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吧唧嘴”是教養問題嗎?

由 純小白uu 發表于 娛樂2021-06-19

簡介試想如果一個人是進食難以下嚥又不得不吃的東西,(網上有言語偏激的朋友說“吧唧嘴”的人吃屎都會吧唧嘴,這裡正好反駁),你還會願意細細咀嚼再發出提醒你自己的大腦在吃一個難吃的東西的聲音嗎

別人吧唧嘴怎麼改善

“吧唧嘴”是教養問題嗎?

今天,這篇文章下面突然多了許多有趣的言論,歡迎大家各抒己見,即便粗言穢語也可以,但謾罵的邏輯也煩請務必縝密一些!這篇文章只是隨性之作,做一個獨立思考的論述,所以建議各位看官心態從容些,正如我在很多篇文章都提到一個觀念:“不一樣的聲音很有趣”,故此將此文分享給喜愛思考,敢於思疑的志同道合者。思考不一定會有實際意義上的結果,但一定是個自得其樂的過程,與君共勉。

我在瀏覽知乎時看到一個很火熱又有趣的話題:“吧唧嘴”是教養問題嗎?

在這個話題下面出現了不少有趣的答案:有的能將問題歸結為南北地域差異,這類答案的潛臺詞就是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懂禮數更有教養。(然而不管南方還是北方其實都有吃飯“吧唧嘴”的人)有的人則將這個歸結為家庭環境的貧富差異,認為“吧唧嘴”是窮人病;(可是許多答案中也列舉世家子弟,高富帥,白富美有“吧唧嘴”的習慣)還有的人則認為這是個人問題,是抽菸愛吃零食一樣的行為。(但是其實很多人是沒有意識地發出“吧唧嘴”的聲音,並非刻意為之);此外也有很多答主表示在被邀請解答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有“吧唧嘴”這個概念(有些人則根深蒂固,在被嚴厲教化下自小被灌輸“吧唧嘴”是不好的行為)。答案可謂五花八門,莫衷一是。

那麼,到底“吧唧嘴”是怎麼一回事呢?是不是家教問題呢?對此我做了一些思考與考究,且待我在下文一 一論述。相信許多對“吧唧嘴”已有成見的朋友是讀不下去的,姑且不論如何也將我的所思所感一訴衷腸吧。

什麼是“吧唧嘴”?

吧唧嘴指的是吃東西時嘴發出聲,這是一種不符合飲食禮節的行為。吧唧嘴特指混合了唾液的食物在狹小的口腔空間被擠壓、攪拌時發出的聲音,是咀嚼食物時上下頷或者上下唇的頻繁接觸、分離時發出的一種“咂、咂”聲,屬於噪音的一種。——百度百科

以上是來自《百度百科》對“吧唧嘴”的定義。若將這個定義作簡而化之,則是:“吧唧嘴是一種無禮的行為”。然而這個定義在我看來是不夠準確乃至失之偏頗的,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我們先要弄清楚什麼是“行為”。

行為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íng wéi,基本意思是舉止行動;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如:做出動作,發出聲音,作出反應。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現代漢語詞典

也就是說從漢語意義上來說,“行為”指的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是自主地主動地做出來的舉動,才可以稱之為行為。

但是“吧唧嘴”的人是自主地要去刻意發出這種進食的聲音的嗎?顯然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如此,如果在搜尋引擎中搜索“吧唧嘴的人自己知道嗎?”會出來大量的內容,這些網頁由各種被認為有“吧唧嘴”的網友提出一致的否定答案。“不自覺的”,“自己不知道的”,“吧唧嘴”是即使刻意控制,但是可能還是會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聲音。也有一些聲稱無法忍受“吧唧嘴”的人對“吧唧嘴”嗤之以鼻,但自己吃飯的時候其實動靜也並不小,甚至吃到酣處也是咂舌弄嘴而不自知,也就是說有可能你也“吧唧嘴”,只是你自己不知道。這些答案表明,“吧唧嘴”是一種非主動的無法自己意識到(與意識無關)的動作,而非刻意為之的。

再來看看心理學對行動,行為與運動的界定圖

“吧唧嘴”是教養問題嗎?

可見“行動”應該是將“行為”與“運動”區分開的。也就是說即便從心理學來說,“吧唧嘴”應該歸類為“運動”,而非“行為”。因此《百度百科》的這個“吧唧嘴”定義是不準確的。我更傾向於把“吧唧嘴”定義成一種進食的咀嚼運動而不是行為。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引用“不知者無罪”,先論述“吧唧嘴”這個動作的發起者是“不知者”,再論證批評者的“欲加之罪”是莫須有之罪。

“吧唧嘴”的聲音如何產生?

《百度百科》中將“吧唧嘴”的成因在定義中歸結為:“混合了唾液的食物在狹小的口腔空間被擠壓、攪拌時發出的聲音,是咀嚼食物時上下頷或者上下唇的頻繁接觸、分離時發出的一種“咂、咂”聲”。

但對於《百度百科》上概括的這個關於“吧唧嘴”的成因我也頗有異議。根據學者觀察發現,會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主要是因為人的嘴巴在進行食物的咀嚼時嘴巴是張開的。相反“非吧唧嘴”即進食比較安靜的人在則在咀嚼食物時禁閉雙唇。因此“吧唧嘴”的聲音是由於能張開嘴巴讓口腔形成一個“開放”的空間來完成咀嚼的而產生的。亦即說是口腔空間相對“變大”了,而不是像《百度百科》中說的是因為口腔空間的狹小。其實大概的發生原理很簡單,我們可以做個簡單小實驗,你拿著一個半瓶的礦泉水,蓋著瓶蓋晃動,與開啟瓶蓋晃動的聲音是不一樣的。你會發現開啟瓶蓋的聲音會比蓋著瓶蓋時水晃動的聲音更加響亮。

“一瓶子不響,半瓶子晃”,假若閉上嘴巴咀嚼,嘴巴除了食物則會被空氣填滿,聲音自然相應會小很多。而當你把口腔開啟,除了外來空氣的介入,牙齒與上下頷還有舌頭的會獲得更大的空間與更多的自由,活動尺度也會更大,加之張開的嘴巴形成擴音的效果,空氣作為介質又能有效傳播聲音,聲音自然會更大。

既然會發出較大的聲響,為什麼有人會情不自禁地用這種咀嚼方式呢?

“吧唧嘴”吃飯更香,更開心?

存在即為合理,這種“人神共憤”的咀嚼方式也有它的合理性。那麼是不是這種咀嚼方式吃東西會更香呢?

人類進食,除了有像其他動物一樣為了讓身體得到營養存活下去的“飢餓機制”,還有讓自身感受到愉悅的“獎賞機制”。這點其實跟做愛一樣,除了少部分哺乳類動物會為了愉悅而有情慾而性交,其他動物都只是為了繁殖而交配,所以為了愉快進食是人類與動物的分野,享受美食的食慾與飢餓產生的食慾是不同的。由獎賞機制而進食的自然為了享受食物的美味。我們中國人常用“色香味”來辨別食物的優劣。也就是說我們在吃東西時,我們會用眼睛來辨形色,欣賞食物的外觀;用鼻子來聞香,品鑑食物的香氣;再用嘴巴來嘗味,享受食物的滋味。換言之我們享受美食其實呼叫的是五感——“形、聲、聞、味、觸”中的“形、聞、味”三感。而當中“味”的環節其實中主要是透過咀嚼來完成,而咀嚼過程中我們除了有“味”的感受之外,其實還伴隨著舌頭與口腔內部“觸”的感受。

而“吧唧嘴”這種咀嚼方式其實是“五感”的全部呼叫。由於“吧唧嘴”的進食方式是張著嘴巴咀嚼的,口腔內部的活動空間更大,(往往“吧唧嘴”的人進食時咀嚼的張合度要更大)因而舌頭的運動會更加自由,他們舌部的味蕾與觸感會比閉著嘴巴咀嚼的人更得到充分的運用,口腔與食物的接觸也會更加充足。此外,張開的口腔隨著咀嚼時空氣的置換,食物的氣味也會在咀嚼的過程中再次被鼻子的嗅覺感受到;咀嚼食物時錯落有序的節奏也能讓聽覺感知,讓聽覺也參與其中。因此透過這樣的分析,“吧唧嘴”的進食方式的相比“閉嘴咀嚼”確是更多地排程了人類的“五感”去感受食物的魅力。這種進食方式在理論上的確會更香。但“香”是一種主觀的感受,除了進食者自己,其他人是感受不到的。那麼其他人對“吧唧嘴”都是怎樣的感受呢?

看看中外對“吧唧嘴”的觀感:

我翻查了一些網路上國內外對“吧唧嘴”的討論的資料,發現似乎不管哪個國家都存的相當多的一部分人對“吧唧嘴”非常反感,當然也有一部分持寬容與理解的態度。對“吧唧嘴”反感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認為這種進食方式不符合“table manners ”(餐桌禮儀),另一種則是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聲音,這種咀嚼的聲音讓他們感到厭煩與難受。這兩種反感的理由似乎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包括我們中國。

先談談“吧唧嘴”在中國真的是不合禮節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的老祖先留下的大量教我們“禮節”的典籍,卻沒有留下什麼明確關於“吃飯不可作響”的指示,我找遍古代關於禮節的典籍,幾無所獲,唯發現對於吃的禮節在《禮記·曲禮 》有這樣的記載:

“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

當中唯一像是在說不可“吧唧嘴”的是這句“毋吒食”,如今很多網路詞典都將這個“吒食”解釋為“進食時口中作聲”,但是在《康熙字典》中同樣引用了【禮記·曲禮】中 的“ 毋吒食 ”,只是《康熙字典》卻寫作“謂於口舌中作聲,似嫌主人之食”。也就是說“吒食”的口舌之聲,是會讓主人或者廚師聽完覺得進食者嫌棄他所提供的食物的聲音。那麼這個“吒食”是不是等於“吧唧嘴”就很可疑了。中文中另外表示“吧唧嘴”的成語有“咂嘴弄舌”、“咂嘴弄唇”象聲詞則有“咂巴”。這些的解釋都是“①形容貪吃的饞相。②表示食物味道美好”的意思。也就是說吃東西發出“吧唧嘴”的聲音其實不是嫌棄反而是稱讚,這點應該也是很多“吧唧嘴”的人的共識。由此推論,“毋吒食”應該理解成“不要在吃飯時發出嫌棄食物的口舌之聲”。進食時發出的嫌棄之聲,這樣的聲音是區別於“吧唧嘴”的聲音。此外,單看“咀嚼”二字,兩個字都是撮口音,像極了“吧唧嘴”之人進食時的張開嘴的口型。請不要無視老祖先造字組詞的用心與智慧,你試試發“咬”字之音,是否像極了人做咬合的動作,而“舔”字的發音是否讓你在發音的時候舌頭外露?如果開口咀嚼真是自古由來就讓人厭惡,我們祖先又怎會用兩個撮口音來組成這個詞彙呢?還有,“嘖嘖稱讚”的“嘖嘖”是象聲詞,同“咂”,是模擬人進食時發出的表示回味無窮的口舌之音,用這樣的聲音來表示稱讚,可見我們的文化中並不排斥甚至是認可這種口舌之音的。

進食時透過嘴巴發出聲響來讚歎食物,這種對食物表達讚美的方式在日本也是存在的,日本人在吃拉麵的時候會發出響亮的“吸溜吸溜”的聲音,以表示對面條美味的讚美,對廚師的嘉許。誠然日本人吃麵“吸溜吸溜”跟吃飯“吧唧嘴”不是同一種聲音,但是表示愉悅與讚賞的初衷是一樣的。試想如果一個人是進食難以下嚥又不得不吃的東西,(網上有言語偏激的朋友說“吧唧嘴”的人吃屎都會吧唧嘴,這裡正好反駁),你還會願意細細咀嚼再發出提醒你自己的大腦在吃一個難吃的東西的聲音嗎?這隻會加劇反胃。當人吃到苦澀抑或腥臭又不得不吃的東西時,第一反應自然是快速吞嚥而不咀嚼。因此只有愉快的進食或者不抗拒不反感才會使人主動咀嚼,細細品味。因此咀嚼是讓人在進食時候產生快感的方式。而“吧唧嘴”不只是這種進食快感的擴充方式也是這種快感的表達方式。“吧唧嘴”就好像性交時發出的呻吟,只有不排除或者享受時才會發生。

那如果“吧唧嘴”是一種對食物讚美肯定的聲音,為什麼讚美會變成“沒有家教”“沒有禮貌”的聲音呢?

“吧唧嘴”不禮貌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進食時“吧唧嘴”是不禮貌肯定不是人類生來就有的概念。在知乎眾多的評論當中,很多答案中的答主都表示在被邀請回答問題之前都沒有都不知道有“吧唧嘴”這個概念。而筆者之前一直生活在香港,據旁人判別是沒有“吧唧嘴”的習慣的人,也是來了北方後聽到一些朋友背後非議他人,才知道有“吧唧嘴”這個概念的。

誠然不許“吧唧嘴”是一部人的“教養”,那麼吃飯不能“吧唧嘴”是怎麼開始被當做“禮節”的而被一些家庭當成教養的一部分的呢?這值得我們去探討。

這裡不得不牽扯到“禮儀“的由來,以及“禮節”與”美學“的關係。

“禮”的產生其實源於畏懼。

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對人,對己,對鬼神,對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識的,各種慣用形式和行為規範。

所謂“禮”其實是“立於敬而源於祭”,最初的禮是來源是祭祀,祭祀中一些向大自然或者鬼神表達敬畏與乞求的行為就是“禮”最早的原型。因而“禮”是存在階級性的,要麼是高高在上的人對下面的人的“要求”,要麼是低低在下為表達謙卑而展現出來的“屈從”。這並不難理解,比如古代位高權重的集團越重視“禮節”,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禮的階級表現。臣子要朝拜君王,君王會要求臣子叩九跪。

而時代過去了,大家都在講求平等,過去的這種階級制度已經一定程度消隱了。為什麼禮節還存在呢?因為“禮”與“美”產生了聯絡,人所推崇的所讚賞的都是“美”的事物,而“美”歸根究底是功利的甚至利己的,只有禮己的東西我們才稱之為美,並將其推而廣之。

現在社會普遍認同的“禮”,其實是因為有利於人類或者一部分人類才儲存至今抑或從新立定的。而如今真正由古代聖人提出的禮節“食不言,寢不語”之類的反而被大家忘懷甚至無視了,但並無明確文獻記載的“吧唧嘴”反而有那麼多人覺得是違背禮節的呢?結合上述禮的由來,我們可以推論“吧唧嘴”很有可能是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才會被定義為“非禮”的。

“吧唧嘴”真正的侵犯物件是誰?

那到底“吧唧嘴”會損害人的什麼利益?而這些人又是什麼人呢?

答案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種對“吧唧嘴”反感到無法聽到這種聲音的人——Misophonia (恐音症) 。

“吧唧嘴”是教養問題嗎?

這個谷歌搜尋輸入“noisy eating” 出現的結果

如果大家在gogole上搜索“noisy eating”(聒噪進食)這個關鍵詞會出現大量包括《TIME》等諸多權威媒體在科普的一些資訊,而且這些科普文章的釋出時間也都在2018年4月份左右,屬於較新的科研報道。這些報道文章中伴隨著“noisy eating”大量出現的關鍵詞—— Misophonia (恐音症)到底是指什麼呢?維基百科這麼說:

恐音症(英語:Misophonia),字面意思就是“對聲音的厭惡”,是一種對聲音的低度容忍,也被稱為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或者簡稱4S。

恐音症通常被認為源於在患者的自主神經系統和大腦邊緣系統之間存在著異常的過強的聯絡,而並非通常認為的僅僅是聽覺系統的過度活動。恐音症這個詞最先被美國的神經學家Pawel Jastreboff和Margaret Jastreboff提出。

不同於聽覺過敏,恐音症通常僅僅針對某些特定的聲音。目前科學家關於引起這種症狀的生理異常的具體的解剖學位置還知之甚少,但很有可能這種異常存在於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中。

恐音症的人會對重複的聲音感到煩躁與不安。在英文版的維基百科中對這個癥結有更詳細的解釋:

As of 2016 the literature on misophonia was limited。Some small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ith misophonia generally have strong negative feelings, thoughts, and physical reactions to specific sounds, which the literature calls “trigger sounds”。 These sounds are apparently usually soft, but can be loud。 One study found that around 80% of the sounds were related to the mouth (eating, slurping, chewing or popping gum, whispering, etc。), and around 60% were repetitive。 A visual trigger may develop related to the trigger sound。

大意指一項研究發現,Misophonia (恐音症)患者反感的聲音大約80%的聲音與嘴巴有關(吃,啜食,咀嚼或咀嚼口香糖,竊竊私語等),大約60%是重複的。視覺觸發可能與觸發聲音相關,就是視覺上看到也可能會引發聲音的聯響,患者即使並沒有確實聽到聲音,但看到類似會發生聲音的動作會自動腦補聲音,或者在大腦中擴大對聲音的印象。

除了咀嚼的聲音之外,恐音症患者還可能會對雨聲,鍵盤聲,按圓珠筆的聲音感到不安與煩躁。當患有恐音症的人聽到那種讓他們憎惡的聲音時,會立即出現負面的情緒反應。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是一般的不適感,也可能是極度的焦躁,或者勃然大怒、極度恐慌。遇到觸發他們恐音症的聲音時,這些人可能會對這個聲音來源表現出憤怒、防範、攻擊或者疏遠的舉動。(許多小時候因為“吧唧嘴”被家長採用言語與身體暴力的朋友,也許正是這般由來,畢竟正常的管教不應上升到施虐。)

目前Misophonia沒有被歸類為聽覺或精神病症狀,沒有標準的診斷標準,對於它的常見性或治療方法幾乎沒有研究成果。現有的研究只能證明恐音症患者當聽到不喜歡的聲音時,前額葉皮層灰質區會分泌較多髓磷脂。腦皮層和與傳遞訊息和情緒有關的前腦島皮層,也出現不太一樣的連結。有恐音症狀的人,一聽到「虐耳」的聲音,兩個皮層的活動都會一下子活躍起來,且也會明顯出現壓力驟增反應,心跳加快或是冒汗。

有研究者認為,這種癥結可能對患者實現人生目標和享受社交場合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甚至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專注力跟學習能力。目前專家在研究的治療方法包括透過認知行為療法和暴露療法開發應對策略。但都未能證實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筆者身邊恰好就有恐音症的典型例項,這位患者朋友當然也對“吧唧嘴”這種咀嚼聲很是反感,此外,她不願意吃“白菜”“白蘿蔔”等白色半透明的蔬菜,因為在她咀嚼這類食物的過程中會聽到像咀嚼塑膠一樣的聲音而反感以至於無法下嚥。)

此外,正常的聚餐如果氣氛融洽的話,人們是很難會去留意到“咀嚼聲響”這種細節的,因為歡聲笑語會這微弱的聲響遮蔽過去,當一個人在聚餐時,若已無聊到去留意別人咀嚼的聲響時,說明本身這次聚會就氣氛詭異,彼此無話可說,充滿隔閡,或者自己感覺被孤立,無非插入話題,這種時候感覺窘迫不適當然會讓人情不自覺反感周邊的人。而當你不喜歡一個人時,那個人連呼吸都惹人討厭,何況是“吧唧嘴”了。也就是說一些人會對同桌吃飯的人“吧唧嘴”如此反感,有一部分是社交氛圍以及社交能力與社交人設決定的。

“禮節”即當“限制”變成“教養”時:

當然不是每一個厭煩“吧唧嘴”的人都是恐音症患者。正如上文提到的“禮”來自於敬畏與恐懼,假若恐音症是由來已久的常見病灶,恐音症患者自然會想方設法限制這種“噪音”的出現。用”禮節”來限制同桌吃飯的人發出這種讓自己心生恐懼與煩躁的聲音,恐怕是最好的方式了。所謂禮節其實本義就是用“禮”來對人加以“節”制。而這種“去噪”經過嚴厲的言傳身教,自然也就慢慢在一部分人身上演變成所謂的“教養”。因此如今在網路上看到大多反對者都是站在一個偽道德制高點將“吧唧嘴”批評為“沒有教養”。那為什麼我們常聽到的“食不言 寢不語”如今又不再講究,甚至現今在外用餐常聽飯店中高聲交談歇斯底里,這不比“吧唧嘴”更惹人生厭嗎?因何今人多對“吧唧嘴”吹毛求疵而將真正的食儀置之於罔?安靜用餐不是更能體現教養嗎?這不可疑嗎?

“教養”是什麼?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也就是說沒有教養是指你做的事情是違反了社會,家庭,學校,自身關於“美”或“好”的定義的事情。但顯然“吧唧嘴”並沒有到這個程度,而是相反確實在某些地區、某些家庭、某些個人或者群體是認為“吧唧嘴”是一種享受食物,讚美食物,表達愉悅的自然進食方式。“享受”、“讚美”、“愉悅”、“自然” 這些關鍵詞又何曾違背“美”抑或“好”呢?

某些“教養”或稱“教化”更為合適,某些範疇上的教化其實是一種馴化過程,被馴化的人是不自知的。馴化如何讓“吧唧嘴”一方面成為在一部分人眼裡是讚美與享受的自然之舉,另一方面在另一部人眼裡則是“非禮”的行徑呢?允許我做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來說明:當原本跟狼一樣有野性的獒犬被訓練成牧羊犬後,牧羊犬會覺得狼甚至其他野獸靠近羊是錯誤的,甚至牧羊犬會主動攻擊想要靠近羊群的狼,牧羊犬忘記了它以前跟狼是一樣的獸。而但凡獒犬一代馴化成功變成牧羊犬,此後世世代代的牧羊犬都會對狼深惡痛絕。這裡無意說貶低或者抬高什麼,而是想透過比喻來指出違背自然而達到利己目的的教養教化其實就是馴化。牧羊犬沒有不好,狼也沒有十惡不赦。只是大家生長環境不同,教化不一樣罷了,不必“狗咬狗”。而此間唯教化訓化之源由則引我深思而已。

結語: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主張:“食、色,性也!”。這兩個理論都是在說食慾和性慾是人類最基本的慾望,“食”與“性”兩者存在一定的共性,人在滿足這些本能的慾望時,總是會情不自禁有些在旁人眼中“失態”之舉。而相對“食”,“性”在歷史上就已曾經出現過許多壓抑的禁慾“禮法”。如今“吧唧嘴”亦然如此,其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如果要真正享受上述這兩種慾望得到滿足的過程,在一個私密的空間可能會更隨心所欲。因此在我看來,其實進食歸根結底也是一件很隱私的事情,如果你是個會“吧唧嘴”的人又不得不與人聚餐時,稍“有所剋制”、“有所保留”也未嘗不失智慧。把咂嘴弄舌,大快朵頤的酣暢淋漓留給獨處的自己與不拘小節的“性情中人”吧。

或許我們應該這樣思考,我們生活中所謂的“禮節”,是不是其實在某些時代已經被一部分人,因出於利己的目的而騎劫了呢?用被騎劫的“禮節”去限制,歧視一些無害非惡的人是否無異於“道德綁架”呢?而比“道德綁架”更甚的是這種“道德”的來由本就可疑。不要讓無稽的“禮節”成為一種異化的力量主宰我們的認知,古人不也推崇“不拘小節”嗎?也許,你並沒有如你想象中那麼討厭一些“聲音”,比如像我這篇一反其道,一反既往的文章。

一些簡單的迴應:

今天這篇文章下多了許多評論,非常感謝大家如此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暫無暇一一回應,感謝點讚的朋友。下面再對一些反覆的質問與反駁意見做些簡單的迴應。

1。論題很無聊。這篇文章得到大家很多回應,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的隨筆之作甚至激起了一些“有教養”的朋友在文章的評論中大秀教養為何物。這不是很有意思嗎?

2。長篇大論沒必要。越是根本與簡單的問題越要博引旁證,引經據典,列陳邏輯,就像如何證明“1+1=2”。而有趣的是有的評論者一面不贊同我長篇大論,一面又自己作邏輯堪憂的長篇評論,其實這篇文章更傾向於討論一個“邏輯起點”的問題,為什麼“吧唧嘴”會與“禮節”、“教養”扯上關係,探討的是“吧唧嘴就是沒有教養”這種論調的邏輯起點有無問題。

3。粗言穢語與謾罵。本不欲與這些人對話,但這些人言論當中體現的邏輯又很有趣。比如稱我這篇討論“吃飯”的文章是“屁事多”的,所以推論是…;又諸如說“吧唧嘴都是傻x”的,感謝這類朋友的直訴衷腸,恰好又用他的言語反證了“吧唧嘴”與教養並無直接關聯,“吧唧嘴”也顯然不足成為教養的衡量標準。

4。斷章取義。大意指責我將所有反感吧唧嘴的人歸類為“恐音症”。請這些朋友仔細看看文章,首先恐音的這個論調不是我提出的,是現在的許多國外權威媒體的科普訊息,我只加以引用。其次我在文中也表述的很清楚,並不是所有反感者都是恐音症,而是教化使然。

5。我的立場。我本身不是一個“吧唧嘴”使用者,但是我並不排斥吃飯時情不自禁發出這種聲音的人。我認為享滿足食慾與滿足性慾是一樣的,與相投之人抑或獨處時會更加隨心所欲。我也建議在聚餐時進食“有所剋制”,不只“吧唧嘴”。社交本就不是可以肆無忌憚隨心所欲的事情。

教養與優越感並不是透過限制與貶低他人來體現,這樣做只是適得其反。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內容及圖片皆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及時聯絡刪除。

Tags:吧唧咀嚼聲音進食恐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