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30多年後,他再次談及《共和國之戀》……

由 娛聲夜來風 發表于 藝術2021-12-12

簡介△中央電視臺新影中心國家一級作曲家劉為光1989年,作為新中國成立40週年獻禮,中央電視臺製作播出了一部謳歌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大型電視系列專題片《共和國之戀》,這是一部剖析中國知識分子在特定歷史時期命運走向的電視片,講述的正是朱明遠的父輩們在

凝練是什麼意思

許多科技工作者是含淚看完的

于敏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鄧稼先的私人印章、彭桓武的手錶、郭永懷的徠卡相機……10月26日,四川綿陽科學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新開闢的“兩彈一星”功勳廳內,曾在這裡工作過的9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使用過的部分工作、生活實物第一次公開亮相。

這些歷史文物跨越時空,見證了“兩彈一星”功勳放棄國外優裕生活、奔赴祖國需要,紮根戈壁深山、潛心科研攻關的崢嶸歲月,凝聚著老一輩科學家無私無我、以身許國的精神品格。

展廳裡,程開甲院士的一句話記錄了那一代人的選擇:“我是一箇中國人,我不可能到美國去喊美國萬歲,我只能喊中國萬歲。我這輩子的最大心願就是國家強大起來,國防強大起來。”

“縱然是撲倒在地,一顆心依然舉著你。”面對父輩們當年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朱光亞的兒子朱明遠情不自禁地低吟起那首他最喜歡的《共和國之戀》。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科技領域幾乎一片空白。2000多名在國外的科學家克服各種阻撓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祖國科技事業發展鞠躬盡瘁。這是一長串閃光的名字:李四光、華羅庚、周培源、錢三強、錢學森、師昌緒、鄧稼先、朱光亞……在歸國的路上,朱光亞聯合50餘名旅美留學生髮公開信,呼籲:“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大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

朱明遠深知,父親那代人對國家的情感非同一般,因此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回家”,如同歌中唱到的那樣——“縱然是悽風苦雨,我也不會離你而去;當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淚光裡”。

“他們永遠是國家的財富和民族的驕傲。”30多年過去了,再次談及《共和國之戀》,中央電視臺新影中心國家一級作曲家劉為光依然為那代科學家身上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深深感動著,那段創作經歷也令他刻骨銘心。

30多年後,他再次談及《共和國之戀》……

△中央電視臺新影中心國家一級作曲家劉為光

1989年,作為新中國成立40週年獻禮,中央電視臺製作播出了一部謳歌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大型電視系列專題片《共和國之戀》,這是一部剖析中國知識分子在特定歷史時期命運走向的電視片,講述的正是朱明遠的父輩們在共和國誕生後義無反顧地回國報效,在落後的條件和艱苦的環境中克服種種困難,無私奉獻、奮勇攻關,在各自的領域為中國撐起了脊樑。

《共和國之戀》的播出引起了巨大反響,它似史而非史,類詩而非詩,據說許多科技工作者是含淚看完的,之後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輪番舉行座談會,人們在言不盡的感慨中抒發著共鳴。時至今日,這部電視片仍然在中國紀錄片界以及科學界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同時佔據著不可撼動的位置。

“那種凝重而熾烈的感情,給人以無窮的振奮和感染。”幾十年來劉為光曾參與無數影視劇、紀錄片創作,但他依舊對《共和國之戀》情有獨鍾。

“這首歌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從心裡流出來的”

“在愛裡,在情裡,痛苦幸福我呼喚著你;在歌裡,在夢裡,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與紀錄片同時互相成就的,還有其同名主題曲《共和國之戀》,歌詞凝練又準確地詮釋了科學家們的愛國情懷。30多年來,這首飽含深情的歌曲不知喚起多少天涯遊子對祖國母親的濃濃眷戀。

1988年,劉為光接到任務,負責電視專題片《共和國之戀》的全部音樂創作,他和詞作者劉毅然根據主題迅速創作出了主題歌。最初版本歌詞的具體內容已經不可考了,“只記得有‘從雪山到草原,從長江到黃河’之類的,像一首抒情詩”。而劉為光一開始也有些走入誤區:“我當時覺得這些老科學家多數是留洋歸來的,感覺應該向西洋音樂靠攏一點,在表現上想使用更‘洋’一點的曲調和演唱方式。”

作品磅礴大氣,但錄製成小樣拿給大家試聽後卻不盡如人意,“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太對”。

“後來大家發現,歌曲無法令人感動的原因在於沒有寫出專題片所展現的中國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氣質和情懷,尤其是那種對祖國母親深沉的情感。”劉為光說。另外,他當時的譜曲有些曲高和寡,大眾接受起來會有些隔閡。於是,作者們毫不猶豫地推翻原有創作,重新開始。

劉毅然和劉為光決定登門拜訪老科學家來尋找靈感,在一段段樸實卻動人的講述中,科學家們對祖國的拳拳之情激盪著作者的靈魂,也直接流到了他們的筆端。張廣厚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於是有了“縱然我撲倒在地,一顆心依然舉著你”;鄧稼先回國後獻身國防,十幾年杳無音信,妻子流淚期盼,於是有了“當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淚光裡”。

劉為光有幸跟著攝製組走進錢學森等人的家,最令他內心震撼的,是這些老科學家們雖然功績彪炳千古,但他們大多數人過著簡樸平淡的生活。在外人看來,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克服千難萬險歸國的經歷是那樣驚心動魄,但老人卻以平靜恬淡的微笑面對。“沒有強烈的使命感,沒有對民族深刻的摯愛,沒有對國家命運的關切,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劉為光一直深深感念。

用搭檔劉毅然的話來說,“這首歌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從心裡流出來的”,他是把這首讚美祖國的歌,當做一首情歌來寫的,“除此之外,無法表達這種深沉的愛”。這首歌源自科學家的愛國深情和無私奉獻,儘管通篇沒有出現一處“祖國”的字樣,卻能更真實親切地感受到科學家們對祖國的深厚情感和無比忠誠的愛戀。

“你戀著我,我戀著你,是山是海我擁抱著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著你……”根據劉毅然新寫的歌詞,劉為光進行了二次創作。經過時間的考驗與磨鍊,這首歌已經成為時代經典。

30多年後,他再次談及《共和國之戀》……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含淚升起的音符中積蓄著科學家的深深情思,流動的旋律中流淌著科學家的熾熱情感,起伏的節奏中述說著科學家的愛國心聲。修改後的樂曲在樸實的旋律中逐層鋪展,情深致遠。

劉為光意外地發現,“眾口難調”的問題在這首絕妙的歌曲面前不復存在了。新創作的歌曲效果非常好,不但知識分子喜歡,普通老百姓也很喜歡。不僅如此,這首《共和國之戀》還獲得了很多歌手的青睞,不同演唱風格的歌手都將其視為心頭好,劉為光坦言,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鮮為人知的是,《共和國之戀》還有個“曾用名”叫作《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劉為光解釋,這是當時《中國電視報》的編輯為搶先發表而臨時擬定的題目,後來隨著紀錄片的熱播,大家一致決定還是採用《共和國之戀》。

歌曲創作完了,但唱歌的人卻一直沒定。劉為光請當時的中央樂團為歌曲錄製配樂,他的好友、中央樂團指揮方國慶便向他推薦了時任中央樂團巴松(低音管)樂手的劉暢。這算是劉為光在苦苦尋覓中的意外收穫。

雖非聲樂出身,但劉暢專業的音樂素養給人印象深刻。“在當時來說,一個非專業歌手為這樣一部國慶獻禮作品錄製主題曲是很不同尋常的。”劉為光回憶,劉暢只唱了一遍就錄製完成。錄音室內,隨著樂曲的餘音漸漸消散在空氣之中,整個樂團都站起來為劉暢鼓掌。

劉暢的聲音樸實,沒有新增專業修飾,配合紀錄片的畫面,曾經令當時無數的觀眾眼含淚花。多少年過去了,這首歌已經由不同的歌手演繹過不同的版本,但首唱劉暢的這個版本,在作者心中,依然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位置。

“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裡……”回望歷史,共和國大廈的一磚一瓦,無不浸潤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心血與家國情懷。每當聽著這首歌,人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艾青說的:“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再唱這首《共和國之戀》,是一種眼中飽含熱淚,卻沒有流淌下來的感覺。而在這淚光閃爍的朦朧中,我們能看到一個國家拔地而起的未來。

【來源:人民政協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者致敬

Tags:劉為之戀科學家共和國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