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鄂倫春族的跺步是什麼意思?跺步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特色

由 微鴻攝影 發表于 藝術2021-05-14

簡介鄂倫春族斜仁柱

跺步是什麼意思

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1。鄂倫春族贊達仁。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民歌曲調和風格十分多樣,往往即興填詞,隨編隨唱。這些民歌以“贊達仁”即山歌的曲調為主,高亢圓潤,略帶顫音。“贊達仁”的演唱方式有對唱、重唱、獨唱、合唱等,演唱中常雜以“那依耶”、“希那耶”等襯詞,聽來悠揚婉轉,動人心絃。

鄂倫春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贊達仁系鄂倫春語,意為“山歌”,它是鄂倫春族主要的歌唱藝術形式,也是鄂倫春遊獵生活中相互溝通、交流的媒介。鄂倫春族贊達仁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流佈於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和黑龍江省璦輝、呼瑪、遜克縣境內。

鄂倫春族贊達仁結構簡單、內容豐富。其曲調以五聲音階的羽、宮、徵調式為主,字少腔長,節奏自由,旋律高亢剛健、悠揚跌宕,顯示出強烈的遊獵民族文化特色。

鄂倫春族民歌多即興演唱,或是根據情況利用比較固定的曲調臨時填詞,有些曲調沒有歌詞,演唱者往往用“那依耶”、“鄂乎蘭”、“德乎蘭”、“何莫哈莫”等固定的襯詞和虛詞去配合音樂。由於歌詞帶有很強的即興性和隨意性,更易於合轍押韻,演唱起來朗朗上口,因而深受流傳地群眾的喜愛。鄂倫春族贊達仁的代表作品有《別喝醉了》、《我生長在興安嶺上》、《打獵送行》、《你為什麼不愛我》等。

世代口口相傳的鄂倫春族贊達仁彌補了鄂倫春人沒有文字記載歷史的缺憾,它以藝術的方式呈現了鄂倫春原始狩獵時代的社會生活狀況,為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民族宗教學、民間藝術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目前,鄂倫春民族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得贊仁達的傳承和發展受到極大制約,如不及時加強保護,這一寶貴的民族藝術極有可能失傳。

2。 鄂倫春族樺樹皮船製作技藝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世代居住在大興安嶺地區的呼瑪縣白銀納村和塔河縣十八站等地。白銀納村和十八站境內,呼瑪河貫流而過,水網密佈,年平均降水量約四百毫米。豐富的水系為鄂倫春族的夏季漁獵準備了充分條件。在長期狩獵過程中,鄂倫春族先人創造出了一種便於水上活動的樺皮船。

樺皮船是鄂倫春族夏季漁獵生產、生活的必備交通工具,鄂倫春語稱為“奧木魯欽”,它就地取材,製作簡便,以大興安嶺的障子松板條做骨架,以高寒地帶生長的白樺樹樹皮為船體,然後用松木削成的木釘加固,全船不用一根鐵釘。成型後在接縫處塗抹松樹油,經過烘烤,可達到密不滲水的效果。樺樹皮船形如柳葉,輕便快捷,攜帶方便,“陸行載於馬上,遇水用之以渡”,為鄂倫春族世代相承的獨特生產生活用具。

源遠流長的鄂倫春族樺樹皮船製作技藝是我國東北樺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時代的變遷,這一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日趨衰微,亟待保護。

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鄂倫春呂日格仁舞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呂日格仁”是歌舞形式的演唱。鄂倫春人在嚴寒的冬天肯定是以火為伴的,狩獵之餘的傍晚,燃起一堆篝火,支起的“吊鍋”中狍子肉、鹿肉、飛龍肉香味直飄,撲向人們的口鼻,裊裊炊煙中人們吃著肉喝著酒,性情所至,拉起手來喊著號子,圍著篝火跳起熱烈的舞蹈。舞蹈時口裡情不自禁喊起來,“罕拜、罕拜”的口號得到大家的響應,於是流傳開來。

2。鄂倫春族薩滿舞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薩滿舞”,亦稱巫舞。“薩滿”,意為激動狂怒的人。鄂倫春人,從前把人的平安,狩獵的豐收都寄託在祖先的神靈上,薩滿就是溝通人神之間的“使者”。他(她)們雖是專門巫師,但一般不脫離生產,也不收取任何物質報酬,這和階級社會的宗教巫師是有所區別的,所以鄂倫春人的薩滿是受獵民們尊敬並享有較高威望的。 薩滿的手鼓(鄂倫春族稱“文圖文”),是扁平的單面鼓。用狍皮蒙成鼓面,直徑一般為五十釐米,無把,鼓背面裝有銅環,用皮條連線便於手持。鼓槌用狍皮裹著狍筋製成,長約三十釐米。左手持鼓,右手拿槌,鼓點由單、雙、碎點組成。主要舞蹈動作有:

第一種“空中畫圈”。一腳獨立,一腳正面抬起離地一尺多高,從裡向外劃二圈(亦可從外向裡劃),每劃一圈,雙手在頭頂或斜上方擊鼓一次;第二種“前踏、後退步”。第一拍:右腳向前方跳、落地要有力,同時左腳跟上合攏踏地,手在正前上方擊雙鼓點。第二拍:姿態不變。第三拍:左腳向後退一大步,同時雙手從下擊單鼓點。第四拍:右腳拉到左腳旁,雙手在下不動。此動作要做四個方向;第三種“三拍跺步”。一拍邁右腳,步子要大,二拍左腳跟上(也可轉身)。三拍用右腳跺地,左腿自然抬起。這樣連續做,雙手隨著步法晃動,在第三拍上擊鼓;第四種“碎步原地轉”。雙腳在原地快速換腳跺地轉身,可向左右急速旋轉。雙手在腰下擊碎鼓點,也可在左、右前上方打點;第五種“原地雙跳步”。雙腳在原地跳躍,落地時要用力跺地,雙手在胸前正、反擊鼓;第六種“移動雙跳步”。雙腿大幅度向旁跳躍,落地雙腳合攏成蹲式,雙手在跳的方向或上或下擊鼓。 薩滿在跳神舞時,必須身穿神衣手持“文圖文”,邊唱中鼓,請一個神就得唱一個調。有些調與民歌相似,有時就用民歌曲調來傳達神靈的旨意。

3。鄂倫春族獸皮製作技藝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人使用處理過的皮毛,經過裁剪、縫製、刺繡等步驟,製作出具有北方狩獵民族特色的皮衣、皮帽等皮毛製品。狍子的筋在搓捻之後可以變成結實的線。袍子皮在保暖上更是無可取代。鄂倫春族的傳統服裝以皮製為多。用狍皮、鹿皮等製作冬季長袍、褲子、套褲、靴子、帽子、手套、襪子等。狍子的相對容易獲取,也就成為鄂倫春人重要的“衣料”。 鄂倫春人不論男女,皮袍的樣式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皮袍上的裝飾簡單、大方。為了美觀和耐用,袖口和袍邊都鑲著薄薄的皮子,細細密密地絎得平展硬挺,有的衣領上會縫猞猁皮或是狐狸皮。 女式服裝除了鑲邊外,還裝飾有美麗的花紋圖案。鄂倫春服飾最常見的是尖頂的雲形花紋,這些裝飾都與鄂倫春人長期生活在崇山峻嶺之間,對大自然的模仿和喜愛有關。這些曾是鄂倫春族獵人禦寒用的皮毛製品,成為展示和傳播鄂倫春族文化的特色手工藝品。

4。鄂倫春族狩獵文化:狩獵民族的世代相傳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的狩獵文化是鄂倫春族世代從事狩獵生產,這是鄂倫春人最重要的生產活動,是他們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鄂倫春族熟悉各種野獸的習性,並能根據其特點和活動規律採取不同的捕獵,他們的狩獵工具主要是槍、馬、狗,以及弓箭、扎槍等。鄂倫春族的遊獵生活並不是在茫茫的大森林中漫無邊際的遊動,而是有固定的範圍和一定的規律。他們一般以氏族為中心,在一條或幾條河的流域範圍內活動。冬季的住地比較固定,春、夏、秋季隨著主要狩獵物件棲息地的不同而遷徙。

5。 鄂倫春族刺繡 。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刺繡主要分佈在大興安嶺地區塔河縣、呼瑪縣兩個鄂倫春民族鄉。鄂倫春族刺繡是鄂倫春族民間傳統藝術,製品注重古樸典雅、莊重含蓄,圖案錯落有致,色彩協調明快,如傳統的貼花繡、描樣繡、皮毛鑲嵌等技藝。婦女衣服的皮袍、長袍上不僅要鑲上繡有云字花紋的黑皮邊,而且在脖領、大襟、開衩等處,繡花、手套、揹包、煙荷包等用品上繡出各種花紋。刺繡團花紋、波浪形花紋和角偶花紋是鄂倫春族刺繡中的絕技。鄂倫春族刺繡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各種顏色的花線直接在皮製品上刺繡,另一種是將皮子剪成各種花紋後縫製在皮製品上。刺繡花紋有團花紋、角偶花紋、波浪形花紋和單獨花鳥紋等。早期刺繡用的是骨針和用鹿、狍子的筋製成的線,近代以來多用鐵針和彩色絲線。鄂倫春人的刺繡藝術,主要表現在皮革製品上。如:皮衣、皮帽、皮手套和煙荷包上都飾以華麗的刺繡,講究對稱,製作精美,使人愛不釋手。鄂倫春族服飾做工精細,美觀保暖,尤其是服飾上的圖案,有的如湛藍天空的朵朵白雲,有的如密林深處嬌柔的鮮花。這些生活用品則表現了鄂倫春人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

6。鄂倫春族剪紙。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人剪紙內容多以大自然花草樹木、浪花、白雲和動物形象及勞動工具為主,剪紙人觸景生情,心中形成圖案,直接剪裁而成,多用在服飾及衣帽和樺皮、獸皮製品上,表現形式繁簡錯落。主要剪紙作品有《白日依可嚴》、《提一沙》等。經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古老渾厚、純樸粗獷的北方狩獵民族風格。其作為標誌形圖案,在鄂族傳統服飾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7。。鄂倫春族斜仁柱。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斜仁柱是鄂倫春族遊獵生活的居所(又稱撮羅子)。斜仁柱建築的整體外觀呈圓錐形體,是用直徑約10釐米,長約4到5米左右的細木杆(多為樺木、柳木或是落葉松細杆)20到30根,最多有用40根搭建的。擇地建斜仁柱時,首先用三根細木杆(最好是木杆頂部有杈的木杆)交叉相互咬合成呈三角形的基礎骨架,後依次將細木杆搭在三角形基礎立架的頂端外圍,然後將頂部用溼柳木條捆紮好,這叫做“烏魯包騰”。斜仁柱的外圍,是特製的樺樹皮圍卷,鄂倫春人叫“鐵克沙”。這種樺樹皮圍子,柔軟不易折斷,而又有彈性,透風效能好,又可以將樺樹皮圍子捲起來搬遷遊獵。 鄂倫春獵人遊獵遷移時,只把樺樹皮圍子“鐵克沙”拆下來打成捲包好運走,木杆構架就不要了。夏季鄂倫春人的斜仁柱用白布圍蓋,效果不論是採光、抗冰雹、透風效能都很好。斜仁柱的門高約1米左右,寬約80釐米左右。夏季門上多用柳木或葦子編織成簾子覆蓋,冬季則用絨毛厚的狍皮鞣軟後覆蓋。冬季斜仁柱則用厚絨的狍皮鞣製後拼成大片後覆蓋,這種以狍皮做成圍子覆蓋的斜仁柱叫做“額勒敦”。 狍子皮做的圍子,一般由三大塊組合而成。兩塊較大的狍皮圍子各用狍皮25張,一塊較小的用狍皮約在10張左右。狍皮做的“額勒敦”呈扇面形。兩塊大的扇面形圍子用來覆蓋斜仁柱主體支架的兩側,一塊小的狍皮圍子覆蓋在後面。用皮條繩(呈扇面形的狍皮圍子的四個角上,都繫有比較長的皮條)系在斜仁柱支架杆上。頂部以狍皮做成錐形套,夜晚套在斜仁柱外頂上,白天拿下來。最後在狍皮圍子上面有間隔地用細木杆壓牢,防止冬天的強風把狍皮圍子掀起或颳走。又在斜仁柱的周底外層用乾草加厚堵嚴實,有的在乾草層外又加一層土,使斜仁柱周底密封不透涼風。

夏季用的斜仁柱面積較大,冬天用的斜仁柱面積較小。斜仁柱內高約3到4米,底圓直徑為4米左右。最大的斜仁柱內高可達7米左右,底徑為8米左右,但這麼大的斜仁柱一般並不多見。斜仁柱的頂部開口為通風和室內篝火的煙道。斜仁柱室內地面中央設有篝火,其上有三角形支架,支架上吊有雙耳鐵鍋,可以隨時煮食。斜仁柱內部除了門口外都是鋪位,先用乾草鋪上厚厚的一層,然後在上面鋪上狍、犴或是鹿皮(多半是鞣製的軟獸皮)縫成的褥子。這種獸皮褥子叫做“師克圖恩”。也有的人在乾草上鋪上搭建的高約15釐米左右的木板平床,或是鋪上一層木板條。門的兩側有樺樹皮製的水桶、炊具等物品。在斜仁柱支架上懸掛有野獸肉條。斜仁柱正面位被稱作客座,也稱之為“瑪路”。因為正好在客座頭頂的支架上懸掛有“瑪路”神樺皮盒,一般是由4到5個樺樹皮盒組成的,裡面裝有祖先盒及輔神的偶像及畫像等物。在“瑪路”神盒左側靠下處掛有“昭魯博如坎”(即飼馬神)神像。其下有祭品、木雕馬及一個小皮口袋。若有客人進入斜仁柱內,必須要看清有“飼馬神”前有無馬奶酒和肉食等祭品。不然坐在前面就會失禮。斜仁柱左右兩鋪位為家族席,左為老年夫婦鋪位,右邊為青年夫婦鋪位。其四周(即斜仁柱內底邊緣處)擺放著樺樹皮箱、簍、皮被、皮口袋、-等必備的物品。

8。鄂倫春族薩滿祭祀。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信奉原始的薩滿教。薩滿男的稱“尼羅薩滿”,女的稱“阿西薩滿”。薩滿的來源有:一,得病後許願當薩滿,經薩滿跳神病癒,即還願成為薩滿;二,老薩滿死後,他的神會找另一個人附體,找到的這個人能說出老薩滿的情況,就可以成為薩滿。薩滿有“阿嬌儒”薩滿與“德勒庫”薩滿之別,前者為氏族薩滿,一個氏族只有一個,後者為流浪薩滿,可以有數個。因此鄂倫春族奉前者為正神,其權威要高於後者。薩滿供的神多寡不一,但總稱為“斯文”。一個薩滿有多少神,可以從他們的“檔士”(登記各種神的用具)看出來,“檔士”上刻的一個豁口就表示一位神。每年春季,鄂倫春族舉行紀念性的祭神活動和娛樂性的敬神賽神活動。選擇好日期、地點,人們便按時將供品準備好。祭祀活動開始,神鼓敲過三遍,薩滿由二神引路,四侍衛隨從,環繞一圈步入圍門。薩滿頭戴神冠,穿神衣,神衣上綴有貝殼、紐扣,腰間皮帶上有各色飄帶,前襟後背掛滿大大小小的銅鏡,總共約百餘斤重,走動時叮叮咚咚。二神宣佈儀式開始,薩滿開始請神,與二神對唱《請神歌》。三遍鼓聲響過,薩滿進行跳大神表演。隨著鼓聲、歌聲節奏漸快漸響薩滿越跳越快,叮噹聲也越來越響。最後薩滿瘋狂起來,眼睛朝天,口中大聲唸誦,全身抖動,轉如旋風。當達到頂點時,薩滿突然大叫一聲,冷不防倒在一邊,這時,四周的人必須要接住倒下來的薩滿,若接不住,則意味著萬能之神不肯下凡,整個跳神就失敗了。接住之後,薩滿慢慢站起來,暗示神已在身,接著唱起《吉祥神歌》,眾人合唱,祈禱神靈。歌畢,二神宣佈儀式結束。這樣的活動一般要進行三天,參加活動的人們心情舒暢。整個場面充滿歡樂氣氛。

驅除病魔時薩滿的跳神儀式不用供品,只燃香柱,一般在晚上進行。請神人家在門前點起篝火,薩滿在二神的配合下開始請神。這時需將一團撒有“阿查”(能發出香味的爬山松葉子)的火炭放在薩滿面前用以引路。然後薩滿便開始了全身抖動,說明“神已附體”,於是開始說唱,與二神一問一答,請神看病。如果病人病情嚴重,則讓其躺在床上,薩滿向病人身上噴水,以此治病。薩滿為別人跳神看病不要任何報酬,平時也同大家一樣勞動,雖受敬重,但沒有任何特權。私有制產生後,薩滿為人跳神也收取一些報酬,但總的看來,他們是以自食其力為主,始終沒有形成如其他民族中所有的那樣的職業僧侶的宗教團體。

9。鄂倫春族傳統服飾。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人的服裝,頭戴狍頭皮帽,身著狍皮衣褲,腳穿狍腿皮靴,這些皮制服裝做得實用、美觀,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鄂倫春人穿的皮袍,男女式樣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男袍“尼羅蘇恩”前後或左右開衩,女皮袍裝飾美麗。春秋季的獵裝較短,長到膝蓋,夏季的狍皮毛很短,顏色發紅,所以也叫紅毛皮衣。雨天將舊冬衣毛朝外穿,可以防水。男子穿的皮褲只到膝蓋,腰間肥大。褲腳折起來用帶子繫住,塞進皮靴裡。出野外時還要在外面穿上皮套褲。皮套褲是用耐磨的鹿、(犭+罕)皮製作的,而且要刮掉毛,鞣製得非常軟,這樣,騎馬打獵時不僅結實抗磨,而且靈巧方便。女皮褲是長的,比男褲稍瘦些,前面帶兜肚,褲腰從左右向前折,繫上腰帶,這種褲子適合騎馬、採集等活動。鄂倫春人的皮靴是用狍、鹿、(犭+罕)的腿皮製作的,用結實的泡脖子皮或野豬皮、(犭+罕)皮、熊皮做底,按不同的季節做得高矮薄厚各不相同。穿這樣的皮靴出獵,輕便暖和,走路沒有聲音,不易驚動野獸。

狍頭皮帽“滅塔哈”是用狍頭皮按原狀製作的,這是大人小孩都喜歡戴的帽子,它不僅抵禦嚴寒,狩獵時還可以起到偽裝作用,是鄂倫春族有代表性的服飾。

適合狩獵使用的手套是“考胡落”,大拇指同四指分開,手掌留口。平時手在裡面,射擊時從掌心直接把手伸出來,非常方便。五指手套製作精美,常常是男女之間的定情物。

鄂倫春人不僅用皮子做衣褲靴帽,被褥、出獵的睡袋及其他許多日常用品也都是用狍皮做的。為了有效利用皮革,她們把邊角料做成漂亮的皮兜、香囊、煙荷包、腰帶和獵刀的佩飾。

近年來,由於當地保護野生動物政策出臺,這種服飾十分珍貴,只是在盛的節日他們才穿上。

10。鄂倫春族薩滿服飾。

藏在大興安嶺山脈裡的神秘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鄂倫春族是中國境內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東北的黑龍江流域及大、小興安嶺,以能騎善射著稱於世。鄂倫春人信奉薩滿教是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內容和祭祀活動儀式。

薩滿在跳神之前,首先要把自己裝扮起來。神衣,鄂倫春旗號稱之為“薩瑪”。多由鹿皮縫製。長約四尺左右。過膝、領口、袖口及對襟等部位都繡有各色雲形花紋,並配有許多物件。主要有護肩、飄帶、銅鈴、銅鏡等。整個神衣約有五、六十斤重。神帽,鄂倫春語稱之為“奔波里”。它的骨架最早用約十公分厚的皮子製成,後逐漸用鐵代替帽子系一鐵圈,上面為十字形半圓頂,在十字半圓頂上多安有兩隻三杈或六杈的鹿角。鐵圈和鐵梁全用各色布條纏起來。帽子的一圈縫上各色布條穗子,帽子的正面多墜十條串珠,遮住眼睛及半個面孔。 薩滿的法具主要有神鼓和檔式。神鼓,鄂倫春語為“文吐文”。是扁平的單面鼓,呈橢圓形。鼓架多用松木製成,鼓面為狍皮和犴皮製作。鼓的背面釘有瞭皮條做的十字把手,上面裝有三個銅或鐵環,手伸進去就可將鼓拿起。神鼓用之前,都要用火烤一烤,使鼓面繃緊,敲擊時發出清脆宏亮的聲音。鼓槌,長約一尺,是用狍腿皮包裹鹿筋製成的。手柄處要系一個皮繩套,用時可套在手指上以防脫落。檔式是薩滿專門登記神靈的法器。多由松木製成。是一個長約50公分的四楞棒,上端繫有各色的布條。每當薩滿跳神之後,便將請到的神登記在檔式上。即在四楞檔式上刻下豁口,豁口多意味著請的神多。據說被登記上的神,永遠不離開薩滿,併為他服務。 薩滿的神衣由婦女製作,鼓和槌由男人制作。薩滿的神衣及法具由薩滿自己儲存,平時不用時,放在樺皮箱或盒裡,婦女禁止觸控,更不能用腳踩。

Tags:鄂倫春族薩滿斜仁柱鄂倫春人鄂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