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3-01-21

簡介展覽現場清中期雙鳳日月增輝圖龍被中國紡織史的“活化石”海南島黎錦紡、染、織、繡技藝是黎族人傳承了3000年的古老技藝,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

黎族有多少年的歷史

海南島黎錦紡、染、織、繡技藝是黎族人傳承了3000年的古老技藝,被譽為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9月28日,“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對外展出。展覽用百餘件文物展品呈現了這一獨具特色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黎錦紡染織繡技藝。

展廳內,該項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土生土長的黎族織娘符林早現場展示黎錦技藝。透過她簡單質樸的描述,讓人感受到,對於黎族人而言,黎錦不只是服飾、被品等生活日用,它也是黎族文化的載體,是濃縮了黎族歷史與文化的獨特“史書”。展覽持續至12月25日。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黎族織娘符林早現場展示黎錦技藝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作品清中期雙鳳日月增輝圖龍被據主辦方介紹,在上海舉辦“黎錦紡織文化展”,其中有著獨特的意義。上海是黃道婆的故鄉,元初她回到家鄉,把海南黎族的先進紡織技藝傳入江南,從此機杼大行,漸為全國之用,遂爾衣被天下。上海與海南自古以來便因紡織文化而結下淵源,此次展覽是瓊滬兩地跨越時空的相遇。展覽包含“百世經緯”、“手經指掛”、“錦輝若雲”與“世界非遺”四個部分。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清中期雙鳳日月增輝圖龍被

中國紡織史的“活化石”

海南島黎錦紡、染、織、繡技藝是黎族人傳承了3000年的古老技藝,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黎族人紡紗、織布的原料是海南特有的吉貝棉,又稱海島棉。染料也源自熱帶雨林豐富的植被資源。三國吳國人萬震在《南洲異物志》中就曾記述黎族先民已會用吉貝作“五色斑布”。相傳,一位姑娘上山穿的白筒裙被植物的汁液染上斑斕的顏色,十分漂亮,黎族人從中逐漸摸索出利用蘇木、黃姜、藍靛草、谷木、牛錘木和楓葉將紗線染成紅、黃、藍、綠、棕和黑等顏色。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德文版《海南島民族誌》黎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黎錦圖案是黎族各方言的標誌符號,這些原始的文化符號,記錄了黎族各方言區的文化生態,生動體現了黎族的生產活動和民俗風情,每一幅黎錦都是一個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黎錦是濃縮了黎族歷史與文化的獨特“史書”。

黎族婦女織錦以棉麻為原料,用軋棉機去棉籽;用彈棉弓彈棉花;用卷筵和紡輪或腳踏單錠紡車紡紗;用導紗架導紗。以植物和礦物質為染色原料,染各種棉麻線;用踞腰織機、水平織機織錦;用繡花針刺繡。經過了一整套系統的工藝過程, 最後成為絢麗的黎錦。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紡車傳統的手工織錦需要坐在地上,腰上纏著腰織機的一端,足尖撐起另一端腳踏棍,雙腿伸直,時間久了,腿麻腰痠。過去幾十年,在時代的變遷與傳承人群的日漸式微下,黎錦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一度瀕臨滅絕。

2006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別具一格的紡染織繡技藝

作為被世所公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黎錦紡織技藝有什麼特別之處,又有哪些文化內涵?

海南省博物館研究員王翠娥是研究少數民族紡織的專家,她告訴澎湃新聞,從工藝方面來講,黎錦主要有紡、染、織、繡四大工藝,它的四大工藝跟其他地區的紡織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紡”,其它地區也有“紡”,但是黎族紡織除了較為普遍的手捻紡輪,還有單錠腳踏紡車。當年黃道婆到海南去學習紡織技藝,把海南黎族的單錠紡車帶入江南帶到上海地區,改良成三錠腳踏紡車(相當於一個人可以紡三個錠),大大提高了人員的工作效率,成為黃道婆改良最成功的工具。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石拍再說“染”,黎錦的染料主要採用山區野生或家種植物作原料。這些染料色彩鮮豔,不易褪色,且來源極廣。染色是黎族民間一項重要的經驗知識。美孚方言區還有一種扎染的染色技術,古稱絞纈染。先扎經後染線再織布,把扎、染、織的工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扎染絣染架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絣染品“像其他地區就沒有這種扎染絣染架,經過絣染出來的絣染品圖案不是很清晰,有色暈,像水彩畫一樣更自然,有一種朦朧美。”王翠娥說。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潤方言婦女服飾(白沙地區)在“繡”方面,黎族刺繡分為單面繡和雙面繡。其中以白沙潤方言區女子上衣的雙面繡最為著名。她們刺出的雙面繡,工藝奇美,不遜於蘇州地區的漢族雙面繡。

除了特殊的工藝,海南黎族紡織技藝更有悠久的歷史,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因為黎族本身沒有自己文字,只有各種方言,從海南島上出土的很多新石器時代的紡輪,紡針等實證黎族紡織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海南紡織品及黎族“織貝”就向中周入貢。到漢代,又有“廣幅布”深受朝廷青睞。漢以來,黎族“白疊布”、“吉貝”、“黎幕”和“黎被”等布匹的貿易遠達會稽等東南之地。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男子樹皮服裝“過去中原是麻紡和絲紡,沒有棉紡,元初黃道婆回到家鄉上海,把黎族的棉紡織技藝帶到江南地區,從此機杼大行,漸漸為全國之用。隨著棉紡技術推廣,人們穿上了棉衣棉褲,這是黃道婆的貢獻,也是黎族紡織技藝的貢獻。”王翠娥說。

從“大力神”傳說到土生土長的“織娘”

展廳中央,四位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織娘席地而坐,腰上纏著腰織機的一端,足尖撐起另一端腳踏棍,拉動提綜杆間撐起的經緯線……現年58歲的黎族織娘符林早是這項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她與另外三位省級非遺傳承人一同在展廳,嚮往來觀眾現場展示黎錦技藝。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許多傳統技藝都失傳了,黎錦不僅保留了其原始的紡織技藝,而且傳承至今還在使用中。可以說“傳承”既是這項技藝的驕傲,也難以避免成為它的困境。

在成為國家級和世界級非遺以後,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投入更多的力量去保護和傳承黎錦技藝,比如開設傳習館、鼓勵非遺黎錦進校園、擴充套件黎錦工藝市場等。而諸如這次的展覽和現場展示也成為宣傳黎錦技藝的方式之一。

符林早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從9歲開始做黎錦,“跟祖母學絣染,跟母親學挑花。”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孚方言黎族婦女,符林早最擅長的是編織美孚方言黎族圖案,作品風格自成一派。她的絣染工藝最為高超,織錦具有圖案豐富多彩,在傳統服飾中融入了現代風格的特點。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對於黎族的織娘而言,黎錦從小就融入她們的生活,“農忙的時候幹農活,農閒的時候做織錦”。而想要織出一件黎錦精品也絕非易事。符林早指著身上穿著的一件融合絣染和挑花工藝的筒裙說,“織這樣一件筒裙需要花掉一年的時間。”筒裙上的圖案豐富,色彩厚重,最為顯目的是裙頭的人形紋和鹿紋。

王翠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黎錦上比較常用的圖案有植物圖案、動物圖案、人物圖案、景物圖案、文字圖案以及神話故事圖案。其中,人形紋是最常用的織錦圖案之一,體現了黎族社會的祖先崇拜意願,有祈望人丁興旺、人口繁衍的意味。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廳入口處用紡織物編織的“大力神”形象說到人形紋則不得不提流傳在黎族神話故事裡的創世神——大力神。傳說古時候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7個太陽和7個月亮,人類深受其害,難以為生。大力神用箭射下了6個太陽和6個月亮,為人民除了害。這時,大地一片平坦,大力神從海邊挑來大量沙土壘嶺造山,繼而又用腳踹開群山,造成深溪大河,而大力神灑下的汗水,則成了奔騰不息的河水。大力神開創了世界大業,之後便欣然溘逝。

“大力神是黎族人民勇敢與智慧的化身,所以人民就比較崇拜他,把它織在筒裙上為了紀念他。他還有很多變形的人形紋。”王翠娥說。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現場當被問及自己的黎錦作品圖案的靈感來源於何處?“我現在會在傳統圖案中做一些創新,”符林早說,“有時候在睡覺時,腦海裡都會在想紋樣……”

可以說,對於黎族人而言,黎錦不是簡單的服飾、被品等日常使用物,它是黎族文化的載體,也是濃縮了黎族歷史與文化的獨特“史書”。

在上海讀三千年黎錦:一部濃縮黎族文化的“史書”

展覽海報展覽名稱: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

展覽日期:9月28日—12月25日

展覽地點:南京西路325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Tags:黎族黎錦技藝展覽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