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篆刻人物】三十五舉是誰編寫的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展篆刻教育

由 談藝錄 發表于 藝術2021-05-23

簡介到了漢印,才真正發展成為“字皆方正,近乎隸書”的繆篆,字形方方正正,如圖:(漢印裡的篆書:武陵尉印、淮陽王璽)接著,吾丘衍又說:後人不識古印,妄意盤屈,且以為法,大可笑也

三十五舉是誰編寫的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展篆刻教育的人是元末的吾丘衍(1272-1311),吾丘衍是浙江龍游人,後來流落錢塘,以教書為生,他是殘疾人(眇一目,跛一足)。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吾衍,吾丘衍)

或許正因為他是殘疾人,所以他把精力全部用到了做學問和藝術研究方面,他一生嗜古,學問淵博,通經史,諳音律,工篆隸。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全面系統整理篆刻知識的篆刻理論家。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右下角拄拐者就是吾丘衍)

吳丘衍最大的好處,在於他願意將自己所學所知分享出來,傳承下去。他20多歲時就在杭州生花坊開館授徒,學生最多的時候達到數十人(那是最早的篆刻學習班),授課的內容除了篆書、篆刻之外,還包括經史、音律等,篆刻相關的,當然包括寫篆字、篆印稿等內容。

既然要教學,就需要教材,他是第一人,前無古人,要教材就得自己編,這就有了史上第一本篆刻教材——《三十五舉》,也正因為這是第一本系統的篆刻教材,後世的所有篆刻大家,一路傳承下來,後世所謂的正統篆刻路子,實際上都受到《三十五舉》的系統影響(雖然《三十五舉》所列內容並不絕對正確,藝術並不是自然科學),那麼,對於篆刻初學者來說,追本溯源,認真學習《三十五舉》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或者說,學好了《三十五舉》,一個初學者才能真正走上篆刻“正道”。

《三十五舉》的“舉”,就是“提出”,就是舉例說明,你看,後世有個成語,叫“多此一舉”。用的意義相同。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三十五舉》書影)

三十五舉,前十七舉(上半部)講如何寫篆書,我們預備放在書法部分說。十八舉後(下半部)系統說篆刻,從今天開始,我們一段一段來說說下半部:

今天說十八舉:

十八舉:漢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與隸相通,後人不識古印,妄意盤屈,且以為法,大可笑也。多見故家藏得漢印,字皆方正,近乎隸書,此即摹印篆也。王俅《嘯堂集古錄》所載古印,正與相合。凡屈曲盤迴,唐篆始如此,今碑刻有顏魯公官誥尚書省印,可考其說。

《三十五舉》這一舉說的是

字法

(或者說篆法),這是篆刻最基層問題。顯然,吾丘衍這裡說得不準確,因為我們知道,漢印所使用的篆書,並非是秦印裡的摹印篆,而是繆篆。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漢印裡的篆書,中勳私印)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中勳私印,方方正正的繆篆)

繆篆的每個字都方方正正,這一類印,佔漢白文印的絕大多數。

但秦印的字形並不方正,如圖: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秦印:昌成裡印)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秦印裡的篆書:豎長方形)

顯然,繆篆和摹印篆二者是有差別的:摹印篆是豎長方形的,而繆篆基本字形正方。

再舉更多的例子:如秦印裡的文字,字形豎長方形: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秦印裡的篆書:上林郎池、修武庫印)

瘦長的小篆字形特徵,在秦印摹印篆裡仍有若隱若現的保留。

到了漢印,才真正發展成為“

字皆方正,近乎隸書

”的繆篆,字形方方正正,如圖: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漢印裡的篆書:武陵尉印、淮陽王璽)

接著,吾丘衍又說:

後人不識古印,妄意盤屈,且以為法,大可笑也。

這是吾丘衍對唐宋疊印審美的全盤否定。因為唐以後,隨著造紙術的成熟,印章多使用朱文,而為了使印面上的空間更富有裝飾性,人們多將文字的線條盤屈起來,佔滿印面,如圖: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唐印:中書省之印)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宋印:御府圖書)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明代:皇貴妃圖書)

在唐、宋、明印裡,篆書用字是盤曲的、排疊的;印面空間的處理,也以填滿為主。吾丘衍所的“

凡屈曲盤迴,唐篆始如此,今碑刻有顏魯公官誥尚書省印,可考其說。”

即指此類印。

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為什麼值得一說再說

(宋印印面:積善餘慶)

初學篆刻,首先解決的就是在刻制漢印白文印式、漢朱文印(初學篆刻,這兩種印式,仍然是最主要的兩種印式,因為需刻姓名章更多)。初學篆刻選用篆字時,一定不能學唐宋印裡的疊篆篆書字形,要認真理解漢印繆篆的“方方正正”,老老實實查繆篆字典。

同時也要認真理解漢印空間處理上的“任疏任密”,最大限度保留漢印的樸拙氣息,儘可能地避免線條的裝飾性。但在刻朱文印時,卻可以思考應用線條排疊的原理。關於唐宋印的好處,浙派大師丁敬曾寫詩說:“

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

”關於這一點,以前詳細說過。

關於審美,總是多樣的,精金美玉和野山荒原兩極都是美的,錯採鏤金和芙蓉出水的兩極也都是美的,兩極之間又有大量的審美風格。但關於篆法和字法,卻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打好字法篆法的基礎。我們想,吾丘衍把這一條放在篆刻內容的第一條顯然有他的道理。

所以,學篆刻,吾衍的《三十五舉》實在值得一說再說……

Tags:篆刻丘衍漢印三十五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