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這種黃瓜有毒???選用需謹慎?

由 夜宿楓葉林 發表于 農業2021-06-26

簡介黃瓜沒有發生過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農產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例與其他農藥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雖然納入農藥範疇管理,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防病治蟲除草的農藥,其產品屬於低微毒性,使用量很少,產品安全

植物生長調節劑屬於農藥嗎

黃瓜是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營養、價廉大受青睞,尤其是女性朋友。黃瓜果肉脆甜多汁,清香可口,它含有膠質、果酸和生物活性酶,可促進機體代謝,能治療曬傷、雀斑和面板過敏。黃瓜還能清熱利尿、預防便秘。新鮮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常吃黃瓜對減肥和預防冠心病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網傳市場上賣的黃瓜很多都使用激素和避孕藥,是真的嗎?

這種黃瓜有毒???選用需謹慎?

黃瓜

“黃瓜‘頂花帶刺’是否真的使用過激素?”答案是:有的黃瓜還真使用了。

那麼,使用過植物激素的農產品到底安全不安全?”答案是:安全。

“頂花帶刺”黃瓜屬於單性結實,是生物學固有特性,不存在安全隱患。黃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異花,偶爾也出現兩性花。黃瓜果實為假果,是子房下陷於花托之中由子房與花托合併形成的。黃瓜可以不經過授粉、受精而結果,稱為單性結實,這樣就結出了“頂花帶刺”的黃瓜。冬春季在保護地中進行黃瓜栽培,由於受低溫、短日照、弱光等影響,黃瓜植株生長勢弱,生長緩慢。黃瓜在低溫、短日照條件下雌花數量多,坐果率低,影響黃瓜產量,因此,常常在開花當天或前一天用濃度約為50毫克/升的氯吡脲藥液塗抹花柄,以提高坐瓜率、增加產量。

冬春季節生產的“頂花帶刺”黃瓜,部分是由於黃瓜自然單性結實產生的,也有的是使用氯吡脲產生的黃瓜單性結實而出現的,並不是傳說的使用“避孕藥”所致。

除了避孕黃瓜的傳言,“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彎黃瓜才是天然的”、“黃瓜買彎,韭菜選短”等流行帖又多了起來。

“直黃瓜、彎黃瓜都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形成。生長條件決定黃瓜彎直的比例,品種也有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栽培與生理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於賢昌表示,一般來說,直黃瓜才屬正常。

“在植株生育環境不好的前期,溫光條件不良,植株生長不健壯,或者後期植株早衰時,在黃瓜花上塗上濃度適宜的氯吡脲可改善果實的生長狀況,也可減少彎黃瓜的比例,提高黃瓜的產量和商品價值。氯吡脲正常使用對人體無害。”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

這種黃瓜有毒???選用需謹慎?

黃瓜

那麼專家所說的氯吡脲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具有調節和控制植物生長髮育作用的農業投入品,由人工合成或透過微生物發酵產生,也可從植物體中直接提取,俗稱植物激素。它與動物激素完全不同,對人體生長髮育無作用和影響。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透過促進或抑制莖、葉、根、芽、花的生長或果實成熟、保花保果或疏花疏果、提前或延長休眠、促進果實增大等作用,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促進成熟等目的,因而部分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實現其最佳生產效果和營養品質表現。如小麥使用多效唑可防止倒伏;梨樹施用赤黴素可減少因氣溫、營養、媒介昆蟲等原因造成的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用氯苯胺靈處理馬鈴薯可抑制發芽,避免生物鹼中毒。

在農業生產中,大多數農作物可以依靠自身的植物內源激素活性起作用,並透過品種、栽培、施肥、防病治蟲等措施達到高產優質的目標,只有在極少數植物內源激素不足以調節和控制植物預期生長髮育時才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因此並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需要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這種黃瓜有毒???選用需謹慎?

黃瓜

沒有發生過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農產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例

與其他農藥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雖然納入農藥範疇管理,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防病治蟲除草的農藥,其產品屬於低微毒性,使用量很少,產品安全。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後也會或多或少地在農產品中形成一定的殘留。但是與其他農藥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產品中的殘留是十分微量的,降解又快,使用均在花期和坐果初期,離採收的間隔時間較長,一般在成熟、收穫期農產品中的殘留量很低,即使個別產品有殘留,也是微乎其微。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監測的情況良好,市場監測沒有發現殘留超標的樣品,上市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農業部對農產品中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的監測評估情況看,收穫期農產品中殘留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樣品僅為極個別,即便個別有檢出,但殘留的量值也極低,幾乎處於檢不出的狀態,遠遠低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殘留限量值。市場監測沒有發現有殘留超標的樣品,均符合國家法定食品食用安全要求。在國際上,未發生過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相關的食用安全事件。

Tags:黃瓜調節劑生長植物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