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北曲是宋元時期的嗎宋遼金元時期的音樂_ 向陽光_ _ _ _ _ _ _ _ _

由 向陽光 發表于 藝術2021-06-01

簡介宋代文人創作的詞曲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按題材風格可大致分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兩類:婉約派的詞內容多為男女相思離別之情的抒發,風格纖弱柔婉,講究音律與曲調的配合,以與音樂關係密切的詞人柳永、周邦彥(1056—1121,北宋著名詞人

北曲是宋元時期的嗎

宋遼金元時期的音樂(一)

向陽光

一、歷史概述

公元960年,(太祖趙匡胤)建立宋王朝。宋朝分

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兩個時期。在宋朝建立政權之前,東北松花江及黑龍江下游一帶由唐末興起的契丹人控制,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複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到1125年,為女貞人所取代,國號為金(1115—1234);並隨即進攻北宋,(高宗趙構)南逃,把首都從汴梁(今開封)遷到臨安(今杭州),形成了南宋和金長期對峙的局面。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宋高宗趙構

十二世紀中期,新興的蒙古族又推翻了金的統治,並先後滅了西夏等幾個少數民族的政權,不久引兵攻宋,戰爭延續了二十多年,終於統一了全國,建大都於現在的北京,國號為元(1206—1368)。

宋遼金元時期,商業資本有進一步的發展,城市繁榮,市民階層日益壯大。

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音樂也空前繁榮起來,

為適應城市人民文化需要而興起的戲曲、曲藝等市民藝術也得到了更加迅速的發展。當時在汴梁、臨安等大城市裡,除茶樓、酒肆裡經常有歌妓賣唱外,還有許多供遊樂的去處,稱為“瓦舍”。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在瓦舍裡設有專門供各種戲曲、曲藝表演的固定場所,稱為“勾欄”。例如在北宋汴京的幾個瓦舍裡就有這種勾欄五十餘座,而臨安城內外的瓦舍曾多達二十三處,其中僅北瓦一處就設有勾欄十三座。在這些瓦舍、勾欄裡,經常表演著各種音樂歌舞和戲曲節目,如雜劇、院本、南戲、傀儡、影戲、唱賺、諸宮調、鼓子詞、小唱、散樂等。

中國音樂進入以民間音樂為主流的時代,

音樂主流也由歌舞

伎樂

形態轉型為戲曲、說唱等音樂形態。

同時,

由於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入侵,宋朝以漢族文化為正統

文化

,提倡復古,反對外來音樂,使西域歌舞

在中原地區流行的盛況

不復存在。

因此,宋朝的音樂形態轉型成為不可逆轉的現象。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自宋代起,社會音樂活動的重心由官廷走向世俗。北宋已出現了市民音樂活動場所“勾欄”、“遊棚”。適合於市民和文人趣味的諸如詞調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得到了尤為迅速的發展。

二、詞調音樂

詞調音樂,由於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愛好,故而,在宋朝是一種流行的歌曲形式。詞調音樂為“詞”與“樂”兩部分,“詞”是它的文學部分,是詞人作的長短句;“樂”則是它的音樂部分。詞調音樂為入樂的長短句詩歌體裁,多采用依曲填詞的創作方式,源於晚唐五代。由於長短句歌詞有助於樂曲節奏變化多樣,情感表達更自由靈活,故此,宋元的城市小曲,已完全轉向了以長短句為主的形式,在文學史上稱為“詞”。由於教坊樂工和民間藝人都樂於演唱這種長短句歌曲,文人們也競相仿作,以供樂工的需要,從而出現了一個詞體歌曲極其繁盛的時代,因而在宋元其間開創了“宋詞元曲”的新時期。

宋代是詞體歌曲創作的黃金時代,人們常用詞調多達八百多數首,其曲調一部分來源於傳統及當代流行的民歌、小曲,如《憶江南》、《柳青娘》等;另一部分來自唐代歌舞大麴的部分段落,如《陽關引》、《傾杯序》、《水調歌頭》、《聲聲慢》、《調笑令》等;以及少數民族和外來音樂,像《菩薩蠻》、《蘇慕遮》等。宋代文人創作的詞曲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按題材風格可大致分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兩類:婉約派的詞內容多為男女相思離別之情的抒發,風格纖弱柔婉,講究音律與曲調的配合,以與音樂關係密切的詞人柳永、周邦彥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1056—1121,北宋著名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曆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讚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他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為代表;豪放派詞曲開拓了詞的表現內容,打破了過於嚴格的音律束縛,風格雄健粗獷,發軔於北宋的蘇軾,繼之以靖康之難之後的一批南宋愛國詞人如辛棄疾、陳亮、張壽祥、岳飛等。宋人俞之豹在《吹劍錄》中曾將兩派詞風作了形象比較:“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艻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詞體歌曲有“小令”和“長調”之分。小令亦稱令曲,演唱特點是“驅駕虛聲,縱弄宮調”,故謂之“嘌唱”。長調又叫慢曲,歌詞都在九十字以上,曲調多取自唐宋大麴中的結構部分如曲破、慢曲、袞、殺袞等,也有運用坊曲(民歌)改編髮展而成的。唱慢曲常自己拍板,謂之“小唱”。其特點是“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唱”。

相傳最早制慢曲的為北宋詩人柳永,他的詞曲比較通俗,因而傳播極廣,有人曾讚譽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其後蘇東坡、秦少游、黃山谷、周邦彥、趙令疇、晁瑞禮等人也都作了不少慢曲。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在金兵南侵之際,也出現了不少表現民族精神的詞作,比較突出的有辛棄疾、岳飛、陸游等。在範大成、姜夔等的詞作中,也有一部分表現了愛國的內容。

宋代詞與樂的創作形式,一般認為主要是依曲填詞,也可以據其不同的創作方式,細分為由樂定詞、依詞配樂、自度曲三種。其中的自度曲,在當時的詞樂創作作品中,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它須由精於文學創作、又通於音律的藝術家來完成。詞樂又稱曲子詞。曲子的體裁有令、引、近、慢等不同的類別,標誌著長短不一的曲體。同一詞牌,可以有不同體的變化,如“減字”、“偷聲”、“攤破”、“犯調”等等。

也就是說:一般詞體歌曲,都是按某種既有曲調填上新詞而成,但也有一些是先作好歌詞,再由樂工另配新曲的,當時稱為“度曲”。有一部分是懂得音樂的詞人,也常常自己創作新的詞牌曲調,即自己作詞配曲(自制新曲)。這種新創的歌曲,則稱之“自度曲”。如周邦彥、姜夔(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等都作有自度曲。由於唐宋“曲子詞”的曲譜至明代大抵失傳,故而南宋姜夔(注:現存詩180餘首,詞80多篇。詞樂《白石道人歌曲》是他遺留至今的唯一的一部歌曲集子。詞樂《白石道人歌曲》這部歌曲集中用三種記譜法記寫了三類不同形式的歌曲。包括:祀神曲《越九歌》10首,用“律呂字譜”記寫;琴歌《古怨》1首,用“減字譜”記寫;詞調歌曲17首,用宋代“俗字譜”記寫;在17首詞調歌曲中,《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玉梅令》三首是他的填詞之作,其餘14首作品都是“自度曲”。他在《長亭怨慢》小序中說:“予頗喜自制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因此,姜夔的自度曲,實際上就是宋代的創作歌曲),其中的詞樂《白石道人歌曲》裡遺留的曲譜就成為我國古代音樂中極其珍貴的文化財富。顯然姜蘷就是“自度曲”最有代表性的作者。他的作品有《楊州慢》、《淒涼犯》、《杏花天影》、《鬲溪梅令》(注:《鬲溪梅令》,據作者說,這首歌曲是1136年冬天,他從無錫回到浙江時所作。曲分上下片,兩片曲調基本相同,只第一句後部略有變化,稱為“換頭”,這是詞體歌曲的典型結構)等十四首,均載於《白石道人歌曲》,並注有“俗字譜”(古工尺譜),尚有樂譜流傳至今,用當時流行的“管色譜”記聲,是宋代詞調音樂的珍貴遺產,也是音樂史上極其寶貴的資料。他的代表作品有《楊州慢》、《杏花天影》、《鬲溪梅令》等。姜夔的“自度曲”詞樂渾然一體,風格委婉抒情、清新典雅;在旋法、結構、調式、轉調等技巧處理上精緻細膩;他的作品多用七聲音階,四度與七度音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常引用升高的商、徵或宮等變化音。從而使曲調賦予一種獨特而又深遠的意韻。

宋代的婉約派講究音律與曲調配合,豪放派卻打破了嚴格的音律束縛

元代流行的散曲直接繼承宋詞音樂傳統,同時又吸收了其他民間曲藝形式。它多根據宋元雜劇曲牌填配新詞,但不同於表現曲折故事的雜劇,而是以清唱形式抒發個人情懷,透過對某種情景的描述表達作者的內心感觸。音樂重在優美抒情,不求戲劇性效果,形式有單首曲牌的小令如《天淨沙》,以及由多首同一宮調的曲牌聯綴的套曲,像馬致遠的雙調《夜行船·秋思》,就是由引子《夜行船》,正曲《喬楂》、《慶宣和》、《落梅風》、《風入枕》、《撥不斷》和《離亭雁帶歇拍煞》七支曲牌組合而成。散曲音調上有南、北曲之分。南曲用五聲音階,字少聲多,較為婉轉;北曲用七聲,字多聲少,曲調簡樸而高亢。唱時一般以絃索、笙、笛、拍板等樂器伴奏。

Tags:音樂歌曲度曲詞調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