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中國史說-東周歷史 | 春秋初期 鄭國獨強與齊桓霸業

由 百科啥都說 發表于 藝術2021-12-12

簡介繻葛之戰用兵示意圖齊國霸業齊桓公即位鄭莊公死後(約公元前701年),鄭國發生內亂,受到諸侯聯軍的多次討伐,勢力衰退

尊王相宜怎麼讀

前言

上一篇

《春秋列國》

中提到了許多諸侯國和君主,在短時間內可能記不住,也不清楚具體的人物和事件。

下面我提取一個時間軸,先從一些大事件上梳理出大致的脈絡,把春秋時期前期周室東遷至城濮之戰的發展總結出來,便於大家能夠更清晰得熟悉這裡一段春秋史。也建議大家結合地圖進行閱讀。本篇先講述周室東遷到齊國霸業期間的歷史事件。

中國史說-東周歷史 | 春秋初期 鄭國獨強與齊桓霸業

春秋初期時間軸簡圖

中國史說-東周歷史 | 春秋初期 鄭國獨強與齊桓霸業

春秋列國地圖

鄭國獨強

周平王在諸侯國的幫助下遷都到洛邑一帶(約公元前770年),其中鄭國、晉國作為姬姓主系的諸侯國在東遷出力較多,立下功勞。並且此時的周室需要依附這些諸侯國進行發展,而諸侯國又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周室的形式,對其他諸侯國發號施令。

晉國本身是實力比較雄厚的諸侯,但在協助周室東遷之後不久,發生了內亂,晉國分為了曲沃和晉國,史稱

曲沃代翼

,持續了67年,這一時間段內,在中原諸侯的角逐中幾乎看不到晉國的身影。

鄭莊公即位前後(約公元前743年),鄭國內部局勢其實不是很穩定,他的親弟弟叔段想奪權。叔段(受到母親的偏愛)在鄭國被分封了許多地盤,實力日益上漲的同時,鄭莊公對他早有提防,並趁叔段起兵反鄭時,一面治叔段的重罪,一面平叛叔段,最終叔段逃離到共國。

後來衛國內亂,州籲(yù)作亂殺了衛桓公(約公元前719年),自立為君,他聯合陳、蔡、宋、魯等國先後多次伐鄭。鄭國寡不敵眾,割讓了城池。但州籲篡位並不能服眾,在朝周王通往陳國時,被衛國大夫石碏等人殺掉了。

鄭莊公乘此機會先入侵衛國,後拉攏齊、魯討伐宋國。宋國內亂,內部殺了在任的宋殤公以及黨羽,迎立公子馮(此前居住在鄭國)為君(宋莊公)。宋國用這樣的方式向鄭國表示友好,以便停止戰爭。

就此鄭國勢力在中原獨強,中原諸侯幾乎都向鄭國親近。

之後,周平王看到鄭國勢力滲透到周室內部很深,想削弱鄭國的勢力,於是提出想把鄭國一部分在周室的掌權分給虢國。這一想法在周平王在在位期間因為忌憚鄭莊公採取一些安撫措施,沒有施行。

但在周平王的兒子周桓王即位後,打算分鄭國的權,此時鄭莊公開始對周室不高興了,明面上還是對周室還是恭敬,背地裡使一些絆子,周桓王便削了鄭國的所有權力,鄭國明面上和周室鬧翻。

約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召集蔡、衛等諸侯國伐鄭,鄭國反擊抵抗王師,結果王師和隨同諸侯被打得大敗,周王室顏面掃地(史稱繻(xū)葛之戰)。鄭國後又幫助齊國驅伐北戎,在此時可謂勢力強盛。

中國史說-東周歷史 | 春秋初期 鄭國獨強與齊桓霸業

繻葛之戰用兵示意圖

齊國霸業

齊桓公即位

鄭莊公死後(約公元前701年),鄭國發生內亂,受到諸侯聯軍的多次討伐,勢力衰退。

鄭國勢力下降的同時,齊國的齊襄公在滅紀國伐衛國以後,在中原地區勢力強盛起來,但是齊國不久也發生內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保護公子小白逃到莒(jǔ)國,齊襄公被公子無知謀殺篡位。

但是公子無知也被殺害,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就都想搶先歸國即位,結果公子小白搶先一步歸國稱君,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馬上出兵抵抗從魯國過來的公子糾,最後逼死公子糾,並讓魯國交出管仲、召忽。管仲歸從了齊桓公,召忽自殺。管仲為齊桓公休整內、軍、財政務為日和齊桓霸業奠定基礎。

齊魯宋三國爭衡

齊國稱霸之前,齊魯宋三國爭衡。

齊國伐魯(約公元前684年),魯國此時實力並不弱,兩軍交於長勺,魯國的曹劌(guì)向魯莊公提議等齊國三次擂鼓後,魯國再擂鼓進軍,按此計劃果然齊軍敗退而走,在追擊時,曹劌先觀察了道路上齊軍退兵軌跡混亂,軍旗也落下,才指揮魯兵追擊,最終大獲全勝。(這就是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

齊國敗兵後不服氣,又拉攏宋國聯合攻魯,魯國看出宋國軍隊勢弱,便先出兵擊敗宋兵,齊國看宋兵敗了也跟著退了兵。過了一年魯國又出兵攻打宋國,宋國失敗後發生了內亂。

約公元前687年,齊國邀宋、陳、蔡等國結盟,先平宋國內亂,後伐魯,魯國寡不敵眾,被迫和齊國結盟。又因宋、魯本就是敵對兩家,宋國背叛齊國的聯盟,齊國伐宋,逼得宋國屈服。

隨後,齊國重振中原聯盟,開啟齊國霸業。

齊桓霸業

這裡我們再補充說明一下勢力。中原說到底還是周王室曾經的核心地區所在,是因為王室衰落才造成了中原列國爭霸的局面。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介紹過戎狄蠻夷,就是指中原地區周圍的異族(這裡的異族是相對於周朝代來講)。

中原內部的爭衡,給了周邊勢力擴張的空間,異族勢力也對中原持續侵擾,給中原帶來了存亡的壓力。面對這種局面,以齊國為首的中原諸侯達成“

尊王攘夷

”協定,“尊王”就是以周王為尊,“攘夷”指對抗異族之敵,意思就是面對外部挑戰,中原內部意識統一,一致對外。

齊國在中原稱霸時,北邊的狄國南下入侵中原打到邢國,齊桓公舉兵相救;齊魯後來又結盟了;狄人後來又滅掉衛國,宋國救出衛國國民,齊國邀諸侯聯合派兵抵抗狄人,救下並幫助衛國和邢國遷都。

南方的楚國也發展了起來,楚國北上打到了昔日中原霸主鄭國的國土上,勢力蔓延到了中原地區。齊國聯合列諸侯起兵救鄭,準備伐楚,楚王見狀求和,兩軍在交涉中並沒有開戰,結了盟。

在這段相對平穩時間內,諸侯聯盟內部也是為了利益摩擦戰亂不斷。周惠王去世後不久,齊國邀請中原諸侯在葵丘相會結盟(葵丘之會),周王在此時已經幾乎沒有了勢力,只是諸侯霸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棋子罷了。

過後不久,周室發生內亂,周襄王的弟弟叔帶(也叫王子帶)為了報仇,引了西戎軍隊攻破周國,打進了國都。值得關注的是,此時是秦、晉兩國前來救周,齊國因狄人侵衛,而發諸侯軍隊救衛,只能派管仲等人前去協調周室、晉國跟戎人講和。

此時面對戎人侵周,齊國聯合諸侯起兵在周進行防守抵禦;楚國也開始伐徐國,中原聯軍相救,但徐國還是被打敗。此時齊桓公率領下的齊國只能起防守之勢,並不能出兵擊退入侵的外族。

後語

本篇文章還是站在列強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歷史的演進,讀者感興趣的話也可以下來研究中原魯、宋、衛等諸侯國的發展。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介紹在結束曲沃代翼內亂後的晉國是如何崛起的。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

上一篇:周室東遷與春秋列國

下一篇:春秋中原失勢力與晉國崛起

中國史說-東周歷史 | 春秋初期 鄭國獨強與齊桓霸業

記得關注我們喲

Tags:齊國鄭國周室中原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