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由 千尋e課 發表于 藝術2021-06-11

簡介早期書體即指字型,如甲骨、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等

姨母帖是什麼字型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中國的漢字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中的獨特之美是登峰造極的。

沿著歷史的脈絡回溯,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這種刻在龜甲獸骨與銅器上的文字,以圖畫表意,遠古先人們將這種圖畫表意文字與陶器的花紋相互契合,令人震撼地呈現出漢字的稚拙典雅的之美。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不斷演進,金文誕生。商代的金文將一幅幅圖畫簡化為象形文字或是象形文字合成的會意字,它們像一幅幅作品,有的渾厚質樸,有的天圓地方,先民們用樹棍一邊畫一邊去粗存精,當秦王朝的歷史重重地書寫在歷史天空中的時候,篆書衣冠款款而來,它簡化了金文,保留了圖畫風格,圓潤之美令人愛不釋手。

之後,為了書寫簡化,交流提速,隸、楷、行、草四種書法體成為時代趨勢,他們或間架嚴謹,或方正平直,或渾厚剛勁,或豪邁奔放,將中國漢字的形狀美推向極致,從此,家有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無論春夏秋冬寫盡天下文章,中國書法在一代又一代文人的臨摹領悟昇華中盡展漢字之美,一副文字兼美富有特殊意義的書法作品往往價值連城,流芳百世!

01書法與書體

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中國書法,融詩書畫於一體,作品呈現“音、形、意”兼美的佳作。

書體是從字型中分離出來的,獨立成義並逐漸豐富的具有各自獨特面目和獨特風格的漢字書寫體系。早期書體即指字型,如甲骨、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等。隋唐以後,書體的義意又擴充套件到書法藝術的風格上,如:歐體、顏體、柳體。

02篆書

篆書包括大篆、小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大篆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統一文字之後的通用文字,也是大篆的簡化字型,形體勻稱齊整、容易書寫。小篆在漢文字發展史上,起到了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在五體書法中,篆書尊居首位,篆書是昭告天下的文體,刻在碑上,器物上,頒發文書,命令的文體,所以肅穆莊重,有絕對的規矩。其“婉而通”具“龍德之美”,篆書是書道之極”。“古人以書名者,必通篆籒,篆籒所以為諸體之本。” (《書法正傳》)篆書線條圓轉飛動,非有強勁的腕力難以掌握,看似均勻的線條總在微妙中的變化行走,提按輕重在微妙地變化中凸顯出刻者的性情與審美。歐陽詢《傳授訣》雲:“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具備。”如此氣沉丹田、潛氣內轉,又契合了道家的養生之道。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03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樸拙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中的隸,指的是奴隸,販夫走卒,也就是普通老百姓,隸書就是百姓生活中的應用字型。

隸書之美,美在沉靜而肅穆,美在蠶頭雁尾之靈動。從篆書發展到隸書,隸書變化的重要特點就是從篆書均一的筆畫,開始產生了粗細的變化。隸書的筆法,不再像篆書那麼嚴格,那麼莊重,隸書的筆畫上下起伏,實現了輕鬆,自然的書寫,提升了寫字的速度。在筆畫上隸書具有波、磔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只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這樣,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筆勢飛動,姿態優美。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曹全碑》

曹全碑是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碑身兩面均有隸書銘文,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風格秀逸多姿,結體勻稱,為歷代書家推崇備至。

04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

楷書之美,美在中和。彷彿一位謙謙君子,溫良恭儉,既不狂放,也不忸怩;既不霸道,也不猥瑣;楷書之美,美在藝術。楷書既是書者厚重功力的體現,又是書者藝術性情的彰顯,二者完美結合,才有至美的楷書作品。

楷書完美地詮釋了中國漢字書法的突出特徵,凝聚著中國漢字造字藝術的精華,標誌著漢字的發展成熟。楷書架構方正嚴謹,歷代知名書法家,不管其在篆、隸、行、草等書體上有多高的成就,無不從楷書而入,楷書是學習書法的開門之技,是書法有所作為的基石。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黃庭經》

05行書

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產生,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去楷書的二分取八分,去草書的二分取八分,人稱“八分楷書”。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之美,在於大小相間。每個字大小不同,雖然不過分的大、小,卻錯落有致疏放自如;行書之美,在於字字相兼。字與字之間,每個字的每個筆畫之間都存在著連帶關係,既有實連,又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行書之美在於收放結合。長為放,短為收,左為放,右為收,下為放,上為收,回峰為收,側峰為放,收放結合,富於變化。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姨母帖》

(字型端莊凝重,筆鋒圓渾遒勁,保留隸書痕跡較重,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

06草書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筆劃連綿、結構省簡的字型。《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草書的發展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個階段 。

草書之美在於浪漫。狂草又稱大草,始於唐代,用筆大起大落、連綿不斷、一氣呵成。狂草堪稱書法中高度昂揚的浪漫主義的代表;草書之美在於章法。一幅幅作品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得當的疏密,相宜的大小展示出狂草的章法美,所謂:“觀章見陣”;草書之美在於時空之美。草書最講究即興發揮,時間上的不可逆性使草書成為各種字型中最不可控制的,空間上的審美,透過大幅的狂草作品體現。豐富的藝術內蘊,枯與潤、濃與淡、滯澀與酣暢、緊密與疏朗、簡率與嚴謹等相映成趣,昭示出自然的感受和空間的審美觀照。

什麼造就了漢字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是書法

(王羲之的草書,在用筆和結構的變化上,都達到了極致。用筆以方折為主,斬釘截鐵,乾淨簡捷,從容不迫。)

由此可見,中國漢字的書法之美是點、線運動的演變之美,是歷代書者將各種書體反覆研磨、臨摹構成的藝術。文字演變的歷程伴隨著書者用毛筆施加於紙上的運動,透過提按頓挫、輕重緩急、圓轉方折以及布黑分白的變化,將中國漢字的書體之美千古流芳, 融匯到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之中。

Tags:楷書之美草書隸書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