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把握度量的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由 數學嚴老師 發表于 藝術2021-10-02

簡介度量內容的教學策略也是相通的,即教師備課時要把握度量的本質,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注意:讓學生經歷單位的產生過程、單位的累加過程,形成單位的觀念並以此為標準學會估計,培養數感,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度量法是什麼意思

度量的內容結構是相同的:

核心要素兩個

(度量單位、單位的個數即度量值)

、基本性質三條

(運動不變性、合同性、有限可加性)

度量內容的教學策略也是相通的,即教師備課時要把握度量的本質,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該注意:

讓學生經歷單位的產生過程、單位的累加過程,形成單位的觀念並以此為標準學會估計,培養數感,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因此, 不管是備課還是評課都應該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本文選自︱《小學教學(數學版)》2013.05

作者︱劉加霞

度量的本質是“比”

01

從概念上看,度量是用一個數值來表示物體的某一屬性。從行為上看,度量就是將一個待測量和一個標準量(單位)進行比較,“標準”的個數就是度量的結果。

在小學階段,獲得度量值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一是度量法, 即先確定度量單位,然後數出度量物件中包含多少個度量單位,度量單位的個數就是度量值的大小。

二是將不規則物體轉化為規則物體來度量。 例如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以將不規則物體放進水中,用水的體積(放在規則的容器中)替代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在以上兩種方法中一定要保證替代前後兩個量的“守恆”,即一定要保證是“等量替換”。

三是用公式計算。 數單位(標準)的個數是度量活動中的基礎活動,貫穿度量內容教學的始終。

建立度量概念首先要明確度量的物件。小學階段的度量主要有一維空間的度量(長度、周長),其中“線段”是最基本的度量物件;二維空間的度量(面積),平面是基本度量物件;三維空間的度量(體積、容積),長方體是基本度量物件。

還有,角的度量以及其他可度量的屬性,例如質量、時間等;速度、密度等量不是可直接度量的量,是由兩個可直接度量的量的比值來刻畫的,我們可以稱之為“匯出的量”或者間接測量的量。

其實,一句話,度量的本質是“比”。

把握度量的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我們還強調,度量教學的關鍵是:

“數”出度量單位的個數,建立“一個長度單位的觀念”,培養學生的量感,具體表現是根據具體物品選擇合適的單位以及估計長度。

所有這些量中,長度是最容易感知和學習的,小學是分階段學習長度的:

先學習釐米與米,其次是毫米與分米,最後學習千米,可以說學習這些內容的方式與策略是相通的。

毫米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長度的最小度量單位,由於 1 毫米“太小”,學生應該如何 1 毫米 1 毫米地數出單位的個數?如何理解“1 釐米=10 毫米”的合理性與價值?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會出現哪些疑難與困惑?教師如何針對學生學習的疑難困惑而設計有價值、有實效性的學習活動?

趙老師在執教“毫米的認識”時對這些問題都有思考。

從“釐米尺”到“毫米尺”:

單位越小度量結果越準

02

要度量任何一個量都要有單位,單位經歷了從非標單位到國際標準單位的發展歷程。單位不唯一,都有很多,例如任何一個量的國際標準單位都是一套“單位系統”(相鄰單位之間有相對固定的數量關係),為了度量得更精確,需要產生小單位。

長度也不例外,學習了釐米、米之後,再學習毫米、分米,所以認識毫米時應該有學習的需求:

為什麼學習毫米?毫米是怎麼產生的?

趙老師執教的“毫米的認識”一課就讓學生經歷了要想更精確地度量“附小幣”的長度就必須有更小的單位這樣的情境。 因此,上課時教師給出的是 “釐米尺” ,最小單位是釐米,而不是學生常見的直尺,最小單位已經是毫米。

看似簡單的情境其實不簡單,從 “釐米尺” 到 “毫米尺” ,讓學生親身經歷了 “產生更小單位” 的過程。教學中如果用現成的直尺來度量 “附小幣” ,學生則沒有思維的投入而只有測量的技能。

讓學生經歷把“大單位”1 釐米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 1 份作為新的單位的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把 1 釐米平均分 10 份還是 2 份?

我在聽其他教師執教這節課時,有的學生是把 1 釐米平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作為單位進一步測量。到底分成 2 份還是 10 份?在教學中就產生了衝突,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平均分成 2 份更樸素,但平均分成 10 份所得到的新單位更小,度量的結果更準確,而且與通用的十進位制計數法相匹配)。

讓學生經歷“平均分成多少份”的討論過程,學生就會有質疑、衝突,進而有思維的投入。

把握度量的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在趙老師的教學中,學生基於自己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很自然地都把 1 釐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一小份就是“更小的單位”。分成多少份學生之間沒有衝突,但把 1 釐米長的線段平均分 10 份,在 1 釐米長線段的“中間”到底畫幾條刻度線(“小豎道”)則出現了衝突:

師:

嗯!只要把 1 釐米平均分成 10 份,就能找到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毫米。要想把 0 到 1 這一小段平均分成 10 份,中間應該——

生:

(脫口而出)畫 10 道!

生:

不對,應該畫 9 道!

(其他學生有的同意“10 道”,有的同意“9 道”)

師:

到底應該畫幾道呢?

(“9 道”,“10 道”的聲音依然不絕於耳)

這也是一個很有趣、很有價值的衝突,不就是“植樹模型”嗎?在這樣的衝突、質疑、觀察、操作中不也為以後學習“植樹問題”積累了一些經驗嗎?有過這樣的衝突,我們相信學習植樹問題時會有學生有種“噢,好像見過似的”恍然大悟的感覺。

如果不經歷 1 毫米的產生過程,而僅僅知道 1 釐米等於 10 毫米這樣一個事實,就不會有這個“意外收穫”。如果不讓學生經歷“過程”怎麼為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呢?要知道,教師的講解和告知很難為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1 毫米”指“哪兒”:

是螞蟻還是螞蟻的“腰”

03

感知 1 毫米到底有多長,可以設計很多操作感知活動,一般都是:

師:

嗯,有的同學知道了,一分硬幣的厚度就是 1 毫米。老師這裡準備了一些一分硬幣,在大家桌子上的小紙袋裡,大家來感受一下,先用手這樣捏起一分硬幣,再把它抽出來,感受一下。

生:

都快看不出有縫了。

師:

再插進去、抽出來,多感受幾次。

然後再舉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螞蟻是學生最願意舉的例子,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形容“小”的具象就是螞蟻。但籠統地說,“螞蟻”可以嗎?

我聽過幾次“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凡是讓學生經歷過 1 毫米 1 毫米地數、感受 1毫米有多長、1 毫米到底指哪兒的活動,在舉例說出螞蟻時學生都會有停頓、有質疑、有思考。

生:

螞蟻的長度。

(馬上有學生反對:有的螞蟻有好幾毫米長呢!該生馬上糾正說:“我說的是螞蟻中間那部分,就差不多是腰的那兒!”)

師:

大家說得非常好,尤其是有的同學提到了螞蟻,還有螞蟻的腰。螞蟻已經很小了,螞蟻的腰就更細了。(學生紛紛大笑)大家覺得 1 毫米怎麼樣?

生:

很小、很小。

師:

是的,毫米是一個很小的長度單位,其實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毫米來作為測量的單位,比如大家用的自動鉛筆,還有字筆,筆芯的規格就是用毫米來表示的(大屏上呈現各種筆芯的規格),“毫米”我們用字母表示就是“mm”。

在教學“毫米的認識”時,真正讓學生理解“毫米”,除了要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要產生“毫米”這個長度單位,還要讓學生知道“1 毫米”到底指哪裡,是什麼的長度。

(有學生誤以為一個“點”就是 1 毫米,沒認識到 1 毫米仍然是指“線段”的長度) 這樣學生頭腦中才能有表象的支撐,逐步形成關於毫米的觀念,進而以此為標準學會估計,逐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把握度量的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教學中重視 1 毫米到底指“哪兒”有意義嗎?知道“很小、很小”不就行了?其實不然,我在聽另一位教帥執教“毫米的認識”時,出現過這樣的現象:

透過課前調研,很多學生已經知道 1 釐=10 毫米,教學中教師首先確認學生是否都知道這一結論,全班學生都認可。然後教師讓學生在自己的直尺上先找出 1 釐米在哪裡,然後再數一數,1 釐米中有幾個 1 毫米。

學生經過數數後,有幾個學生(甚至有一個學生稱之為“重大發現”)說:“老師,1 釐米不等於 10 毫米, 1 釐米= 9 毫米, “ 1 釐米”中間有 9 條 “小道” (刻度線),所以 1 釐米應該是 9 毫米。” 原來,學生把 “刻度線”的長度當成了 1 毫米, 1 釐米之間確實是 9 條刻度線。

有一次我給北京市的高中政治骨幹教師講述這個案例時,竟有老師說:“在尺子上,不就是1 條刻度線就是 1 毫米嗎?”“我們還真不知道 1 毫米究竟指哪裡。”“我們上小學時好像從來沒這樣‘深究’過尺子。”

確實,傳統的數學教學不強調這些重要的過程,以知道事實性結論為目標,教學中沒有數1 毫米線段的過程,學生的這些問題和困惑也不會暴露出來。

連續的量的本質:

超越感知、知覺的無限分割

04

顯然幫助學生澄清哪兒是“1 毫米”是有價值的:

1 毫米 1 毫米地首尾拼接起來,產生更長的線段即幾個 1 毫米就是幾毫米

(數單位的個數得到的數量就是度量值)

同時再小的長度單位根據需要都可以無限細分下去的,只是很難透過動手操作來實現。

但這種“無限分割”的思想決不能僅僅靠操作、靠感覺來理解,更多的是依靠推理、想象來理解,這正是數學特有的魅力所在:

(感覺、知覺)。這也正是連續的量的本質所在:

無限分割,每一份的大小趨於 0。

把握度量的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因此,趙老師以此作為課堂教學的結尾,給我們帶來不失本質的思考空間:

師:

剛才我們說到,如果是印刷附小幣,精確到毫米我們就滿意了。如果是做科學實驗或者製造一些精密儀器,精確到毫米還不夠,根據實際需要,就會產生更小的長度單位,如果我們想讓結果更加精確,怎麼辦?

生:

我們就把毫米再平均分成 10 份。

師:

你的意思就是把 1 毫米再續細分,就能夠找到一個——

生:

比毫米更小的單位。

生:

我還知道奈米。

師:

對,其實比毫米更小的單位還有很多,比如有絲米、忽米、微米、奈米、埃等。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把其中一個長度單位透過再細分,得到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至於是不是每次都平均分 10 份,就需要大家去查詢資料,或者在今後上中學甚至上大學後再去研究了。

生:

我想問的是,毫米都那麼小了,怎麼還能再分呢?

至於還能不能再分割、是不是還平均分 10 份,甚至於更小的長度單位到底應該叫什麼名字等問題,都為學生帶來了思考的空間,都為進一步認識“量”積累了活動經驗。

把握度量的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的經驗

毫米雖然“很小、很小”,但其教育價值並不小,關鍵在於教師是否能夠認識到這一教學內容的教育價值,並設計合理恰當的活動來實現。

劉加霞︱北京市教育學院

本文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 2010 年度中小學數學教育專項重點課題“基於 PCK 的中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Tags:度量毫米單位學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