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由 有文化的小哥 發表于 藝術2023-01-12

簡介《千里江山圖》既符合散點透視也符合平遠、高遠和深遠的審美要求,王希孟把三維景物刻畫在二維的畫面之中,能夠深遠的空間感,是他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觀察,經過主觀審美改造之後以影象的形式描繪出他對客觀事物的理解,在追求形似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自己對美的感

千里江山圖王希孟是多少歲

《千里江山圖》被稱為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故宮博物院的鎮館珍寶,被歷代畫家奉為圭臬,稱之為山水畫的典範之作。這幅畫是宋代王希孟所畫,當時年僅十八歲就完成了這巨幅之作,不久英年早逝,讓人惋惜。王希孟的傳世作品僅此一幅,他也憑藉這一幅畫在畫壇有了立足之地。那麼,這幅畫究竟好在哪裡,能讓後人對它稱讚不已呢?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千里江山圖》區域性

首先,《千里江山圖》有著獨特的色彩語言,青綠山水並不是王希孟的獨創,但是他在晉唐時期青綠山水的基礎之上融入了自己的見解,把青綠山水推向了頂峰。青綠山水畫在李思訓時期已經趨於成熟,在色彩的表現上呈現出富麗堂皇的風格,但是在李思訓之後,青綠山水畫再無大家,逐漸被畫壇邊緣化,直到《千里江山圖》的出現,才讓青綠山水的審美再次回到畫壇之上。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李思訓師承展子虔,在色彩表達上有著創新,但是王希孟在色彩表達上更加全面。《千里江山圖》整體色彩渾厚,歷經千年滄桑依舊清晰自然,這得益於他對色彩的把控。我們從《千里江山圖》區域性之中可以看出,從山頭到山腳的顏色運用,山頭多以石青和石綠為主要色調,山腳多用赭石,以苦綠刻畫水面和天空,有些顏色並沒有進行調和,用高純度的色彩展現出明亮絢爛的視覺效果。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從山頭到山腳再到水面,可以清晰地看出顏色的對比,從水面到山頭銜接的地方運用赭石,既有了連帶作用又有著增強對比的作用,然後王希孟經過層層暈染,使這幅近12米長的畫卷渾然一體。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在山的背面,顏色多用青色、墨色表現,襯托了石青、石綠的亮度,天空的顏色自上而下逐漸變淡,天空與水相接的地方隱隱約約能看到光線,這樣的色彩運用法不僅形成了前後對比也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這幅畫在色彩運用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色彩皴染和墨色皴染交輝相應,並不同於前人平塗之法,先運用色彩在善事的溝壑之處渲染,向外逐漸減弱,增添了畫面的厚重感,同時也給人一種立體感。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其次,《千里江山圖》在構圖和透視上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構圖上採用長卷式構圖,以視線遊走的方式描繪了連綿不絕的山水、樹木等景物。他能把這麼複雜的景物表現得井然有序,這得益於他對透視的運用。

這幅畫充分體現了傳統繪畫之中的散點透視,使欣賞者超出了視點的限制,感受到一種獨特的藝術美感。這幅畫近大遠小、近實遠虛,將遠景、中景和近景結合的恰到好處,畫面之中的船隻和樹木比例準確,符合透視的基本法則。由此可見,透視法並不是油畫中才有,千年以前的古人已經注重這一繪畫元素。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千里江山圖》既符合散點透視也符合平遠、高遠和深遠的審美要求,王希孟把三維景物刻畫在二維的畫面之中,能夠深遠的空間感,是他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觀察,經過主觀審美改造之後以影象的形式描繪出他對客觀事物的理解,在追求形似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自己對美的感受,這也是傳統美學之中的意與象相結合,王希孟的這幅畫恰恰符合這一審美要求。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在有些研究之中,傳統繪畫並沒有透視,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千里江山圖》足以證明早年千年以前的古人已經把透視運用到了繪畫之中。我們熟知的一些西方寫實素描、寫實油畫中要求嚴謹的造型,精準的透視以及色調明暗的轉變,以達到真實的效果,其實傳統水墨繪畫也有著一樣的道理。

這是一幅近12米長的山水之作,運用了多個透視點,每個點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如果把每個透視點單獨欣賞,會發現這些區域性的畫作都可以單獨成畫,但是把每個點相連又形成了一幅前後呼應的巨幅之作,在平邑的視線之中保持了畫面的連貫美感,也給欣賞者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這幅畫第三個特點,《千里江山圖》之中的美學思想。關於王希孟的記載僅有隻言片語,他從十八歲開始做畫院的學徒,到去世的時候僅僅二十歲左右。但是這幅畫是他在十八歲的時候所畫,可見這位少年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和藝術審美。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千里江山圖》展示出連綿不絕的山勢,畫中山石樹木、亭臺樓閣、山村集市、橋樑船隻等等畫面,這麼複雜的畫面被王希孟逐一表現出來,主次分明,全面繼承和拓展了隋唐以來的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畫面呈現出爽朗富麗的藝術美感。

畫中高山長河皆是一絲不苟地表現出來,以全圖概括,精細的筆法描繪了江南的山川燦爛輝煌的景色,畫面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開啟長卷映入眼簾的是第一部分,高山聳入雲霄,挺拔雋秀,遼闊的水面與之相接,畫面之中幾處村落,營造出深遠幽靜的藝術氛圍。緊接著描繪了水面的起伏,波浪四起,水面與天空交接的地方逐漸變得模糊,把江面襯托的更加的遼闊,以動靜結合的手法表現出來。

第二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多了幾分奇和險,畫面之中山石盤旋,瀑布飛流,從立體到空間都呈現了出來。遠處有漁舟、橋樑、村落、樓閣,把瀑布的動與村落的靜結合一起,寓動於靜,色彩搭配井然有序引人入勝,欣賞者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真實的山川景色。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畫面到了第三部分,風平浪靜,山峰在挺拔之中趨於平緩,水面也沒有大風大浪,並且出現了很多的漁船、人物、村莊,一片生活氣息。王希孟把生活之中常見的場景帶人到了畫面之中,真正做到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藝術境界。

王希孟十八歲畫《千里江山圖》,被稱為故宮鎮館之寶,好在哪裡?

當畫面到了第四部分,行人稀少,沉靜深遠。船隻和人群、村落也沒有第三部分多,一片安靜祥和之象。這種景象一直延續到了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相對於其它四個部分來說是更加的寧靜。這部分的景色以平遠為主,江面上清澈如鏡,少許船隻經過,遊人亭內欣賞美景,樹木成蔭,翠竹叢生,遠處山峰挺拔,以平遠的近景和遠處的山景作為結束。

從開始到結束,從平靜江面到險峻的山峰再到飛流的瀑布,節奏感很強。欣賞者的心情從平靜到驚奇再到平靜,王希孟營造了身臨其境的畫面感,從寫生到立意,從構圖到透視,王希孟把物象傳達的恰到好處。

王希孟以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極高的藝術素養描繪出了自然景色之美,《千里江山圖》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長久不衰,具有這獨特的美學思想和藝術價值。直到現在我們在欣賞這幅畫的時候仍然能感受到壯麗動人的景象,從中體會到了美學的新境界,這幅畫被稱為山水畫的典範之作,是實至名歸的。

Tags:王希孟畫面透視這幅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