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由 君臨 發表于 藝術2021-12-08

簡介二戰結束,美國經濟蒸蒸日上,費雪順勢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大舉買入優質的成長股龍頭

羅斯金融靠譜嗎

最近有個讀者疑惑的問君臨:

去年A股熊市,我買的股票大多腰斬,虧得吐血,唉……

請問,一個普通人,像我這樣,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真的靠譜嗎?

我沉思半晌,感覺要回答這個問題,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或許,一篇完整的股市大V發家史的故事,會對你有所啟發。

1

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

20世紀初的時候,美國股市的狀態跟我國差不多。

經濟蒸蒸日上,崛起為一個未來的超級大國,各種資產的價格都在膨脹,炒房的、炒股的、投機倒把的,幹什麼都有,而且幹什麼都能掙到大錢。

那個年代,被稱為“鍍金時代”。

當時的股票市場,被金融寡頭、地下莊家所操縱,波動巨大,混亂無序。

最有名的金融寡頭,是JP·摩根。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他靠咖啡生意賺到第一桶金,然後創立摩根商行,1873年擊敗了歐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贏得一場史無前例的政府鉅額債券融資的勝利,從此崛起。

1900年前後,摩根財團合縱連橫,撮合了多項世紀交易,一項是將數家電力公司(包括髮明大王愛迪生的公司)合併為通用電氣,一項是將多家鋼鐵公司(包括鋼鐵大王卡耐基的公司)重組為美國鋼鐵公司。

到1912年的時候,摩根財團控制著美國三分之一的銀行資產,三分之二的保險資產,三分之二的鐵路資產,四分之一的工業資產。

最有名的莊家,是傑伊·古爾德。

他從一名底層的勘測員起步,後來做到了美國鐵路公司的總經理。

任職期間,這位仁兄大量行賄政府議員,透過財務造假上市、炒作概念、股票高價增發、減持套現、製造大範圍恐慌、打壓股價趁機低吸等等,贏取了鉅額財富。

比如“黑色星期五”這個概念,就來自古爾德操縱的一次恐慌性災難。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類似摩根這樣的金融寡頭,還有洛克菲勒財團,類似古爾德這樣的地下莊家、害人精,更是數不勝數。

那時候的股市,暴漲暴跌,股價的起落跟企業的價值之間似乎並無關係。

也因此,股市就像一個賭場,有的人一夜之間就成了暴發戶,但也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窮光蛋,甚至負債累累。

你永遠無法預測明天的股價,究竟會漲還是跌。

但有兩個年輕人做到了,他們很快在股市中聲名鵲起,被譽為那個時代的“股神”。

這兩個人,是利弗莫爾(1877-1940)和江恩(1878-1955)。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他們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出身,早年在券商裡謀得一個經紀人的職位,幫助客戶交易股票。

利弗莫爾成名更早,15歲就出來闖蕩,並將自己的工資都投入了股市,那時候他的月薪只有20美元。

不過沒關係,由於天賦聰慧,他對股價波動的數字極為敏感,靠著在牛市中的精準投資,加槓桿,一年時間就將本金飆升到了1萬美元。

不過這樣的成功未能持久,隨後熊市,利弗莫爾的股價回撤巨大,財富幾乎歸零。

但年輕人,一次的失敗又豈會甘心,他認為那不過是運氣不佳罷了。

1901年,美股再次迎來牛市,利弗莫爾找人借了5000美元,再入江湖,很快就賺到了5萬美元。

隨後的幾年,他的資產越滾越大,到31歲的時候,總資產已高達500萬美元。

那時候的500萬美元,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億萬富豪級別了。

據當年的小報流傳,有錢之後的利弗莫爾,生活極為奢侈,在曼哈頓買了別墅,買了遊艇,出入紐約的高階俱樂部,並擁有數不清的情婦。

他的偶像是摩根。

不過,他似乎並沒能擁有摩根的運氣。

幾年之後,他再次破產了。

這次的失敗,讓他感到痛苦,並懷疑人生。而在同期,另一個新星卻冒出來了。

這個人正是江恩。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江恩比他小一歲,但晚了10年才進入股市。

成名更晚,直到1908年,江恩30歲的時候,才在華爾街小有名氣。

跟利弗莫爾擅長交易、敏感的把握市場風向、大開大合的風格不同,江恩更擅長研究,是技術面理論的祖師爺。

他認為股價不是雜亂無章的,是可以預測的。

每一種股票都擁有一個獨特的波動率,它主宰著市場價位的升跌。透過對歷史走勢的分析,結合數學、幾何學圖形,他發明了一系列的技術分析理論。

比如波動法則、江恩角度線、江恩四方形、江恩六角形等等。

由於當時正值牛市,股民們利用他的技術理論指導股價買賣,傳言準確率極高,輿論很快就沸騰了。

當時的媒體是這麼描述江恩的:

他太牛掰了,有人曾目睹他把130美元炒成了12000美元,交易勝率能高達90%以上,如此傳奇的炒股方法論在金融市場上是史無前例的!

在媒體的炒作中,江恩的書一本一本的出,比如《股票行情的真諦》、《華爾街股票選擇器》 、《江恩投資哲學》、《華爾街四十五年》……

江恩一生中出了幾十本書,本本賣到10w+。

作為股市上的新生代偶像,無數的人慕名而來拜訪,包括利弗莫爾。

兩人見過幾次面,彼此都佩服對方的成就和名氣,但終因理念的不合,未能一起合作。

他們的差異在哪呢?

江恩是理論家出身,他的理論中關鍵的兩條是:

第一,股市是有周期大趨勢的,只可順勢而為,不可逆勢操作;

大趨勢中又有小趨勢,抓住股價歷史漲跌規律中的機率機會,一點點積累,就能積少成多,贏得財富。

第二,要想在股市中長期賺錢,就必須學會止損;

要小心翼翼的設定虧損線,超過了就必須及時撤退,千萬別留戀;

只有留住本金,才能東山再起。

他認為利弗莫爾太貪婪了,只想怎麼賺大錢,拼命加槓桿,很容易栽跟頭。

但利弗莫爾是實戰派出身,對於在波動中高拋低吸、積少成多的理論完全不感冒。

他認為賺大錢不能靠股價的短期波動,而要靠大波動。換句話說,不能光看個別的起伏,而要判斷個股的大趨勢和大盤的行情走勢。

畢其功於一役。

也就是說,利弗莫爾雖然也是個投機者,但他從不追求快進快出的短線交易,認為操作越頻繁、失誤越多、失敗的可能性越大。

只有把握住關鍵的機會,提升準確率,然後透過加槓桿的方式放手一搏,才能賺到大錢。

而把握大趨勢中的準確率,更多憑對市場氣候的敏銳嗅覺。

至於那些數學機率、幾何圖形,他認為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罷了,根本就不準。

換句話說,雖然同樣是著名的趨勢投機者,但兩人的投機風格完全不同:

一個偏保守,追求積少成多,在小週期的波動中高拋低吸,靠數學機率滾雪球;

一個偏激進,追求一戰功成,在大週期的波動中放大槓桿,靠天賦和經驗吃飯。

但不管他們的理念差異有多大,在1920年代的超級大牛市中,他們都成了人生贏家,賺的盤滿缽滿,並從此被捧上了神壇。

2

江恩的書,越賣越火,他的線下培訓課程能賣到5000美元。

當時的50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50萬人民幣,價格之昂貴,可見其火爆程度。

利弗莫爾找人借了錢,第三次東山再起,他的資產也增長到了數千萬美元之巨,躋身進了500富豪榜。

1923年,一位作家採訪了利弗莫爾,並以他的一生傳奇,三落三起的故事為藍本,出版了超級暢銷書《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這本書讓利弗莫爾和江恩一樣,得以名傳後世。

1929年,股市進入狂熱階段,錢從各個角落湧向華爾街,老百姓將所有的工資和退休金都投入了股市,街邊的小販、買菜的大媽都在談論著股市。

利弗莫爾意識到危機越來越近了,對於大週期趨勢極為敏感的他,決定反手做空。

他仔細搜查各種金融報刊,希望從新聞訊息中找到經濟放緩、產能過剩、貨幣政策變化的訊號,以佐證他的決策。

他相信,繁榮了十年的股市一定會出現反轉,只需要找到那根導火索即可,如果押對了這次賭注,他將富可敵國。

1929年9月,首次訊號出現。

英國出現了一個大型金融詐騙案,為了穩定市場,英國銀行準備提高利率,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很有可能跟進。

銀行的利率提升,工業生產必然放緩,股市的錢也將減少,狂熱的投資市場泡沫很有可能被刺破。

利弗莫爾抓住了這個機會,以全副身家押注做空。

在隨後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裡,美股果然出現了天崩地裂般的世紀金融風暴,數不盡的交易者在一夜之間破產。

而利弗莫爾,卻在這一戰中,賺得了1億美元,邁上頂級富豪之列。

1929年的金融危機,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不僅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英帝國崩盤、歐洲衰落,讓落後地區政治動盪,紛紛左轉,也改變了整個現代金融史。

首先是政策層面,各國政府開始加強對自由市場經濟的監控,採取逆市場週期的措施,大搞基建投資、關稅貿易競爭、推動產業升級。

1934年,美國證監會成立,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公佈完善、可信的財務報表,嚴厲打擊證券欺詐和坐莊操控行為。

同一年,投機之王利弗莫爾再一次在股市動盪中破產,幾年後,落魄的他選擇用一把槍結束了生命。

遺書中是這麼寫的:“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

股市蕭條,江恩的投資方法論也不再靈光,書籍漸漸滯銷。

1955年,江恩逝世,享年78歲,遺產僅餘十多萬美元,相當於一個普通美國中產階層的財富。

一個時代就此結束了。

從此之後,技術面趨勢投機者退出了投資舞臺的C位,再也沒有誕生過什麼出類拔萃的人物。

而在1929年的大熊市中,一些損失慘重的投資者洗心革面,幡然醒悟。

他們拋棄了傳統技術派對波浪圖形的沉迷,轉向對上市公司價值的研究,開闢了投資的科學道路。

如果說,江恩的技術理論,相當於矇昧時代的占星術,利弗莫爾的縱橫捭闔,相當於蒙古帝國的大軍。

那麼在接下來,投資界的哥白尼、達爾文、牛頓,一個一個來到了人間。

他們都曾經是大蕭條的失意者。

第一位是格雷厄姆(1894-1976),一個坎坷半生的苦命人。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格雷厄姆可以說是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

1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從歐洲到美國找工作,漂泊異鄉;

9歲,父親病亡,一家人失去收入來源,更加拮据;

14歲,母親炒股失敗,窮的家徒四壁;

23歲,畢業後第一次幫人打理股票賬戶,就將客戶的錢虧光,賬戶被凍結;

30歲,第一次成立私募基金,卻因為股東矛盾被迫解散;

36歲,再次成立的投資公司在1929年的金融風暴中幾乎破產,一生積蓄損失殆盡。

但苦難並沒有摧毀格雷厄姆,他在深刻的反思中沉澱自我,在幽暗的歲月中寫下了《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等劃時代的著作,奠定了自己基本面投資學派的“牛頓”地位。

晚年的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開壇講課,桃李遍天下,他的學說就像一把火炬,指引著無數的後來者開啟科學投資的大門。

那麼,格雷厄姆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呢?

兩點:

第一,注重安全邊際。

由於被股市的動盪傷害太深,他將防禦風險放在了投資的第一位,要求做到絕對的安全性。

因此要求估值足夠的便宜,只買那些跌無可跌的“菸蒂股”。

第二,注重財務分析。

對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資產、收入、利潤、負債和未來的預期收益進行量化分析,得出其內在價值,以評估投資的可行性。

一切用資料說話,避免猜測、小道訊息和頭腦發熱。

在格雷厄姆的學生中,有歐文。卡恩(Irving Kahn)、沃爾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等知名的基金界大佬。

但最知名的,毫無疑問是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3

巴菲特和我們大多數中國人有著非常相似的童年。

他出生在美國內陸的三線小城市奧馬哈,爺爺是開雜貨店的,爸爸是銀行職員,相當平凡的出身。

那是1930年,正是大蕭條時期,銀行倒閉,爸爸也失業了。

為了幫忙掙錢,巴菲特6歲就批發口香糖和可樂沿街叫賣,13歲開始賣報紙。

讀高中的時候,巴菲特又買了幾臺二手彈子球機放到理髮店裡經營,與理髮店老闆五五分成。

這種生意類似我們今天看到的商場裡的夾娃娃機、賭場裡的老虎機,一本萬利,但競爭的門檻也很低。

如無意外,或者巴菲特就將奔著小商人的致富之路成長下去了吧。

但意外還是出現了,讀中學的時候,小巴菲特開始沉迷股票,並將之作為了一生的事業。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選擇,源於巴菲特的思考:

小時候,沿街叫賣口香糖和可樂,這是一種賣苦力的生意,利潤率極低,很難賺到大錢;

後來,做彈子球機生意,看起來輕鬆多了,利潤率又高,但本質上,這是一種資本密集型的生意;

開始的時候,你首先發現了商機,擁有資訊差帶來的紅利,你能賺到一些錢;

但隨著競爭者的湧入,鋪租成本會急劇抬升,拼的就是誰的資金更雄厚;

很明顯,巴菲特沒有這樣的資金實力,所以到最後,依然很難賺到錢,只能無奈放棄。

一個普通人,如果沒有技術或牌照帶來的壟斷優勢,如何才能賺到大錢呢?

唯有依靠資訊差。

彈子球生意的早期就是如此,其他很多生意也是類似的,低買高賣,賺的就是由資訊差帶來的利潤機會。

既然本質上都是賺資訊差,那為什麼不買股票呢?

需要額外投入的成本是最低的,流動性又好,只要你有做生意的頭腦,懂得把握機會,理論上這是最佳的平臺。

正是意識到了這點,巴菲特逐漸就將自己的小生意擱置了,將興趣的重心投入到了股市上。

而且和99。9%的散戶一樣,初入股市的巴菲特也是從研究股市波浪圖形開始的,追漲殺跌,只是業績平平。

不過,和其他散戶不同的是,巴菲特愛讀書,幾乎把圖書館裡的每一本股票書籍都借來讀過。

那時候的股票書籍,基本上被技術派、江恩、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之類的霸榜,巴菲特一本本讀過去,直到讀完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

終於,他感覺一下子擊中了自己的心扉,豁然開朗。

考研究生的時候,他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正式拜入格雷厄姆門下。

所以,和其他散戶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巴菲特更早的意識到了技術面投機派的弊端,走上了價值投資者的科學道路。

那一年是1950年,巴菲特20歲。

畢業後,巴菲特做過幾年的股票經紀人,也自己炒股。日常工作就是從《標普手冊》、《穆迪手冊》收集資訊,然後去研究分析,碰到心儀的股票就買入、持有。

他嚴格遵循格雷厄姆教給自己的投資方法論,只買最便宜的、具有安全邊際的股票。

一切都很順利。

初出茅廬的巴菲特逐漸擁有了幾十萬的資產,他開始成立私募基金,然後將掌管的資產提升到了數百萬美元。

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

僅僅30歲,巴菲特就已經成為百萬富翁。

但股票市場,哪有那麼容易,有些學費總是要交的。

1962年,經過多年的上漲,很多股票都已經不便宜了,巴菲特按照老師的理論,發現幾乎找不到可以下手的標的。

思來想去,他押注在了一家瀕臨倒閉的紡織公司上:伯克希爾·哈撒韋。

按照財務分析,這家公司的賬面淨資產為2200萬美元,由於經營不善,股價低迷,買下它只需要花費1400萬美元。

抱著撿便宜貨的思想,巴菲特逐漸買入。

沒想到,這筆投資成了股神生涯史上最大的痛。

你要知道,當時巴菲特掌管的總資產也不過千萬美元級別,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相當於押下全副身家的賭注。

但投資,又豈是簡單的算賬本那麼簡單?

眼前的價格,確實便宜,但未來呢?

隨著二戰結束,全球化貿易時代到來,美國紡織業在東亞廉價勞動力大軍的衝擊下節節敗退,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也就一路下跌。

巴菲特越跌越買,直至完全控股,套牢一生。

1985年,伯克希爾關閉了它的最後一座紡織廠,所有資產的拍賣所得只剩下16萬美元。

這家空殼公司就此成為巴菲特的旗艦,讓他牢牢銘記其中的教訓。

那麼,他犯了什麼錯呢?

——沒有看清時代的大趨勢。

4

二戰以後,美國國運日隆,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

1946年,IBM發明了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ENIAC,將人類帶入計算機時代;同年,摩托羅拉推出第一個車載無線電話,將人類帶入無線通訊時代;

1950年,RCA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彩色電視機;

1954年,德州儀器推出第一款商用的矽電晶體,將人類帶入半導體的新紀元;

1956年,摩托羅拉推出尋呼機產品,將無線通訊技術帶到每個人身邊;

1958年,德州儀器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積體電路晶片;

1959年,美洲銀行發行了第一張信用卡,後來演變為風靡全球的VISA電子支付系統;

1960年,美敦力推出第一臺可靠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打開了醫療器械技術的新世界;

1964年,IBM推出劃時代的大型計算機System360,這是第一款帶作業系統軟體的計算機;

1967年,德州儀器發明了手持計算器,當時的售價高達2500美元一個;

同年,波音推出第一架737飛機,這是航空史上最暢銷的客機,至今訂單量高達1。5萬架;

1950-60年代,計算機、通訊、醫藥、交通、金融等各行業,都被新興的電子技術改造著,他們創造了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也創造了全新的藍海市場。

很自然的,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是成長股投資。

但優秀的成長股總是很貴的,它的投資邏輯和巴菲特遵循的“安全邊際理論”“只買低價股原則”格格不入。

年輕的巴菲特,錯過了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的股神是費雪(1907-2004),一位活了98歲的智者。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費雪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證券分析師,剛畢業就碰上大蕭條,對股市的風險是心有餘悸的。

但他沒有被嚇倒,反而對科技成長股的研究越發痴迷,不斷精進。

二戰結束,美國經濟蒸蒸日上,費雪順勢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大舉買入優質的成長股龍頭。

費雪持有最成功的兩隻股票,分別是德州儀器和摩托羅拉。

前面說過,1954年,德州儀器推出第一款商用的矽電晶體,將人類帶入半導體的新紀元;

第二年,1955年,費雪重倉買入德州儀器;

3年後,1958年,德州儀器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積體電路晶片,股價一路長紅;

到1962年的牛市頂峰,德州儀器的股價上漲了14倍!

不過,隨後熊市,德州儀器的股價暴跌了80%,但費雪並沒有賣出,他選擇繼續堅守;

1967年,德州儀器發明了手持計算器,股價在隨後幾年再次創出新高,給費雪帶來了30倍的回報。

另一家科技龍頭摩托羅拉,也給費雪帶來了20倍的回報。

可以說,那個時代的德州儀器和摩托羅拉,就相當於今天的英偉達和蘋果。

成長股總是很貴的,股價的波動也很嚇人,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但只要看對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押對了風口,回報同樣驚人。

對於成長股投資,費雪有兩條核心原則:

第一,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場都只有5%左右,所以要買就買最優秀的公司。

優秀的公司有三個特徵:

a,注重研發和營銷創新,擁有競爭壁壘;

b,擁有一個出色的管理層,能夠幫助企業在長期的行業競爭中保持優勢,這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家公司在熊市週期過後,再創新高;

c,利潤率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發股利。

成長型的公司,總是將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業務擴張中去。若大比例分紅,則多數是因為公司的業務擴張有難度,所以才將盈利大部分用於分紅。

第二,抱著套牢三年的原則,長期持有。

當一家優秀的公司遭遇市場錯殺,股價被低估的時候,當然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碰到這樣的機會,不要錯過,應重倉買進,並堅定持有。

但大多數時候,優秀成長股的股價都不會便宜,所以能夠用市場合理的價格買入即可,不必過於計較一時得失。

很多時候,股市都會出現大幅波動,買入即被套,怎麼辦?

只要這家公司依然優秀,前景依然良好,那麼就抱著套牢三年的原則,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時間會見證一切。

如果發現當初的判斷出現了錯誤,坦誠面對,立即離開,轉戰前途更值得看好的公司。

賣出的理由,只跟企業的成長前景有關係,而跟自己的股票漲跌幅沒有任何關係。

擁有良好的投資心態很重要,千萬不要被市場的風吹草動、日常波動所幹擾,那些都是成功投資的噪音。

5

時間進入1970年代,巴菲特依然被他的低價垃圾股搞的焦頭爛額。

美國遭遇蘇聯在太空與軍事上的挑戰,經濟上又被日本和德國的崛起風頭所蓋過,國內通貨膨脹高企,美元貶值,危機重重。

反映到股市上,就是長達十年的低迷,寒冬蕭瑟。

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新的大時代背景下,江山自有人才出。

這個年代,屬於鄧普頓(1912-2008,97歲)和戴維斯(1906-1994,89歲),兩位同樣高壽的睿智老人。

鄧普頓有一句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興奮中死亡。最悲觀的時刻正是買進的最佳時機,最樂觀的時刻正是賣出的最佳時機。”

這便是鄧普頓逆向投資的法則。

戴維斯也有一句名言:“在低市盈率時(熊市)買入潛力股票,隨著市盈率的抬升和利潤的增長,股票的價格會倍數增長,相反股價也會倍數下跌。”

這便是著名的戴維斯雙擊和雙殺(複利投資法則)。

其實,無論是逆向投資,還是複利投資,本質上都是強調低買高賣,遵循著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

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

真正讓他們脫穎而出的,是他們擁有那個時代無人能及的國際化投資視野。

鄧普頓曾經在年輕時留學英國,並廣泛遊歷歐洲,對歐洲的歷史文化和經濟結構非常熟悉;

戴維斯也曾經在瑞士留學,並在遊歷法國的火車上認識了他的未來妻子。

1968年,鄧普頓做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放棄美國國籍、移居加勒比海上的小島巴哈馬,並且一住就是40年,直到逝世。

他認為,很多人投資失敗往往是受到噪音的干擾和難以控制的慾望。遠離了金融中心,意味著遠離了噪音和慾望,無疑可以讓他更加冷靜地進行投資。

也因為遠離了美國,可以讓他更加宏觀、中立地審視全球經濟:

既發現了德國、日本等經濟體在戰後復興過程中的絕佳投資機會,並遲至1980年代中才撤出日本股市;

也抓住了美國汽車業被日本衝擊的危機,在1978年福特瀕臨破產時大量買入;

左右逢源,讓鄧普頓的投資生涯進入了巔峰:他所管理基金的年均收益率高達18。3%,遠高於同期的美股指數。

戴維斯也有著類似的經歷。

戰後初期,戴維斯專注於買保險股,那時候的保險行業,和歷史悠久的銀行股不同,正處於青春勃發的成長期。

美國政府在推進全民保險,軍人復員,結婚生子,除了人壽險,還有房屋險、汽車險等不斷湧現的新險種。

人口紅利+滲透率提升+創新業務,讓保險股的成長性並不亞於其他科技股。

戴維斯起初問岳父借了5萬美元,開始炒股生涯,依靠五六十年代的牛市行情完成原始積累;

待六十年代中美股泡沫氾濫的時候,他又果斷的轉戰日本,買入日本股市中新興的保險股,再一次複製了美股的成功業績。

穩定的業績成長+市盈率提升+多國牛市接力+加槓桿,讓當初的5萬美元在40年後變成了9億美元的鉅額財富。

6

1977-1978年,是美國曆史上劃時代的分水嶺。

1977年,盧卡斯推出轟動全球的科幻片《星球大戰》,將電影業推進到特效大片的時代;

同年,蘋果公司推出Apple II,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個人電腦;

第二年,IBM就推出了針鋒相對的PC電腦產品,並引入了英特爾的8088晶片和微軟的BASIC軟體,從此拉開了全球計算機產業的2。0紀元。

藉著這股科技創新的力量,美國重拾復興勢頭,在與蘇聯的爭霸較量中形勢逆轉,成長股投資再次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

1978年,49歲的巴菲特和55歲的芒格走到了一起,成為他們終生事業的轉折點。

你或許並不知道,作為投資史上的最佳拍檔,這兩位後世眼中的大師,卻剛好是個性相反的兩個人。

巴菲特少年時讀書成績只能算中上,因此第一志願報名的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芒格則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

巴菲特性格內斂,不愛社交,因此工作幾年之後,就回到了家鄉奧馬哈自己炒股,芒格卻一直住在大城市洛杉磯,各種折騰。

巴菲特的心中只有股票,只有老師格雷厄姆傳授的一套內功心法;

芒格卻是個充滿好奇心的人,博覽群書,鑽研各種各樣的東西,除了股票,也搞房地產、股權投資,涉獵廣泛。

但在七十年代,巴菲特過的不順心,芒格也好不到哪裡去。

巴菲特被困在了低價菸蒂股裡,走不出來,他苦惱的地方在於,為何看似科學的安全邊際模型,竟然也有如此可怕的價值陷阱。

芒格的問題在於,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容易衝動。

結果,在成為巴菲特合夥人之前的兩年,芒格的投資生涯出現了連續多次鉅額虧損,這使得他心灰意冷,一度清算了自己的投資公司。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

芒格善謀不善斷,在古代適合做軍師,在當代適合做分析師;

巴菲特善斷不善謀,在古代適合做將軍,在當代適合做交易員。

當交易員巴菲特遇上分析師芒格,

巴菲特問:

“我一生恪守安全邊際法則,但看著安全的低估值股票裡,竟也有如此大坑的價值陷阱,請問先生如何能破之?”

芒格回覆道:

“我這裡有三條錦囊:

第一,與其把時間與精力花在購買廉價的爛公司上,還不如以合理的價格投資一些好企業。

第二,如果一家公司的成長性足夠好,即便股價高一點,也是值得買入的。

第三,投資股票,不僅是買的這家公司的行業機會、產品與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的管理層是否是一群有抱負、善管理的人,如果是的話,即使價格再高出2-3倍,也是便宜的價格。”

巴菲特聞之,醍醐灌頂,後來跟友人說:

“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要貧窮得多。”

可以說,自從巴菲特和芒格聯手之後,他的投資方法論就升級了。

不再糾纏於低價菸蒂股,而是選擇優質的、具有穩定成長性的好公司、以合理的價格去投資。

相當於格雷厄姆加上費雪,兩者融會貫通,珠聯璧合。

世間再無敵手。

哦,不,還是有敵手的~~~

1980年代,投資界出了一名天才,成長股第二代大師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出生在1944年,二戰即將結束的前一年,盟軍發動諾曼底登陸戰,勝券在握。

從資歷上來說,彼得林奇只是一名晚輩;

但從投資經歷來說,他有著前輩們無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他沒有經歷過那些讓人聞風喪膽的大蕭條、戰爭動亂,成長在戰後的經濟繁榮期,因此心態要輕鬆、樂觀得多,更富於冒險精神;

其次,他一畢業就進入了當時著名的富達基金工作,從實習生做起,接受了專業的理論培訓,又是在大平臺上運作,起點高,少走了彎路;

最後,他的運氣足夠好,1977年,林奇接手富達麥哲倫基金的管理工作,隨後的1980年代成長股起飛,林奇廣泛佈局,並在巔峰時刻急流勇退。

據統計,在彼得林奇管理富達麥哲倫基金的13年間(1977-1990),每年複合增長率為29%,是所有投資大師中平均回報率最高的,比巴菲特的業績都更優秀。

他管理的這隻基金,也從初始的2000萬美元資產規模,增長至後來的140億美元,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成為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

在投資風格上,彼得林奇的核心理念也有兩條:

第一,關注那些被人忽視的、基本面不錯的小公司。

這點和費雪差異很大,費雪喜歡買主流科技股,林奇卻喜歡買非主流消費股。

林奇的投資生涯史上,買過一萬多隻股票,大部分都是細分領域的小公司,比如玩具反斗城、美體小鋪、La Quinta汽車旅館等。

最知名的案例是沃爾瑪,但這隻股票在彼得林奇買入的時候,也不過剛剛上市幾年,仍是一家中型公司。

沃爾瑪是1972年上市的,在隨後的25年中,市值增長了5000倍,從一家美國中部小城市的不起眼廉價超市起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超市,世界500強第一名。

1980年代,正是其對外擴張的鼎盛時代,引入計算機技術,改造供應鏈,成長性無出其右。

這一階段,沃爾瑪的收入從1981年的16。55億美元增至1991年的32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34。72%,淨利潤也增長了22倍,股價上漲了61倍。

第二,分散投資,雞蛋不放一個籃裡,並長期持有。

這點和費雪的理念同樣是相反的,費雪喜歡集中持股,林奇卻喜歡分散持股。

原因有兩點。

首先,因為林奇的基金規模很大,尤其是後期,買的又都是小盤股,只能分散;

其次,林奇認為,集中持股很容易受股價的大起大落影響,心態不容易穩定,變成短期的投機賭博。

不管怎麼說,林奇是一個足夠聰明,足夠勤奮,也足夠幸運的人。

有個例子很有意思。

1989年,巴菲特曾經買了一隻航空股,買入之後就連遭厄運,首先是海灣戰爭導致油價暴漲,接著是連續數年發生重大航空事故。

結果就是:這家公司連年虧損,一度處於破產邊緣。

這是巴菲特後半生最失敗的一筆投資,讓他在接下來的20年裡都不敢碰航空股,甚至恨恨的將航空股稱之為“價值毀滅者”。

但林奇就不同了,人生中的第一筆投資就是航空股。

當時林奇剛讀大學不久,拿出一千多美元的獎學金買了飛虎航空的股票,當時的買入價是7美元,後來這隻股票漲到了32美元才賣出,漲幅450%。

這就是命啊。

7

投資是一場長跑。

1990年,天才少年彼得林奇退隱江湖,接下來就進入了巴菲特時間。

巴菲特與芒格,請開始你們見證奇蹟的時刻吧。

據福布斯統計,巴菲特在最近的20年裡,長期穩居世界富豪榜的前三位,個人淨資產目前高達800億美元以上。

這些財富中,超過95%都是在1990年之後賺到的。

為什麼最近30年,巴菲特的成就如此顯赫?

讓我們看下面這張表格: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這是201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佈的《致股東信》中的前15大持倉。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巴菲特的投資旗艦,由一家落魄的紡織廠轉型而來,目前市值5000億美元,是美股第五大公司,僅次於微軟、亞馬遜、蘋果、谷歌。

這家公司的總部只有二十幾人,大部分是女性,負責行政、財務、法務等,然後是4-5名的投資經理。

下圖是他們2014年的聖誕派對全家福。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作為決策者的巴菲特,通常是在這座小屋裡下達交易的指令。

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最近60年來,巴菲特一直住在這裡。

這是美國內陸的三線小城市,人少,空氣好,每天晚上都可以仰望星空,絕對不會被霧霾、馬路噪音、燈紅酒綠等干擾。

極少媒體會跑來這裡採訪,也不用穿梭於各種社交與行業活動。

內心足夠寧靜。

讓他的決策,保持了足夠的理性。

隔三差五的,住在2500公里以外洛杉磯的芒格會打來電話,那個視野廣闊的分析師會興奮的告訴他,最近又發現了哪些值得投資的好公司。

而巴菲特,總是很謹慎,多看,少動。

他說,方向比勤奮重要一百倍。

讓我們看他當下持有的前15大重倉股——

富國銀行、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phillips66、合眾銀行、穆迪、西南航空、達美航空、高盛、紐約梅隆銀行、charter電視、比亞迪、通用汽車。

7只金融股(其中4家是銀行),包括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美國運通、合眾銀行、穆迪、高盛、紐約梅隆銀行。

買這麼多金融和銀行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金融股盤子大、收益穩定,對於伯克希爾這樣的大投資公司來說,起到的是壓艙石作用。

除此之外,蘋果是科技公司,可口可樂是消費品公司,phillips66是能源公司,西南航空和達美航空是交通運輸公司,charter電視是媒體公司,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公司,通用汽車是傳統制造業公司。

包羅永珍,秉承了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原則。

並且,當初極度討厭的航空股,曾經發誓堅決不碰的科技股,也一一出現在了重倉股名單上。

我們重點說說回報率最高的5只股票——

穆迪,1368%;

可口可樂,1312%;

美國運通,1069%;

比亞迪,745%;

高盛,343%。

這些股票的持有時間都足夠漫長,動輒十年以上。

其中最長情,持有時間30年的兩隻股票,是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

先說美國運通。

這是一家百年老企業,早期是做快遞的,中期轉型做旅行支票,後期向消費信用卡業務轉型。

巴菲特買過兩次,第一次是1960年代,在一次財務醜聞事件後股價暴跌,巴菲特重倉買入,持倉佔比高達40%。

3年後,這筆投資帶來了2-3倍的收益率,賺了一千多萬美元,讓巴菲特非常滿意。

可以說,這是一次典型的困境反轉案例。

1990年,美國運通再次陷入困境,由於與VISA、萬事達兩大信用卡組織的競爭失利,導致業績和股價雙殺。

老朋友又來了。

這一次,巴菲特進行了深入調研,瞭解到公司的管理層已經變更,新管理層採取聚焦主業、差異化定位的方式和兩大信用卡巨頭競爭。

VISA和萬事達瞄準的是大眾消費市場,而運通卡決定瞄準高階市場,只賺那20%的有錢人的生意。

1991、1994、1995年,巴菲特連續三次加倉,並一直持有到現在。

到1999年的時候,當初累計買入的14億美元,已經變成了84億美元,漲幅高達6倍。

第二次的買入,跟第一次相比,有著相似的原因。

初看,都是困境反轉,但深入一層看,離不開國運的支援。

前面說過,1950-60年代,美國打贏了二戰,國運鼎盛,催生了一次成長股的大牛市,讓費雪這樣的大師得以乘風而起。

1990年代,則是美國戰後的第二次強盛時代。

首先是柏林牆倒塌,蘇聯帝國崩潰,幾十個國家轉向資本主義,向跨國公司們打開了廣闊的市場。

接著是網際網路革命的爆發,提升了生產效率,催生了一個科技富豪階層。

這些國運背景,是1990年代美股出現大牛市的重要原因,也使得美國運通的高階轉型受益匪淺。

可口可樂也是同樣的道理。

1987年,美國經歷了一次金融危機,可口可樂的股價下跌了30%。隨後第二年,巴菲特耗資10億美金重倉買入。

那時候,可口可樂的市值只有150億美元。

隨後的10年,可口可樂大舉殺入亞洲、東歐市場,營收翻了一倍,成為其一百多年曆史上,成長性最好的階段之一。

1998年,可口可樂的市值達到1500億美元,相比十年前漲了10倍,成為巴菲特投資組合中賺得最多的一隻股票。

巴菲特對可口可樂的回報非常滿意,言必稱其護城河、品牌粘性,值得抱牢一生。

但拆開來看,你會發現,在其持有可口可樂的30年中,四分之三的收益其實都是來自前十年,那個全球開拓的成長股年代。

後面二十年,當地球村的每個角落都塞滿了可樂瓶子,天花板見頂之後,實際上並沒給巴菲特帶來太多回報。

另外3只股票,穆迪是2001年買入的,高盛和比亞迪是2008年買入的,那一年都剛好發生了十年一輪迴的金融危機。

深刻印證了“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句話的含義。

不過,和兩隻金融股穆迪、高盛相比,比亞迪的投資更讓人驚訝。

因為這是巴菲特重倉股中,第一次出現科技公司,尤其是這家公司竟然來自中國。

8

其實巴菲特很早就在關注中國。

2003年,非典肆虐神州的時候,巴菲特曾經在港股上悄悄買入了4。88億美元的中石油股票。

5年後,牛市巔峰的2007年,巴菲特全部賣出,股票總價值已經上漲到40億美元,另外還有累計分紅2。4億美元。

這是經典的一役,完整吃到了中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的牛市紅利。

十七年前,中國經濟的最大紅利是城市化和房地產,以及相關的能源、鋼鐵需求緊缺、價格上漲。

巴菲特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機會。

十二年前,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開始衰竭,科技產業剛剛露出一點嫩芽。

芒格推薦了比亞迪,巴菲特在和這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老闆王傳福見了一面之後,就決定買入其10%的股份,耗資2。3億美元。

十年後,這筆投資已成為巴菲特生涯史上回報率排在前五的案例之一。

回顧百年投資史,

能夠站在風口浪尖的人物,都離不開優秀的國運時勢把握能力。

1920年代,利弗莫爾把握住了美國崛起,房地產繁榮,投機泡沫盛行的機會,並在泡沫巔峰反手做空,成就“投機之王”的美譽;1960年代,費雪把握住了戰後的第三次科技大革命,德州儀器、摩托羅拉等科技龍頭高速成長的機會,奠定“成長股之父”的地位;

1970年代,美國經濟陷入轉型困境,鄧普頓和戴維斯轉向投資日本和德國,國際化視野成為決勝關鍵;

198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成長股捲土重來,第二代成長股大師林奇脫穎而出;

1990年代,巴菲特把握住了美國經濟再攀巔峰的歷史性機會,騎在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牛股背上,扶搖直上九萬里。所謂“時勢造英雄”,沒有美國國運的百年不衰,哪裡會孕育這麼多的投資大師?

但是和其他幾位投資大師不同的是,巴菲特不是單打獨鬥。

他的背後站著芒格,一位頂尖的分析師,得以見識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在芒格的引導下,他不再執著於早期的低價菸蒂股,也投資了蘋果、比亞迪等一批科技成長股;也不再只買美國公司,而是放眼全球,嘗試著在崛起的中國挖掘機會。

在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你能夠感受到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理念+費雪的優質成長股法則+鄧普頓和戴維斯的全球化投資視野+林奇的分散投資意識,在這裡共冶一爐。

投資市場跟其他所有行業一樣,有機會,也有風險與盲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所以越來越需要團體合作,透過科學專業的方法+分工協作,一起抵禦驚濤駭浪。

這就是為什麼早年的利弗莫爾,即使再天才,也禁不住屢屢破產;而當下的巴菲特,卻能跨越半個多世紀,保持長勝不敗的秘密。

2019年,巴菲特已經90歲,芒格96歲。

在媒體的採訪中,他們的頭腦依然清醒,思考依然深刻,講話中常常有種世事洞明、不忘初心的真誠。

是投資歲月的歷練,賦予了他們一種波瀾不驚的氣質;

還是投資的最高境界,本來就是對世間萬物執行之道的萃取與身心融合?

格雷厄姆,83歲;費雪,98歲;鄧普頓,97歲;戴維斯,89歲……

投資,其實是一場修煉。

9

2007年,金融風暴前夕,烈日正當空。

美國總統小布什邀請一位叫達里奧的人前往白宮,去介紹抵押貸款危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時次貸危機剛剛露出苗頭,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達里奧直言:

美國金融機構當下的借貸水平和槓桿率,已經跟德國魏瑪時代的信貸危機持平,償債能力脆弱,銀行系統的大量破產已不可避免。

幾個月後,金融危機步步加深,全美國有400家銀行破產,甚至包括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美林證券、貝爾斯登等也難逃一劫。

花旗銀行、AIG保險等金融機構在美聯儲的輸血搶救之下才活過來。

巴菲特的重倉股富國銀行、美國運通、穆迪,全部腰斬,同樣損失慘重。

唯有達里奧旗下的橋水基金,因為提早預見到了危機的爆發,並透過大量買入國債、黃金,及做空美元,而獲得了近9%的正收益率。

危機過後,橋水基金聲譽日隆,逐步攀上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的地位。

達里奧,我們當下這個時代的投資大師,也被認為是週期風險管理做的最好的人。

那麼,達里奧又是怎樣做到在風險中毫髮無損的呢?

1949年,達里奧出生在紐約,跟林奇是同時代的人。

讀中學時開始炒股,買的第一隻股票是美國東北航空,跟林奇一樣,也是一隻航空股。

後來股價漲了3倍,落袋為安。

然後考上哈佛大學商學院,再次成為了林奇的同學。

可以說,這個極端聰明的人,跟林奇有著幾乎一樣的早年人生經歷。

但是在1980年代,兩個人的軌跡發生了分野。

林奇搞分散投資,抓住成長股的機會,天縱英才;

達里奧看到墨西哥出現債務問題,以為美國經濟也將受到拖累,於是押注做空,結果判斷失誤幾乎破產。

這一跤,達里奧摔得非常慘痛。

正因為痛,他開始反省,並沉下心來,鑽研《美國貨幣史》,將一百多年的經濟危機、債務槓桿資料、各種資產的表現進行拆解、分析。

投資界有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每一次的週期波動、概念包裝,無論是多麼奇怪的變種,你都能在歷史上找到答案。

只有對歷史的案例和規律充分掌握,才能不被當下的浮躁所遮蔽了眼睛,迷失了心性,措手不及。

據媒體描述,達里奧的辦公室裡堆滿了書,最多的就是各種跟經濟危機相關的研究書籍,包括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日本失落的90年代、拉美的債務危機等。

埋首研究十幾年之後,1996年,達里奧推出了一套全天候策略: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市場有四季輪迴,不同的氣候環境下要有不同的配置策略。

經濟增長的時候,適合買股票、大宗商品、新興經濟體的資產;

經濟衰退的時候,適合買債券;

高通脹的時候,適合買大宗商品、新興經濟體的資產;

低通脹的時候,適合買股票和債券。

在風險與機會的輪迴中,不斷轉換資產配置,才能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從投資理念來說,達里奧的視野要比前輩們都更為宏觀。

目之所及,一看就是百年,也不再執著於單隻股票的細節波動,而是押注整個國家的未來。

2018年,橋水正式成立了中國首支私募基金,將倉位逐漸從牛市了十年的美股撤出,轉向新興的崛起國家中來。

10

所以,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

一個普通人,想靠炒股成為有錢人,靠譜嗎?

我的回答是:靠譜,但是有難度。

在發達國家,靠持有股票實現資產增值的投資者群體是很普遍的,這是一個成熟的行業。

但投資行業跟其他任何行業一樣,遵循二八法則,能賺到錢的永遠是20%的少數人。

你得透過學習,掌握科學的投資理念,而不是在隨波逐流中盲目投機;

你得透過研究,看得懂時代的主旋律,而不是拿個飛鏢隨便亂扔,或者道聽途說;

如果兩者都沒有,或者加入一個專業的研究機構會更靠譜。比如君臨。

投資充滿著風險,我們不能拍拍腦袋就輕易做出決定。

波譎雲詭的投資市場上,資訊繁雜,雷區遍佈,您需要更縝密的分析。

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資訊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Tags:巴菲特投資利弗莫林奇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