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楹帖擷珍|陳鴻壽 行書《彝鼎醴泉七言聯》

由 芒種風向標 發表于 藝術2021-06-08

簡介陳鴻壽的隸書較之以往的隸書具有“狂怪”的特點,說明他有創新的勇氣和才能,但在結字和章法上,用筆仍然屬守古法,筆筆中鋒,力透紙背

楹帖是什麼意思

楹帖擷珍|陳鴻壽 行書《彝鼎醴泉七言聯》

陳鴻壽《彝鼎醴泉行書七言聯》金箋行書 126。6×29。6cm 安徽省博物館藏

釋文:彝鼎圖書自典重,醴泉芝草見根源。曼生陳鴻壽。

楹帖擷珍|陳鴻壽 行書《彝鼎醴泉七言聯》

楹帖擷珍|陳鴻壽 行書《彝鼎醴泉七言聯》

楹帖擷珍|陳鴻壽 行書《彝鼎醴泉七言聯》

陳鴻壽(1768-1822)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子恭,號曼生。嘉慶拔貢。工書畫、篆刻。是清代藝壇一代大師。

陳鴻壽於藝術涉獵廣泛,而且造詣極高,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他的篆刻出入秦漢,繪畫精於山水、花卉,書法以隸書最為著名。他的書法以隸書和行書最為知名。他的隸書清勁瀟灑,結體自由。穿插挪讓,相映成趣,在當時是一種創新的風格。他廣泛學習漢碑,尤其善於從漢摩崖石刻中汲取營養,在用筆上形成了金石氣十足、結體奇特的個人面目。筆畫圓勁細插,如銀畫鐵鉤,意境蕭疏簡淡,雄渾瓷肆,奇崛老辣。陳鴻壽的隸書較之以往的隸書具有“狂怪”的特點,說明他有創新的勇氣和才能,但在結字和章法上,用筆仍然屬守古法,筆筆中鋒,力透紙背。

清嘉慶時制壺名家楊彭年(字二泉,號大鵬)與陳鴻壽合作,壺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坯,再由陳鴻壽題銘,創制了紫砂壺與詩書畫篆刻為一體的“曼生壺”。“曼生壺”是文人雅士與紫砂壺藝家之間成功協調的典範,“曼生壺”的產生使這時期的紫砂壺走向一個更高的藝術層次。

END

—版權宣告—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

編輯丨陳麗玲

主編 | 廖偉夫

【來源:中國書法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ags:陳鴻壽隸書生壺本網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