些最終成為了伯寧罕獨具個人特色的標誌性風格。

這些繪本無一不體現著伯寧罕最大的魔力——

他能真正地看見孩子,看見孩子內心的需求。

他尊重孩子們的各種奇思異想,從來不用大人的規矩框架,去限制他們、約束他們,讓他們感覺不快樂。

所以我們會看到,他筆下的孩子都

天真爛漫,充滿活力和想象力。

而大人們呢?卻明顯分成兩類:有些成為了正面例子,有些卻成了反例。

接下來,我就從幾本典型繪本中探秘伯寧罕的孩子觀。

1 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伯寧罕認為,孩子有孩子的天性,愛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外公》

裡,就算有時候不懂外孫女的想法,外公也耐心的和她一起玩遊戲。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朱利葉斯呢?》

裡的爸爸媽媽,為了配合孩子的想象,耐心地把做好的飯菜一次又一次的送進孩子的房間。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要怎麼做才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呢?

甘伯伯簡直是孩子們心中理想的大人。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精裝 適合2。5歲+

最經典的

《和甘伯伯去遊河》

1970年凱特·格林納威獎大獎;

《波士頓環球報》圖畫書大獎 ;

《紐約時報》最佳插畫童書獎;

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這就是甘伯伯,他家住在河邊。有一天,甘伯伯乘著小船要去遊河。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兩個小孩也想去,甘伯伯說:“好是好,只要你們不吵鬧。”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遇到了野兔,野兔也想去。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甘伯伯說:“

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亂蹦跳

。”

後來,他們又遇到了貓、狗、豬、綿羊、雞、牛、山羊,它們都想上船。

甘伯伯和大家約定好不吵不鬧,才能上船。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小乘客們滿滿當當的坐了一船,一開始大家都很高興,可是,他們很快就

忘了乘船的規則。

於是,山羊亂踢,

牛踩東西,

雞扇翅膀,

綿羊咩咩叫

豬來回晃,

狗招惹了貓,

貓追兔子,

兔子亂蹦亂跳,

小孩大吵大鬧,

船就翻了……

大家都掉進水裡去了。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看到這,叮噹被滑稽的動物們樂得哈哈大笑。

以為甘伯伯會生氣,結果他和大家一起游到岸上,

不僅沒生氣,還邀請大家去他家喝茶。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喝完茶,甘伯伯說:“再見啦,下次再來遊河吧。”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畫面也沒有讓人眼前一亮,但

值得細細品味。

上了船的孩子們,有時戲水;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有時和小動物打招呼;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還有時手舞足蹈。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他們的快樂從這些動作中流淌出來,讓人好像都能聽到他們歡快的笑聲。

動物們渴望的眼神,就像孩子們潛藏於內心的天真本質。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他們排著長隊去甘伯伯家喝茶。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又排著長隊離開。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誰說犯錯了就要受懲罰?不,還要請你喝下午茶呢。

這讓在中國式嚴格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和幸福。

《和甘伯伯去兜風》

還是那位溫和的甘伯伯,這次他打算開車去兜風。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路上又遇到了小孩、兔子、貓、狗、豬、綿羊、雞、牛和山羊,大家都擠上了他的車……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結果車子陷入了泥濘,大家都下來推車,一個個變成了小泥人,哈哈。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在甘伯伯的作品裡,我們看到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大人更要用心地包容他們,給他們愛和支援。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這類故事還有: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外公》

《朱利葉斯呢?》

《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2 愛孩子,就要關注孩子的內在需求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能看到孩子內心的需求,比如陪伴,比如安全感。

《媽媽要生小寶寶了》

這本書就做到了。正懷二胎的我,這本書和叮噹講了不少遍。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這本繪本一共花了十年時間打磨,它也是唯一一本約翰·伯寧罕和妻子海倫·奧克森伯裡合作的繪本,是他們多年婚姻生活孕育出來的共同的智慧。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媽媽要生小寶寶了,怎麼讓大寶知道並接受這件事呢?不妨看看伯寧罕夫婦的建議:

一是尊重。

父母要親自、正式地告訴大寶這個訊息,讓他感受到家人的尊重和重視。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你看圖中媽媽鄭重其事的樣子,還有寶寶一臉迷惑的表情,他應該是還不能很快理解“媽媽要生小寶寶了。”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吧?

二是陪伴。

孕期的媽媽,雖然肚子越來越大,卻從不缺席大寶的生活。

她陪著大寶去餐廳: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去美術館: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去逛公園: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去動物園: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媽媽把大寶照顧得無微不至,因為只有媽媽的陪伴,才會讓孩子感受到愛,而

只有愛,才能給大寶安全感。

絕招是想象

。媽媽可以多和孩子聊聊二寶,想象二寶到來後的生活。

如果二寶是一名廚師: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如果二寶是一名畫家: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如果二寶是一名銀行家: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這裡的分格漫畫也是這本書的特色,而這些想象,叮噹幾乎是看一遍笑一遍,彷彿是看到自己小時候的模樣。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對大寶而言,這些想象一開始都帶著他牴觸的小情緒。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小寶寶做的東西我才不吃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牴觸的情緒慢慢變淡了。

是想象,安撫了大寶不安的情緒,讓他開始接受、甚至期待二寶的到來。

不是二胎家庭也可以看看這本繪本,關於小弟弟的想象真的是太好玩了,孩子們一定可以從中得到樂趣的,說不定他們自己就是這麼想的呢。

這類故事還有: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哈維的聖誕禮物》

《我的秘密朋友阿德》

3 漠不關心的大人

和孩子的世界擦肩而過

另外一類大人,看不到孩子的需求,也不能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們相比,他們簡直乏味透了。這樣的反例,在伯寧罕的作品中也不少。

比如

《遲到大王》

中大吼大叫的老師: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斯蒂文,去幫媽媽買東西》

裡冷漠的媽媽: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神奇魔法床》

裡冷漠的大人們: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而最典型的是

莎莉系列裡的父母。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精裝 適合3歲+

《莎莉,離水遠一點》

講的是莎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海邊度假的故事。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莎莉和爸爸媽媽到了沙灘之後,故事分開了

兩條線。

左邊是爸爸媽媽,他們支上了沙灘椅,佔據了沙灘小小的一角,海邊的美景對他們

居然毫無吸引力。

你看他們一直坐在沙灘椅上,織毛衣: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看報紙: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絲毫沒有要起來玩的想法,不僅如此,他們還一直叮嚀著莎莉:

要小心漂亮的鞋子,不要踩到髒東西;

不要摸那隻狗;

扔石頭要看清楚地方,不要打到人……

而莎莉呢,和爸爸媽媽完全不一樣,她

開啟了自己的冒險之旅。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你看她,盯著海面一直看,雖然小小的背影,看起來有些孤單,但海面和天空的顏色,卻有些詭異,預示著即將發生的不同尋常的故事。

莎莉的故事,一個字都沒有,完全依靠圖畫在描述。

她划著一艘小船,遇到了海盜,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她勇敢又機智,不僅逃離了海盜的捕捉,還拿走了海盜的藏寶圖。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她和小狗一起,挖出了藏寶箱,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帶著戰利品,在夜色中歸來。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這本書運用了

左右對頁的創作手法

,是伯寧罕標誌性的創作風格。

左頁是枯燥乏味的現實世界,右頁是莎莉幻想的世界,形成

強烈的對比和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左邊是現實世界,色彩淺淡,內容單調。莎莉的父母,就在這個無趣的世界裡不斷嘮叨。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而右邊呢,顏色濃郁,內容也豐富多彩,那是莎莉想象出來的世界。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看這本書時,我發現叮噹的眼睛不由自主就被右邊的幻想世界吸引了,一邊看,還一邊自言自語,說著書中好笑的細節。

左邊的頁面,即使我提醒他,他也只是瞄一眼就又看向右邊了,甚至有時候連看都不看。

餘治瑩老師所說:伯寧罕沒有使用一個批判的字眼,可他透過圖畫,傳神地表達出孩子的心思意念,讓孩子產生共鳴。

同時也激發許多父母心中的警醒:若只是一味地站在旁邊念念叨叨,會讓孩子的心與父母漸行漸遠,日後也許會造成親子間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類故事還有: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遲到大王》

《神奇魔法床》

《斯蒂文,去幫媽媽買東西》

伯寧罕筆下的大人,你想做哪一類呢?

如果你喜歡伯寧罕的作品,還有這些繪本可以選擇: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野餐》

《鱷梨寶寶》

《秘密動物園》

《這是個秘密》

《雲上的孩子》

《請讓我留在火車上吧!》

伯寧罕說:“我的讀者並不只限於兒童,而是所有的人。” 他的作品,始終貫穿著尊重與自由,簡潔卻不簡單。

如果你忙著在現實生活中打拼,已經想不起五歲時候的夢了,為什麼不拿起伯寧罕的書,和孩子一起進入夢幻時空呢?

丹媽碎碎念

約翰。伯寧罕的繪本,我們國內引進了很多,大多數都在啟發童書館、蒲蒲蘭和天略童書館

文中介紹的繪本,其實很多單拎出來都可以洋洋灑灑寫篇文章,比如《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之前我也詳細寫過解析,很適合家長看,對於孩子,怎麼批評行為,表揚特質,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自信起來。如果你只選兩三本他的作品,這本不錯過哦。

“我從沒遇到過哪個孩子,不喜歡他的繪本”

Tags:伯寧罕孩子寶兒繪本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