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調查顯示:超半數媽媽生娃後“更顧家”,更偏好穩定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藝術2023-01-19

簡介而職場媽媽人群收入佔家庭總收入一半以上的比例高於已婚未育的女性

為什麼女性更顧家

適逢母親節,智聯招聘釋出《2019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調查資料顯示,56。2%的職場媽媽認為生娃後個人心態上“比以前更顧家、更偏好穩定了”。此外,生育讓女性錯失事業良機,4成職場媽媽表示“因為生娃錯失了升職加薪的機會”,職場女性呼籲更人性化的福利制度。

職場媽媽心態平衡,已婚未育女性處境最尷尬

在大眾的直觀判斷中,職場媽媽生娃後重心會向家庭傾斜,事業自然讓位,但本次調研結果顯示,相對於未婚女性及已婚未育女性,職場媽媽事業信心指數為3。29,略高於職場女性整體的事業信心指數3。28。事業信心指數最低的是已婚未育女性,僅3。12。

與事業信心指數的趨勢一致,信心最弱的已婚未育人群對升職不抱希望的比例最高,佔40。6%,其次是職場媽媽人群。在自評環節中,已婚未育女性雖然對事業的發展的期望值不高,但自我認可度最高。這反映出職場媽媽不論是對未來發展、還是自身評價,都不是最悲觀的,已婚未育女性處境最尷尬。

從數值上看,汽車製造業及貿易批發行業的職場媽媽們對事業信心指數較高,服務業對職場媽媽事業信心最低。此外,職位越高,信心越足,職位較低的職場媽媽們要在突破晉升“天花板”方面承受更多壓力和挑戰,導致自信心受挫。

職場媽媽加班最少,生育讓女性錯失事業良機

不同婚育狀況的職場女性面對的晉升挑戰各有差異。調查結果顯示,職場媽媽認為晉升障礙主要源於“照顧家庭,職場精力分散”,佔比42。8%,與其他職場女性群體相比較為突出;57。1%的已婚未育女性認為“處在婚育階段,被動失去晉升”是影響晉升的主要原因。顯然,在面對升職機會時,隨時有生育風險的已婚未育人群正在因為不公平的晉升制度而遭遇事業低谷;未婚職場女性則主要將晉升障礙歸結為“公司提供的晉升機會有限”這類外部因素。

調查資料顯示,56。2%的職場媽媽認為生娃後個人心態上“比以前更顧家、更偏好穩定”了。這一心態源自生娃對一個女性帶來的實際負擔,超過一半的職場媽媽認為生孩子後會分散自己的精力,影響工作效果和職業發展;4成職場媽媽更因為生娃錯失了升職加薪的機會;33。7%的職場媽媽則因為生娃被公司邊緣化,升職機會寥寥。

身處職場,職場媽媽們也面臨同樣的“996”工作強度。整體來看,職場媽媽群體的加班強度略好於其他女性職場人,有31。1%的職場媽媽不用加班。職場媽媽重返職場的重要原因是認為“女性保持經濟獨立很重要”以及“不想跟社會脫節”;其次“保持良好的自我狀態”和迫於“經濟壓力”。不難看出,生娃後,職場女性並未放棄屬於自己的個性化人生,依然在透過重返職場來追求獨立和保證社會參與度。

每天平均3.17小時投入家庭,收入主要用於子女

職場媽媽們的生活也不輕鬆,88。8%的職場媽媽將業餘時間用在陪伴家人方面。基於養娃和陪伴家人的雙重需求,職場媽媽平均每天投入家庭的時間為3。17小時,已婚未育女性平均投入家庭的時間為2。68小時,而未婚女性平均只有1。92小時。

據調查,已婚女性大部分收入已經佔據家庭總收入的30%——50%。其中,已婚未育女性收入佔家庭總收入10%以下的比例高於職場媽媽;而職場媽媽人群收入佔家庭總收入一半以上的比例高於已婚未育的女性。反過來講,結婚生娃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和薪資的增長,多數職場女性增長也會在達到一定積累、具備一定基礎後才會選擇結婚和生育。

子女教育撫養/教育是職場媽媽最普遍的收入分配途徑,而未婚女性和已婚未育人群則主要用於吃喝玩樂享受生活。居住支出也是一比不小的開支,房租或者房貸是三類職場女性均需要負擔的家庭支出,其中,更多已婚人群將收入分配在房子上。

調研資料顯示,近六成職場媽媽帶娃方式是“白天父母帶,晚上自己帶”;有15。2%的職場媽媽完全自己帶娃,付出的精力更多。除去22%職場媽媽把孩子交給父母外,總體來講,近8成的職場媽媽帶娃都是親力親為。

生娃不再是女性必選項

基於自身的困境,職場媽媽們最期望得到的支援是公司關於親子福利和晉升制度的改善。企業除了提供定製化的人文關懷,幫助職場媽媽平衡育兒壓力,也應該掃除性別或生育歧視,給職場媽媽和職場女性健康公平的發展制度,讓她們想生也敢生。

對於生育意願,職場女性普遍認為“工作壓力太大,無暇顧及生育”、“職場歧視令女性因生育影響事業發展”是阻礙女性生娃的重要原因。女性們也普遍抱有越來越開放多元的價值觀念,有52。7%的職場女性認為生娃不再是人生必選項,其中未婚人群這一觀念更強,已婚未育和職場媽媽人群中也各有超過四成認為生娃不是人生必修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周國芳 王小涵)

Tags:職場媽媽女性未育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