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梁水雜記】淺談李家堡子山城遼東地區重要的高句麗文化遺址。

由 早起太費勁 發表于 旅遊2021-05-18

簡介”公元398年,高句麗趁後燕勢弱,佔領遼東地區,李家堡子山城大約就是在此之後建成,這座城位於平壤至遼東城的平壤道上,是平壤道上僅次於烏骨城(鳳凰山城)的大城,是扼守通向遼東城和高句麗國都平壤城水陸要衝的重要山城,所以李家堡子山城在當時絕非寂

烏骨城在哪裡

原文1月5日發表於本人公眾號“梁水雜記”,圖文均原創,歡迎轉載,請註明作者,因頭條不能合併發圖,因此所有圖片均從公眾號原文截圖,有需要大圖的可與我聯絡。

淺談李家堡子山城

李家堡子山城是高句麗中晚期山城,位於高句麗時期平壤城至遼東城“平壤道”上的大型山城,是遼東地區重要的高句麗文化遺址,本溪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我在公開文獻中未查閱到關於李家堡子山城的詳細資料,有限的介紹隻言片語,且資料有誤。本溪市博物館內關於李家堡子山城的介紹也過於簡單,於是近期兩次去李家堡子山城實地探查,瞭解李家堡子山城的一些細節,記錄下來以供大家賞析。

一、地理位置

李家堡子山城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草河口鎮李家堡子村,原名茳草山城,現名李家堡子山城,北距草河口鎮4。5公里,南距通遠堡鎮10公里,東北距草河城鎮公路距離20公里,山路僅13公里,西北距連山關鎮25公里,山城西側距丹阜高速和沈丹鐵路僅1。6公里,草河支流從城西流過,山城坐北朝南位於山谷內,谷口是南門同時也是水門,李家堡子山城座標:北緯40°50′50。57″,東經123°55′9。18″,谷口海拔236米,四周山脊海拔400米左右,城外山坡坡度約35°~75°,城內山坡坡度約25°~55°,山勢陡峭,難於攀爬,西門和東門外有山路可進入城內,北牆一處疑似城門外也有山路相通。山城南門對面是山谷坡地,地勢開闊,茳林線從南門前透過,城西流水為草河支流,從北向南匯入草河。

二、山城概況

李家堡子山城

1、城牆

李家堡子山城沿山脊築牆,環抱山谷,呈不規則多邊形,周長實測2819米(很多文獻資料記載5。5公里的資料是錯誤的),山脊平均海拔400米,因此城牆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高度相差不大,基本一致,現存城牆約2300米,城牆之上現在是一條堅實的道路,城牆基本儲存完好,沿城未發現女牆,因城牆之上已經覆蓋土層,亦未發現其它高句麗山城所發現的柱洞,在東西兩側發現有內外兩道牆的防禦設施。城牆高約2~2。5米,城門、馬面處城牆高約3。5米以上,在城牆東側標註E處、東北角標註D處、西側標註F處,北側標註C處,因城外地形較平緩,城牆砌築有特殊之處,谷口兩側山脊迅速降低並環抱,山勢陡峭,高差較大,兩側山脊環抱相接,最近處僅70米,形成天然的城門,山城城牆用楔形石沿山脊砌築,大部分儲存完好,只谷口兩側因山脊陡峭,高差較大,城牆石料或因自然原因崩塌,加之一部分人為損壞,造成城牆缺失,但城牆遺蹟清晰可辨,這些脫落下來的石料目前都已成為該村村民院牆的牆體。另北牆一處凸出牆體的馬面(標註C處),被齊根扒斷出一個豁口,與城牆分離,形成一個單獨的平臺,在平臺根部有兩處盜洞,牆體斷面清晰完整,反倒成為觀察高句麗築牆法的一個實體標本,此處且暫稱之為馬面,實則是為了消除城外平緩地帶的威脅而延伸出的城牆,客觀上具有馬面的功能,但絕非真正意義上的馬面。

在東門附近城牆加寬一處,似巡城守門士兵休息處,在標註E處東牆外下方另砌築一道城牆,上下兩道城牆之間一共有兩處臺階彼此上下連通,臺階清晰明顯,儲存完好,這道外牆的作用是為了消除城外平緩地帶,不給敵兵集結可乘之機而建,在兩道牆之間形成長帶狀的平臺,建成防禦設施,這樣的兩道牆在西側也有一處。城牆沿山脊而建,但是並非一直延伸上到山頂,在標註3的瞭望臺,瞭望臺在山頂處,而城牆則繞過山頂從山坡側面透過,使得城牆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李家堡子山城

2、城門

沿城牆共發現三座城門和一座疑似城門,谷口形成天然的南門,因建有排水的甬道形成水門,水門甬道狹窄利於防守,但是並不利於平時人員和物資的出入,所以在水門旁邊的高臺處應該另有一座寨柵門,位於谷口的南門應該是寨柵、水門兩座門,因寨柵門已毫無痕跡,南門只計算為一座城門,在山城東西兩側有東門和西門兩座城門,城門處城牆向城內凹陷形成甕城,東西兩門形制基本一致,且甕城擁有獨特的特點,是其它高句麗山城所未見的,東西門隔山谷遙相對應,東門儲存相對完整,西門破損嚴重,但是仍能夠看出與東門建築形制相同,在北部城牆有一處疑似城門標註D處,此處城牆亦建成內凹狀,且在城牆之外有兩道半圓形的石壟或矮牆,已經形成了城門和甕城的基本要素,且此處城牆上有一道豁口,無法判斷原來就有還是後來被扒開的,有路與城外相通,因為此處城牆建成內凹形,大小與東西門相同,基本可以肯定此處原定是要建成城門的,不知什麼原因被放棄。所以嚴格說李家堡子山城一共有四座城門和一座疑似城門。

東門與西門的甕城是現有高句麗山城中所未見的,是李家堡子山城獨有的,非常有特點,城牆在此處向城內內凹,在城牆內外各有一道半圓的土牆,石塊和石板鋪就的道路從中間穿過,在城牆、土牆、通道之間形成較深的溝壑,城牆和通道之間還有三道石壟障礙,能夠遲滯跳入溝壑中的敵兵運動。進攻的敵兵從通道中透過,無法直接攻擊在城牆上防禦計程車兵,敵兵將受到來自城牆上密佈的箭矢攻擊,此處甕城構思獨特、設計巧妙,可見負責此城建設的最高領導人“道使”必然是身經百戰,軍事經驗豐富。

李家堡子山城

3、水道

從谷口水門進去建有甬道,甬道既是供人通行的道路同時也是排水的水道,現在依然正常使用,甬道地面用石板和石塊鋪就,石板大都已經破碎,水道中發現有石板砌築的三級臺階,清晰可見,甬道寬約2-3米,一側用板石砌築,板石石料料為紅色和青色花崗岩及當地所產片麻岩,甬道殘高1-1。5米,在甬道的左側是一處較高的臺地(標註A處),應是駐兵防守寨柵城門的防禦平臺,現在平臺上都是村民的民居,甬道另一側是山體,甬道(標註a——b處)長約50米。另一處甬道(標註c——d處)建在高臺(標註B)左側。

李家堡子山城

4、馬面

具有馬面功能同時兼具瞭望臺功能的防禦設施。北牆一處山脊建有凸出牆體的馬面(標註C處),馬面與城牆銜接處被齊根扒斷出一個豁口,與城牆分離,形成一個單獨的平臺,在平臺根部有兩處盜洞,豁口處和盜洞處牆體斷面清晰完整,成為觀察高句麗築牆法的一個實體標本,此處雖稱之為馬面,但絕非真正意義上的馬面。此處突出城牆的建築實則是為了消除城外平緩地帶的威脅而延伸出的城牆防禦設施,客觀上具有馬面的功能,同時也具有瞭望臺的功能。

李家堡子山城

5、瞭望臺

清晰可辨的瞭望臺一共有四座(標註1、2、3、4),其中標註1的瞭望臺是在山峰頂部人工砌築的石臺建築,標註2、3、4是利用天然的山峰頂部,削平山峰頂部形成的平臺。

李家堡子山城

6、城外石壟

在城北馬面東側,有五條用大量石塊堆積的石壟,難以判斷是故意為之還是牆體倒塌形成,但是客觀上這幾條石壟能夠消除平緩地帶的威脅,能夠起到遲滯敵人進攻的作用。

李家堡子山城

7、道路

城內有通往東門和西門的道路與城外相通,城內山坡坡度也很陡峭,大體坡度都在25°~55°以上,越臨近山脊坡度越大,攀爬很是費勁,通往東門的山路在谷內的一條小山溝裡,山路曲折,兩側是山樑,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同時水道也是可供人行走的道路。

李家堡子山城

8、水源

城內有水源,冬季不幹涸,山水以泉眼形式冒出地面形成小溪,冬季溪水錶面結冰,冰下溪水依然在流淌,未發現明顯水池設施,分析城內應該有不少於兩處水池這類設施用於蓄水,甚至可以攔溪蓄水衝擊從水門甬道攻擊的敵兵。

李家堡子山城

9、防禦臺地

清晰可辨的臺地兩處,一處位於城門口左側標註A處,另一處位於從甬道進城50米標註B處,兩處臺地均依山而建,一側利用山體,另一側人工砌築石牆,城門口處臺地與水門甬道共用牆體,水門出甬道對面人工壘砌的大型臺地標註B處,進城的路從臺地左側透過,從臺地上可以居高臨下防守狹窄的道路,該臺地之後,城內沿山谷還有這種大型臺地,但是帶有坡度,現在密佈種植人工林,高句麗時期這些臺地應該是駐兵的防禦設施和住民的地方。

李家堡子山城

10、土坑

在北側標註D處附近,有大土坑一個(標註7處),應該是駐兵地窨子遺址,東西門附近和城內大小土坑頗多,應該大都是此類設施。

11、石堆

通往西門的山路上有兩處石堆(標註5、6處),石料為外來的花崗岩和本地的片麻岩,可見是人工遺蹟,應為殘存的哨所、駐兵所遺蹟。

李家堡子山城

12、石砌地穴

在西側(標註1處),瞭望臺下方有石砌地穴一個,和瞭望臺相接,應是駐兵休息處。

李家堡子山城

13、石料

李家堡子山城城牆和城內外防禦設施所使用的石料按材質有花崗岩、片麻岩、石灰岩,其中片麻岩是本地所產,花崗岩和石灰岩是從外地運入。按形狀分為楔形石、梭形石、板石、碎石。

李家堡子山城

14、地表遺留文物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不破壞不發掘,僅走過的地方地表未發現甲片、箭鏃、鐵削、陶片、繩瓦之類的文物,這不是我此行的目的。

李家堡子山城建設考究,多從防禦角度因地制宜砌築防禦設施,更多考慮到消除城外平緩地帶的威脅,這種平緩地帶利於進攻,不利於防禦,緩坡可供敵兵集結和攻城器械的安放,不利於防守方防禦,所以李家堡子山城採用了多種手段消除城外緩坡的威脅,上下兩道牆是其中之一;東北角城牆隨山脊走向向外延伸,地圖上看如同一條尾巴,城牆沒有在此處劃圓角砌築,而是隨山脊而走,隨山脊延伸出去這道城牆建設時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作用也是為了消除城外緩坡的威脅,這是其中之二;北側城牆標註C處類似馬面,突出於城牆之外,馬面和城牆銜接部現在已經從根部被挖斷,與城牆斷開,單獨形成一個臺子,仔細觀察城外地形,這處馬面只是客觀上具有馬面的部分功能,究其根本也是為了消除城外緩坡地帶造成的威脅而建,這是其中之三;在這個臺子的東側,城外山坡地勢比較平緩,又額外用石塊砌築了五條巨大的石壟,石壟半徑近一米,從上至下輻射開來,長約十幾米,像五條巨龍從山上向山下延伸,這五條人工石壟也是為了消除緩坡帶來的威脅,起到遲滯敵人的作用,這是其中之四,李家堡子山城完善而巧妙的防禦設施體現了濊貊族群強大的軍事智慧。

高句麗國民是以狩獵起家的濊貊族群為主,高句麗文化本質上就是濊貊文化,濊貊族群軍事強大,兵器以弓箭最精,

《後漢書,東夷列傳》:“句驪一名貊,有別種,依小水為居,因名曰小水貊。出好弓,所謂“貊弓”是也。”

長兵器鐵矛,短兵器鐵刀,普遍裝備盔甲,連馬匹都披有鐵甲,濊貊人驍勇善戰、百折不撓,高句麗享國竟達700餘年。高句麗一直處於中原王朝政權和周邊東胡後裔政權、扶余政權的威壓之下,為了族群的生存,獨創了山上城這樣的軍事防禦工事化的城垣。這些山城的共性是依託自然地理條件,扼制陸路、水路交通要衝,山城有大有小,有山頂型和簸箕型,將天然屏障和人工屏障合二為一,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奇蹟!

根據考古調查,現在已經發現遼吉兩省的高句麗山城一共有106座,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政權如此費盡心機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建造如此龐雜的防禦工事,高句麗政權是首當其一,幾百年後的明朝是其二,明朝修築了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長城,九邊邊堡林立,戒備森嚴。只是高句麗是以一隅之力對抗強大的中央王朝,徹底拖垮了大隋,打的唐太宗李世民鎩羽而歸,強如李世民亦不能完勝,深宮自省,意興闌珊。雖然高句麗最終沒有抗住強大的中原王朝進攻,還是滅亡了,但是以弱對強,雖敗猶榮。幾百年後另一支融合了濊貊族群后裔的北方民族再次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將修築九邊邊堡萬里長城的中原王朝打的丟盔棄甲魂飛魄散,歷史在這裡彷彿輪迴顛倒了。

三、城名辨析

遼東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聚落,馬城子文化與夏家店下層文化隔河並行發展,這裡的河指的是遼河,之所以隔河並行發展,說明兩個文化之間各自獨立發展交流不多,原因就是遼河中下游地區在當時是巨大的遼澤,人類難以逾越巨大的遼澤,當中原和遼西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的時候,遼東地區還依然比較落後,人類還處在穴居的狀態,以採摘和狩獵為生,公元前1000年中原商周交替,萁子攜商人出走遼東,分封朝鮮,遼東地區部落遷徙頻繁,形成了濊人族群聚落,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東征朝鮮、北伐胡貊,東胡北遁,貊人東逃,遼東地區形成了濊貊族群聚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南下卒本川以濊貊為國民建立了高句麗國,從此遼東大地崛起了一個叱吒風雲中國歷史700餘年之久的特大號王國。

李家堡子山城是高句麗勢力擴張時期建立的一座大城,公元397年後燕封好太王為平洲牧,

《梁書》卷54《東夷。高句驪》“垂死,子寶立,以句驪王安為平洲牧,封遼東、帶方二國王。安始置長史、司馬、參軍官,後略有遼東郡。”

公元398年,高句麗趁後燕勢弱,佔領遼東地區,李家堡子山城大約就是在此之後建成,這座城位於平壤至遼東城的平壤道上,是平壤道上僅次於烏骨城(鳳凰山城)的大城,是扼守通向遼東城和高句麗國都平壤城水陸要衝的重要山城,所以李家堡子山城在當時絕非寂寂無名之輩,但是這個城名的問題卻一直在困惑著我,蓋因前面所說,遼東地區的濊貊族群武力強盛,但是文治不昌,有語言,無文字,在文化上一直落後於遼西和中原,這麼強大的國家竟然不記載自己的歷史,以至於查閱高句麗的史料需要查閱《資治通鑑》、《三國志。東夷傳》、《三國志。魏書》、《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新唐書》、《舊唐書》等,每思及此,我都忍不住想把高句麗王從墳墓裡揪出來,痛打一頓,扔進學校,學點文化就這麼難麼?

目前李家堡子山城的城名有三種觀點:1、後黃城;2、銀山城;3、黎山城;

《資治通鑑》卷198貞觀十九年(645年):“六月丁末車駕發遼東,丙辰至安市城。丁巳,高麗北部褥薩延壽、惠真帥高麗、兵十五萬救安市。(破之)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去,數百里無復人煙。”

《新唐書》卷2本紀“上簡耨薩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遷之內地,餘皆縱之,使還平壤;皆雙舉手以顙頓地,歡呼聞數十里外。收三千三百人,悉坑之,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

《資治通鑑》卷198“凡徵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

《資治通鑑》、《冊府元龜》中記載:“克其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合十一餘城。”另《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東國通鑑》中也有同樣的記載。

以上是史料中記載後黃城、銀城的隻言片語,根據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的路線,唐軍已經攻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城與後黃城自拔而去,此時唐軍正在全力進攻安市城。那麼銀山與後黃為什麼要棄城逃跑呢?唐軍消滅高延壽、高惠真十五萬援軍之後,最終目的是透過遼東至平壤的平壤道進攻高句麗國都平壤城,銀山、後黃這兩座城也必然是位於平壤道上的兩座山城,高延壽、高惠真的十五萬大軍尚且灰飛煙滅,銀山、後黃僅兩座城爾,豈能擋之?棄城自拔而去也就不奇怪了,我們知道位於平壤道上的大城分別是辱夷(朝鮮境內)、泊汋(九連城)、烏骨(鳳凰山城),還有兩座城是分別是通遠堡的山城溝山城和草河口李家堡子山城,山城溝山城稍小,周長只有1000米,李家堡子山城較大,周長2819米,那麼這兩座城是不是銀山、後黃呢?很可能是。

《資治通鑑》“高延壽、高惠真請於上曰:奴既委身大國,不敢不獻其誠,欲皇帝早成大功,奴得與老婆相見。安市人愛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今奴以高麗十餘萬眾,望旗沮潰,國人膽破,烏骨城耨薩老耄,不能據守,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其餘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然後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唐軍已經能夠直接攻擊烏骨城了,說明此時李家堡子山城和山城溝山城已經被唐軍收入囊中,但是唐朝大軍在安市,並沒有直接攻擊這兩座城,說明這兩座城的人是自己跑掉的,基本符合“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的記載。那麼誰是銀山城,誰是後黃城?

《齊書。東夷傳》:“銀山,在國西北,高麗採以為貨。”《高麗記》:“銀山在安市東北百餘里,有數百家採之,以供國用也”

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銀山城是出產白銀的,產量頗大,那麼李家堡子山城和山城溝山城誰的附近有銀礦呢?這就不好判斷了,實際上從連山關到鳳城,這一帶遍佈“沉積-變質-岩漿熱液改造型”鉛鋅礦床,有鉛就有銀,青城子的高家堡子還有大型銀礦,而這些礦帶與李家堡子山城和山城溝山城相距都差不多遠近,那麼只有從城的大小來判斷了,李家堡子山城周長2800米,而山城溝山城周長僅1000米,那麼誰最富有,誰的城可能最大,李家堡子山城當仁不讓就是銀山城。另外在中國古代,記載地名的時候是有順序的,從近到遠,或者從遠到近,我們看“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這個順序明顯是從近到遠排列,銀山在後黃之前,這也說明李家堡子山城是銀山城。那麼這個判斷是否準確呢?還真不一定,著名學者孫進已教授認為,李家堡子山城是後黃城,如此李家堡子山城是銀山還是後黃就難以辨析了,或許將來可以根據出土文物進行判斷。

另有一種觀點李家堡子山城是黎山城,唐滅高句麗設安東都護府,下轄九府十四州—新城州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衛樂州都督府、舍利州都督府、去素州都督府、越喜州都督府、去旦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南蘇州、蓋牟州、大那州、倉巖州、磨米州、積利州、黎山州、延津州、木底州、安市州、諸北州、識利州、拂涅州、拜漢州。

黎山州既是黎山城,黎山州高句麗名加屍達忽郡,現在的連山關得名於黎山,連山關與草河口李家堡子屬同一地區,黎,通“黧”,唐韻郞奚切;連,唐韻力延切;“黎”與“連”的聲母相同,因為發音的緣故,黎山叫成連山也是非常可能的,就如同桓仁五女山,本名扶余山一樣,此處是韻母相同。

那麼李家堡子山城到底是什麼名?銀山?後黃?黎山?或其它?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但是終歸留下的還是一地問號,望智者指教。

高維坤

2021年1月5日於平山

Tags:山城堡子城牆李家高句麗