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由 像說話一樣唱歌 發表于 農業2021-06-30

簡介一起來揭秘它吧~01音量的來源我們所討論的音量,是每一個人說話或唱歌時能夠控制的音量

唱功好什麼意思

音量,

這個我們十分熟悉的詞彙,

運用到歌唱中,

總是容易產生歧義,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呢?

一起來揭秘它吧~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01

音量的來源

我們所討論的音量,是每一個人說話或唱歌時能夠控制的音量。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音量的來源,或者說音量的大小變化,往往來自於聲帶振動的幅度。聲帶振動越是多,我們的音量就越是大;聲帶振動越是少,我們的音量就越是小。

我們可以將手指摁在我們的喉部,發出一個“啊”,分別使用不同音量,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不同音量下,我們喉內的振感也是各不相同的。

音量跟我們的氣息也有關係。聲帶的振動離不開氣息的觸碰,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獲得一個足夠響亮的音量,充足的氣息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可以嘗試屏住呼吸,也就是憋住氣,這個時候,我們大量的氣息都被封在了肺部以及氣管中,緊接著,我們再一次發出“啊”,能使用多大的聲音就使用多大的聲音,大家就會發現,這種狀態下,我們其實是很難發出一個非常響的聲音的。

所以,醬醬會說,音量的大小與我們的氣息也存在著很大的關係。音量的來源,就是氣息流動與聲帶振動的組合體。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02

為什麼要控制音量

或許一些朋友會覺得,控制音量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大小,想要音量大的時候就放聲吶喊,想要音量小的時候就悄悄說話。技術難度並不是多麼大嘛~

可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只要與唱歌這件令人頭疼的事情接觸以後,立刻就變得非常不容易了。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許多平時說話“奔放不羈”的女生,只要唱歌,聲音頓時變得軟綿無力,怎麼唱,怎麼使勁,音量都提不上來。

當然,這個例子和心理因素存在著關係,但是也充分說明了,說話時的音量控制與唱歌時的音量控制完全不是一回事。

從純粹的技術角度來說,說話時,我們控制音量無需考慮其他,注意力全部放在音量本身就好,這種情況下,想要輕或想要重自然非常容易。

但是,唱歌時我們控制音量,除了需要考慮音量本身以外,還要考慮音準、節奏,包括更多複雜的技術性問題。或許許多朋友會認為,對於一位合格的演唱者來說,醬醬所列舉的這些考慮因素都不應該是考慮因素,而應該是一種下意識。可是,醬醬要告訴大家的是,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我們的大腦能夠承載多少下意識呢?那些顯而易見的失誤,很多時候就是大腦反饋給我們的供應不足的訊號。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你看,相比說話,唱歌時的音量控制多麼困難。

我們為什麼要控制音量,因為,這是我們學習唱歌最為重要的內容,甚至比高音、共鳴等等更為重要。音量的控制,直接決定了我們的演唱是否好聽。

一個好聽的演唱,應該是具有樂感的演唱。而樂感的體現,往往就表現在演唱者對於音量的控制上,或者說輕重的控制上。我們歌唱時的情緒,正是寄託於不同輕重的音量表現出來的。

所以,作為一位優秀的演唱者,除了發聲機能健康穩定,更重要的就是,是否能夠控制音量,是否知輕重。

03

音量與混聲形態的關係

這一小節的靈感,來自於不久以前醬醬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則提問:如何唱出大音量的弱混聲。

其實,只要我們梳理清楚了音量的來源,就會發現,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矛盾的。

醬醬已經說過,音量大小與聲帶振動幅度有關。聲帶振動越是多,音量也就越是大;聲帶振動越是少,音量也就越是小。

弱混聲的本質屬於聲帶的邊緣振動,也就是聲帶極少部分振動,這種情況下,音量怎麼可能大得起來呢?事實上,弱混聲這個術語,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和小音量緊密掛鉤的。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而強混聲,我們的聲帶振動面積非常積極,接近於整體振動。也有聲樂老師將其稱之為區域性振動,它當然屬於大音量的聲音狀態。我們常說的Belting,正是為了描述這樣的混聲形態的音量如何之大。

所以,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混聲的形態往往是與音量的大小直接掛鉤的。

當然,共鳴的滲入能夠一定程度地幫助我們增大音量。比如一個只有單純的焦點的弱混聲,跟一個具有頭腔共鳴加持的弱混聲,後者的音量一定來得更大。可是,不論這個音量如何增大,弱混聲始終都是弱混聲,聲帶邊緣振動始終都是聲帶邊緣振動,它的音量絕對不會大到能夠和強混聲同等到程度,這違背了物理規律。

04

唱歌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唱歌這件藝術颳起了一陣大音量之風。

一時之間,許多聽眾甚至專業人士紛紛認為,唱歌就是應該音量越大越好。兩位歌手同臺演唱,誰的音量更大,更能夠蓋住另外一位歌手,就說明他的唱功一定更勝一籌。

這樣子的審美,似乎也是許多小白認為美聲唱法高於流行唱法,是最科學的唱法的主要原因。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是啊,說到大音量,什麼唱法能夠比美聲唱法的音量更大呢?也正是這個大音量審美,就連美聲唱法本身也出現了鄙視鏈,那就是戲劇男高音愛好者看不上抒情男高音愛好者,因為,戲劇男高音的音量比抒情男高音更大、更響、更寬。所以,在戲劇男高音愛好者看來,戲劇男高音的演唱就是要更為“輝煌”。

其實,一個技術的合理性就足以說明這種審美的荒誕,那就是“弱混聲”。

既然音量越大就是唱功能力的表現,為什麼無數聲樂研究者始終將弱混聲視為聲樂教學的核心內容,甚至認為這就是聲樂技術的無上表現呢?

如果純粹以音量為美,什麼樣的音量最大,當然是吼叫的聲音最大,大家覺得這個聲音具有美感麼?

當然,肯定會有朋友反駁醬醬舉的例子太極端:“我們所說的大音量,肯定是建立在發聲科學這個基礎上的大音量呀。”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好的,建立在發聲科學這個基礎上的大音量,不外乎就是共鳴擴音。

的確,如果我們的發聲足夠科學,音量越是大,確實也就說明我們的共鳴越是好。但是,唱歌並不是只有共鳴,還有焦點,還有聲線,它同樣向我們詮釋著人聲的美感,這也正是專屬於流行唱法的魅力。

美聲唱法的魅力在於共鳴,流行唱法的魅力在於點線。

寫到此處,唱歌是否音量越大越好,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也就不言而喻了。

唱功揭秘:唱歌的音量是否越大越好?

我們對於音量實在太熟悉,不僅明白這個詞彙的含義,甚至能夠具體地控制,所以,我們常常容易忽視唱歌時對於音量更為極致的追求。

這篇文字,是醬醬對於音量的理解。相信這篇文字能夠幫助你重新建立起來關於音量的認知,並讓你重視音量對於唱歌的作用。

知輕重,大而整,不論唱歌還是生活,都是如此。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選文章下面(評論上方)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Tags:音量混聲聲帶唱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