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書法入門十八帖|柳公權《玄秘塔碑》

由 人生情感 發表于 藝術2021-06-11

簡介如今知道端甫的人並不多,而《玄秘塔碑》作為柳體楷書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玄秘塔碑是誰的書法作品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曾任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唐代著名書法家,擅長楷書,與顏真卿並稱“顏柳”,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並稱“楷書四大家”。

法門寺“真身寶塔”,內藏釋迦牟尼指骨一節,也就是佛指舍利。法門寺“真身寶塔”建成後,每三十年開一次塔,把舍利取出供人瞻仰。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憲宗派遣使者與高僧一起,迎請佛骨,在宮內供養三日。此舉在朝野引發了狂熱的禮佛風潮。時任刑部侍郎的文學家韓愈,曾上《諫迎佛骨表》加以勸阻,文中言辭激烈,甚至說過於沉迷佛教的君主,都沒有好下場。憲宗大怒,想要處死韓愈,經人勸解,貶韓愈為潮州刺史。韓愈的名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說的就是這件事。

率領眾僧迎佛骨的端甫,是一代高僧。端甫俗姓趙,天水人。據傳說,他的母親張夫人夢見一位梵僧,拿出一顆舍利讓她吞下而懷孕。端甫誕生時,張夫人夢見的僧人突然進入房間,摸著端甫的頭說:“必當大弘教法。”說完就不見了。端甫十歲就在天水街亭的崇福寺當了小沙彌,十七歲在安國寺受具足戒,成為正式的比丘。端甫精研佛學,有“經律論無敵於天下”之稱,受到了唐德宗、順宗、憲宗的禮遇。唐文宗開成元年(836),端甫圓寂,皇帝賜諡號為“大達”法師。

《玄秘塔碑》就是為紀念端甫而立的。碑立於唐武宗會昌元年(841),由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權書丹。柳公權時年六十三歲。如今知道端甫的人並不多,而《玄秘塔碑》作為柳體楷書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書法入門十八帖|柳公權《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區域性

柳公權從小聰穎好學,精研經史,能詩善文,唐憲宗元和三年登進士第。唐穆宗見到柳公權時說:“我在寺廟見過你的字,早就想見你了。”因為書法太優秀,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柳公權一直在宮中做抄抄寫寫的“侍書”工作。他位高權重的哥哥柳公綽曾致書宰相為他鳴不平。之後,柳公權被授予其他職務,但沒過多久,文宗就又把他召回侍書。

柳公權的志向,當然不是做一個書法家。他敢於進諫,留下很多故事。史載:“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

政僻,也就是執政偏執乖張。柳公權借唐穆宗請教筆法的機會,告訴他“心正則筆正”。這就是著名的筆諫故事。

雖然書法限制了柳公權的作為,但也給他帶來了榮耀和財富。

唐文宗曾與文士聯句賦詩,出句為:“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柳公權續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文宗非常讚賞,讓他寫在宮殿牆壁上。文宗看後又說:“鍾、王復生,無以加焉!”也就是說,即便鍾繇、王羲之再世,也不過如此啊。

唐宣宗曾讓柳公權當面寫三張字,讓宦官、軍容使西門季玄捧硯,樞密使崔巨源遞筆。這不禁讓人想到李白作詩,楊貴妃捧硯、高力士脫靴的故事,可謂極盡榮耀。

當時的公卿大臣家為先人立碑,如果請不到柳公權書寫,就會被認為是不孝。外國進貢,都會另外接備財物,專門用於購買柳公權的作品。

柳公權書法初學二王,融會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特別得力於歐、顏,而後戛戛獨造,形成了“轅門列兵,森然環衛”的獨特風格。柳體點畫多取歐陽詢的剛勁挺拔,方筆為主,融入了顏體的圓筆和堅韌。歐體點畫粗細相對均勻,顏體點畫粗細對比強烈,而柳體打破了歐體的均勻,又在減弱顏體點畫輕重對比的同時,增加了層次感,所以,柳體點畫輕重、方圓、曲直變化多端,姿態萬千。結構上,歐體四面緊緻,以瘦峻為主;顏體四角撐滿,中宮寬鬆;柳體雖以瘦峻為主,但中宮緊收,點畫,特別是主要點畫四面輻射,形成了整飭基調下的光芒四射之感。也就是說,歐體、顏體的結構,或許容易刻板,而柳體結構多變,既有整體風格,又不主故常。

《玄秘塔碑》正是與歐體、顏體拉開了明顯的距離,從而確立了柳體的歷史地位。范仲淹在《祭石學士文》中說:“曼卿之筆,顏筋柳骨。”於是,顏體、柳體並稱“顏筋柳骨”,交相輝映。柳公權書法的變化絕不是為變化而變化,而是將一點一畫都納入了有道理、有規範的科學層次。所謂的道理,就是陰陽、對比、變化。舉凡輕重、曲直、正欹、黑白等對立因素,柳體都做到了極致。也就是說,“法備於柳”,唐人尚法,楷書的法度,到柳公權這裡發展到了極致。

書法入門十八帖|柳公權《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區域性

這裡,我想再說兩句題外話。清代馮班在《鈍吟書要》中說:“教人作書,吾便於柳法。”這是因為,柳法的“法”最完備,也最明顯,教學者可以清晰地講,學習者也可以清楚地學。另外,柳體骨格硬朗,加上柳公權為人正直,學柳體似可培養風骨,預防軟媚。實際上,過去從柳體入門學書者的確很多。

但是,現在很多教學者不建議學生學柳體,這其中有兩個原因。其一,書法已經脫離了實用性,沒有必要掌握過於嚴格的法度。初學柳體的人太多,學生很難脫穎而出。如果以入展、獲獎、加入書法團體組織為目的,學習柳體確實很難格外出彩。但如果據此就否定柳體的藝術價值,那隻能說是短視的。其二,有人說學柳體難以過渡到行草書。因為柳法過嚴,易入難出,以柳字為基礎衍而為行草,容易出現拘謹死板的現象,這也是事實。然而彼此雖有聯絡,但也不能簡單地把行書理解為楷書的快寫。否則,學柳只知柳,認為楷書快寫便是行書,那肯定會寫成沒有性情的俗字。在我看來,“蘭亭八柱”裡託名柳公權書寫的《蘭亭詩》,就是這種俗字的代表。然而,柳公權本人的行書,如《蒙詔帖》(有爭議)、《辱問帖》為什麼那麼精彩,我們對比一下《淳化閣帖》中所刻《辱問帖》與王鐸臨本,可能會對怎樣認識、怎麼學習柳體行書有所啟示。(《書法入門十八帖》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書法入門十八帖|柳公權《玄秘塔碑》

國 (柳公權)

書法入門十八帖|柳公權《玄秘塔碑》

國 (歐陽詢)

書法入門十八帖|柳公權《玄秘塔碑》

國 (顏真卿)

作者:孟會祥

Tags:柳公權柳體端甫點畫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