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由 源姐呀 發表于 藝術2021-06-10

簡介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玉箸篆怎麼讀音

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2008年6月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人歷來都視詩、書、畫為一家,或曰詩、書、畫同源。以往,中國人寫詩、作文用毛筆,書法、畫畫用毛筆,理所當然就是一家同源。中國書法,能集中體現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文化修養等總體素質。無論是單字成幅或多字組合成幅,對於運筆的力度,起、承、轉、合、收筆等技術的掌握配合,都必須適宜得當,恰到好處。如甲骨文要古樸,篆書要富有鍾、鼎、籀之神韻,隸書要具秦、漢、魏諸碑之精華﹔楷書,須含魏、晉蒼松古柏之雄勁與俊美﹔行書與草書,要自然瀟灑,飄逸秀麗,引發和給人以觀賞的樂趣。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馬到成功

【發展歷程】

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一說,這是因為最早的文字來源就是圖畫,書與畫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內在的聯絡。漢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圖畫,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自己的“圖畫”形式。慢慢的從原始圖畫變成了一種“表意符號”。

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表意符號”演變成了比較定型的“甲骨文”。這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被刻在動物的骨頭上和烏龜的龜板上的文字,從殷墟中發現的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這一點就可以證明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幾千年以來,中東人都不能解讀他們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國現代人能讀懂一些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這些龜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來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認為把有關於疾病、夢境、狩獵、天時等一些疑問刻在龜板上,然後用火來烤烙這些龜板和動物的骨頭,其產生的裂縫,占卜者可以根據這些裂縫的形狀和走向來判斷所佔之事的吉凶。這就是“甲骨文”現代漢字的祖先。至今為止發現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種。而可以解讀的有一千多個。

【西周時期】

青銅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銅的鐘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鐘鼎文和石鼓文之稱。相傳是周宣王時期太史所創寫。至今故宮博物院記憶體有十個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詩文。因為封建割據,四分五裂各自為政,文字也不盡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統中國。才把文字統一起來。

秦朝時期

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其功績顯著的就是當時的宰相——李斯。李斯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整理然後進行刪繁就簡美化加工後,這種統一後的文字被稱為——“小篆”,亦稱為“秦篆”。這個時候的文字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象形文字的痕跡了。

秦朝時期的“小篆”書寫過於規範,書寫起來速度很慢,於是民間就出現了許多的簡便字型。這種字型的特點是變“小篆”的圓為方。改“小篆”的曲為直,並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稱之為——“秦隸”。

【漢朝時期】

隸書十分盛行,“秦隸”並沒有完全擺脫“小篆”的結構特點,基本上是方形,而“漢隸”就完全發揮了毛筆的特點,出現了“蠶頭燕尾”的波折之筆,書寫起來輕鬆自如。西漢時期流行的這種隸書。稱之為——“漢隸”。

漢朝流行“漢隸”的同時,“楷書”正在萌芽階段。到魏晉南北朝的時期已經很盛行,晉代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楷書的真正創始人,同時吸取了篆書圓轉筆畫,也保留了隸書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蠶頭燕尾”。使漢字的結構大體的固定了下來。當時被稱之為——“真書”,後人因為以這種字型作為學習書法的楷模,即改稱之為——“楷書”。

【唐朝時期】

“楷書”尤為盛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書法家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他們的書法作品至今仍被人們學習作為範例。

“草書”的起源,亦如行書,或其他書體,無法確指始於何時。史記說:“戰國時,楚懷王使屈原造憲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見而欲奪之,蓋草書之祖起於。”據此故有草書緣起於草稿之話,可見戰國時即已有草書的形成。因為起於草稿的字型,為了發揮速寫功能,較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寫成,顧名思義而為草書。但此種草書,僅能說薀團篆(當時使用的字型)的草稿,真正草書的開始發現,則始自漢初,其演變過程,自應是先有“章草”,而後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體了。由於楷書的工整,為了書寫快捷的需要,和書者為了抒發自己的胸臆,寄情於筆端的創造,產生了一種流動順暢,一氣呵成,極具有韻律和藝術感染力的字型——“草書”。

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就是“行書”,行書沒有楷書那樣規範嚴肅,也沒有草書那樣奔放和難以識別,而是優雅歡暢的運筆,字型書寫靈活貫通。也是最受大眾喜歡最常用的一種字型。

【宋朝時期】

中華四大偉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被畢昇改進為活字印刷術,“宋體字”也應此產生。最早產生於北宋,是由楷書變化而來。有肥體和瘦體之分,可無論肥瘦,都是橫細豎粗,方方正正。顯得古樸端莊。

“仿宋體”也是模仿“宋體”而產生一種字型,這種字型的出現至今也不過七、八十年,但是發展十分迅速。是人們最喜歡使用的一種規範字體,在印刷品還有各種不同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與此同時,“黑體”也誕生了,這種字型醒目大方,筆跡全部一樣粗細,結構醒目嚴密,筆劃粗壯有力,撇捺等筆畫不尖,使人易於閱讀。由於其醒目的特點,常用於標題,導語,標誌等等。豐富了漢字的表現形式。

【新中國時期】

出現了綜藝體、整塊體、浮雲體、變體等等。這是祖國文化繁榮的具體表現,也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結果。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楷書。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除字形之外,還有一個字音問題。在某些時候,字音成為表示字義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漢語中同音詞較多,讀音相同而字形、字義不同。漢語的諧音正是巧妙地應用了這些讀音相同而字形、字義不同的漢字,表達了耐人尋味的意思。

過去,老百姓被壓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對抗的情緒,卻不敢直接說出來,就常常用漢字的諧音,寫出許多與時政有關的歌謠。如宋代流行的歌謠:

“打破筒,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

殺了,割了菜,吃了羔兒荷葉在。”

歌謠中運用了諧音手法,大罵當時的奸臣賊黨童貫、蔡京、高俅、何執中等人。“筒”與“童”音諧,“菜”與“蔡”音諧,“羔”與“高”音諧,“荷”與“何”音諧,分別用打、潑、殺、吃等表達和他們不共戴天的情感。

這種漢字的諧音經過反覆使用之後,形成一種修辭方法為諧音體。從子液歌起便不斷被使用。比如:“始欲識郎心,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這首歌描寫愛情的波折,開始相戀時,希望兩顆心能合而為一,專心相愛,可是情況後來發生了變化,就像理好的絲進入了破織機一樣,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絲”與“思”音諧,以“絲”寓“思”,“匹”與匹配的“匹”諧,指不能成雙。在情歌中常見的還有以“芙蓉”為“夫容”,“蓮”為“憐”或“連”,以“藕”為“偶”,以“絲”為“思”,以“梨”為“離”,以“晴”為“情”等。

諧音不僅在民間歌謠中體現,而且廣泛運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間,由於以福為吉,將福作為家庭或個人追求的目標,所以,每逢過年,一定會在大門上貼“福”字。有時故意將“福”字倒過來貼,取“福到了”的口彩。這裡的“到”與“倒”諧音。再如,民間年畫中魚是最流行的題材,一般薀外身的小胖娃娃,雙手抱著一條大魚,而且有蓮池、蓮花等。以“魚”諧“餘”(表示富餘),以“蓮”諧“連”,這幅畫的主題是“連年有餘”,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過得很富餘、富足。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漢字書法的演變過程

【書法分類】

中國漢字書法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最早的金石竹刻到毛筆書法逐漸形成了多種書體。其分類方式有分為四體,六體,十體等。 其分類法如下:

【“四體書”分類法】

篆書、隸書、草書、真書。

【“六體書”分類法】

篆書。

隸書。

章草。對於章草,許多書法愛好者並不清楚,現介紹如下:章草是一種隸書的草寫。它是從秦代的草隸中演化出來的新書體。西漢元帝時史游透過整理後編寫了《急就章》,使這一新書體規律化,這就有了章草書的體的範本。章草的書體特點是字字獨立,不似今草字字紐結糾纏。它的筆畫特點圓轉如篆,點捺如隸。一字之內筆畫間有牽絲縈帶、纏綿連線,筆畫的粗細輕重變化較大,有些橫畫往往與成隸書捺腳狀向右上方重筆挑出,純似隸書收筆。章草書法特點:章草省掉隸書的蠶頭卻保留了雁尾,這雁尾的重筆挑出,對快速寫下字是不方便的,因此章草的地位被今草所取代。但在今草中,體現了對章草的繼承關係也多而明顯。書家王世鏜曾說:“初學宜章,既成宜今。”又說:“習今而不知章,是無規矩而求方圓,未見其可也。”《書學概論》也說:“倘徒以今草是尚而昧於章草,等於學帖而無碑,其卑俗浮滑自不待言。”由此可見學今草必先學章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書(也叫“真書”或“楷書”)。

行書。

草書。

現在流行的是把章草歸入草書類,所以一般都說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類。

【“十體書”分類法】

1。 古文—黃帝時倉頡所作

古文是指春秋戰國及其以前古書上的文字。 漢代通行隸書,因此把秦以前的字型叫做古文,特指許慎《說文解字》裡的古文。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把古文與大篆相提並論,說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稱。

由於古人無筆墨,於是就用竹籤點漆,在竹筒上寫字,稱為書契文,亦叫竹簡書。因竹硬漆膩,書寫不流利,寫出的字頭粗尾細,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書或蝌蚪文。凡是竹簡漆書,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倉頡所書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經》、《論語》、《春秋》、《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孝經》等等古書上的文字,是比較早的筆書文字。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古文

2。 大篆-周宣王時太史籀所作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佔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有一定的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篇》而得名。《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說文》中保留了籀文225個,是許慎依據所見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們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資料。

大篆的真跡,一般認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興縣陳倉(今陝西寶鳴)南之疇原出土的徑約三尺,上小下大,頂圓底平象饅頭似的十個像鼓一樣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獻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原刻的700多字,現存300多字。這十個石敦現存故宮。因內容記載畋獵之事,命名為“獵碣或雍邑刻石”,唐詩人韋應物認為石的形狀像鼓,改名“石鼓文”,現作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型結構整齊,筆畫勻圓,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後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畫更加工整勻稱而已。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線條化達到完成的程度,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結構比金文工整,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同一器物上幾乎沒有異體字。字型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大篆

3。 籀文-史籀所作

代表作就是石鼓文。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籀文

4。 小篆-秦始皇承相李斯所作

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臺刻石》、 《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小篆的風格:秦代時的小篆風貌,可由現存的《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及權量銘文等遺物中得見之。小篆的筆劃較細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小篆

5。 八分-秦上谷王次仲所作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秦時書法家。上谷(今河北懷來縣東南)人。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倉頡舊文為今隸書。秦始皇時官務繁多,行文山積,以次仲文簡,便於事要,奇而召之。然次仲三徵而輒不至。始皇怒其不恭之至,令檻車送之,竟於道上化為大鳥,出在車外,翻然而去。是時,落二翮於斯山,故其峰巒有大翮小翮之名矣。次仲以楷字法侷促,遂引而伸之為八字之分,故號八分。按張懷瓘曰:“王愔雲:次仲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蕭子良雲: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二傢俱言後漢而兩帝不同。或雲:後漢亦有王次仲為上谷太守,非上穀人。陶宗儀曰:次仲與程邈同時,增廣隸書為八分。或雲:東漢末人。又云:有二王次仲,皆非也。”可惜無書跡存世。也可以說八分就是隸書的起源。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八分

6。 隸書-秦下人程邈所作,也叫“邈隸”

隸書的名詞:古隸、今隸、秦隸、漢隸、佐書、八分、草隸、魏隸

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歷史:“……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來評價其重要性(《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它字形由修長變為扁方,上下收緊,左右舒展,運筆由緩慢變為短速,從而顯示出生動活潑、風格多樣的氣息。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隸書

7。 章草-漢黃門令史游所作

論述如前。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草書

8。 行書-後漢穎川劉法升所作

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行書

9。 飛白-後漢左中郎將蔡邕所作

“飛白”是指在書法創作中,筆畫中間夾雜著絲絲點點的白痕,且能給人以飛動的感覺,故稱其為“飛白”。也叫飛白書。如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記載:“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為之飛。”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同時可利用“飛白”使書寫顯現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當然書法的功力在“飛白”中也能充分體現出來。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飛白

10。 草書-後漢張芝所作

“十體書”的名稱是古文、大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其中沒有“楷書”之說,原因是,當時在人們的觀念中,隸書便是楷書(即“真書”)。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草書

【漢字書法鑑賞】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博古通今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海納百川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厚德載福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贈汪倫》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楓橋夜泊》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天地正氣

“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漢字書法之美

上善若水

Tags:隸書小篆草書大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