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140萬人30年隨訪發現:每天多吃1兩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9%

由 家庭醫生線上 發表于 農業2021-12-08

簡介經常吃紅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跟機體腸道菌群有關,研究人員表明了腸道菌群在紅肉增加患心臟病風險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紅肉是什麼肉?為什麼不能多吃?

紅肉也就是常見的畜肉類,包括豬肉、牛肉和羊肉等,還有動物內臟和及製品,這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肉類。紅肉中含有優質蛋白質,蛋白質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同時也含有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極高,幾乎是任何食物都無法比擬的,特別適合正在生長髮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身體需要的老年人以及孕婦等。

140萬人30年隨訪發現:每天多吃1兩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9%

最近家醫君收到後臺留言,有的粉絲稱最近看到研究說吃紅肉和加工肉,會增加冠心病風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所以想求證一下,看看紅肉和加工肉類是否會引發冠心病,不妨來具體瞭解一下。

吃紅肉和加工肉類真的會增加冠心病風險嗎?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曾經對140萬人做過研究,長達30年的隨訪發現,紅肉和加工肉是導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每天多吃1兩加工肉如香腸、火腿腸和培根等,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8%;每天多吃1兩紅肉,患冠心病的風險可增加9%。

140萬人30年隨訪發現:每天多吃1兩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9%

學者認為,這可能跟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加工肉中鈉鹽含量高有關,因為不節制的攝入飽和脂肪可增加壞膽固醇水平,攝入太多鹽可導致血壓升高,這兩種是導致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經常吃紅肉為什麼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經常吃紅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跟機體腸道菌群有關,研究人員表明了腸道菌群在紅肉增加患心臟病風險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研究發現,消化過程中腸道菌群可產生一種氧化三甲胺的副產物,此類物質可誘發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和心臟病。腸道菌群消化肉鹼、卵磷脂以及膽鹼等物質時就會產生氧化三甲胺,正好這三種物質主要存在於動物食品中,如紅肉、動物肝臟和動物製品。

140萬人30年隨訪發現:每天多吃1兩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9%

研究還發現,透過從肉類或非肉類食物中獲取蛋白質的飲食方式相比,從含紅肉的飲食當做蛋白質來源極有可能增加迴圈TMAOs水平。

長時間大量攝入紅肉可增加腸道菌群產生氧化三甲胺,降低腎臟排出此物質效率,由於產生大量脂類物質,再加上排出效率低,從而升高身體中氧化三甲胺水平,提高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風險。

紅肉還能吃嗎,該怎麼吃肉?

1、控制吃肉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一週魚肉攝入量約280~525克,禽畜肉攝入量一週達到280~525克,一個月中吃動物內臟食物2~3次,一次攝入量控制在25克左右。

2、選擇正確的烹調方式

透過低溫方式來烹調肉類,如蒸、煮、燉和汆,避免油炸和油煎以及燒烤。先把適量的紅肉煮幾分鐘,再放入冰箱中冷凍一直成為白色脂肪凝固,去除白脂後再烹調,能最大程度降低脂肪攝入量。

140萬人30年隨訪發現:每天多吃1兩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9%

3、合理搭配

紅肉和白肉交替著吃,不僅僅能保證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而且也能為身體補充鐵和鋅等微量元素以及B族維生素。

溫馨提示

並不是說不能吃紅肉,只要控制吃紅肉的量,掌握正確的烹調方式,合理搭配就能安全吃紅肉。吃紅肉時應搭配粗糧和新鮮蔬菜以及水果,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能加快胃腸道蠕動,抑制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避免誘發高脂血症。對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和身體肥胖的人群來說優先選擇白肉,如去皮的禽肉、魚肉等,其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心血管健康。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s:紅肉吃紅肉冠心病菌群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