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由 十堰晚報 發表于 農業2021-10-05

簡介為了更直觀地瞭解水下工作,趙勇準備帶張飛王虎下潛漢江

蛙人能潛水多少米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準備潛入水中工作。

下潛到水下50米,這是“蛙人”趙勇使用空壓機潛水的最大深度。每下潛3米一個壓差,穿戴工程潛水服,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最多堅持5分鐘。此時的水下世界無聲、幽暗、複雜多變,“蛙人”靠手觸控作業,危險無處不在。過去18個年頭,趙勇一直在這樣的水下世界工作。

今年42歲的趙勇,是十堰兆龍潛水救援有限公司負責人,專門從事水下工作。在他的手機裡,保留著每次下水打撈物品的照片,手機、項鍊、汽車鑰匙……甚至還有汽車。有時他們還會去水底“摸人”。

打撈物品對趙勇他們來說不算什麼,更為困難的是深水工程作業。如大江大河建設橋樑,橋墩從深水中拔地而起,趙勇他們往往要使用空壓機,下潛到四五十米的水下,或切割、或氧焊、或拆除腳手架……這些在陸地輕鬆做到的事,換到水下可就不容易了。水下環境複雜,能見度低,氧氣管或安全繩被纏繞,對“蛙人”來說是致命威脅。而相比這些,面對水下的無聲世界,更需要他們有強大的內心。

負重30公斤下水 50米深處最多停留5分鐘

7月9日上午,鄖陽區天馬大道附近漢江畔。陰雲散去,陽光照在脖子上,火辣辣的。“今天天氣不錯,很適合下潛。”趙勇坐在船頭,背上氧氣瓶,與岸上的4名夥伴聊著天。趙勇從事潛水18年,其他4人都是他成立公司後加入的,由他一手帶上路。

除趙勇外,潛水員張飛和王虎也在車內換好了潛水服。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趙勇和隊友更換潛水服。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下水前,趙勇(左)給隊友檢查裝備。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趙勇(右)和隊友準備下水。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入水10多分鐘,趙勇將手機殼撈出。

為了更直觀地瞭解水下工作,趙勇準備帶張飛王虎下潛漢江。他們帶了兩套裝備,一套是攜帶呼吸氣瓶的,沒有頭盔,下潛深度10多米,屬於“休閒潛水”,呼吸氣瓶有12升,重30多斤,可供潛水員在水下呼吸約30分鐘。

另一套是更為專業的工程潛水服,潛水員戴有頭盔,潛入水下,透過一根氣管連線岸上的空壓機,不斷輸送氧氣,還能對講通話。這套裝備能下潛近50米,下潛越深,水下可持續的時間越短。“在水下50米最多能停留5分鐘,否則,人的身體受不了。”

趙勇的5人潛水隊分成了兩組,一組為下潛人員,一組為岸上安全員,兩者缺一不可。“安全員負責岸上保障。”岸上安全員黃偉介紹,下潛前,他們兩組要分別檢查裝備,確保萬無一失。潛水期間,彼此相互信任,不敢有一絲懈怠。“岸上一旦有情況,我會連扯3下安全繩,提示潛水員趕緊上岸。”黃偉告訴記者,有時岸上的空壓機會突然斷電,不過他們下水作業前都會要求甲方使用專線,同時還會攜帶呼吸氣瓶,以備不時之需。

做好下水準備,趙勇、張飛、王虎依次下水。下水時,潛水員的腰部還要綁上一圈十餘斤重的壓鉛,平均每位隊員要負重60斤下水。

下潛汙水池維修 眼前一片漆黑只能靠手摸

當天,我們模擬了一場水下打撈,物品為手機殼。

該處下潛深度不超過10米,使用呼吸氣瓶就能完成任務。儘管如此,渾濁的岸邊水域給打撈作業帶來一定麻煩——能見度低,只能靠手摸。“撈到啦!”10多分鐘後,趙勇浮出水面,手裡拿著手機殼。

在潛水員的面罩上,記者安裝了水下攝像頭,試圖打探水下世界。遺憾的是,鏡頭裡什麼都看不到,只能聽到潛水員在水下咕嚕咕嚕的呼吸聲。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隊友透過通話裝置和手勢相互交流。

潛水員張飛今年37歲,從事工程潛水工作8年多。今年4月,他曾和黃偉前往襄陽魚梁洲汙水處理廠維修汙水池閥門。“水下深10米,跳下去後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到。”張飛介紹,他在水下待了10多分鐘就將情況摸清楚了,是拉桿變形造成閥門無法入槽。“知道閘門的具體位置,下去探情況容易,但拆卸、起吊、更換則困難多了。”張飛說,他在汙水裡工作了一個半小時,完成了這項工作。

從汙水池上來,張飛的潛水服裡滿是汗水。“身上的臭味兩天才散去。”張飛笑著說。

24小時待命 救援足跡遍及鄂豫陝多省

7月9日,趙勇與3名隊員乘船來到漢江一座高速公路大橋下,他穿上工程潛水服,戴上頭盔,跳入江水沿橋墩下潛檢查。與此同時,其他3人分別負責空壓機、聽電話和安全繩。

按他們的規矩,每次下水都必須保證4名成員,各司其職,保障下水人員安全。

在過去的時間裡,趙勇團隊的救援足跡遍及湖北、陝西、甘肅、河南、安徽、四川等地。“遇到緊急情況,即便是在半夜,我們也會立刻出發。”趙勇介紹,他們就像一支機動部隊,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戰鬥。

去年11月,漢江上游發生強降雨,上游水庫洩洪後,下游一座公路便橋被沖毀,趙勇接到求救電話後,立即帶領潛水員趕往現場,在水下切割便橋,以便起吊上岸,工程耗時兩個多月,最終完成任務。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趙勇和他的隊友攜帶裝備抵達施工地。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趙勇(左)給隊友遞送工具。

水下打撈,水流對潛水員是一個“大敵”。“落入水中的物品,隨水流變化,位置也會發生改變。”黃偉說,他們是先定位後下水,但在流動的水裡定位很困難。

2018年,陝西省安康市鎮坪一在建公路的裝置被大水沖走,趙勇他們接到任務後,立即趕到現場。“當時裝置都衝到水裡去了,受水流影響,很難定位。”黃偉說,他們使用聲納裝置也沒有探測到被沖走的裝置。

救援隊也打撈過不少溺水者的遺體。

2017年8月,我省某地一大學生不慎溺亡;2018年,鄰省某地一輛汽車被衝入水庫……這些下水“摸人”的經歷,趙勇他們都不願回憶。他們都希望下水“摸人”的次數越少越好,希望大家都平安無事。

下水後難免緊張恐懼 氧氣管安全繩纏繞是致命威脅

黃偉告訴記者,要成為潛水員並不容易,首先要心理素質好,其次才是身體素質好、能吃苦。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隊友做手勢示意準備就緒。

面對水下能見度低、幽閉的環境,8年多前,張飛隨趙勇剛入行時也是十分恐懼。“感覺特別壓抑,心裡發慌,擔心下去了上不來。”張飛說,他是透過不斷訓練才克服了恐懼心理。當他在水下作業時,想的都是把事情搞好,不想其它,盡力讓自己放鬆、不緊張。

2015年,黃偉與小學同學趙勇取得聯絡,得知工程潛水這行後開始嘗試這項工作。“第一次下水特別慌,耳朵疼得受不了,下去5分鐘就上來了。”黃偉說,在水下耳朵受不了壓力,耳膜沒開啟,就會劇烈疼痛。

探秘十堰“蛙人”:神秘莫測的水下世界,危險重重的應急救援

長時間水下作業易脫水。

黃偉說,從事潛水工作4年,他的耳膜一直沒能開啟,至今只下過兩次水,只能在岸上負責安全保障。

潛水救援是高危行業,水下環境複雜,能見度低,氧氣管或安全繩被纏繞,對他們都是致命威脅。“水下作業,全靠氧氣管、空壓機、安全繩。”29歲的李玉林已從事潛水工作近5年。他說,遇到氧氣管或安全繩被纏住,只能靠自己慢慢解開。

在水下作業,下潛要快,但上來要慢。“每3米一個壓差,如果下潛深度超過14米,上來時根據壓力變化,要停下來減壓,讓身體適應壓力。”趙勇說,如果上來太快,就會出現眼睛充血,耳朵、鼻子流血的情況。時間一長,就會患上職業病——減壓病。“每隔兩年,我們就要體檢,去減壓艙,讓血管適應壓差,更好地水下作業。”趙勇說,幹他們這行,經驗很重要,看似簡單,實際風險很大。從業18年,他最大的感受是,這行太危險、太辛苦了,但成功幫人解決問題很滿足、很欣慰。(文/記者 曾雨 實習生 高玉 圖/記者 劉成臣)

Tags:趙勇水下下潛下水潛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