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解讀《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1、你會如何對待兒時的自己?

由 曉書童頻道 發表于 藝術2022-12-03

簡介即使孩子確實有問題,需要我們去引導,但是用生氣的方式表現出來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時候不管我們說什麼,孩子只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憤怒,而聽不進去任何道理

男生說你墨跡怎麼回覆

解讀《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1、你會如何對待兒時的自己?

之前一段時間我們解讀的幾本書聊的都是比較宏大的議題:《槍炮、病菌與鋼鐵》講述整個人類文明的演進;《歷代經濟變革得失》跨越數千年的時空遙望中國曆代經濟變法;《可能性的藝術》透過比較政治學,知曉世界上諸多國家的政治現狀為何會是眼前的樣子。

接下來呢,我們就回到自己的身邊,回到家庭之中,來聊聊親子教育。

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我孩子也會慶幸我讀過它。

選擇的這本書叫做《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作者是英國的一位從業超過20年資深的心理治療師——菲利帕·佩裡。同時她還是專欄作家、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並且參與制作了多部BBC關於兒童教育的紀錄片。

這本書當年在英國一經出版立即爆火,隨後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等31個國家授權出版,並長期霸佔多個國家教育類書籍排行榜的榜首。

這本書和其他的親子教育書都不一樣,它並不打算教我們什麼先進的教育理念,也沒有介紹什麼特別的育兒技巧。它只聚焦一件事情:如何培養深厚的親子關係。從親子出發,到與我們父母的關係,與自身的關係,與過去的關係,再到與周圍世界的關係。

所以這本書在英國出版之後,不僅引發了家長們的熱烈追捧,就連沒有孩子的人也爭相去讀,用於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

親子教育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就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它是滋養心靈的土壤,決定了孩子將讀過一個怎樣的童年時光,是在快樂還是抑鬱當中成長。

我們當然希望親子關係能夠成為孩子獲得力量的源泉,就像那句話名言所說的一樣: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需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佩裡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曾經見過無數的父母受困於親子關係,她的工作讓她能夠觀察到很多家庭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並且找到讓關係恢復的辦法。

我們需要從長遠的視角來看待親子教養,絕對不是用一些技巧和訣竅來馴養孩子。家長要學會的是如何與孩子相處,而不是如何去操縱和控制他們。

我之所以會選擇和同學們分享這本書,是因為我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的溫暖、感動與治癒。它讓我面對與接納的,不僅僅是我的孩子,更是我自己。那個抬著小臉含著眼淚張開雙手要抱抱的孩子;那個大哭著被拽進幼兒園的孩子;那個放學揹著書包一邊揮手一邊迎面跑來的孩子;那個戴著紅領巾手裡拿不及格試卷低頭認錯的孩子;那個聲嘶力竭咆哮之後轉身摔上房門的孩子。沒錯,他是我們的孩子,同時,他更是當年的我們自己。

我們孩童時期的情緒與感受,已經隨著時間而變得模糊與遙遠了,現在我們長大之了面對自己的孩子,取而代之的是以成年人標準判斷的對與錯,應該與不應該。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障礙,比如說糟糕的環境,金錢的壓力,時間的緊迫和身心的疲憊等等,但是其中最大的阻礙來源於我們小時候所接受的教育方式。

如果我們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長的,以及上一輩給我們留下的影響。某一天你會赫然發現,那些經歷埋伏在我們的意識之中,隨時隨地蓄勢待發。很多時候我們和自己孩子所說的話,和當年父母跟我們所說的如出一轍。小時候跟父母的經歷,正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不斷的重現。

如果這些經歷是積極正面的,讓孩童時的我們感覺被關愛、被需要,那當然是很好的,但更多的時候卻正好相反。

這本書一次次的把我拉回到小時候,讓我重拾當時的情緒與感受,無論是喜悅、悲傷、無助、憤怒、恐懼還是愛。把它們找回來,認真的體會和反思。當時我是什麼感受,現在回想起來又作何感想。我應不應該讓我們的孩子也有一樣的感受呢?

想到這裡,或許我們也就知道該怎麼與自己的孩子相處,怎麼引導他們的行為,怎麼迴應孩子的感受。

把記憶中那些積極美好的留下來傳遞給孩子,把那些不愉快的部分徹底抹去,讓家族中不斷重複輪迴的傷害,到此為止。

“我罵你、打你、管教你,還不都是為你好?”抱歉,以愛之名,並不是我們能夠去傷害孩子的理由。沒有人能超越時代的桎梏,當然不應該用現代的教育理念去苛責父母,但是我們確實可以做得更好。

為人父母是一件苦差事,經常讓我們心力交瘁,甚至是沮喪崩潰,但同時也是我經歷過最有趣、最快樂、最有愛的時光。

讀完這本書你真的會有這樣的感嘆,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而我的孩子也會慶幸我讀過它。

解讀《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1、你會如何對待兒時的自己?

讓我們生氣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的經歷

作者佩裡說:

我們從上一代承襲了很多東西卻不自知,這讓我們很多時候都意識不到,我們生氣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眼下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自己過往的經歷。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話說有位7歲的小女孩,爬到攀爬架上下不來了,於是哭著尋求媽媽的幫助。坐在一旁刷手機的媽媽抬起頭有點生氣,他覺得女兒在無理取鬧,因此大聲呵斥:“你馬上給我下來。”

女孩兒費了很大勁才自己下來,她小心翼翼的過來牽媽媽的手,媽媽還在氣頭上,就把她的手甩開了,女孩委屈的大哭了起來。

一個星期之後,母女倆又來到了公園的攀爬架面前。女孩顯然還記得一個星期之前發生的事情,用怯生生的眼神看著媽媽。媽媽也感到一陣愧疚,問女兒說:“你想玩嗎?”女孩點點頭。

這次媽媽沒有坐到一旁刷手機,而是站在旁邊陪著她。女孩爬上去又下不來了,伸出手向媽媽求援,媽媽耐心地提供了幫助。

女孩下來了之後張口說:“媽媽,為什麼你上次不幫我呢?”

這個問題讓媽媽想了好一會,她回答說:“是這樣的,在媽媽小的時候,你外婆總是非常擔心我出意外,時時刻刻都在叮囑我要小心,這讓我覺得我沒有能力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我不希望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你身上。所以上週你下不來的時候,我覺得你可以自己做到,不需要別人幫助。我回憶起了以前的事情,突然就一肚子的火,把氣撒在了你身上,是我不對。”

女孩抬起頭:“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你不在乎我了。”

“當然不是,媽媽非常在在乎你,是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其實我不是在生你的氣,而是在生我自己的氣,對不起親愛的。”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仔細回想一下:

在和孩子相處的種種時候,我們是不是經常都混淆了自己負面情緒的真實來源,很多時候我們生氣,並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過往的回憶被勾起了。

在孩子那個年紀所經歷的相似事情,引發了我們的負面情緒,比如是孤獨、絕望、嫉妒或者是不自信。因此我們本能的選擇了一個最簡單的處理方式,不去試圖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把它當做是孩子的錯誤行為,直接發飆。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憤怒並不是孩子觸發的,而是過往的經歷喚醒了心底的負面感受。那我們就不會牽連孩子,自己的情緒也可以放鬆下來。

作者特別提醒說:

你不一定每一次都能為自己的感受追溯到過去的源頭,但是請記住,它一定是存在的。

有位父親,他一歲半的兒子總是會把食物到處亂扔,每當這個時候,父親就暴跳如雷。佩裡問他說:“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把食物掉在地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嗎?”父親想了想回答說:“我爸爸會用餐具狠狠抽我的手。”

回憶了自己童年的感受之後,他開始同情年幼自己,同時對兒子也有了更多的耐心。

成為父母之後,我們終於體會到自己爸爸媽媽當年的不容易,我們會更加地感激他們,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認同自己的孩子。

好好地思考一下,在跟孩子年齡相仿的時候自己是什麼感受,這種同理心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孩子。

話說有個4歲的孩子,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大堆禮物,興高采烈。可他卻因為沒有把新玩具和小朋友們分享遭到了爸爸嚴厲的批評。

從邏輯上來說,孩子收到很多的禮物並不是孩子的錯啊。回想小時候,如果家長非要讓我們把自己的新玩具分享出去,我們是不是也同樣不樂意呢?而且當時的我們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東西可以分享。這位爸爸的負面情緒其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四歲自己的難過,然後以指責孩子應該成熟大方一點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時代在前進,每一代人的物質生活條件確實是飛躍式的進步,看著我女兒滿屋子的玩具,很多玩具就只被寵愛過5分鐘,就被丟到了角落。我真的很嫉妒她,回憶我4歲的時候,玩具就是幾塊磁鐵,和一對腳踏車上拆下來不要的腳踏板。

當年家長批評我的開場白經常都是說:“他們當年有多麼多的艱苦不容易,現在我的生活這麼好,怎麼還這樣這樣……”你一定有和我相同的經歷吧。

與自己的童年相比,我們對孩子有所嫉妒太正常不過了,勇敢地承認這點,而不是把氣出在孩子身上。

當下次要發飆的時候,停下來想一下,這真的是孩子的錯嗎?如果是相同歲數的我自己,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即使孩子確實有問題,需要我們去引導,但是用生氣的方式表現出來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時候不管我們說什麼,孩子只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憤怒,而聽不進去任何道理。

不僅僅是面對親子問題,每當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憤怒,焦慮,自卑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反思一下,這種情緒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好好回想一下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什麼時候。如果真的有反思過,我們會發現,其實這種情緒反映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習慣,而並非完全是當下的情景所導致的。

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只有我們有過這樣的反思,找到了它的根源所在,我們才能接納和管理負面情緒。

這本書經常都需要我們掩卷沉思,要不斷地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思考,才能體會其中的深意。

父母主動修復關係

接下來我們再聊聊對於關係的修復。

在理想的世界裡,我們一定會剋制自己,永遠不對孩子大吼大叫,威脅他們,讓他們感到難過。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是絕對做不到的。

關係總會出現裂痕,而作為父母需要主動去進行修復。如果我們在孩子面前失控了,需要鄭重地和孩子道歉。

就像剛才所說的那個在攀爬架上下不來的女孩,被媽媽訓斥了之後,他覺得媽媽不再關心自己了,當她知道媽媽只是把自己的氣撒在了她頭上之後,也鬆了一口氣。

父母主動修復關係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即使是事情發生幾個月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錯了,我們還是應該坦然的向孩子認錯。

主動道歉會不會有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以後孩子會不會更不聽自己的話呢?放心吧,不會的。

孩子需要的從來都不是一個永遠正確,十全十美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真實可信的父母。

如果我們假裝自己從來都不犯錯,不願意承認自己情緒起落的真實原因。這會讓孩子過度相信你,甚至過於相信任何人,變得盲從。這對孩子自信心和自立能力都是破壞性的。

就像黃執中所說的:中國式家長大多習慣沉浸在自我感動的漩渦裡,忽略了和孩子真誠的心與心的溝通,這導致了彼此之間的隔閡,甚至成為一些孩子多年都解不開的心結。

中國的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待著子女的感激,而孩子一輩子都在等待著父母的道歉,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扭曲的,也是可悲的。

話說有一位父親,他和妻子本來是打算丁克的,但是在妻子40歲的時候改變了想法,透過試管受孕有了孩子。他本以為帶孩子都想電視劇裡一樣,小嬰兒會乖乖的躺在嬰兒床裡,家裡一片溫馨美好。

可真相當然不是這樣的,有了孩子之後他的生活完全改變了,需要兩個人沒日沒夜的照料,父親即憤怒又沮喪。當孩子長到兩歲,自己的生活還是完全圍繞著孩子,他越來越暴躁,感覺自己已經沒辦法和母子倆繼續生活在一起了。

這位父親找到了佩裡。

佩裡讓他聊聊自己的童年,他說:“我是來解決我的家庭問題的,和我的童年有什麼關係?”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佩裡,感覺這位父親是在刻意地逃避自己的童年記憶。

原來他的父親在他三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他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很少來探望,而在他看來,這就是“正常”的童年,大部分孩子的童年父親都是缺位的。

佩裡問:“你對父親的遺棄有什麼樣的感覺?”他說自己不記得了。

也許他是在迴避自己的痛苦,也許他認為:既然當年父親離開我,並沒有什麼,那麼我現在離開自己的孩子,他也不會有感到傷害吧。

這樣一來他也就不需要開啟自己內心那個沉積著複雜情緒的盒子了。

但是佩裡告訴他:“把你心內的盒子開啟很重要,不然你就沒辦法察覺孩子的需要,你也會把自己從父親那裡接受到的情緒傳給孩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這位父親開始開始哭訴自己父親的離開,他說:

我的童年裡父親角色的缺失,讓我不知道怎麼與父親相處,以至於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和自己的孩子相處。我心中的怨恨是過去造成的,這和我的孩子無關。

現在,我已經明白自己對孩子的意義,我的呵護不僅讓他現在感覺很好,也讓他長大之後不會和我一樣心中有所怨恨。

這位父親藉由對過往的回顧,接納了父親的離開,接納了自己的情緒,也因此改變了對孩子的態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必須要先釋放暗藏在心底的悲傷,才能釋放內心的愛。

解讀《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1、你會如何對待兒時的自己?

想要疏離孩子怎麼辦?

作者佩裡說,如果只給新手父母一條意見的話,那就是:

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大,他都會以行動來提醒你,你在他那個年紀所經歷的情緒。

你不會記得自己在襁褓時是什麼感受,但是你的孩子會提醒你。或者你在某個年紀開始感覺孤獨,等孩子到了這個的年紀,你也會想在感情上疏離他。就像剛才那位想要離開的爸爸,他不想面對孩子在自己身上所觸發的情緒,他想要和他自己的父親一樣選擇離開。

當然,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到不了直接遺棄孩子這一步,但與孩子的疏離是一道連續的光譜,在最嚴重的那端是遺棄。

當孩子想要我陪伴,我讓他走開,想要讓我看他畫的畫,我只是做做樣子敷衍一下,沒有認真地對待,這其實也在疏離的光譜之上,是一種程度輕微的遺棄。

每個家長一定都有這樣的感受,想要把孩子趕走讓他自己玩,想讓孩子多睡一會,以免佔用自己的時間,也有的家長找各種理由不願回家面對孩子,經常加班出差,忙這忙那。 真的是有無比重要的事情,還是以工作的藉口逃避呢?其實我們的心裡是有答案的。

帶孩子真的很累,而且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對我們的,這再正常不過了。

但我們要知道:

孩子只會粘著我們這幾年,等他慢慢長大,我們完全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閒娛樂,重回原來的生活。未來肯定有一天,孩子將不在需要我們,他會想方設法地離開我們。

遺憾的是,想要遺棄孩子的父母是很難意識到這一點,很難阻止把自己幼年時受到的對待繼續傳遞下去。

如果你覺得自己時時刻刻都想要逃離孩子,你真正需要遠離的,可能是孩子在你身上所觸發的感覺。你需要抱著同理心回顧自己在小時候的經歷,發覺孩子對你的需要與渴望。

這本書要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如何看待自己,以及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是關鍵所在。而這正是我們常常忽視的東西,因為把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是容易的,把自己的憤怒歸咎於孩子做錯事是容易,而去探究孩子的行為如何喚醒了我們心底的感覺,從而改變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困難的。

希望這期節目,能讓同學們能夠洞悉到一些真相,接納和療愈自己的曾經,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與渴望。

Tags:孩子我們自己父母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