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由 小艾講科技 發表于 農業2021-10-20

簡介基本措施是:將接種穴封口膠帶揭開一半,棚內噴灌大水,棚頂不覆草苫類遮陽物,2天后覆一層遮陽網,並開啟所有通風孔,或採取強制通風措施,持續5天左右,使菌袋處於先溼後幹、乾乾溼溼、先強光後遮陰、先密閉後多氧以及溫度先高後低的不利環境條件下,很快

菌袋加工銷售都指的是什麼

嗨,大家好,我是小艾帶你遊鄉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種子知識是: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菌袋制:

1。基料調配:根據本地主要原料和輔料,科學設計生產用配方;然後根據本節選擇原料及設計配方等要求進行基料配製即可。注意要點有二:第一,質地偏硬的材料應預先加水使之溼透,不允許有乾料進入料袋;第二,不得使多菌靈之類藥物進入基料——主要原因是猴頭菇菌絲對該藥物特別敏感。

2。料袋製作:

(1)塑膠袋選擇塑膠袋與管理方式及出菇的個頭大小等關係密切,如使用扁寬15釐米、長度為35釐米的料袋,需多設定架層,且其出菇個頭小,適於制罐及深加工,易轉潮;使用長度為60釐米以上的料袋(150毫米×0。05毫米×600毫米)時,可使用架層,也可單層立式出菇;如選用扁寬20釐米、長度為50釐米規格的料袋,則具有單位面積內投料量大、菇體肥大等特點,適於鮮銷或制乾等加工,因此,應根據產品的去向正確選擇料袋。

(2)機械裝袋建議生產中儘量使用機械裝袋,以提高效率,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料袋進行滅菌處理——也就是要求儘量縮短裝袋與滅菌並達到額定溫度之間的時間距離,以防發生基料酸敗等類問題。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3。滅菌冷卻:

一般小型生產可採取傳統的常壓滅菌,如傳統大鍋發生蒸汽、油桶組合發生蒸汽、茶水爐發生蒸汽後通入料袋堆等方式均可;屬於週年化生產的應採取高壓滅菌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和作業時間;進行規模化生產的企業,我們建議採取高壓滅菌或高壓蒸汽常壓滅菌兩種方式,前者投資巨大,但滅菌效果好,並節省時間和減少人工;

後者只需有外接汽源,如電廠的排放蒸汽等,採取料袋建大堆、加覆蓋後通入高壓蒸汽,滅菌時間可較之傳統的常壓滅菌減少1/3左右,即可達到理想的滅菌效果。 達到規定的滅菌時間後,將料袋移入冷卻室(棚)——該場所應予提前清理衛生,並噴灑殺菌殺蟲藥物,然後鋪上一層地膜,而後將滅菌後的料袋移入,自然冷卻即可。要點:冷卻室應予封閉式管理,切忌人來人往,不得進入取暖納涼之類的逗留,更不允許於中吃飯等進行任何生活活動。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4。接種操作:接種應根據料袋規格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操作。

(1)扁寬15釐米、長35釐米的料袋可採用兩頭接種方式,同金針菇、真姬菇等熟料栽培品種的操作。

(2)扁寬15釐米、長60釐米的料袋在兩頭接種的基礎上,袋體上再均勻打幾個或更多接種穴接入菌種,並用膠帶封口;或者兩頭不予接種,只在料袋中部打4~6個接種穴。

(3)扁寬20釐米、長50釐米的料袋兩頭接種與否均可,但袋體上需呈梅花形均勻打至少9~13個接種穴接入菌種。具體操作為:在料袋上相向各打一排4~7個接種穴,打穴方式可使用鐵製或木製打孔棒,其最大直徑為3釐米,打入袋內部分長約2釐米、呈圓錐形,手持一端長15~25釐米均可,先將確定的打穴的位置用75%酒精擦拭一遍後,隨即進行打穴(扎孔),並立即接入一塊菌種,然後用膠帶紙封口,接完一排後,再距該菌種穴處約10釐米處打第二個接種穴;一旦發菌後,很快將基料表面封住,既提高了發菌速度,也保證了發菌的成功率。

5。發菌培養:培養室採取架層設定,小規格菌袋可排2~3層進行發菌,但大規格菌袋必須單層發菌,以免碼高後發菌期間基料再度產熱,發生“燒菌”。培養條件如下。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1)溫度:以20~25℃為宜,不要達到30℃。

(2)通風:發菌前10天無需通風等操作,此後,隨著菌絲的逐漸擴大,培養室棚內應每天開啟門窗通風,保持室內菌料氣味比較淡就好,不要過度通風,以免影響內部溫度。

(3)溼度:保持在70%以下即可,低於50%也可以,但不要高於80%,以免溼氣過重引致汙染。

(4)光線:密閉即可,偶有進入檢查可予開燈等,人走燈滅。

(5)防雜:根據氣溫,每3~7天地毯式噴灑一遍殺菌藥物,一般應將賽百09 和百病傻輪換使用,不可混合,前者的濃度一般控制在200~300倍,後者則在300~400倍之間。

(6)防蟲:根據氣溫狀況、環境條件等,一般要求每10天左右噴灑一次1000倍氯氰菊酯溶液;如果氣溫低於4℃,就不必用藥。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6。菌絲後熟:將完成初步發菌的菌袋繼續原地培養,令其後熟,當出現較多原基時,採取措施進行催蕾,使該批菌袋儘可能一致的整齊現蕾,便於管理。基本措施是:將接種穴封口膠帶揭開一半,棚內噴灌大水,棚頂不覆草苫類遮陽物,2天后覆一層遮陽網,並開啟所有通風孔,或採取強制通風措施,持續5天左右,使菌袋處於先溼後幹、乾乾溼溼、先強光後遮陰、先密閉後多氧以及溫度先高後低的不利環境條件下,很快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此時可見菌袋兩頭及開口處有菇蕾現出,但尚不具子實體特徵,即應轉入出菇管理。

菌絲後熟培養的最佳方法是,有實力的企業自建恆溫庫或冷庫,溫度調至0~2℃;將完成初步發菌的菌袋移入後,裝入週轉箱,碼至最高——由於週轉箱上部尚有較大空間,所以,不存在品溫升高等類問題;維持15天左右,即可達到菌絲後熟的目的。 這裡還需要交代一個細節:經過冷庫培養的菌袋,完成後熟培養後,不要立即移入出菇棚,應將冷庫溫度逐漸升高,比如可以設定每小時升高0。5℃左右,待溫度升至與外界基本持平時,再將之移入出菇棚,而後即可進入正常的出菇管理操作。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拜拜!

菌袋製作的基料調配、接種操作等一些基本操作流程!

Tags:料袋滅菌發菌接種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