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國產9.6分的動畫,千萬別絕版

由 鈦媒體APP 發表于 藝術2022-12-30

簡介”《馬丁的早晨》之後,張天曉的夢想是拍一部給世界兒童看的中國動畫,《中華小子》慢慢在他的腦海中成形

法國巴黎美術學院怎麼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新週刊,作者 | 阿瑞,編輯 | 晏非

豆瓣46000人打出9.6分,唯一一部中法合拍卻極具中國美的武俠動畫,粉絲們等了15年還沒有迎來一個大結局……《中華小子》是無數人的童年,也是國產動畫探索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2年下半年,《中華小子》重製版上線網路播放,大家重溫童年的同時又充滿了期待。它究竟會不會有續集?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與這部動畫的總導演張天曉聊了聊。

90後、00後小時候看過的精品國產動畫有很多,但大結局讓這麼多人惦記了15年還沒出的,恐怕只有一個。

即使在21世紀初眾多國產動畫“神作”中,《中華小子》也是特別的。它是中國第一部全部由海外資金拍攝,但主要創作團隊為中國人的動畫。

2004年,它僅憑在戛納秋季電視節上播放的5分鐘樣片就獲得了合計人民幣4000萬元的預售資金,首播權由法國電視三臺購得,2007年在央視播出,獲國內外大獎無數,博得“開創亞洲功夫片新美學”的美譽,法國媒體更是將其與《臥虎藏龍》等作品相提並論。

《中華小子》採用當時海外流行的單元劇形式,講述古代中國的三個孩子在少林寺學武,尋找辦法力圖打敗反派黑狐王的故事。

孩子們與影子人戰鬥的場景。/《中華小子》

三位主角個性鮮明,也有自己的小毛病。花小蘭勇敢卻容易衝動,唐小龍聰明但傲慢,陳小虎謹慎但無時無刻不在吃。三人之間的互動十分好玩,多年以後又讓網友們直呼“好嗑”。

動畫跟隨三個孩子的視角,探索古老的神話傳說,其中充滿了中國文化的哲思。三人各自使用的武器鞭子、寶劍與三節棍,以及流暢而有美感的武術動作設計,更讓這部動畫多了俠氣。

第一季26集播出完畢後,續集一直沒有下文,但黑狐王畢竟還沒有被打敗,這讓很多人惋惜。

2018年,《中華小子》導演張天曉發了一條微博,粉絲們以為是《中華小子》續集要出了,激動得把這條微博轉發了上萬次,後來證明是一場誤會。

2020年,一位B站UP主釋出了cos《中華小子》三個主角的影片,賬號只有幾千個粉絲,影片卻獲得了上百萬的播放量。熱門彈幕說:“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片。”

2022年,《中華小子》重製版上線網路,每週更新兩集,截至目前在B站上已經有超過60萬人追番,播放量超2500萬次。很多人在評論區問:“這次會有結局嗎?”“大電影什麼時候出?”

《新週刊》帶著這些問題,專門採訪了張天曉導演。

01 為什麼是中法合拍?

15年來,在看《中華小子》長大的95後、00後中,不斷有人想起這部片子,又去找來片源重溫。重看時,他們發現了許多童年時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彈幕刷滿了“爺青回”。/B站截圖

首先是角色的言行舉止。片中吻面禮、擁抱很常見,角色時不時還冒出一句翻譯腔:“哦,我的天哪。”

尤其身為古代人,小龍卻堪稱“唯物主義戰士”,每當遇到精怪傳說,他的第一反應都是:“從科學上講這是不可能的!”只可惜,他身在一部奇幻動畫中,每每說完這些話就會被打臉。

而這些神怪元素,也是中西合璧的。片中有來自中國神話的后羿神弓、朱乙神(燭龍)、刑天、息壤,也有更偏向於西方觀念的、可以穿越到未來的時間之輪,能實現願望卻會歪曲願望的青蛙精靈等。

《鑽石眼淚》一集,一位新娘被詛咒,流下的眼淚會變成珍貴的鑽石,是西方童話中常見的設定。新娘是小虎哥哥的心上人,小虎關心新娘會帶來多少嫁妝,小蘭關心情侶的感情歷程,小龍則幫小虎的哥哥寫情詩(實際上是抄李商隱的詩句),則充滿了中國人物的特色。

《中華小子》劇照。

網友評論:“明明有不少外國元素,但就是讓人覺得它是中國的。長大後發現是中法合拍,看起來更有意思了。”

01 為什麼是中法合拍

1983年,上海電視臺經批准辦起了動畫製片廠,這是中國電視系統第一家動畫製片廠,它為上海電視臺製作動畫的同時,也為中央電視臺《熊貓的故事》承擔加工工作。

從上海美影廠與中華職業學校合辦的動畫班畢業後,年輕的張天曉來到這裡工作,擔任多部動畫的導演,由於出色的能力,他22歲就晉升為副廠長。

少年師從著名畫家陳逸飛、雕塑家陳道坦,張天曉心中一直有個藝術夢。上世紀80年代末,受當時出國熱的影響,他想到國外去學繪畫藝術。張天曉恰好透過工作結識了一位法國導演,於是請他幫忙介紹學校。1989年秋天,張天曉去往法國深造。

“動畫影像如果要直接考巴黎美院是很難的,所以當時的計劃是先有一個跳板。”但他當時並不知道,他要去的高布蘭學院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動畫學院。

剛到法國不久,他嘗試為考美院做準備。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再加上經濟壓力,半年後,他生了一場大病。病中,“整理東西時翻出了以前的動畫手稿,我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終於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去做動畫”。

病癒後回到學校,張天曉託人從國內帶來自己作品的錄影帶,直接拿給校長看。校長和教授們評審完,當即決定為他量身打造3個月的動畫職業培訓,還免去了他的學費。

留法八年,張天曉先後在法國卡通人(Les Cartooneurs)動畫公司、橢圓(Ellipse)動畫公司工作過。在橢圓動畫公司的六年,他曾經是這家歐洲最大動畫公司裡唯一的亞洲人。

張天曉在橢圓動畫公司參與過《丁丁歷險記》的製作。

1998年,張天曉回國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為它起名叫“今日動畫”。

“昨天已經過去,明天又太遙遠,我希望當下的動畫能做得更好。”

那時,國產動畫行業剛經歷了低迷的30年,製作團隊大都跑到深圳去承接海外動畫的加工,很少產出原創作品。但張天曉仍然對原創抱有情懷:

今日動畫嘗試製作原創動畫的同時,仍與法國動畫公司保持著密切聯絡。

其中,它們共同創作的《馬丁的早晨》,是中國第一部經廣電總局批准的、由民營公司與海外公司聯合拍攝的動畫系列片。主角馬丁的形象,正是張天曉設計的。

為了令中國觀眾感到親切,馬丁的髮型參考了《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馬丁的早晨》

“對我來說,馬丁是個混血兒。我希望讓孩子們瞭解全世界的文化,所以馬丁每天醒來都會變成世界經典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馬丁的早晨》之後,張天曉的夢想是拍一部給世界兒童看的中國動畫,《中華小子》慢慢在他的腦海中成形。

要問《中華小子》為什麼是中法合拍,還要從張天曉的留法經歷說起。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題材,既適合中國動畫人創作,又能吸引中外兒童都來看。”張天曉說,“後來就想到了‘功夫’,這是無須翻譯、全世界都能懂的一個詞。而哪裡的功夫最有名?河南少林寺。”

小時候,他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是《三個和尚》。他想過拍和尚的故事,但覺得對小孩子來說不夠可愛。他還想過拍少林七十二絕技,但請編劇周銘寫了一版劇本後,又覺得不夠神秘。最後,他終於想到,要讓三個孩子到少林寺當俗家弟子。

張天曉回憶道:“我特別感謝周銘老師,當時他都已經寫完初稿了,又毫無怨言地重新開始劇本工作。”當然,他仍然為編劇支付了初稿的薪酬。

俗家弟子的設定給了劇情很大的發揮空間。少林寺不收女弟子的慣例可以被打破,主角團裡有男孩、有女孩,故事就更有張力和趣味。

唐小龍是開封府尹的兒子,陳小虎出身於貧窮的農民家庭,花小蘭是個倍受偏見困擾的女孩,他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群體,三個孩子一起習武、冒險,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小蘭這個角色起到了點睛作用。她不是一個非常柔弱的女孩子。我們給她設計的武器是鞭子,代表她的柔韌性和力量感。鞭子也為武打戲份提供了更多樣的可能性。”

當時的中外合拍片,大多以外國團隊的創作為主、中方團隊的加工為輔。

“你越是出國,就越會關心中國動畫在全球的影響力。”

即使是團隊中的法國人,也都認真研究了中國文化。

劇本方面,編劇周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煉出合適的神話素材,搭好劇情框架,再由法方編劇艾力克·馬亥完成寫作。“艾力克非常敬業,他為此幾乎翻遍了中國歷史。”劇本初步創作完成後,再由中方團隊稽核,修正一些不符合中國文化常識的細節。

張天曉導演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當時法國人畫的第一個臺本,他們大概也是從文字上理解的,就是小蘭要離開少林寺時整理包裹,但法國人的理解是法式的時裝包。”而實際上,中式行囊應該是圖中的樣子。/《中華小子》劇照

片頭曲使用了二胡、笛子、響板、大號等中西樂器,悠揚婉轉而有節奏感,放到現在也是有大火潛力的國風音樂。

但如果觀眾留意演職員表,則會發現配樂是由法國人熱拉爾·羅貝爾製作的。“他研究了大量中國音樂,提取其中的經典要素,做出的音樂有中國風的精髓,對全世界來說又是通俗的。”

《中華小子》每集圍繞一個傳說故事展開,其中一些充滿了中式神話中詭譎的想象。在影片網站上重溫動畫的年輕人,總是一邊評論“這集是我的童年陰影”,一邊看得津津有味。

對於“童年陰影”,張天曉認為:“首先這是個年齡段分級的問題,《中華小子》肯定不是給6歲以下的小孩子看的。而對於年紀合適的孩子來說,他們不能一直生活在溫室裡。孩子們需要知道,世界是有危險的,黑狐王是狡猾的。”

“就像平時偶爾感冒免疫力會更好,而從不感冒的人一生病可能就是大病。”包括三位主角之間朦朧的感情線,他也覺得是沒有必要避諱的,“你完全不講,那小孩子越覺得神秘,就越想要去嘗試,他們的嘗試反而得不到正確的引導”。

《中華小子》中的武打戲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流暢從容而不暴力,服務於俠義精神。“少林弟子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使用武功。”

讓孩子們在神話故事中感受善惡是非、在反思中成長,《中華小子》的核心無疑是中國的,但又是現代而開放的。

張天曉希望這部作品傳達的思想是:“世界不全是和平與美好,關鍵在於人的選擇。不管你是貴族的孩子,是農民的孩子,還是一個小姑娘,孩子們團結起來可以做到大人做不到的事情。”

對於那些不夠“中國”的地方,比如略帶法式風情的吻面禮和擁抱,“我們是願意保留的,因為中國人的傳統太含蓄了,但我們覺得愛要大膽表達出來”。

談及當初沒有繼續拍第二季的原因,張天曉告訴《新週刊》:“

02 《中華小子》的誕生

純粹是因為我當時覺得很難超越第一季,想要再沉澱一段時間。”

這一沉澱,就是十餘年。

02 《中華小子》的誕生

2016年,張天曉發微博透露《中華小子》電影正在策劃中。直到現在,也有不少網友會去這條微博下評論,表示自己還在等,甚至心甘情願地表示“等多久都沒關係”。

今年《中華小子》重製版的網路播放,讓很多人猜測是不是要為電影預熱。

“事實上重製版做好已經有一年多了,今年會上線也是偶然,恰逢《中華小子》十五週年和中國動畫一百週年。”張天曉表示。

時隔多年,《中華小子》從電視走到網路,張天曉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創作者是無法跟觀眾交流的,但現在評論區每一條留言我們都看得到。這次眾籌的手辦模型,聽取了粉絲們很多意見去改進。”官方還註冊了微博賬號,發起同人繪畫大賽,儘可能與粉絲們有更多互動。

面對大家的熱情,張天曉非常感動:“一些粉絲熱愛這部片的程度,甚至可能超過我。”

今年9月,《中華小子》珍藏版周‍邊套裝在摩點眾籌,籌得資金遠超目標。

在《中華小子》重製版的留言區,不乏“續作千萬不要做毀了”的聲音。

大家的擔憂不無道理,近些年“情懷消費”火了,不少童年“神作”動畫開始“炒冷飯”,結果續集人設崩塌,製作水準也不如從前,反而消耗了情懷。網友表示:“我們只想要一個不被破壞的童年回憶。”

但張天曉始終有自己的堅持。2015年推出的續作《百變馬丁》豆瓣評分8。8分,相比原作《馬丁的早晨》並無明顯下滑。對於《中華小子》的後續,他十分慎重。

“畢竟跨度近20年,製作技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結合新技術與原來的藝術表達會是一個難題。我覺得一是不要束縛自己,二是帶著對作品的愛,既要傳承當時的理念和風格,又要與時俱進才好。”

但《中華小子》不同,它的創作從一開始就是以中方團隊為主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華小子》是中國最後一部透過手繪製作原稿的動畫。如今,動畫專業學生大多學習用電腦軟體製作動畫,想湊齊一個優秀的原畫團隊並不容易。

張天曉表示:“動畫需要很強的美術功底,同時表演也非常重要,當前中國動畫最缺好的表演。”(注:表演,動畫術語,即動畫透過角色講故事的方式,是角色的靈魂所在。)

目前,製作團隊正在進行技術測試,力圖保留原來的二維動畫風格。

《中華小子》手繪原稿多達90多萬張。

2010年,《中華小子》中方編劇周銘意外去世。這很遺憾地意味著,《中華小子》的續集需要重新尋找合適的編劇。張天曉非常重視編劇的作用,目前正在物色人選,“手上已經有了兩個劇本,其中一版是原法方編劇寫的”。

對於當前的國產動畫行業,張天曉是心疼的。“現在投資動畫大多是賠錢的,很多人賣了房也要做動畫,可事業不能只靠一腔熱血。”

他認為,中國應該幫助自己的動畫行業良性發展起來,“十年前就說中國是世界第一動畫大國,生產量是其他國家的幾十倍,但大多數都是爛片。如果我們可以把這些資金集中起來,每年製作一兩部在全世界有影響的作品,那才是國產動畫真正崛起了”。

與此同時,張天曉也希望中國動畫人能放眼全球,讓全世界的孩子都看到中國的好動畫。“如何把我們的文化融入到當今的創作中、如何探索出不一樣的風格,都是我們創作者應該思考的。”

當《新週刊》問到《中華小子》是否有望透過重製版賺到電影經費,張天曉回答:“重製本身不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但好在已經引起一些電影公司的關注了。”

重製版播出的訊息一度衝上B站熱搜第一,粉絲們也在幫忙吆喝,希望續作能拉到投資。重製版還引起了國際上的一定關注,畢竟,《中華小子》其實也是法國孩子的童年。

B站觀眾的評論。

預計明年上映的《百變馬丁》大電影,讓團隊積累了一定的電影經驗,可以用到《中華小子》電影的製作中。張天曉表示,接下來的精力會主要放在《中華小子》的大電影上。

這些年關於《中華小子》被禁播、法方撤資等傳言,都是假的。

如今回望《中華小子》之後國產動畫的路,不免令人感慨。

2007年之後,幼兒向動畫佔據了主流。2015年至今,《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動畫電影,每一次都喚起人們對國產動畫“崛起”的希望,可每一次又都缺了點什麼。

國產動畫一直在講中國故事,但少有作品能像《中華小子》這樣讓全世界都看見。當年那部驚動了外媒的《中華小子》迴歸了,卻讓我們很難不感嘆:國產動畫,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03 “未完待續”之後

Tags:動畫張天曉小子中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