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由 你的閱讀館 發表于 藝術2021-12-07

簡介十六羅漢圖(網路,侵刪)三、審醜的藝術價值和與審美的相互轉化如果說審醜,才是真正的萬物美學,那麼醜作為審美意象,它的審美價值在哪裡

歐米哀爾的審醜美感是什麼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自然的,就是醜陋噁心的嗎?吸引我們或讓我們排斥的,究竟是什麼?貧民窟,為什麼令人蹙眉?天堂,是秩序井然、乾乾淨淨的嗎?美是簡單的,還是複雜的?困苦和殘障畸形,會激發藝術靈感嗎?

在當今這個“美貌”溢價的時代,如同千篇一律的網紅臉一樣,美正呈現出無個性的一致性,而醜,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

正如義大利哲學家翁貝託·艾柯所說:“

美往往令人覺得乏味,因為人人知道美是什麼,醜卻有無限可能。

因此對於一個從幼年就開始對事物的外形樣貌很關注的一位作家,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對驚人之醜的全新欣賞角度。

《審醜》的作者史蒂芬·貝利,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斜槓青年。

他不但是英國著名的設計與通俗文化評論家之一,在世界上也有很廣的知名度;他也是一位暢銷書作者、專欄作家、藝術策展人與節目主持人。

同時還是多家設計師和建築師事務所的顧問,併為包括福特汽車、絕對伏特加、可口可樂公司、大眾汽車、寶馬汽車和哈維尼克斯(Harvey Nichols)百貨在內的諸多品牌提供諮詢服務。

作為一名評論界權威人物,他經常在電視節目中出鏡,並定期為眾多的報紙和雜誌撰稿。

他應邀在全球各地的大學舉辦講座,曾獲得“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同時還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威爾士大學以及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榮譽研究員。

關於什麼是醜這個問題,卓越的史蒂芬·貝利,嫻熟地將數個世紀以來的藝術、設計遺產與文化史精妙編織在一起,探討了醜以及與醜截然對峙的美。

醜,是否只是膚淺的外在表徵,或者某種優美的科技工程技術的精品,如果功能是用來殺戮,是不是也是醜惡的呢?

什麼是墮落的藝術?人們曾經為什麼要厭憎自然?為什麼會舉辦“世界上最醜犬隻”大賽?

如果世間根本沒有醜,那麼美又從何而來?

貝利以引人入勝,不時詼諧逗趣,又信手拈來的慣常風格,探尋和闡釋了對萬物的審醜。

他對美醜本質的論述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次發現之旅。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審醜》(網路,侵刪)

一、 醜在近代受到關注

在維多利亞時代中期,英國的強盛達到了世界之巔。

當時,它的工業生產能力比除其之外全世界的總和還要大,它的對外貿易額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真可謂是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皆飛速變化,其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劇增。

或許是擁有著鉅額的財富,和顯耀的身份地位,這也讓當時的中產階級們,把目光投向了改變居住環境和室內裝飾樣式,他們爭先恐後地在住宅建築上明確和標榜他們的成就。

於是,以裝飾為主的“維多利亞風格”應運而生。然而,雖然工業革命使得批次生產成為可能,但同時對工人的剝削和壓榨也達到了極致。

18世紀後期的曼徹斯特,是醜陋不堪並令人作嘔的。

這座城市裡的工業文明,給人們帶來了夢魘般的煩躁印象。

但其實關於“醜”的概念和形態,並不是從18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才開始的,它可是老早就有了。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曾談到過“醜”。

但正如李斯托威爾所說:“醜”作為一種審美形態,“主要是近代精神的一種產物”。

也就是說,在文藝復興以後,比在文藝復興以前,我們更經常地發現醜。

而在浪漫的現實主義的氣氛中,比在和諧的古典的古代氣氛中,它更得其所。

19世紀,達爾文的後期研究工作,已經從進化論這個宏大主題的研究探討,轉向了對人類與動物行為細節物質的關注。

他有一項新的科學”發現“,即對令人作嘔的刺激源的反應並非是全然隨機的,而是可預見、可衡量的。

這項“發現“之所以會被加上引號,是因為這個科研成果是當時主流社會品位的產物,而這種品位,明顯不是由永恆的真理標準來決定的。

或許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也會出現相似的面部表情,但可能導致令人憎惡和反感的刺激源,卻可能完全不同。

透過對面部表情的分析,達爾文得出了一個令人憎惡之物的普適共性。

近代以來,由於社會文化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醜”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19世紀50年代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是這方面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代表作。

到了西方現代派藝術中,“醜”常常佔據主角的地位。

與這種情況相對應,美學家對“醜”作為一個審美範疇也越來越重視。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惡之花》

二、為何名畫這麼醜?審美的多元化時代到來

從古希臘時期開始,比例、光線、色彩,藝術家用畫筆為“美”寫下了定義。但到了20世紀,一切悄然改變。

藝術圈裡出現了幾位大咖,他們的藝術非但說不上有多美,甚至還很“醜”。這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藝術一定是美的嗎

醜是不是一定是令人厭憎或排斥的呢?

① 身處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有一位評論家透過《蒙娜·麗莎》這幅名畫,認為達·芬奇對美的闡釋更多地根植於魅力,而並非愉悅,他所尋求的並不是美,而是對外曉諭訊息。

也正因如此,達·芬奇才能不帶任何偏見地處置和表現醜陋。

在此基礎上,達·芬奇也得出了自己結論,他相信,達至完美的途徑是“透過一系列的不悅和醜陋“。

他甚至還對畸形和殘損人體的異常迷戀,這一點,讓很多人不解。

但在達·芬奇看來,美與醜是共生並互為依託的,如果說他畫中的醜毫無意義,那麼同樣的,美也便毫無意義。

但是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對“醜”的概念做一下最基本的理解:

第一,我們這裡討論的“醜”,作為審美範疇,和優美、崇高等審美範疇一樣,它有一種“意義的豐滿”,是在審美活動中生成的。

第二,作為審美範疇的“醜”,並不等同於倫理學範疇的“惡”。

有一幅叫做《醜怪老婦》的名畫,收藏於倫敦的國立美術館。

這位怪異畸形的醜貴婦,通常被大家稱為“醜公爵夫人”,她並不是一位惡人,也並沒有令人厭憎或者排斥,相反的,印有這幅畫的明令片,反而是美術館紀念品中最暢銷的單品。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醜公爵夫人(網路,侵刪)

當年萊辛說“繪畫拒絕表現醜”,而現在很多畫家並不拒絕表現醜。凡·高的《吃土豆的人》也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凡·高把整個畫面塗成一種沾著灰土的、未剝皮的新鮮土豆的顏色。

畫面上有骯髒的亞麻桌布和燻黑的牆,那盞吊燈掛在粗陋的檁樑上,女兒把土豆遞給父親,母親在倒黑咖啡,兒子把杯舉向嘴邊,他們的臉上露出對事物永恆秩序的聽天由命的神情。

這幅畫的意象世界是“醜”,當時的評論家說這幅畫是“非凡的醜陋”、“莊嚴的醜陋”,但正如凡·高自己所說,這是“一幅真正的農民畫”,“是從農民生活的深處發掘出來的”。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② 關於審醜,我國曆史上也出現過記載。

清代美學家劉熙載也說:怪石以醜為美,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

這個意義上的“醜”,實際上是對日常生活用語中“美” “醜”對立的一種超越。

還有一種情況,

“醜”由於顯示內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而生成為美,從而具有一種“意義的豐滿”。

這便是莊子的思想,莊子在人物美的領域中為“醜”爭得了一個空間。

在他的影響下,在人物美的領域中,形成了一個“醜”的意象系列。

在《莊子》的《人間世》和《德充符》兩篇中寫了一大批殘缺、畸形、外貌醜陋的人。

這些人,有的是駝背,有的雙腿是彎曲的,有的被砍掉了腳,有的脖子上長著盆甕那樣大的瘤子,有的缺嘴唇,有的相貌奇醜,總之都是一些奇形怪狀、極其醜陋的人。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十六羅漢圖(網路,侵刪)

可是這些人卻受到當時人的喜愛和尊敬。

莊子的這些描繪,從審美的角度看,就是為了說明,人的外形的整齊、勻稱、美觀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內在的“德”,內在的精神面貌。

這就是所謂“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

再進一步說,人的外貌的奇醜,反而可以更有力地表現人的內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這就是莊子這些描繪的美學的啟示。

在這種啟示之下,在美學史上形成了一種和孔子“文質彬彬”的主張很不相同的審美觀。這種審美觀在中國藝術史上影響很大。

聞一多指出:“文中之支離疏,畫中的達摩,是中國藝術裡最有特色的兩個產品。”

宗白華也認為:“莊子文章裡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後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範本。”

發現那些外貌醜陋而具有內在精神力量的人,從而使得中國古典藝術的畫廊中,增添了整整一個系列的清醜奇特的審美意象。

這個意象系列,用聞一多的話來說:“

代表中國藝術中極高古、極純粹的境界

”,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十六羅漢圖(網路,侵刪)

三、審醜的藝術價值和與審美的相互轉化

如果說審醜,才是真正的萬物美學,那麼醜作為審美意象,它的審美價值在哪裡?

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把醜作為美的襯托,也就是說因為有了醜,所以美的更美了;

還有一種是生活醜轉化為藝術美,也就是“美麗地描寫”生活中醜的東西,醜就變成美了。

但是,這兩種說法都不很妥當。

第一種說法,並沒有肯定醜作為一種審美形態本身的審美價值。

第二種說法同樣沒有肯定醜作為一種審美形態本身的審美價值;而且實際上生活中的醜在藝術中並不一定轉化為美。

近代以來,藝術家們越來越關注“醜”,也是由於社會文化和審美觀念的變化,藝術家們從這兩個方面進一步看到了“醜”的審美價值。

① 從19世紀開始,無論是浪漫主義的藝術家還是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他們都發現,現實生活中不僅有引起優美和崇高的體驗的東西,而且也有引起醜的體驗的東西。

雨果說:“

萬物中的一切並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

。”

美,或許是某種事實真相。醜,也同樣如此。

實際生活中不僅有美的、健康的、光明的東西,同時也有醜的、病態的、陰暗的東西,“醜”的審美價值就在於可以顯現“

生活的本來面目

”。

所以很多藝術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描繪“醜”,照亮“醜”。波德萊爾的《惡之花》中有許多“醜”的意象,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中也有許多“醜”的意象。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② 19世紀以來,藝術家們越來越重視觀察和顯現各種人物的個性特徵,而醜常常最能顯現一個人的個性特徵。

李斯托威爾說:“這種醜的物件,經常表現出奇特、怪異、缺陷和任性,這些都是個性的明確無訛的標誌;經常表現出生理上的畸形、道德上的敗壞、精神上的怪癖,這些都是使得一個人判然不同於另一個人的地方。總之,醜所表現出來的不是理想的種類典型,而是特徵。”

也就是說,醜的價值,不在於表現某種型別的共性,而是表現了一個人不同於另一個人的個性特徵。

羅丹也說過同樣的話:“

自然中認為醜的,往往要比那認為美的更顯露出它的性格。

比如雨果《巴黎聖母院》中的駝背,和《罪與罰》中的斯維德利加依洛夫,以及倫勃朗的那些驕橫的或憔悴的人物肖像為例。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③ “醜”作為審美意象,除了內容或題材方面的特點之外,還有形式上的特點。

優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和諧,醜在形式上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和諧。

歷史上很多美學家認為醜感主要是一種痛感。

李斯托威爾說醜感是“

一種混合的感情,一種帶有苦味的愉快,一種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樂

”。

但是醜感中這種愉快是怎麼引起的呢?這裡可能有多種因素。

醜的存在顯示了歷史和人生的苦難的或陰暗的一面,讓人震動的同時,又會使人感受到歷史和人生的複雜性和深度。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感融進“醜”的意象,會帶給人一種愉悅。

至於醜的藝術在形式上的不和諧,也是由於表現心靈的衝突和人生的複雜性,給人一種滿足感,從而帶來一種愉悅。

還有一種情況,有的藝術作品,它們的題材或內容是醜,而以美的形式表現出來。

波德萊爾說:“

醜惡經過藝術的表現化而為美,帶有韻律和節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滿了一種平靜的快樂

。”

但這種愉悅是藝術形式美引起的,已經不屬於醜本身引起的愉悅。

“醜”由於在審美活動中,融進了藝術家對人世的悲憤體驗而生成為美,從而具有一種“意義的豐滿”。

在這些藝術家看來,藝術中的“醜”不僅不低於“美”,而且比“美”更能表現人生的艱難,更能表現自己胸中的勃然不可磨滅之氣。

實際上,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審美,什麼是非審美,這些問題的結論都一直是在變化著的,當時代變化了,價值標準變了,審美取向也常常就變了。

莊子有句名言:“

神奇復化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寫在最後:

美是藝術創作中的主流,但時至今日,“醜”已經不再被主流藝術拒之門外了,它被當作藝術中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段,帶給了我們許多美所不能達到的震撼。

所以,

好的藝術不一定是美的

美的東西直接取悅人的感官,讓人看了覺得很愉快。

醜則相反,它會刺痛感官,讓人不得不去追問: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在很多時候,

醜比美更加深刻

《審醜》:個性保持莫名一致的美,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的醜

本文作者:洛子畫,烹字為餚,暖心暖胃,成長治癒。好的文,暖的伴。

參考書籍:《審醜》、《美學意象》等。

Tags:審美美的藝術意象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