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由 書房記 發表于 藝術2021-07-01

簡介根雕,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作者:李貴龍(書房記專欄作家)根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樹身、樹瘤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物件,透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花卉等藝術作品

樹根雕怎麼處理

根雕,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作者:李貴龍(書房記專欄作家)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根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樹身、樹瘤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物件,透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花卉等藝術作品。

我國根雕藝術源遠流長。據考古發現,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根雕作品“辟邪”:虎頭龍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蟬等紋樣,造型奇特,動感十足,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根雕藝術品已達到了自然形態和人工雕琢巧妙結合的水平。西漢時期,孔子的後裔利用楷木自然彎曲的形態製作柺杖。南北朝時期,人們利用樹根製作杖頭、煙鍋、佛柄、抓背、筆筒等器具。隋、唐以後,根雕藝術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同時,也成為皇室貴族的新寵。唐時鄴官李泌採用天然樹根,製作龍形抓背獻給皇帝一事,還載入《新唐書·李泌傳》:“泌嘗取松樛枝以隱背,名曰養和,後得如龍形者,因以獻帝,四方爭效之。”至宋、元時期,根雕藝術不僅在宮廷和民間流行,還創作出根雕佛像,供奉在一些石窟和廟宇內。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趨成熟,根雕藝家們不僅利用木、竹根創作出供人欣賞的擺件,而且雕刻成實用的器具。

在黃土高坡的陝北,根雕不是很盛行,但根雕煙鍋、筆筒、柺杖等小物件隨處可見。改革開放春雨的滋養,古老的根雕藝術漸次繁茂,從自雕自用漸次形成市場,也產生了不少根雕愛好者,孫有才就是出類拔萃者。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我曾多次走進孫有才的工作室,為申報他為市級木雕非遺傳承人進行採訪,拍照,攝像。時光流逝,幾度春秋,又一個仲夏日,走進他的工作坊,欣賞精美的根雕藝術品間,記錄下他的根雕藝術苦旅。

孫有才口述

根雕藝術滋潤著人生之路

歡迎您再次走進我的工作室。您知道我是個愛折騰的人,雖然年過七十,還是手閒不下來,一天不鼓搗那樹根圪瘩,心裡就像缺了點兒啥,怪難受的。樓前廣場的老槐樹下,是我的室外工作室。除了刮黃風下大雨,幾乎一年四季在槐樹下,進行著根雕藝術創作。我18歲開始學木匠手藝,還算個心靈手巧的人,20歲出頭就已小有名氣,經過幾年曆練,成為綏德、吳堡交界處的老家一帶出了名的好匠人。雖然,活兒一年四季排得滿滿的,夠忙的了,但是,對千奇百怪的樹根圪瘩有種宿命般的喜愛,抽空,到山裡搜尋或到農戶家柴堆裡翻撿;勞累一天,也要在老油燈下,拿著樹根圪瘩把玩一兩個鐘頭。燈影的晃悠間,樹根圪瘩變成了活的精靈,似鳥,飛舞雲間;像魚,暢遊水中;如花,恣意盛開,大自然美的創造和奉獻,激動得我困頓全無,拿起刻刀一雕就是大半夜。

幾十年來為生活奔波,再忙,也要擠出閒暇,讓根雕創作充實不豐裕的農家日月,作品完成,化腐朽為神奇,在眾人的讚美聲中能激動好長好長時日。

現在,年老體衰做不了木活兒,一門心事用在根雕創作上,以此為樂,以此養老,更能為社會創造一些藝術品,讓美永駐心間,永駐世間。

材料是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和恩賜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大自然是美的無與倫比的創造者。

根雕的材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創造和恩賜。

根雕的材料主要是樹根。樹根在水豐土沃的平原上,因養分充足,生長快,木質纖維也較疏鬆,且立地條件好,難以形成奇特的形態。只有生長在惡劣環境中的樹根,如背陽或在懸崖峭壁石縫中生長,並經雷劈、火燒、蟲蝕、石壓、人踩、刀砍等外力的侵擾而頑強生存下來的樹根,由於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養分,久長不大,漸漸變形,年愈久,質愈堅,形狀也愈稀、奇、古、怪,是根藝的理想用材。

陝北,少雨多風,氣候乾燥,地質又多土石山區,很適合生長出稀、奇、古、怪的樹根來。適合生長,但並不是所有的樹都能長出奇特形態的樹根來,因此,要尋找出幾件稱心如意的樹根也不是件容易事。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在咱陝北,雖然沒有名貴樹木,但是,可用於根雕的樹木還真不少。如棗樹、槐樹、椿樹、榆樹、核桃、杜梨、酸棗,材質堅硬細膩,木性穩定不易龜裂變形,不蛀不朽能長久儲存,都是樸素而華美的根雕材料。

根雕的材料除去樹根,還要配備清漆與水色,為成品根雕上色和上漆,以增強色彩的豔度和亮度。

工具種類不多數量不少

根雕創作,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但是也要進行輔助性人工處理修飾,要處理修飾,就要有專門的工具。

鋸子,用於經構思確定造型後鋸掉多餘的部分。

小手錘,敲擊刻刀的工具。

削刀,剝去樹根的表皮。

刷子,清洗樹根用。

漆刷,為成品刷漆用。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刻刀與鑿子,是根雕創作的主要工具。因根雕作品大小不同,從10多釐米至幾米都有,因此,要配備大、中、小不同型號的刻刀與鑿子。因功能不同,鑿子有平鑿和圓鑿;刻刀有平刀、斜刀、圓刀、線刀等多種型別。每種型別的刻刀因型號不同,有10多把。

銼刀,在修整和打磨時用。

砂紙,分粗砂紙和細砂紙,在修整和打磨時用。

“七分天成,三分人工”是根雕創作的原則

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雕工藝講究“七分天成,三分人工,”意為在根雕創作中,應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根雕創作是個漫長的藝術創作過程,從選材、構思、造型和製作,歷時短則三月兩月,長則一年半載,甚至更長方可完成。

根雕的製作一般可分脫脂處理、去皮清洗、脫水乾燥、定型、精加工、著色上漆、命名等步驟。

根雕創作的關鍵是構思。選下根材,應作多角度的全面觀察,根據原生形態,充分發揮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反覆揣摩,在腦子中形成影象後,方能定型。定型後,要對根材進行脫脂處理、去皮清洗、脫水乾燥。乾燥後,以定型的影象在根材上畫出大體輪廓。爾後用刻刀與鑿子進行加工。加工的過程,必須著眼於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之形,自然之美 ,而一切人為的藝術再創造的痕跡應該隱藏於自然美之中。也就是說,儘量少用刻刀與鑿子,若用,儘量少留人為的痕跡。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經初加工後要精加工,爾後要進行補碎。補碎,即粘補一點非補不可的細小區域性,如鳥的喙,龍的須,但是絕不能大修大補,大修大補就失去了自然美。補碎完成,用砂紙打磨。打磨後,在顯現木質本色的前題下,著水色,以增強本色色度;上清漆,以增強光亮度和防潮。所有工序完成,要進行命名。別輕看了命名,一個恰如其分、高雅的名字,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根雕作品增色不少。

另外,要強調的是,根材的肌理綹花與盤錯癭癤,都是根雕創作中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當根材上的癤瘢癭瘤、韌皮紋脈,顯露的肌理色調成為作品題材與形式的構成時,才是根雕造型藝術的關鍵表現。根雕造型要具備足夠的空間體量,完美的體面轉換,流暢的曲線過渡,保證軸線的完全觀賞面。根雕造型要體現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質結構。作品要獨根成器,保持原材質色,打磨精細,配器得當。

這樣,才能創造出完美的根雕藝術品來。

根雕:時間腐朽了樹根,藝術讓樹根重生丨陝北工匠精神

李貴龍,陝西省綏徳縣人。現系中國漢畫研究學會、陝西省作家協會、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榆林市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榆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審專家,綏徳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綏徳縣黃土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文化綏徳》執行主編。先後撰著出版了《綏徳東漢畫像石》《綏德漢代畫像石》《綏德漢畫像石》《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等,其中《石頭上的歷史——陝北漢畫像石考察》作為大學生自選教材,被推薦登入中國高校教材圖書網。

Tags:根雕樹根刻刀根材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