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由 碑帖故事 發表于 藝術2021-05-08

簡介據《龍藏寺碑》碑文記載,龍藏寺於隋開皇六年之前已經草創,開皇六年,恆州刺史王孝仙到任後,“奉敕勸獎州內士庶壹萬人等”捐資擴建,並立此碑

分隸什麼意思

《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今在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內。隋開皇六年(586)立。碑通高324釐米,寬90釐米,厚29釐米。碑陽正文30行,行50字。正書。碑陰及左側有題名。碑額呈半圓形,浮雕六龍相交。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龍藏寺碑

碑下原為長方形石座,1987年在原址將碑抬高並建碑亭,在清理過程中,發現碑身下長方形石座並非原座,同時在石座下又挖出缺首龜趺座,遂將碑身下部粘接17釐米後立於龜趺之上。據光緒元年《正定縣誌》載:“龍藏寺碑並陰,張公禮撰並書,開皇六年十二月立,今在隆興寺。”

《龍藏寺碑》用筆含蓄,結構峻整寬博,平正秀雅,有一種肅穆恬靜的韻味,可謂融婉麗華美和古拙幽深於一體,具有獨特的氣韻風神。它是從魏晉南北朝至唐,在書學之遞嬗上具有重要價值的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被稱為“隋碑第一”。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一、《龍藏寺碑》的主要內容及龍藏寺的前世今生

《龍藏寺碑》是隋開皇六年首次擴建龍藏寺時所立。碑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從崇佛下筆,談修行的途徑,駁斥認為佛乃虛妄之說。而後筆鋒一轉,用一小段文字談到古時的毀聖滅佛,由此引出大隋王朝的興起為佛教帶來了新生的描述。第三部分,描寫了龍藏寺的地理位置、王孝仙的出眾才能,以及龍藏寺改建後的華麗和宏偉。正文之後是頌詞,用韻文的形式,對全文加以概括。碑文近1500字,採用了六朝駢文的形式,雖在敘事方面比較空洞,但詞藻典麗華贍,結構嚴謹宏闊,具有較好的抒情性和形式美。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龍藏寺,今稱隆興寺,俗稱大佛寺,位於今河北省正定縣城內,西南距石家莊市約13公里,是我國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儲存較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據《龍藏寺碑》碑文記載,龍藏寺於隋開皇六年之前已經草創,開皇六年,恆州刺史王孝仙到任後,“奉敕勸獎州內士庶壹萬人等”捐資擴建,並立此碑。唐代,此寺更名為“龍興寺”。北宋開寶初年,宋太祖趙匡胤征討北漢,巡視至此,敕命在寺內鑄造高達七十三尺(約今二十多米)的千手觀音菩薩銅像一尊,並造大悲閣覆之,“大佛寺”之名由此而來。此後各代,寺閣及佛像又屢經重修。元代高僧膽巴大師曾在此寺任住持,趙孟所書《膽巴碑》即為此寺而作。另據清雍正《畿輔通志》卷五二正定府隆興寺條記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此寺再次大規模重修,並定名為“隆興寺”。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康熙帝御製碑文並刻石,當時寺內有御書匾額達十九處之多。該寺現存除大銅佛外,還有宋代建築摩尼殿、倒座觀音、轉輪藏、千佛墩等古代遺蹟。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二、《龍藏寺碑》的藝術價值及歷代評價

《龍藏寺碑》是正定大佛寺九絕之八 ,是我國隋代重要碑刻。它上承南北朝餘風,下開初唐書法諸家先河,被康有為譽為“此六朝整合之碑,非獨為隋碑第一也”。隋朝承襲了魏晉的餘風和六朝的風格,理清了書法用筆與結體之理,作了一番大加工,篆、隸銷聲匿跡,惟獨楷書盛行於世,楷書成為一種極其規範化的標準書體,它開創唐朝正書的先河,對唐朝寫正楷的一派影響最深,其功勞也最大。有人說它為《九成宮》、《孔子廟堂碑》開了先河,有人說此碑為褚遂良、薛稷書法風格作了鋪陳。可以說唐代書風在此已初露端倪。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宋歐陽修《集古錄》卷五評此碑雲:“字畫遒勁,有歐虞之體。”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雲:“《張猛龍》足繼大令,《龍藏寺》足繼右軍,皆於平正通達之中,迷離變化,不可思議。”

清楊守敬《平碑記》雲:“細玩此碑,正平沖和處似永興(虞世南),婉麗遒媚處似河南(褚遂良),亦無信本(歐陽詢)險峭之態。”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隋碑漸失古意,體我闓爽,絕少虛和高穆之風,一線之延,惟有《龍藏》。《龍藏》統合分隸,並《吊比干文》、《鄭文公》、《敬使君》、《劉懿》、《李仲璇》諸派,薈萃為一,安靜渾穆,骨鯁不減曲江,而風度端凝,此六朝整合之碑,非獨為隋碑第一也。虞、褚、薛、陸,傳其遺法,唐世惟有此耳。中唐以後,斯派漸泯,後世遂無嗣音者,此則顏、枊醜惡之風敗之歟!觀此碑真足當古今之變者矣。”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三、《龍藏寺碑》欣賞及臨習要點

在欣賞和研習《龍藏寺碑》時,要掌握此碑的書風特點。

1、用筆方圓兼施,藏露合一,動靜結合。此碑在用筆上,不像北魏前期書風方正,也沒有中期一些碑的純圓筆。而是方圓結合,藏露合一,顯得挺拔勁秀,為初唐書風開了先河。

2、結體疏朗端雅,方正寬博。字形較扁,長橫平穩,中正寬博,和穆凝重。

3、書風質樸靈秀,蘊藉淡雅。此碑以北碑書風為基調,融入南方遒潤的書風,寄靈秀於質樸,寓蘊藉於淡雅,溫和寧靜,翩翩有致,灑脫俊逸。是碑帖結合得很好的典範,對學習楷書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清 李鴻裔臨作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清 陶浚宣臨作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王冬齡臨作

【文化】龍藏寺碑,全稱《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原石

翁志飛臨作

Tags:龍藏寺碑此碑書風隆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