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由 關中拾遺 發表于 娛樂2021-06-20

簡介如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青花團花紋臥足碗(圖9)、天津博物館的明萬曆款青花梵文碗(圖10)圖9-1圖9-2圖10到了清代,臥足碗的底部又有變小的趨勢,如故宮博物館藏清康熙仿萬曆款青花折枝花果紋碗(圖11),仿萬曆時造型,亦為撇口,底徑較明嘉靖時

臥足碗什麼時候有的

瓷碗是日常生活最為常用和不可或缺的器物,其產量巨大、品種豐富、器型多樣,有較強的時代感和代表性。

今天介紹臥足碗,特點是碗身較矮,淺腹,多敞口,亦有少數直口和撇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典型器有:

故宮博物院的越窯青釉劃花臥足碗(圖1),淺腹敞口,底部較大,口沿外刻弦紋一道,碗內有劃花鳳紋,胎體堅薄,青釉瑩潤,造型質樸。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1

內蒙古多倫縣遼統和十一年蕭貴妃墓出土的越窯青釉雙鳳紋大碗(圖2),淺腹,底部較小,碗壁弧度大,形似缽,直口,外壁刻三重蓮瓣紋,碗內劃雙鳳紋。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2-1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2-1

蓮瓣紋採用了偏刀深挖法,同一時期北方的耀州窯和定窯受越窯影響,也流行這一技法,如陝西銅川市耀州窯遺址出土的青釉鳳首執壺(圖3)、河北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的白釉刻花蓮瓣紋長頸瓶(圖4)。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3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北京豐臺烏古論窩論墓出土金代耀州窯月白釉刻花臥足碗(圖5),形式為唇沿直口,底足無釉,形式如缽,亦稱臥足缽。月白釉的耀州窯創燒的一種獨特的釉色品種,始於北宋晚期,流行於金代,以乳白色為基調,白中略閃暗青色,恬靜溼潤,有如冰似玉的效果。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5

明初永宣的臥足碗形制相類,其底尤小,碗內心隆凸明顯,似鼓起小包。如西安博物院所展的明永樂青花阿拉伯文碗(圖6)和天津博物館藏明宣德款青花纏技蓮紋臥足碗(圖7)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6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7-1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7-2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7-3

明成化的臥足碗腹更淺,碗壁弧度小,底徑變大,穩定性好。如北京海淀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的明成化款青花寶相花紋臥足碗(圖8)。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學擴充校園施工,發現了黑舍里氏墓,墓主人是一位早夭的7歲女童,其父是清康熙的重臣索額圖,該墓出土了多件明代珍貴瓷器。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8-1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8-2

嘉萬時期的臥足碗與成化時基本一致,也有底部較大的特點,萬曆時開始出現撇口臥足碗。如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青花團花紋臥足碗(圖9)、天津博物館的明萬曆款青花梵文碗(圖10)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9-1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9-2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10

到了清代,臥足碗的底部又有變小的趨勢,如故宮博物館藏清康熙仿萬曆款青花折枝花果紋碗(圖11),仿萬曆時造型,亦為撇口,底徑較明嘉靖時略小。天津博物館的清雍正款青花團花紋臥足碗(圖12),底部直徑更小,碗內心突出較為明顯。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11

瓷的器型――碗系列四臥足碗

圖12

臥足碗是較為小眾的碗式之一,五代時已有,金代開始流行。明初永宣時底部直徑最小,碗內心隆凸明顯。成化時碗底變大,腹部變淺,穩定性好。萬曆時出現撇口臥足碗,底部直徑較成化時小。清代時底徑愈小,雍正時尤其如此。

後記: 窺瓷——是朋友 元寶 的微信公眾號,他 從事瓷器學習多年,在朋友勸說下開始寫公眾號,只為了探討學習,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這些都是作者原創,發在頭條上也是經作者本人同意,以後會持續更新。

Tags:臥足青花底部撇口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