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小封讀詩」春節版⑩《蜀中風俗圖詠》之放風箏 誦讀:李宸然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1-09-27

簡介過去的風箏大多是自己做,從選竹子、劃篾條、扎架子、糊皮紙、安鬥線(鬥線是將風箏和牽動風箏的長線連線起來的那三條細線,其長短和角度決定著風箏是不是好飛),再到去野外放飛,既動手又健身,一直極受人們的喜愛

楊柳青放風箏是誰畫的

02:00

「小封讀詩」春節版⑩《蜀中風俗圖詠》之放風箏 誦讀:李宸然

繪畫:楊麟翼

竹枝詞 :江功舉

野曠雲稀看碧空

紙鳶搖曳趁春風

奇形豔彩渺蹤影

盡在纖繩掌握中

文化考釋:袁庭棟

風箏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春秋時期就有記載。隋唐時期,由於造紙術的發展,放風箏的習俗逐漸在全國流行,宋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放風箏的生動影象,全世界的風箏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科技史家認為,中國風箏是人類發明的最早的飛行器,更有學者認為風箏是古代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最早的風箏叫作“鳶”“紙鳶”,因為有的要加上風吹而發聲的哨子,其聲音有如古箏,所以後來把鳶叫作“風箏”。

成都製作風箏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皮紙,從最簡單的“王”字風箏到最複雜的蜈蚣風箏,形狀和大小千變萬化。過去的風箏大多是自己做,從選竹子、劃篾條、扎架子、糊皮紙、安鬥線(鬥線是將風箏和牽動風箏的長線連線起來的那三條細線,其長短和角度決定著風箏是不是好飛),再到去野外放飛,既動手又健身,一直極受人們的喜愛。

由於成都的風速偏小,所以不能如有的地方能全年放風箏。成都放風箏的最佳時節是在春末夏初,“楊柳青,放風箏”。大邑王泗是成都的風箏之鄉,不僅生產量大,而且從1993年以來每年春天還要舉辦風箏會、風箏節。1996年的王泗全國風箏邀請賽上,成都代表隊放飛了全長200米、108節的臉譜風箏,轟動全國。

放風箏是成都人民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所以在成都的傳統文藝作品中對放風箏有非常成功的描繪,最有名的是川劇《風箏誤》和四川清音《小放風箏》。

《蜀中風俗圖詠》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影片拍攝:吳德玉 張曉琴

影片剪輯:吳德玉

誦讀達人:李宸然,10歲,成都市科華中路小學

特別鳴謝:成都文化語言藝術傳播促進會

Tags:風箏放風箏成都紙鳶吳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