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魏體字怎麼寫?魏碑是歸類於楷書的一種書體,其特點是筆力字型強勁

由 書法日課 發表于 藝術2021-06-07

簡介一、魏碑的種類1.造像記《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

魏體字怎麼寫

魏碑是歸類於楷書的一種書體,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其特點是筆力、字型強勁,是後世書法的一種楷模。康有為稱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書法雄強、樸拙、自然天成的藝術特點。

魏碑產生於北魏時期,魏碑書法藝術,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佛教的造像題記。一類是民間的墓誌銘。

寫好魏碑,必看!

清朝前期,由於南北朝碑刻大量的出土,興起了金石文字學。在書法方面,人們開始反思“館閣體”的弊端。到了嘉慶、道光年間,魏碑開始受到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的重視,早期有阮元和包世臣,後期有康有為。阮元寫《北碑南貼論》和《南北書派論》,首倡“碑學”;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一反宋朝以來對淳化閣帖的推崇,提出“尊碑抑貼”的觀點。此後碑學盛行,魏碑的價值得到普遍的承認,修習楷書的人除了取法“晉唐”,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魏碑。

寫好魏碑,必看!

《太覺造像》

現存的魏碑書體多為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在北朝相繼的各個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國時間最長,後來就用“魏碑”來指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誌銘”、“摩崖”和“造像記”的形式存在的。

現存魏碑作品的數量巨大,僅僅發現於龍門石窟的造像記就有數千方。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經過前人的整理,部分作品從中脫穎而出,被視為魏碑的代表作。

一、魏碑的種類

1.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有孫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楊大眼造像、魏靈藏造像等二十尊造像。

寫好魏碑,必看!

《始平公》

其中《始平公造像記》本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全稱為《比丘慧 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刻於河南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題記由孟達撰文,朱義章楷書。此碑與其它諸碑不同之處是全碑用陽刻法,逐字界格,為歷代石刻所僅見,此碑文方筆斬截,筆畫折處重頓方勒,結體扁方緊密,點劃厚重飽滿,鋒芒畢露,顯得雄峻非凡,被推為魏碑方筆剛健風格的代表。

2.石碑

《張猛龍碑》全稱《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無書寫者姓名,碑陽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陰刻立碑官吏名計十列。額正書“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評價其書“正法虯已開歐虞之門戶”,向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

寫好魏碑,必看!

《張猛龍碑》

《張猛龍碑》為北魏刻石精品,書法以方筆為主,兼施圓筆,結字中宮緊收,四面開張呈放射狀。線條變化多端似無規律可尋,書寫“從心所欲”但絕“不逾矩”。歷代名家對此碑可謂推崇備至,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將《張猛龍碑》列為“精品上”,並稱“《張猛龍》如周公制禮,事事皆善”,“為正體變態之崇”,“結構精絕,變化無端”。楊守敬《學書邇言》說“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沈曾植《海日樓札叢》則說“風力危峭,奄有鍾梁勝景,而終幅不染一分筆,與北碑他刻縱意抒寫者不同。”自然磨泐形成的斑駁石花,更給《張猛龍碑》增加了幾許含蓄高深和神秘莫測。清代至今學習此碑而受益者眾,如趙之謙、弘一等,足證康氏推崇之不虛。

3。 摩崖

《石門銘》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刻,由太原典籤王遠書丹,武阿仁鑿刻於陝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漢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險要的隘口,絕壁陡峻,山崖邊水流湍急,很難架設棧道。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下詔在最險之處開鑿穿山隧道,歷時六年而成,古稱“石門”。東壁長16。5米,西壁長15米,南口高3。45米、寬4。4米,北口高3。75米、寬4。1米,隧道與棧道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褒斜石門是世界上較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後漢開鑿石門道破廢,本崖文即記述了北魏重修褒穀道的原因、經過與結果,傳頌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詔遣左校令賈三德”重開褒斜道的盛舉。《石門銘》全文融記事、頌功、寫景和抒情於一體,是石刻銘文的代表作。

寫好魏碑,必看!

《石門銘》

4。墓誌

隨葬記載墓主傳記的文字。多刻於石和磚上,個別以鐵鑄或瓷燒成。內容包括姓名、家世、生平事蹟和韻語頌辭等。東漢晚年和西晉墓中或有與墓誌相近的方版和小型墓碑,但皆不自名墓誌。北魏以後,方形墓誌始成定製。下底上蓋,底刻志銘、蓋刻標題。所記內容真實,可作歷史資料,也是確定墓葬年代的依據。

埋入墓中的記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蹟的文字。由於在志文之後附有用韻語所作之銘,故又稱為墓誌銘。一般多刻於石上,也有寫刻於磚上的,還有個別的是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中國墓誌約起源於東漢時期,魏晉以後盛行。日本、朝鮮受中國的影響也有墓誌,日本的最早出現於奈良時代前期。

寫好魏碑,必看!

《元萇墓誌》

河南洛陽出土的漢延平元年 (106)賈武仲妻馬姜墓誌,雖不自稱為墓誌,但所記的內容已與墓誌相近。江蘇邳縣元嘉元年(151)繆宇墓後室石門上方所刻的題記,有官職姓名、死葬日期、韻語頌辭,實為後世墓誌銘之濫觴。當時由於盛行在墓前立碑,故此種埋入墓中的石刻文字是很少見的。魏晉時期嚴禁在墓前立碑,而埋入墓中的小型墓碑的數量增多,如洛陽出土的永平元年(291)徐夫人菅洛墓碑、元康元年(291)成晃碑,形式和內容都與地面上的墓碑相同,只是形體縮小而已。其後,有作圭形的,如洛陽出土元康九年徐美人墓誌;有作豎長方形的,如北京出土的永嘉元年(307)華若墓誌。它們都自稱為“銘”,因為志文後皆有四言韻語組成的“頌”辭。也有比較簡單的,只記姓名和卒年的,如江蘇鎮江出土的昇平元年 (357)劉尅墓誌。自稱為“墓誌銘”的是山東益都出土的劉宋大明八年 (464)《劉懷民墓誌銘》,這是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墓誌銘。6世紀初的南北朝後期,墓誌逐漸定型,志石多呈方形,志蓋多呈盝頂形,也有個別作龜形的。墓誌蓋在南北朝時期尚不普遍,隋唐以後,志蓋相合,遂成定製。

二、魏碑的主要作品

這裡收集的魏碑作品,大多是近現代書家學習、倡導的,也是魏碑初學者入門所必須臨寫學習的作品。鄭文公碑。即《魏兗州刺史鄭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宣武帝永平所年(公元511年)刻。書寫者是鄭羲的兒子鄭道昭。書法多用圓筆,變化巧妙;結體寬博,氣魄雄偉。清代包世臣說:“北碑體多旁出,鄭文公字獨真正,而篆勢分韻草情畢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畫本石鼓,與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體近易見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寫好魏碑,必看!

《張黑女墓誌》

張黑女墓誌銘。又名《張玄墓誌》。原石不復存在,清道光年間何紹基於山東發現此碑裱本而聞世。因海內孤本,故極為珍貴。現藏上海博物館。張黑女墓誌銘》書於北魏晉泰元年(五三一),是北魏晚期精美之作。此碑運筆中側互用,逆筆中鋒,藏露皆備,有剛柔相濟的圓潤之趣。其結體呈橫勢而寬綽,含有一定隸意。清何紹基評雲:“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神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

張猛龍碑。運筆剛健挺勁、斬釘截鐵,可看作是《始平公》的風格的延續和發展。如橫、直劃的方筆起筆,折處的方稜及三角形的點等,都保留了《始平公》的舊貌;但也並非筆筆都方,而是變化多端,有方有圓,比《始平公》更精美細膩。此外,較之早期魏碑,我們不難看出魏碑由粗到細的演變過程。

《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康有為稱龍門石刻“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規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龍門石刻中的代表作。還有孫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楊大眼造像、魏靈藏造像等都是《龍門二十品》中的精品。

瘞鶴銘。南北朝摩崖刻石。刻石的時代和書寫者的姓名,向來沒有定說。《瘞鶴銘》的原刻,在江蘇鎮江焦山崖石上,曾崩落在長江中。清代康熙中,移置在山上的定慧寺。銘文筆勢開擴,點畫飛動,前人評價很高。北宋黃庭堅愛臨此銘,他的詩有“大字無過瘞鶴銘”之句。

爨寶子碑。南朝沿襲晉制,禁止立碑,故碑刻極少,而云南“二爨”(《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可謂燦若星辰,光耀夜空。《爨寶子碑》是雲南邊陲少數民族的首領受漢文化的薰陶,仿效漢制而樹碑立傳的。此碑刻於東晉大亨四年(405)。書體是帶有明顯隸意的楷書體。碑中一部分橫畫仍保留了隸書的波挑,但結體卻方整而近於楷書。用筆以方筆為主,端重古樸,拙中有巧。看似呆笨,卻飛動之勢常現。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此碑為“端樸若古佛之容”是很恰當的。

還有一種字型叫新魏體,作為美術字的一種,這裡就不說了。

三、魏碑的臨習

學習魏碑,現在書店的輔導書、各種碑貼很多,包括現代人臨寫的字貼都能買到。一般的臨寫要求,大家可以參考學習資料,它上面的方法、要領都很好,很實用

魏碑從用筆、筆法上可分為方筆為主、圓筆為主、和方圓相兼幾種。臨習魏碑,可根據各人愛好,選取一兩種碑貼,喜歡方筆,可選《龍門二十品》。喜歡方而古拙,相近隸體的可選爨寶子碑。喜歡圓筆的可選鄭文公碑。而方圓相兼、精美細膩的則為張猛龍碑和《張玄墓誌》等。學習書法有兩種打算:一是基礎培養,學點特長。二是興趣發揮,長期鑽研。如果從長期鑽研,提升書法造詣來講,則應遍臨、多寫,融會貫通。

學習魏碑,我個人的體會,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筆意。魏碑用筆彼為講究,方圓用筆要把握好,與“唐楷”純中鋒不同,有中有側,要寫出魏碑的風格、筆意,運筆轉折要把握好。

2。筆勢。“體兼隸楷”,“隸中有楷”,“楷中有隸”。魏碑產生的年代介於漢隸、唐楷之間,字中略帶隸意。筆取橫勢,一般橫寬於豎高。

3。筆力。雄強蒼勁有力是魏碑的一大特色,下筆要力透於紙,不是一劃而過,要凝神於筆,用力於毫。

4。筆厚。魏碑的風格是凝重而不單薄,字寫得要有厚度,切忌寫成像割下的鐵板,沒有立體感,這也是初學者最宜犯的毛病之一。

我將寫魏碑的體會大致歸納為五句話

不可扁:魏碑的方筆,不就將筆短舔扁,而是靠運筆產生的。

用筆轉:橫拖堅抹是初學者常見毛病,其實寫魏碑的訣巧在用筆,起折、收筆,講究筆的運轉。

字不僵:魏碑不能寫僵,要有靈氣,上下筆劃要顧盼相應。

力透紙:寫魏碑用力,不是用死勁,要將力用於筆豪,“凝神於筆,用力於毫”,如太極拳,看似無力,其實內力深厚。

白計黑:魏碑筆劃粗壯,筆劃多的字往往容易筆劃重疊,所以要以空白來安排筆劃。

四、現代魏碑書家的藝術風格

近現代書法家,對魏碑甚為推崇,臨學者眾多,尤以我國北方地區更興,也許雄強古樸的魏碑與北方人豪放的相符,有較高造詣者也為數不少。如南京的蕭嫻為康有為的學生,用筆瀟灑中參透魏碑的筆意。武中奇,慰天池等書法造化出奇,凝神透勁,其魏碑味道仍是很濃的。他們書法之高,在於取魏碑之神,而創造出有自已個性特色的藝術境界。書法的最高境界在於入門而取形,出門而取神,在神似中彰顯個性特色。嶺南、港澳地區重視文化藝術品位,許多店名、品牌都用書法字,魏碑體也是常見的,像爨寶子、始平公體的字用得也多,很有韻味。不像內地,多以電腦字常見了。

Tags:魏碑墓誌造像始平公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