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由 陝西文旅 發表于 藝術2023-01-24

簡介幾十年前大家都沒得消費,穿著相似的衣服,生產者的身份更加突出,“生產”這件事情實現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生產什麼”定義著這個人是誰

消費的定義是什麼

有這樣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在一些描述70年代的影視劇中,人們的吃穿用度都差不多,相互介紹裡最重要的內容是職業——老師、車間工人、幹部等等。

而現在呢,人們在街頭相遇,身上是什麼牌子的衣服和包,品位風格如何,價值如何,彷彿比職業更能說明一個人的身份。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幾十年前大家都沒得消費,穿著相似的衣服,生產者的身份更加突出,“生產”這件事情實現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定位,“生產什麼”定義著這個人是誰。

而現在, 哪怕一個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們也會更加在意他消費了什麼。

因為消費的選擇變多,於是選擇什麼代表了品味;消費的檔次變多,於是對應哪檔代表了階級;同時消費的目的變多,於是“為什麼消費”又展示了生活片段。

然後我們就發現,比起“生產什麼”,“消費什麼”開始成為一個人是誰的新定義。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城市生活的重心漸漸從生產轉向的消費,而伴隨著這一過程不可忽略的是——“網購”誕生了,它牢牢紮根,迅速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深刻的影響著這一程序,給城市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

我家的第一單網購商品,是一件衣服。

那件衣服的樣式並不十分罕見,稍微大一點的商場都會有,在網頁上看是非常漂亮的紅色。它以一個驚人的低價獲得了媽媽的青睞。然後她用一種我當時並看不懂的方式完成了付款。

那件衣服歷時一週才到達我家,是紅色,有微小的色差,布料非常舒適柔軟,尺碼合適,價效比感人。

從此媽媽就成為我們家最權威的網購專家。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而等到我讀大學,擁有了自己的網銀賬號,有權獨立進行網購時,淘寶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日常的網站,很少有人還會懷疑線上支付的安全性,幾乎所有大學生都開始習慣網購。

然而事實證明,離開了權威網購專家我媽,我完全無法在眼花繚亂的網頁中找到最適合我的、描述最誠實的、價效比最高的商品。

我在大學期間買了無數件異常便宜但只穿兩次就會被束之高閣的衣服。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電商的更新升級比我讀書升級快多了。當我大學四年讀完的時候,移動支付、快遞和跨境電商已經初露鋒芒。

畢業後我去外地工作,並且企圖把我的小被子一起帶到上海,媽媽及時發現並制止了我的憨憨行為。

她恨鐵不成鋼道:“這有什麼好背來背去的?能睡出花嗎?”

我吞吞吐吐:“不想再買新的了,沒啥必要。”其實是因為剛畢業,囊中羞澀,希望儘量節省開支。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媽媽一眼看穿了我,說:“你去就是了,我寄給你。”

到上海的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個巨大的包裹。媽媽在網上買了一個床墊,一床被子,直接填了我的地址。貼心又溫暖的照顧了我剛畢業時全然沒有必要的要強的心。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現在,我們可以在地鐵上完成一個家用電器的購買;可以在下午茶的時間裡完成一份禮物的選購;可以在等待電影開場的十分鐘裡,用更便宜的價格下單剛剛在商場試好的衣服;甚至可以在做飯等油熱的間隙,選購突然垂涎的某包醬料。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更多更新的電商出現了,它們瓜分著不同的領域,衣服、化妝品、包、鞋子、日用百貨、生鮮超市、家用電器等等。

消費早已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對幸福感和得到感的置換。

你的消費觀,正在定義“你是誰”?

購物節的定期、定時狂歡,更加明確的展示著這種置換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消費到底能帶來什麼,它能定義誰?這個問題太遠也太大,眼下,不妨先回答這個問題:

又到雙十一了,你都做了哪些“剁手功課”?如果還沒想好,不妨?

Tags:網購消費衣服電商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