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傳武大師屢被散打拳手KO,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由 帝師說史 發表于 娛樂2021-10-17

簡介但這些武術大家,他們的成就往往建立在套路演練、師承名家、掌握派系拳種多及國術同行間的較技的基礎之上,但若請他們與年輕的散打拳手競技,結局會如何呢

傳武為什麼打不過散打

上紀世九十年代一部電視劇

《霍元甲》成就了一代人的“武

俠夢”,小夥伴們間總是在私下討論霍元甲與黃飛鴻誰更厲害,

頗有“關公戰秦瓊”的味道,不過清末民初確實湧現出一批非常知名的武術家,比如:孫祿堂、

杜心武、董海川、楊露禪……

但這些武術大家,他們的成就往往建立在套路演練、師承名家、

掌握派系拳種多及國術同行間的較技的基礎之上,但若請他們與年輕的散打拳手競技,結局會如何呢?

傳武大師屢被散打拳手KO,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

武者圖。

我記得在滄州上學時,學校為配合“滄州國際武術節”開幕式的傳武套路匯演活動,學校特地從八極拳發源地的孟村請來了當代八極宗師吳連枝老人為學子們演練純正的八極小架,吳老雖年過六旬但練起來依舊虎虎生風

擲地有聲。當時我在想:中國曆經幾千年有數不清的拳法、棍法,它們是誰發明的,這些風格迥異的套路動作根據是什麼?

經過十幾年的業餘愛好、學習和參悟,使我明白無論哪派拳種,一招一式中皆蘊含創立者的技擊原理,只不過處於太平盛世的我們早已失去了習武用武之地,正因如此後人往往只習套路並不深究使用方法。這才令千年國術淪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個人覺得無論哪種技能,它的存在與發展,都不應脫離這個時代的實際需求。過去社會動盪

兵荒馬亂、盜匪橫行,看家護院防身的武術自然不能丟,而如今法治昌行、社會安定和諧,你還拎著武術朝“十步殺一人,百步不留行”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不識實務了。

一段時間以來,總是聽說什麼“王大師”“李大師”被散打拳手KO什麼的。這並不奇怪,但

它也不足以否定傳武。“王大師

“李大師”之所以會被KO,因為他們大多時也只習練套路,很少抑或很膚淺的與弟子們炫耀式的對拆幾下,這還是弟子們配合的情況下進行;二者,這些“大師們”不僅年紀大而且長期養尊處優,很少或從不做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所以註定體能跟重視體能訓練的散打拳手差距不小。平時也從不登臺實戰,即使腦裡儲存著些許技戰之法,但只要一登臺與人一交手往往會出現或是忘了招數或是運用不出來

正因為長期與空氣對拆(而不是與人)所以“拆招之法”並沒有形成肌肉記憶,登擂臺一觸即潰也在預料之中。當然,傳武拳手的抗擊打能力和心理素質都是擂臺較技的“致命傷”。

所以,即使清末民初的那些武術大家也存在當代“大師”們的缺點和不足,與年輕散打拳手競技,恐怕也很難取勝。不過,

從他們所處的環境和所從事的職業來看,他們有使用技擊之術的實際需求,還有他們是經過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武術家,所以相信他們才是中國武術整體水平的時代代表者。

Tags:拳手套路大師武術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