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止童兒啼、勇比關張的北魏名將,名字為啥起得這麼隨意?

由 胭脂紅尋 發表于 藝術2021-06-09

簡介根據《魏書》的記載,在楊大眼毛遂自薦加入北魏軍隊之後,他果然如魚得水,屢立戰功:先是在太和二十年三月,率領十萬大軍擊敗南齊名將裴叔業,解了渦陽之圍,又在景明元年親自接應從南朝投降的裴叔業,沿途整頓兵馬、設防有序、治軍有方,被加官進爵,直至官

楊大眼造像記是誰寫的

與李大目的取名方式相同,在北魏歷史上,也有一個叫做“楊大眼”的名人。楊大眼的名字雖然聽上去與李大目一樣“土裡土氣”,但在北魏王朝中,他的地位可比李大目高:作為北魏名將,楊大眼一度官居荊州刺史,主管一方軍政要務。總體來看,與他“其貌不揚”的名字相比,這位“楊大眼”的履歷十分“驚人”。根據《魏書》的記載,楊大眼為武都氐人“仇池國”首領楊難當之孫,家世顯赫。然而,楊大眼出身名族,卻因是側室所生而不受待見,甚至還飽受飢寒。既然貴族頭銜幫不上自己,楊大眼只好勤於鍛鍊,他每日與其他出身邊塞的少數民族少年一同玩耍,練就了一身“神行”的本領,能夠“跳走如飛”,至少是武都地區的“閃電俠”(“楊大眼,武都氐難當之孫也。少有膽氣,跳走如飛。然側出,不為其宗親顧待,頗有飢寒之切。”)。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一年,北魏孝文帝準備南伐,派尚書令李衝選用將官,身懷絕技的楊大眼毛遂自薦,結果被李衝拒絕。心急火燎的楊大眼顧不上矜持,情急之間拿出三丈長的繩子系在髮髻之上,健步如飛,繩子被扯得急如箭矢,連飛奔的馬也追不上。尚書令李衝看到楊大眼“跳走如飛”的絕技,果然一眼相中了他,任命楊大眼為一軍之將,使他獲得了統領軍隊作戰的機會(“時高祖自代將南伐,令尚書李衝典遷徵官,大眼往求焉。衝弗許,大眼曰:尚書不見知聽下官出一技。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衝曰: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遂用為軍主”)。

根據《魏書》的記載,在楊大眼毛遂自薦加入北魏軍隊之後,他果然如魚得水,屢立戰功:先是在太和二十年三月,率領十萬大軍擊敗南齊名將裴叔業,解了渦陽之圍,又在景明元年親自接應從南朝投降的裴叔業,沿途整頓兵馬、設防有序、治軍有方,被加官進爵,直至官拜東荊州刺史。

止童兒啼、勇比關張的北魏名將,名字為啥起得這麼隨意?

在此之後,楊大眼又親自平蠻人之亂、大破南梁王茂,斬南梁輔國將軍王花,可謂戰功赫赫。也正因楊大眼在北朝與南朝邊境線上殺人無數,屢立戰功,他在這一帶的老百姓眼裡甚至成了“大灰狼”一樣的存在,被淮、泗、沔、荊的家長用來嚇唬啼哭的小孩(“傳言淮泗、荊沔之間有童兒啼者,恐之雲楊大眼至,無不即止”),被認為有關羽、張飛的萬夫不當之勇(“當世推其驍果,皆以為關張弗之過也”)。在後來北魏企圖統一中國的鐘離之戰中,楊大眼不敵南梁,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有著與自己的名字不相匹配的武將之勇。也正因如此,楊大眼深受北魏皇帝賞識,在今天的洛陽龍門石窟,還殘有時任北魏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北魏孝文帝制造佛像的《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裡面便簡要概括了楊大眼在北魏孝文帝時期的戰功。一個擁有如此隨意名字的人竟然是北魏“元帥”,還能為皇帝造像,這雖然聽起來有幾分滑稽,但卻是歷史的真實。

Tags:楊大眼北魏李衝輔國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