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由 重逢的情話 發表于 藝術2021-05-29

簡介複雜的的民族認同丨汶川地震後重建的現代羌城王明珂對羌族的研究,還深入到族群認同這個當下熱門的研究領域

羌族什麼鼓

《羌在漢藏之間》撰寫於2003年,是中國民族史研究領域,最近十多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羌在漢藏之間》吸收了很多民族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和現代族群理論。這篇文章將為我們解讀《羌在漢藏之間》的獨特貢獻。

原著與作者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羌在漢藏之間》,2009 年出版的簡體版封面

《羌在漢藏之間》是一本羌族民族史,同時也是一本羌族民族誌。

全書分三部分,分別從社會、歷史以及文化三個方面來解讀和透視羌族的形成及其歷史。作者透過長時段的調查和多層次的探討,展現了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變遷,以及中華民族融合的過程。從中也可以看出學術界對民族史,以及對中華民族歷史的新的思索方向。

和傳統的歷史寫作不同,《羌在漢藏之間》除了傳統的對歷史文獻的梳理和再詮釋,作者還在大量的田野調查基礎上,充分發揮理論專長,把已被學界熟悉的羌族的“民族史”,寫成了一個全新的正規化。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王明珂

作者王明珂,1952年出生於臺灣,1992年因羌族的歷史研究,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為進一步研究羌族,王明珂博士畢業後,從1994年開始利用寒暑假時間,持續到川西北的羌族聚居地區做田野調查。王明珂有紮實的現代人文學科的理論素養,在集體記憶、口述歷史、族群認同、族群邊界這樣一些理論、方法的指引下,王明珂逐步構建了他的中國民族史的理論體系。1997年完成的《華夏邊緣》,是對羌族和中國民族史的一次影響深遠的梳理。6年後的《羌在漢藏之間》又從更積極的構建的角度,進一步完善了他對羌族的歷史表述。

古老而嶄新的羌族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羌族兒童。拍攝於1934 年,攝影者莊學本是

現代羌族的“發現”者之一

要介紹《羌在漢藏之間》這本書的簡要內容,我們先從羌族這個話題開始。

羌族是個古老的民族,同時,她也是個嶄新的民族。

她古老的一面,從“羌”這個民族稱謂,就可以看出。東漢的《說文解字》說,“羌,西戎牧羊人也。”羌,是一個象形文字,是“人”和“羊”的合體,近代發現的商朝的甲骨文裡有這個字,說明在當時就已經有“羌”這個民族或者族群。至於現代的羌族,即我們都熟悉的56個民族中的“羌族”,則源於近代的發現,以及民族國家的現代建構。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羌族碉樓

特別重要的一個時間點是1956年新中國的民族識別。透過政府組織的民族識別,透過語言、歷史、文化、體質等識別要素的梳理,羌族作為一個單一的現代民族的身份,得到了國家的確認。換句話說,

現代的羌族,跟中國很多少數民族一樣,其現代的民族學知識,基本都是來自於近百年來的積累。

事實上,我們當下所討論的民族,是現代學術表述出來的民族,它不等於古代民族。這種不同,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古今之別,更是表述主體,以及表述正規化的不同。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岷江

對現代羌族的基本描述,離不開它的生態背景。一般認為,羌族聚居於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中,即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茂縣、理縣、松潘和地屬綿陽市的北川等地。

在上述地區的羌族,自稱“爾瑪”或“爾咩”,他們居住的岷江上游地區地貌多為山溝,盛產林木、藥材(比如川貝、蟲草等)、菌類和野生動物。羌族村寨多建於緩坡處,寨民在此開闢梯田。農業是羌族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但由於農業獲利不多,當地人還向山林“找錢”,即採集菌菇、放羊、養豬、打獵或者採藥等。

岷江流域的山溝中垂直分佈的山田、森林、草場構成豐富的經濟資源和立體空間;另一方面,溝與溝之間因高山隔阻,交通困難,這又使得溝中的村寨居民成為相當孤立的人群(北川地區海拔較低,情況較為特殊),進而造成了羌族內部文化和認同的差異。

王明珂筆下的羌族文化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羌族刺繡

在大量的訪談和調查基礎上,王明珂對羌族的文化做了細緻的總結。

羌族內部文化的差異,放在更大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觀察,呈現出某種“規律”。羌族的西面、北面主要分佈有藏族,而東面、南面則主要是漢族。於是,

王明珂總結說,羌族,像是漢、藏間的變色光譜,愈往東南,這兒的羌族便愈像漢族;愈往西北去,當地的羌族就愈像藏族。

把羌族,及其文化放在漢藏兩大民族(文化)系統中看待,是王明珂這本書的一個重要貢獻,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我們熟悉的“藏彝走廊”這樣的說法的迴應。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身穿民族服裝的羌族女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明珂還注意到羌族內部與性別有關的文化差異。羌族人同時講漢話和“鄉談話”(羌語)。他們內部的語言,不僅有地域性差別,甚至男女的語言使用也有不同。

羌族人一般認為男人的詞彙多而靈活,這大抵是因為男人可以外出謀生,見識較廣;女人的語言則保守而具地方特色。

王明珂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對我們認識今天女性在民族文化的傳承方面的角色,是有益的提醒。事實上,在中國很多地方,不止羌族,也不僅限於語言領域,女性的文化角色,幾乎都扮演更加“傳統”的一方。比如,民族服飾方面,女性穿民族服裝,而男性穿流行服裝的情況,就比較普遍。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羌族寨門上的圖騰

王明珂透過考察口述形態的歷史,探尋羌族群眾的集體記憶。

王明珂總結出羌族地區“民間”歷史有兩種模式--英雄祖先與兄弟故事。

“英雄祖先”式的傳說故事,主人公有周倉、孟獲,也有李冰、樊梨花,以及著名的大禹。像李冰、大禹,原本可能是外來的“拯救者”,但現在也被羌族視為自己的民族英雄。另一種“兄弟故事”模式,大概就是把本村或本家族的歷史緣起,追溯到一個遙遠的祖先,這個祖先又與其他村、其他溝(溝也是岷江流域的地理單位),或者其他家族的祖先構成兄弟關係。這種兄弟故事,不僅解釋了歷史,也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羌族內部的認同。

王明珂的創見的確很有說服力,後來王明珂把這兩種套路擴充套件為中國古代一般性的歷史觀。

複雜的的民族認同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汶川地震後重建的現代羌城

王明珂對羌族的研究,還深入到族群認同這個當下熱門的研究領域。族群認同,通常都要樹立“他者”。這個他者,有時候是其他民族,有時候是本民族的其他支系,甚至同一個支系內部,因為地域、文化、經濟生活等方面有一定差異的不同族群間,也互為“他者”。

王明珂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概括為“一截罵一截”。

山溝裡的羌族人會“罵”上游的人為“蠻子”,而上游的人繼續“罵”更上游的人。這個表象的背後,是生活在岷江峽谷、漢藏兩大文化系統之間的羌族獨特的認同現象。整體來說,羌族對於跟自己生活發生密切關係的河流(山溝)下游的漢族,持有正向的價值觀。一些羌族老人,還宣稱自己的祖上是從外地遷來的漢人。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這種族群認同也表現在族群的稱謂上。羌族對於自己,以及他們所認同的人,會稱之為“爾瑪”。有學者把這個視為羌族的自稱,但這個“自稱”顯得有些例外。因為一方面,“爾瑪”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邊界,另一方面,這個詞彙裡,“爾”是漢人的意思。所以,

“爾瑪”這個詞更像是指一部分傾向於漢文化認同的人。

王明珂的研究反映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岷江流域羌族的複雜的一面。民族認同,是不斷變化的現象。在最近一些年,特別是2008年後,隨著文化旅遊,以及災後重建的推進,羌族內部的認同,恐怕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原著與作者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三十七期丨《羌在漢藏之間》第一回

羌族男性的民族服裝

民族認同,還可以放在一個更廣泛的文化變遷的角度考察。

中國的少數民族,無論是羌族,還是其他民族,都正在經歷複雜而激烈的文化變遷,所以,認同自然也隨著變化。

新一代的羌族人(王明珂的調查很多是基於當時老一輩的羌族人)對於民族認同、歷史記憶,以及羌族歷史的書寫,是否已經發生了新的改變?

圖片來源: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路

《羌在漢藏之間》除了描繪了羌族的歷史與現在,也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路徑:隨著時間流逝,民族在發展、變化,歷史的探究也要與時俱進。

Tags:羌族王明民族漢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